博文谷

《開學第一課》理想照亮未來學生觀後感(通用6篇)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開學第一課》理想照亮未來學生觀後感(通用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開學第一課》理想照亮未來學生觀後感(通用6篇)

《開學第一課》理想照亮未來學生觀後感1

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在九月一日這一天又跟我們見面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理想照亮未來。透過他們的事蹟,我們清晰感受到我們的國家有多不易,如今有多厲害。

今年是偉大的黨一百週歲,回顧百年的歷史,讓我們爲之驕傲。而生活在新時代中國的我們,也要爲自己肩負的責任挑起重擔,要報效祖國,我們就要努力學習。“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是多麼鏗鏘有力的一句話,這是多麼振奮人心的一句話!我們的祖國經歷過了那些硝煙四起的日子裏,經歷了那些艱難困苦的日子,經歷過了在那個危機四伏充斥着絕望的年代,又引領了多少心灰意冷的青年重拾熱血,給了多少經受黑暗淬鍊的孩子散發光芒的勇氣,重新去迎接黎明的信念。經過百載流轉,時光就好似撫平了這一切,在那個動盪的時局,那些瘡痍的心靈,還有殘酷的戰爭…於我們這些新時代的少年孩子來說,那個年代熱血澎湃的紅色精神,只能在書中或者電視電影中瞭解到。我們在這個浮躁的年代裏,這句已流傳了百年的話卻如醍醐灌頂,又像那久旱甘霖,暢快淋漓的比任何語言都要震撼人心。

《開學第一課》理想照亮未來學生觀後感2

今年是2021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在這光榮的時刻裏,我們心中除了自豪,更多的是爲祖國這一路上的成長感到驕傲。我們作爲新一代的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祖國的未來上的接班人。

在看了“七一勳章”獲得者、脫貧攻堅模範、抗疫先進人物、時代楷模、英雄航天員、空中梯隊代表、“00後”奧運健兒的英雄事蹟之後,我們更加的熱愛自己的祖國了,也想要爲祖國爭光。同時明白了熱愛祖國是我們青少年應有的責任。

愛國的形式有千萬種,譬如:岳飛馳騁沙場,精忠報國,是一種愛國;魯迅在民族遭受苦難之時,高聲吶喊,是一種愛國;在災難面前,國人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亦是一種愛國的姿態。愛國不分尊卑,只要你有一顆赤子之心,到處都是愛國的體現,愛國主義是永恆的話題。透過這次抗擊疫情,再次激發了全民愛國熱情。國難當頭團結一心,齊心合力共度難關,困難面前不屈不撓,這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

我們從小要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爲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爲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開學第一課》理想照亮未來學生觀後感3

時光匆匆,彷彿眨眼間,給我們帶來開心快樂的暑假生活就這麼結束了。從9月1日開始,我們又要踏入知識的海洋,返回到熟悉的校園中。9月1日是我們的開學日,也是全國中小學生最喜愛的《開學第一課》開播的重要日子,今年的主題很有力量——理想照亮未來。

我知道,“理想照亮未來”這一主題與我們黨的百年華誕息息相關。節目裏,主持人和嘉賓不僅給我們講述了黨自創立以來所經歷的種種艱難險阻,也讓我們認識了,在黨的百年征程之中,有那麼多值得我們尊敬的共產黨黨員的存在,正是因爲他們以自身單薄卻偉岸的身軀,鋪下一塊塊通往成功道路的不朽基石,才成就了新中國,也成就了我們如今幸福美好的生活。

“願你用變秋天爲春天的精神,把祖國的荒沙,耕種成爲美麗的園林。”這是革命先烈藍蒂裕在犧牲前給年僅5歲的兒子寫下的一段文字。藍蒂裕是一名中共地下黨員,1948年,他不幸被捕,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集中營。1949年秋,國民黨反動派對獄中共產黨人進行了最後的瘋狂屠殺,藍蒂裕用盡生命最後的力量給兒子留下了這段字字千鈞的囑託。這一幕,在2021年《開學第一課》的舞臺上透過戲劇化演繹的方式,被演員真摯、動人地還原了出來。

“親愛的爸爸,如今遍地的荊棘已被剷除,再也沒有滿街的狼犬,請你們放心吧,今天的祖國,地更綠,天更藍。”藍蒂裕烈士的兒子藍耕荒看到父親生前的場景再現,眼含熱淚地向父親和革命先烈們回了一封信。這封跨越了72年的回信,穿越了生與死,更見證了國家的鉅變。

我們看到,節目中,藍蒂裕烈士與他77歲的“孩子”隔空相視,並以一種獨特的方式露出了“微笑”。烈士們所期盼的可愛的中國,如今都已成爲了現實,而我們更要銘記先烈們的遺願,永誌不忘他們爲之流血犧牲的偉大理想。

每年的《開學第一課》都會帶給我很多啓迪和感動,不僅是爲了讓我們瞭解祖國的發展歷史,也是爲了激勵我們,讓我們未來的學習生活更有方向與動力,打消我們的拖拉、僥倖之心,鑄就一顆堅定愛學的心。

我現在清楚地知道,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目標與夢想,讓我們將“建設美麗新中國”定爲自己的目標,以“將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視爲自己學習的方向,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習才更有意義,我們的動力才能更加充足。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們一定會肩負起新中國新一代少年的使命,加油學習,不斷奮進!

《開學第一課》理想照亮未來學生觀後感4

9月1日晚上,中央電視臺播出了《開學第一課》節目。我們全家人吃完飯,早早就守候在電視機前,興奮地等待節目播出。聽媽媽說,這個節目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了,這麼說來,它的年紀居然比我還大呢!

節目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拉齊尼·巴依卡的故事。他是紅其拉甫執勤點的護邊員。2021年1月4日,他爲了救落入冰窟的兒童而英勇犧牲。當人們把拉齊尼從冰冷的湖水中擡出來時,他的手仍保持着託舉的姿勢,這是英雄留給人間最後的定格。現在,英雄長眠在帕米爾高原,守護着他魂牽夢繞的邊防線。

在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中,“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的兒女,14歲的都爾汗·拉齊尼和12歲的拉迪爾·拉齊尼也來到了現場。當女兒都爾汗看到父親生前的影像時,哽咽着說:“我長大了,要當一名軍醫!”“回到紅其拉甫,守護我們的家,守護我們的祖國!”12歲的拉迪爾也擲地有聲地承諾:“爸爸請你放心,我一定會好好學習,考上大學,長大當兵,退伍後當一名優秀的護邊員。”

看到這感人的一幕,我也潸然淚下。爲國守邊,是拉齊尼一家三代人守護了72年的共同理想。這個理想也將繼續傳承下去,因爲他們心中時刻銘記着一句話:“沒有祖國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

在這裏,衷心地祝福都爾汗·拉齊尼和拉迪爾·拉齊尼:夢想成真!

《開學第一課》理想照亮未來學生觀後感5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每年的《開學第一課》都會向我們引薦很多“榜樣”,今年也不例外。

在一首悅耳的《媽媽教我一支歌》後,一幅幅生動、感人的人物畫卷,徐徐向我們展開。他們有堅持真理的李大釗、毛澤東、藍蒂裕,有立志建設祖國的核動力專家彭士祿,有閩寧第一批移民謝興昌,有用教育改變無數女孩命運的張桂梅校長,還有很多優秀且可愛的奮力航天員、運動員,這些人無一不勇敢,無一不赤誠,亮閃閃地用榜樣的光芒,先照亮了我們青少年的心。

革命先烈彭湃之子彭士祿曾自謙說,自己一輩子只做了兩件事:一是造核潛艇,二是建核電站。然而這兩件事,每一件都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事關百姓和民族。從核潛艇到核電站,彭士祿走過的每一步都是前人從未走過的路,因此他也被稱爲中國核動力領域的“拓荒牛”。然而這位核動力領域的大科學家,卻有一個顛沛流離的童年。

小小年紀就成爲孤兒的他,曾是國民黨反動派懸賞的通緝犯,在逃難途中被幾十位百姓自發保護,當過放牛娃、幹過繡花工,甚至還做過小乞丐。這樣一個小孤兒,是怎麼成爲一名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呢?在今晚《開學第一課》的舞臺上,彭士祿的女兒彭潔上臺跟我們分享了父親彭士祿從“小孤兒”成長爲“大科學家”的感人故事。

節目現場,彭潔還帶來一份珍藏多年的手稿,裏面短短几十個字,既是彭士祿對自己一生經歷的總括,也傳遞出他對祖國的赤誠,對人民的感恩。其中寫道:坎坷的童年經歷,磨練了我不怕困難艱險的性格,幾十位“母親”給我的愛撫,感染了我熱愛百姓的本能。父母把家產無私分給了農民,直至不惜生命,給了我要爲人民、爲祖國奉獻一切的熱血。延安聖地培育了我自力更生、艱苦拼搏、直率坦誠的習性。總之,我雖姓“彭”,但心中永遠屬姓“百家姓”。

看了他的故事,我不禁想到,先輩們在那麼困苦的情況下都要無盡地求知,我們如今生活這麼幸福,難道還不能刻苦學習嗎?身爲學生,現在主要的目的自然是以學習爲主,只有不斷地去汲取書籍上的知識來幫助自己成長,將來纔會爲祖國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我們是祖國的接班人,也是祖國的未來,我想,這也是爲什麼《開學第一課》要作爲我們必看節目的原因了。現在是和平的年代,不需要我們上戰場,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自我修煉,長大以後,在祖國需要的時候,做出自己的貢獻。

回想這個暑假,原本計劃着要看的書、要背的詩,最後都被我“玩”過去了。時間太珍貴了,能好好學習的時間更加珍貴。新學期,我一定要加油,爲自己、爲未來,用功讀書!

《開學第一課》理想照亮未來學生觀後感6

《開學第一課》已經經歷了十三個春秋,每年的主題都有所不同,緊扣時事熱點新聞,是一檔意義深遠的教育類節目,對於我們有着非凡的教育意義,也讓剛過完暑假的我們,儘快從玩樂懶散的狀態迴歸認真學習當中,相較於傳統的教學授課方式,透過電視媒體的方式,更容易讓中學生們的接受。隨着《開學第一課》準時的開播,我被有趣又寓意深刻的節目內容所吸引,讓原本激動不已的心逐漸平復。

2021《開學第一課》節目也與以往的節目相比多了幾分特殊的意義。透過《開學第一課》節目內容,讓我理解到祖國的艱辛發展道路,也讓我認識到”沒有黨就沒有新中國“,祖國如今的繁榮昌盛是離不開中國共產黨正確偉大的指導,離不開先輩的前赴後繼的無私貢獻。隨着主持人的娓娓道來,祖國與黨的發展歷程讓我熱血沸騰,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蹟激發着我的愛國心,讓我作爲一名中國人感到十分自豪和驕傲。

看完《開學第一課》後,讓我明白我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是許多仁義之士前赴後繼、不畏生死的艱苦努力換回來的;身爲祖國的接班人,我們堅定不移的跟隨黨的步伐、聽從黨的指揮,弘揚並傳承先輩的偉大精神,努力學習知識發展自身,爲祖國的建設道路上做出貢獻。

身處在新時代的我們,應該展現我們新時代青年的青春之風,不僅要增加自身學習知識,更要提升對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少年強則國強,透過德、智、體、美綜合性發展自身,體現祖國接班人的價值,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爲祖國社會主義建設做出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