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行政公文 > 方案

以冬天爲主題的活動方案範文(通用7篇)

方案2.44W

爲了確定活動的圓滿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對具體將要進行的活動進行書面的計劃。制定活動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以冬天爲主題的活動方案範文(通用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以冬天爲主題的活動方案範文(通用7篇)

以冬天爲主題的活動方案1

活動重點:

發揮想象用橡皮泥捏出四種形狀(圓形、方形、三角形和心形等)的太陽。

活動難點:

嘗試用拉長和捏扁等方法表現各種各樣的太陽光芒。

活動準備:

手工區:橡皮泥、泥工板、幼兒用書

益智區:白色紙版、將製作好的紙版分爲6塊進行拼圖。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太陽的不同造型和色彩。

教師:小朋友能說說太陽是什麼樣的嗎?我們的書上也有太陽,我們一起來看看:書上的太陽是什麼樣的?太陽周圍的光芒是什麼樣的?像什麼?小朋友們想象中的太陽是什麼樣子的呢?

二、引導幼兒討論、探索不同造型的太陽的泥塑方法。

1、教師:圓圓的太陽怎麼捏(先團圓再壓扁)三角形的太陽怎麼捏?(先捏出三個角再壓扁)方形的太陽怎麼捏?(先捏出四個角再壓扁)太陽的光芒用橡皮泥怎麼表現呢?

2、教師請個別幼兒示範三角形、方形太陽的泥塑方法。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不同造型的太陽。

教師:這裏還有各種顏色的橡皮泥,試一試,怎樣才能使你捏出的太陽更好看?

三、展示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

教師:你捏的太陽是什麼樣的?光芒像什麼?你是用什麼好辦法捏出來的呢?你是怎樣裝飾這個太陽的?

以冬天爲主題的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天冷了,要做好保暖工作。

2、鼓勵幼兒不怕冷,堅持天天按時來園,做一個勇敢的人。

活動準備:

圖片

活動流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們,天氣冷了,你怕不怕?那你聽聽這些人怕不怕冷,他們是誰,好嗎?

二、教師結合圖片,講述故事。

教師提問:

1、你聽到了有哪些人?

2、他們分別在幹什麼?

3、他們怕不怕冷?他們勇敢嗎?教師小結: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真勇敢,雖然天很冷,但是他們不怕冷,仍然像以前那樣,打掃馬路,洗菜,鍛鍊身體,去上學,那小朋友你們怕冷嗎?你們現在是怎麼在做的呢?

三、請幼兒說說自己平時的表現。

師:天雖然變冷了,但我們小朋友仍然能堅持天天按時來園,是個勇敢的人對嗎?(可結合個別幼兒遲到現象進行隨機教育)

師:但是,雖然我們都是小勇士,但是還是得注意一些必要的保暖工作,比如早上來園時要戴手套、圍巾等等,保護自己的身體。

四、延伸活動:到戶外做鍛鍊

師:你覺得現在外面冷嗎?但是我的小勇士們,你們怕冷嗎?那我們一起到外面去鍛鍊身體好嗎?

以冬天爲主題的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的內容,鞏固對冬季特徵及季節變化的連續性特點的認識,培養幼兒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2、能朗誦詩歌,並能模仿“雪白的魔布,金色的陽光,泉水叮咚的小溪,漫山遍野的鮮花。”說出類似的詞組。

【活動準備】

1、認識雪,觀察雪在陽光下融化的過程。

2、活動背景音樂。配樂詩。

3、教學活動課件。

【活動過程】

1、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認真觀看。

你看到了什麼?(引導幼兒說出:雪白的地毯、潔白的絨布)

我們可以用那些美麗的詞來形容太陽光。(引導幼兒說出:金色的太陽、溫暖的太陽、金燦燦的太陽)

2、教師在音樂聲中朗誦詩歌的第一段,讓幼兒欣賞。提問:老師朗誦的詩歌與我們剛纔看到的畫面有什麼聯繫?

教師朗誦第二段引導幼兒理解。這段詩中講述了什麼?(學說:泉水叮咚的小溪,滿山遍野的鮮花)如果把這段詩變成一幅畫,會出現什麼顏色?引導幼兒想象講述。

3、完整的欣賞配樂詩,請幼兒說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

4、結合課件學習朗誦詩歌。

5、引導幼兒創編冬爺爺還變出了些什麼?

【活動結束】

播放配樂詩讓幼兒自由的表演。

【活動延伸】

以“冬爺爺這位魔術師還變出了些什麼“爲主題,引導幼兒展開豐富的聯想。並將想象到的畫出來。如:玻璃上出現的冰花,花園裏的小蚯蚓、小蝸牛、蝴蝶等。

附詩歌:

冬爺爺變魔術,

冬爺爺,

是個魔術大師,

他用一張雪白的魔布,

輕輕蓋住大地,

再用金色的陽光,

慢慢地把它揭開。

冬爺爺,

爲孩子們變出了,

泉水叮咚的小溪,

鵝黃的柳芽,

漫山遍野的鮮花,

布穀鳥站在樹枝上叫:

布穀、布穀!

以冬天爲主題的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1、能用語言和動作表達自己對冬天的感受。

2、告訴不同力度、速度的歌曲旋律,並學着用歌聲來表達。

活動重點:

學會唱歌曲。

活動難點:

學會用不同力度、速度的唱歌曲。

活動準備:

歌曲錄音《再見吧冬天》。

活動過程:

1、經驗交流,表達對冬天的不同感受:

說季節,引出主題:

“春天來了,冬天正悄悄地過去,我們該對冬天說什麼?”(再見吧冬天)

交流對冬天不同的感受:

“你喜歡冬天嗎?爲什麼?”

“如果你喜歡冬天,你會怎樣對冬天說再見呢?”

(啓發幼兒用不同的語速講述)

2、傾聽樂曲,用動作表現對冬天的不同感受:

教師按不同的.力度(強、弱)、速度(快、慢)分別彈奏樂曲。(第一遍輕柔緩慢;第二遍強烈跳躍)

“這兩遍樂曲聽上去有什麼不同?”

“哪段樂曲表現喜歡冬天?哪段樂曲表示和冬天說再見?”

幼兒選擇不同的樂曲,用動作表達對冬天的不同感受:

“如果你喜歡冬天,和它再見時會做哪些動作?”(揮手、擁抱)

“如果你不喜歡冬天,和它再見時會做哪些動作?”(揮手、搖頭)

3、學唱歌曲,用不同力度、速度的聲音表現:

老師分別扮演喜歡和不喜歡冬天的兩位小朋友唱歌曲:

“喜歡冬天的小朋友唱歌的聲音是怎樣的?”(慢慢的、柔柔的)

“不喜歡冬天的小朋友唱歌的聲音又是怎樣的?”(快快的、重重的)

幼兒試着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學唱歌曲。

師生共同選擇不同的音樂,邊唱邊表演。

以冬天爲主題的活動方案5

活動目標:

能根據兒歌內容做出相應的動作,如:跑、不動。

活動準備:

1、帶幼兒到場地比較寬敞的地方進行遊戲。

2、檢查幼兒鞋子是否穿好。

活動過程:

1、師朗誦兒歌"冰老人”兒歌。

2、師示範講解遊戲規則。提醒幼兒四散跑時速度不要過快,要注意安全,小心碰撞。當冰老人捉到誰,他就不能動了。

3、師帶領幼兒遊戲。

附兒歌:《冰老人》

西北風,呼呼叫。

冰老人,跑來了。

小朋友,快快跑。

冰老人碰到你,變成冰人動不了——冰老人來了!

教學反思

對於小班的幼兒,他們能透過自己的親生體驗來感受天氣的變化。他們能根據平時爸爸媽媽給他們的穿戴來感受冬天的到來。對於冷了怎麼辦,他們有了一定的經驗了。透過互相的交流與溝通,幼兒之間能相互學習。因此,我也放了很多,耳套手套等冬天的物品,增強幼兒對冬天的感知與培養幼兒不怕冷的情感。

嘗試提供不同的答案和時間,在老師及時的引導下讓他們自己去探索,經過提醒,孩子會比我們想象的更優秀。他們不但會懂得運動能取暖這個簡單的道理,還會借物抒情,用兒歌來表達自己的理解。我想這將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孩子們透過自身的親身體會,瞭解一些常用的防寒保暖的方法,讓幼兒保持身體健康的前提,愉快地參與各項活動。透過這節課後,小朋友們越來越喜歡運動。

以冬天爲主題的活動方案6

【活動目標】

1、認識我們常用的取暖用具,瞭解冬季的取暖方式。

2、知道取暖用具的使用方法,懂得安全取暖。

【活動準備】

取暖設備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師:孩子們,現在是什麼季節?天氣怎麼樣?(冬天,天氣很冷)我們的活動室內暖和嗎?(暖和)我們是怎樣取暖的?今天,我們就來了解這些內容。

二、認知取暖方式

1、和幼兒一起討論取暖方式。

取暖方式很多,有:火爐取暖、衣物取暖、運動取暖、電器取暖(如電熱毯、空調)等。

2、感知多種取暖方式。

火爐取暖:我們北方家庭、學校等最常用的取暖方式,透過燃燒煤炭產生熱量、提高溫度取暖,我們的活動室就是烤火爐取暖。(教師指導幼兒觀察活動室火爐取暖設備)

衣物取暖:冬天,人們都穿上了棉襖、棉褲、棉鞋等棉衣,你們大家都穿着嗎?(穿着)小朋友們都穿得很暖和。(幼兒交流自己穿的衣服)

運動取暖:透過跑步、跳繩或者做其他運動的方式可以增加體內熱量取暖。

3、觀察各種取暖圖,瞭解取暖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小朋友們,在使用取暖工具取暖時,一定要掌握好方法,注意安全。

如:火爐取暖,我們不能隨便生火、添加煤炭,要注意空氣的流通,預防煤氣中毒事件的發生;使用電器(如電熱毯)取暖時,不能時間太長,要及時關閉電源。

小結:小朋友們,冬季取暖保證了我們正常的活動、生活,我們在取暖時一定要注意方法,確保安全。

以冬天爲主題的活動方案7

活動目的:

1、調動廣大少先隊員鍛鍊身體的積極性,增強體質。

2、對比祖輩與自己過冬的不同,感受當今的幸福生活,更加熱愛生活。

3、瞭解生活習俗,懂得節約糧食。

4、培養少先隊員觀察生活、觀察自然的能力。

參加對象:

全體少先隊員

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

活動板塊:

1、天天鍛鍊身體。

2、完成消寒表的填寫。

3、積穀存糧,吃臘八粥。

4、尋冬、訪冬、畫冬、吃冬、送冬。

活動要求:

1、真正鍛鍊身體,如實填寫消寒表(一至六年級)。

2、備好瓶子、罐子、盒子、盆、碗、甕等一樣器皿,要求貼上自制的向陽花,寫上自己的姓名和所在的中隊(一至六年級)。

3、每週往器皿裏放入一把糧食(大米、粗糧、雜糧),變質的要剔除。20xx年1月16日、17日帶積存罐等到學校。臘八當日喝臘八粥(一至六年級)。

4、到街道、公園、郊外去尋找冬天的蹤影,如樹、葉、花、冰、霜、雪等,拍成照片(一、二年級)。

5、採訪爺爺奶奶,瞭解他們小時候是怎樣過冬的,寫成報道(五、六年級)。

6、把你看到的冬天的樣子畫下來,玻璃上手指畫、紙質畫都行,比如冰凌、花開、玩雪、賞雪、過年習俗等(三、四年級)。

7、觀察整個冬季,自己家、親友家、飯店裏哪些食品是冬天特有的,寫一份記錄,也可拍攝製作的照片和視頻(五、六年級)。

8、觀察自然界冬去春來的變化(一至六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