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安全知識

兒童消防安全小常識

孩子天真爛漫,對熠熠生輝的火光總感到好奇。然而由於年齡的限制和生活經驗的缺乏,他們不瞭解消防安全知識,就很容易導致消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因此,我們需要做好幼兒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兒童消防安全小常識,希望有所幫助!

兒童消防安全小常識

兒童消防安全小常識

一、面對熊熊大火,只有保持沉着和冷靜,才能採取迅速果斷的措施,保護自身和別人的安全,將財產損失減少到最低的程度。有的人因爲亂了方寸,出現錯誤的行動,結果延誤了逃生的寶貴時間。例如,只知道推門,而不會用力去拉門;錯把牆壁當作門,用力猛敲;甚至不管三七二十一,盲目跳樓……

二、在開門之前要先摸摸門,如果門發熱或煙霧已從門縫中滲透進來,就不能開門,準備走第二條路線。即使門不熱,也只能小心地開啟一點點並迅速透過,隨後立即把門重新關上。因爲門大開時會跑進氧氣,這樣一來,即使是快要悶熄的火也會驟然燃燒起來。

三、據統計,在火災中,因煙霧而窒息或中毒造成死亡的人數佔遇難者的三分之二以上。爲此,專家建議,用溼毛巾將鼻子和嘴捂住,儘快地撤離火場。如果火勢過猛,出口通道被濃煙堵住,且沒有其他路線可走,可用溼棉被做掩護,貼近地面的“安全帶”,匍匐透過濃煙密佈的走廊和房間。絕對不能以身體站直的姿勢去跑。因爲冷熱空氣是對流的,有毒煙氣飄浮在房屋空間的上部,而貼近地面的地方會跑進一些新鮮空氣供人呼吸。站着跑很有可能無法呼吸,窒息而死。

四、如果自己的衣褲着火,應該立即脫掉,或在地上打滾,將火弄滅。若有人驚惶而逃時衣褲帶火,應將其按倒在地打滾,直至火熄。

消防安全知識

1、基本要求:不得玩火。一是不得帶火柴或打火機等火種;二是不得隨意點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處用火;三是不得在公共場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許將點燃的鞭炮亂扔。在火災現場,小學生等未成年人要堅持先逃生的原則。

2、火災的處理辦法

家中起火,不要慌張,應根據火情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如果炒菜時油鍋起火,迅速將鍋蓋緊緊蓋上,使鍋裏的油火因缺氧而熄滅,不可用水撲救。房間內起火時,不能輕易開啟門窗,以免空氣對流,形成大面積火災。紙張、木頭或布起火時,可用水來撲救,而電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時,則用土、沙泥、乾粉滅火器等滅火。若火勢已大,必須立即報火警。被火圍困時,應視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方法脫離險境。如俯下身體,用溼布捂鼻。

3、發生火災應如何報警?

如果發現火災發生,最重要的是報警,這樣才能及時撲救,控制火勢,減輕火災造成損失。火警電話的號碼是119。這個號碼應當牢記,在全國任何地區,向公安消防部門報告火警的電話號碼都是一樣的'。格根據這個號碼,每年的11月9日,被確定爲消防安全日。不能隨意撥打火警電話,假報火警是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爲。在沒有電話的情況下,應大聲呼喊或採取其他方法引起鄰居、行人注意,協助滅火或報警。

4、遭遇火災如何正確脫險?遭遇火災,應採取正確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減少人身傷亡損失:

(1)一旦身受火災危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要冷靜地確定自己所處位置,根據周圍的煙、火光、溫度等分析判斷火勢,不要盲目採取行動。

(2)身處平房的,如果門的周圍火勢不大,應迅速離開火場。反之,則必須另行選擇出口脫身(如從視窗跳出),或者採取保護措施(如用水淋溼衣服、用溫溼的棉被包住頭部和上身等)以後再離開火場。

(3)身處樓房的,發現火情不要盲目開啟門窗,否則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處樓房的,不要盲目亂跑、更不要跳樓逃生,這樣會造成不應有的傷亡。可以躲到居室裏或者陽臺上。緊閉門窗,隔斷火路,等待救援。有條件的,可以不斷向門窗上澆水降溫,以延緩火勢蔓延。

(5)在失火的樓房內,逃生不可使用電梯,應透過防火通道走樓梯脫險。因爲失火後電梯豎井往往成爲煙火的通道。並且電梯隨時可能發生故障。

(6)因火勢太猛,必須從樓房內逃生的,可以從二層處跳下,但要選擇不堅硬的地面,同時應從樓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緩衝,然後再順窗滑下,要儘量縮小下落高度,做到雙腳先落地。

(7)在有把握的情況下、可以將繩索(也可用牀單等撕開連接起來)一頭系在窗框上,然後順繩索滑落到地面。

(8)逃生時,儘量採取保護措施,如用溼毛巾捂住口鼻、用溼衣物包裹身體。

消防安全小常識

一、告訴孩子不要玩火,不要玩弄電器設備,否則會讓自己受到傷害;

二、教會孩子認識一些消防標誌,讓他們認識到什麼是安全出口,什麼是疏散的方向,哪些地方哪些東西不能玩,哪些東西是危險物品等等;

三、教會孩子如何彎腰匍匐前進,如何保護自己;

四、教會孩子怎樣撥打“119”火警電話,怎樣報火警;

五、告訴孩子火災發生時,哪些地方不能呆,身上着火了怎麼辦;

六、告訴孩子在無法逃生時應該呆在什麼地方,如何讓消防隊員及時找到他們等等。我們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層次,適當教會他們更多的防火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