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行政公文 > 報告

農村的社會實踐報告

報告1.9W

農村的社會實踐報告 篇1

一、實習時間及簡介:

農村的社會實踐報告

年月清晨,風和日麗,光陽明媚。我們管理系專業的64位同學在張主任和廖主任等系領導的極力聯繫和帶領下來到了市縣鎮的各個村進行了分小組的社會實踐活動。經過兩個半小時路途就到了達目的地,下車後受到了縣領導助理,鎮長,村委書記,等有關領導的熱烈歡迎,他們還對當地的狀況作了一些簡單的介紹。

縣地處粵北部,市南端。是一個地廣山多人少、自然資源豐富,宜林、宜牧、宜採的具開發性的山區縣;氣候溫和,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該縣25℃以下可開發的坡地60萬畝,個性是有衆多海拔400-600米的高山小盆地,山青水綠,空氣清新、無污染源、晝夜溫差大,在這麼好的環境資源條件下,該縣人民開發山區資源,不斷擴大蔬菜種植規模的,加強品牌建設,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了“豐綠”牌蔬菜商標。該縣先後被省批准爲“廣東省無公害蔬菜基地縣”和“廣東省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示範縣”。其中奶白菜、佛手瓜、四季肉豆角和尖椒四種蔬菜經國家認證爲綠色食品。小正鎮主要種植的蔬菜品種是奶白菜。

短短的10實習生活中,讓我感受到了很濃厚的鄉村生活氣息,那裏也是我美麗的家鄉。鄉親們都十分善良,勤勞、純樸、真誠、到處充滿了客家人好客的風俗。我們三三兩兩的分配到生活條件和溝通潛力較好的各個村的農戶家去,跟他們共同生活、共同勞動、感受他們的艱辛,使我瞭解民情,對蔬菜知識有了必須收穫。同時也產生了很多很多自我的感悟和深思。

二、採割:

在奶白菜在採割方面我覺得有些浪費,他們割菜時那些脫落的鮮嫩的綠葉片都是扔在田地裏由它發黴,腐爛的。而不收集回來曬乾、醃酸菜,餵魚、喂牛豬牛等用。

三、包裝和銷售:

我認爲在包裝和銷售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的。打包裝比較隨意,而不分等級包裝,把優品和次品分開。應充分的利用當地超多的剩餘勞動力,設一個綠色食品包裝廠,把蔬菜分好等級,打好小包裝。最好有包裝標誌和統一規格,同時產品還要有質量標準認證。利用該縣交通方便的優勢(105國道縱貫縣境,距廣州150公里,距深圳180公里,其中小正鎮就在國道旁邊,離這從化廣州一帶最),可設立綠色食品專買市場,進行訂單,再有目的的送貨上門,而不要盲目性的超多的運往廣州越秀市場、江南市場和東莞長坪,然後整車批發給經銷商的,銷售渠道太單一化了,這樣成品高費用大,但是在銷售中價格又會低很多。

那裏的綠色食品營銷方式還是比較跟一般蔬菜營銷方式沒什麼兩樣的,過於傳統。但是當今綠色食品的發展趨勢告訴我們,綠色食品最終應對的是消費者,他們都喜歡選取最好的最有利於身體健康。所以綠色食品的可持續發展必需要大力宣傳發展綠色營銷,推廣綠色包裝。“綠色營銷”是基於綠色需求、綠色消費而產生的,兩者既有密切聯繫,又有明顯區別。“綠色營銷”則突出其消費過程的“綠色化”;傳統營銷強調採用各種手段到達營銷目標,但忽視了營銷手段的負面影響,而“綠色營銷”在管理上強調營銷手段務必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諧與協調,利於環境的良性發展。隨着人類環保意識的增強,人們對綠色產品的需求也將逐步增長,應用綠色營銷來適應綠色需求,推廣綠色消費,拓展市場空間已時不我待。因此就應超多投資在銷售上,逐步的向綠色營銷這條好的渠道發展。

四、資訊傳遞:

由於那裏的人民生活水平和自身文化素質的限制,資訊的傳達還是比較落後的,還是令人值得深思的。雖然他們都會盡量的想點子,動腦筋,訂了些南方農村農民報,看電視的農業新聞中得到一些的有用資訊,但這些資訊的渠道對農業產業化發展還是遠遠不夠的。從而導致他們對市場需求還不是很瞭解,他們告訴我,蔬菜價格有時候波動的很大,有時候本錢都掙不回來的,有一陣都沒有情緒去打理了。所以我覺得農業部門應多爲農民帶給一些有用的完整的市場農業資訊,改變農民的農業資訊弱勢。這樣綠色食品的發展纔會得到更快的提高。還有農村對小孩的教育方面做得不夠好,孩子是未來的期望,更就應花多些心思把他們教育好,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

五、總結

這次下鄉的實踐活動,使我受益匪淺,透過對農村生產奶白菜蔬菜的學習,使我對現代農業生產技術有了更具體的實際的瞭解,個性是對蔬菜的生產有了實操性的掌握,還結合了自我所學的專業知識跟農民們的蔬菜技術好好交流,相互學習,跟他們生活得很融洽,我感到十分親切,愉快,他們是那讓的善良,熱情,真誠,給我留下了完美的回憶。使我更深該的體會到了農民生活的艱辛,由於種種原因的影響使得他們的奮鬥過程是如此的之不易,更讓我感覺到這個社會知識的重要性之大。總之,這次實習有着十分重大的好處。對我今後的爲人處事態度,工作,生活起了很大的作用;也讓我覺得自我所肩負的任務之大,並且要努力的用自我所學的知識爲國家的農業發展,個性綠色食品的發展效力。

農村的社會實踐報告 篇2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廣大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絕大部分農民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農村的政治禮貌精神禮貌和物質禮貌都獲得了空前的發展。這些成就的取得,是黨領導廣大農民進行社會主義實踐和改革探索的結果。短短三十年走過的歷程讓中國感到振奮,讓世界感到震驚。但是,我們應當看到,隨着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國城市和農村的差距在不斷擴大,相比較而言,雖然農民手中有了餘糧,有了可支配的零花錢,可廣大農民在整個社會生活中仍然處於弱勢,他們在知識構成、經濟地位、社會關係、尋找就業機會、子女理解教育、醫療保健、市場競爭等方面仍然處於弱勢。長期以來,他們的狀況得不到明顯的改善,挫傷了他們的生產用心性,影響了整個中國社會的穩定,影響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如何幫忙農村弱勢羣體擺脫困境是我們當前需要研究的一大課題。爲增強學生黨員的社會職責感和社會研究潛力,學校開展了“六看六想六教育”寒假社會實踐活動,針對自我本身的特點,我利於業餘實踐對農村弱勢羣體進行了一番調查,提出了自我的一些見解。

一、農村弱勢羣體的現狀及成因分析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占絕大多數,這一羣體的狀況如何,關係到整個國家的狀況如何。如果我們縱向比,確實感到農村的變化可喜,過去的農民完全依附在土地上,面朝黃土背朝天,終日勞作,卻得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而此刻的農村,溫飽問題基本解決了,而且還有不少農民走上了致富之路,過上了小康生活,但是大多數農民仍然僅僅是解決了溫飽問題,生存的保障十分脆弱,發展的期望十分渺茫,大部分農民在社會活動中無優勢可言,具體表此刻以下幾個方面。

1、大部分農民一向在溫飽線上徘徊。中國農村的改革是成功的,二十多年的時間,農民能夠吃飽穿暖了,這是黨的政策在農村的成功。可我們應當到農戶去看看,農民在最低的生活保障解決之後,卻一向很難再向前發展一步,土地利用到了極限,無論再勤勞,有限的土地不可能產生再高的效益來,個性是一些偏遠山區的農民,在風調雨順的年境,解決溫飽稍有節餘,到了災害年境,基本生存問題又擺在了面前。農民應對有限的土地,除精耕細作,科學種田之外,想不出別的出路來,農忙時忙一陣子,農閒時坐在南牆根太陽底下曬暖,“夜裏想的千條計,白天還是眼巴巴地看着兩畝土地”,想不出什麼絕招來。農民應對看似無風險的莊稼活,看不到發展的期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順其自然,在溫飽線上徘徊。

2、天災人禍使一些農民生存問題受到危脅。在溫飽問題剛剛解決之後,農民應對其他風險的潛力還很低,個性是在應對天災、疾病時,總是顯得孤立無助,山東濟南市一山區鄉某村,有一家因孩子患白血病而將所有積蓄4萬元花完,另借親友2多萬元,病還沒有治好,在付不起醫療費的狀況下,無奈從大醫院將孩子拉回家中等待“奇蹟出現”。這個家庭,本來剛剛解決溫飽,可因疾病使這個家庭一下子又回到了貧困線以下,若依靠自身力量重新富裕真起來,恐怕十年內沒有可能。另外一些農民,因殘致貧、因傷致貧,或因養殖業經營不善致貧,在這些天災人禍面前,一些農民抵禦風險的潛力很弱,常常是手足無措,破罐破摔,給農村穩定帶來潛在的隱患。

3、知識構成偏低,無致富門路而致貧。不少農村一個共同的問題是農民的知識構成偏低。多年以來,一些農民總認爲“莊稼活,不用學,人家咋着咱咋着”,重複着古老的耕作方式,個性是邊遠山區,仍沿用着老祖先的“刀耕火種”耕作方式,對一些新知識,新的技術,因文化水平低,難以理解。即使有些農民有一點文化知識,也試圖應用新技術,可由於需要投資,且有風險,而不敢去實踐,其結果是越貧越膽小,越膽小越貧,構成了惡性循環。

4、觀念落後,思想保守,小農意識很濃,影響致富。農民很容易滿足,越是落後地區,農民的滿足感越強,只要有飯吃,有衣穿,有些零花錢,和以前相比就十分滿足了。一個人只要感到滿足了,就沒有什麼進取心了。我走訪了不少貧困地區的農民,家中人氣很旺,田園氣息很濃,可進到屋裏,家徒四壁,除幾把小凳子和吃飯的方桌子之外其他沒有什麼東西了。但這些農戶顯得十分滿足,他們圍着小桌子一家人招呼呼地喝着糊塗飯,或者與親朋好友弄兩杯劣質酒對飲一番,顯得十分愜意。如果與其談到今後有什麼打算問題,他們會提出一大堆困難,應對困難,有些是無力克服的困難,有些是可能克服的困難,但是無論大小困難,都不願去克服,目前有吃有喝就行了,況且往前跨一步是要擔風險的。

5、惰性思想嚴重,失去發展機會。我走訪的不少農村,無論是城市近郊或是偏遠農村,一到農閒季節,大家都聚在一齊閒聊,或喝酒,或打牌,其樂融融。而農閒時節,好多事情需要做,比如,房前屋後,能夠將荒地開墾一下種些菜,解決一年的吃菜問題,但是,眼看地荒着,而不願動手。有一次,我到一農民朋友家吃飯,正值夏天,青菜很多,然而飯桌上只有幾根鹹菜和稀飯配饃。我吃了他家這頓飯之後,心裏很不是味,我想如果這戶人家稍勤快一點,屋周圍荒地裏灑些菜籽,一年就有吃不完的菜。幾天之後,我帶着菠菜籽、香菜籽、小油菜籽等好幾種菜籽,親自幫他家開荒種菜,幾個月後,再去他家時,看着滿院綠色,主人很不好意思地說,幾十年了,爲什麼不明白種點菜呢?

由於惰性思想嚴重,導致了家庭狀況不能有大的改觀,即使有了發家致富的機會,也總是持觀望態度,不願去帶頭往前跑,再加上缺資金,缺技術,缺資訊,不少人有畏難情緒,在內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還是感到躺到南牆根曬太陽好。

二、如何幫忙農村弱勢羣體走出困境

農村問題是我們國家整體發展需要解決的大問題,而農村弱勢羣體,更需要我們去拉他一把,使他們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給他們帶給一個起跑線,讓他們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共同去爲農村發展做貢獻。我透過對不少農村狀況的考察,認爲幫忙農村弱勢羣體走出困境,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1、幫忙其理清思路,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自強,自立是關鍵。在廣大農村,我們根據抽樣調查,感到一個嚴重問題就是一些因病等致貧的農戶,精神一個子垮了下來,應對鉅額外債,依靠幾畝莊稼,一輩子也還不清,也就是俗話說的“躺倒一身泥,起來泥一身”,前途沒有什麼期望,再折騰也沒什麼結果,在這種狀況下,還不如“躺着”舒服,徹底失去了進取思想。鑑於此,鄉村幹部要不失進機地給予關懷,幫忙其理清思路,找出從新站起來的切入點,幫忙其制定近期遠期的發展計劃,使這些弱勢羣體看到期望。人有了期望纔有信心,纔有盼頭,才能夠堅強地站起來,這是內因,這是弱勢羣體走出困境的關鍵。

2、給其必要的扶持,使其能夠站立起來。一些弱勢羣體,在遭受打擊之後,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是無法站起來的,我們在幫其理清思路的同時,還要給予必要的扶持,比如資金扶持等,應當把一些特困戶登記造冊,時刻關注他們的狀況,並幫忙其聯繫小額貸款,幫忙其尋找項目,幫忙其培訓技術,使他感受到黨的關懷和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使他們敢於應對現實,使他們感受到期望就在腳下。這樣以來,在鄉村的幫忙下,才能逐步走出困境。否則純粹的思想引導是不行的,要雙管齊下,要給其帶給一個站起來的支點。

3、政策幫扶和農村互助相結合,引導弱勢羣體走出困境。對一些貧困鄉村來講,財力有限,對農村弱勢羣體的幫忙往往是杯水車薪,難以從根本上奏效。應對這種局面,需要走政策幫扶的路子,並且將政策幫扶與村民互助相結合,這樣才能真正幫忙他們擺脫困境。所謂政策幫扶,要根據特困戶的狀況給予政策傾斜,比如資金支援和就業幫忙等,爲他們帶給儘快站起來的機會。所謂農村互助,就是動員廣大村民伸出援助之手,給特困戶的儘可能的幫忙,這種幫忙能夠是無償的,也能夠是有償的,目的是幫忙特困戶度過難關。

綜上所述,農村弱勢羣體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羣體,他們是我們的兄弟姊妹,他們目前的狀況是由於社會分工和歷史原因等諸多因素造成的,他們替我們承擔了痛苦,所以,關心他們,就等於關心我們自我,農村是整個社會羣體的母體,農村弱勢羣體是母體的一部分,我們要採取一切措施去幫忙他們,使他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只有這樣,我們社會纔會穩定,經濟建設纔有後勁,社會各項事業纔會健康發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才能夠實現。

農村的社會實踐報告 篇3

三農問題牽動着億萬人民的心,俗話說無工不富,無農不穩,由此我深入到了常州武進區牛塘鎮竹園村,做了一些初步的調查和研究,發現了一些問題,找到了一些方法。下方先以總綱的方式大致展現目前我認爲的農村主要問題和解決方法,下方再以專題的形式探討一些熱點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初步得出了這些老大難問題: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村舍規劃不合理。社會保障覆蓋力度低,醫保問題嚴重。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不一樣步,文化娛樂設施與人員匱乏。棄農轉工轉商過於迅猛,農地荒蕪,農業產量下降。計劃生育工作難度大,受教育程度低。相關農業科技人才缺口大。農村民主政治建設落後,幹部羣衆關係冷淡。

針對問題我的一些解決方法和相關想法:合理規劃村舍建設,規範農村房屋建設,加強公共衛生設施與精神文化設施建設,使鄉村環境更好更漂亮。尤其要加強普及科學,遏制迷信,徹底扭轉村風村俗。大力覆蓋社會保障機制,切實加強農村醫療建設,不僅僅要耕者有其田,還要耕者有其醫,使廣大農民各方面的生活都有一個全面的詳細的保障。加強農村教育系統建設,多從農民實際出發,多辦夜校和業餘性質的培訓班,針對不一樣人羣有的放矢的做好教育工作。強制的法制化的推廣計劃生育工作,要加強宣傳與教育,讓農民真正感覺到多生劣生不僅僅增加了家庭負擔,更加重了社會負擔。龐大的人口是社會發展的一大阻力。要建立新的農村科技人才引進與培養機制,從制度這個根本入手,加大財政投入,切實照顧農村科技人才實實在在的利益。至於農村的民主政治建設,則仍然是一個長期的複雜的系統工程。

經濟發展模式問題

集約化與粗放化孰對孰錯?一向以來,關於中國農業發展方向都是一個引人注目的熱點話題。顯然,高新科技,高新人才是任何行業任何部門長盛不衰的關鍵,走集約化高效化也是每一個產業的期望所在。對於中國農業而言,透過發展集約化農業,還能夠推動促進農業科技的發展,提高農業產量,在農產品附加值上做足文章。透過發展農業集約化,還能夠大力促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逐步從傳統的農業經濟向現代化的縣域經濟過渡。但是問題並不只有這些,中國的人口從來就是決策者們務必思考的問題。中國的城市化水平還很低,即使已經城市化的地方,其城市化程度也還很不令人滿意。所以解決龐大農民隊伍的就業和吃飯問題就是當務之急。每年浩浩蕩蕩的打工隊伍早已使各主要經濟發達城市不堪其負,而農民工進城所帶來的勞資糾紛,社會治安問題也不得不令人認真對待。所以大力發展農業經濟,在農村就近安置龐大的就業大軍十分必要。中國儘管地大物博,但可耕種土地少,利用價值高的土地少,在國家財力尚不足以負擔農村全面社保醫保之前,務必使農民安心待在農村土地上。或許精耕細作,小農經營數千數百年以來,一向是制約我國商品經濟發展,制約城鎮化水平,制約城鄉貿易的重要原因,但是我們永遠更加

無法理解,廣大農民再也無地可種,生活日益艱難,苦苦掙扎於生存線上。所以儘管城鎮化,農業經濟集約化是大勢所趨,是我國農村發展的必由之路,但那些客觀存在的具體問題說明着,粗放經營的小農經濟仍然將是我國可預見的必然的痛苦選取。而在選取何種經濟發展模式的背後,是不得不重視的老大難的人口問題。

人口問題

儘管問卷中沒有提到人口問題,但我仍然認爲問題農村人口問題是一大關注點。對於人口問題,最生動的莫過於那個家喻戶曉的公益廣告。某記者採訪一草原放羊娃。兩人的一番對話耐人尋味。記者說:“你爲什麼放養啊?”小男孩說:“賺錢。”記者說:“賺錢爲了什麼啊?”小男孩說:“爲了娶媳婦。”記者說:“娶了媳婦以後幹什麼?”小男孩說:“生娃。”記者說:“那生了娃,娃將來幹什麼啊?”小男孩說:“放羊。”由此可見,樸實的並沒有更多全面細緻思考的生育慾望和計劃,使得我國尤其是廣大農村的人口形勢十分嚴峻。多子多福,重男輕女,農村人口的增長還顯得十分的畸形化,男女比例的錯亂必將構成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和倫理問題。但是,這一問題並不是短時期內構成的,中國的價值觀點是不孝有三,無後爲大。樸實的生育目的往往是最爲麻煩和難以解決的。對於農村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樹立起正確的男女觀念和社會職責意識。顯然,一方面要用心普及法制意識,樹立人權觀念,對男女問題要有真正徹底的認識。男女是完全平等的,隨便拋棄女嬰不僅僅是不道德的,更加使嚴重的違法行爲,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另一方面,要做好更加細緻和徹底的宣傳。要講究策略,務必要從小處着手,用心去做。對於農民家庭的開銷,

人均開支的變化要構成一個基本的規律化的報表材料,讓農民真正感到,多子未必多福啊。作爲此刻的時代形勢,完全是越生越窮越窮越生啊。所以減少生育,對農民自我是完全有利的。在我所調查的農村有一種以富買權的做法很流行。也就是孩子我要生,但是罰款你也能夠拿去。我認爲這是一種嚴重的司法歧視,從沒有哪部法律認爲交罰款能夠使違法行爲合理化!對於這個問題,根子是法律有漏洞,所以有關立法部門要進一步完善立法,行政執法部門也萬萬不可罰款後就一了百了,該怎樣做就就應怎樣做,農村的人口普查也要像城市一樣更加全面和嚴密。農村普遍的真實的計劃生育對於減輕城市就業壓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而少生優生的貫徹實施到底如何,將直接影響到農村現狀與農民生產生活問題。

基礎設施建設與農民生產生活問題

正如總綱中所說,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其實最難的就是沒有一個詳細具體可操作的規劃,根據調查,超過百分之70的農民對於身邊的各種設施匱乏感到不滿和失望。顯然,農村廠區建設的亂鋪攤子,文化設施與環保垃圾設施的缺失亟待解決,那裏不妨提出以下四點推薦:一是高起點、高質量、高標準編制村鎮佈局規劃,實現村鎮規劃全覆蓋,逐步將散亂無序的自然村落集中建成地域特色明顯、基礎設施基本配套的農村新社區;二是大力發展鄉鎮工業集中區,新一輪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重點要放在園區和工業集中區建設上,透過產業鏈促進產業集羣和集聚。三是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把城市和農村作爲一個整體來規劃,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帶動和輻射作用,鼓勵有條件的農戶遷入城鎮,逐步把進城農民的住房、就業、醫療及子女入學等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四是加強農村公路、垃圾處理、村鎮綠化、鄉村河道整治等基礎設施建設。引導各級各類企業、社會資本投向農業和農村,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開發。

那裏不得不提的是農村的廁所建設問題,長期以來農村沒有統一和清潔的廁所,儘管或許爲農業生產帶給肥料添了一些方便,但是骯髒不衛生的村容也是農業投資,農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巨大障礙,所以,那裏結合常州具體狀況,提出以下推薦:農村公共廁所要從無到有,以政府投資爲主,建設一些簡易但是清潔方便的廁所,爭取在未來的十年內,農村處處普及公共廁所,自家住房水衝式廁所比重爲86。5%向95%發展。

根據當地村委會帶給的有關全面小康的數據,牛塘鎮竹園村20xx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002元,同比提高12。3%,但只有目標值的70%;農村恩格爾係數39。8%,比上年下降2。2個百分點,距達標差4。8個百分點;農村基尼係數0。323,已經達標,但較20xx年的0。315提高了0。008過百分點,農村貧富差距又擴大趨勢;20xx年該村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93。4%,預計20xx年能夠到達95%的標準。然而根據問卷調查,至少有七成的農民對於自我的收入十分不滿,而且還把矛頭直接指向了政府失職不作爲,認爲政府的轉移支出不到位,農業支援不夠是農業困境的重要原因。顯然進一步加大農業投入事關全局,務必抓緊實施,在這個過程中,中央政府仍然需要發揮更加重要的示範帶領作用。促進農民增收是實現全面小康的難點和關鍵,也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核心環節。建立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等流轉方式爲主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保障農民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同時建立非農用地市場化流轉的合理價格機制,大幅度提高農民在分配中的分額。大力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帶動農民進行農業生產,增加收入。要加強對農民關於市場的引導,不僅僅要種植糧食,還要大力普及高附加值的農業經濟作物。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使農民從社保中

增加收入。進一步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水平,用心探索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最終實現“農保”和“城保”並軌;將失地農民納入社會保障體系,並透過政府保養或基本生活補助等形式,妥善解決好歷年失地農民的生活保障。加大政府對農村的轉移支付力度,使農民從扶持中增加收入。務必有針對子女購得加強農業科技的普及,用科技的巨大力量驅散農村落後的陰霾。但是,農業科技的推廣與普及遇上強大阻力似乎也是必然的。

關於農業科技和科普的問題

能夠說本次社會調查直接緊密相關的是農業科技狀況與農民的精神文化狀況,然而狀況並不樂觀。根據調查,擁有大專職高以上學歷的不到百分之六,初高中約佔總數的百分之七十,小學程度大約爲兩成,文盲半文盲率倒是比較低,只有約百分之四。在調查中,某位大叔的一句話頗有殺傷力,唸書好的誰還種田啊?顯然,在廣大農村,文化知識的匱乏是很多方面不足的重要原因。正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匱乏,使得農民普遍相信迷信,據調查建設房屋要看風水的超過了九成,能夠說似乎不這樣做,反倒是不正常的。大約八成的農民認爲,能讀書看報和寫常用的應用文就足以應付生活了。知識的匱乏造成了農民普遍還不相信科學技術的力量,對於農業科技培訓至少百分之57的人表示沒有熱情,甚至還有約百分之45的人認爲農業科技的實際好處不大,參加農業科技學習是浪費時間浪費精力。對於業餘時間的分配,選取喝茶聊天和打牌搓麻將的佔了七成,選取業餘時間讀書的一個也沒有。約有七成的農民明確表示,只有政府加大農業投入,農業問題才能解決。至少百分之八十的農民認爲只有政府承擔農業科技普及與推廣教育的費用,他們才願意參加相關活動。同時大部分農民認爲,對於自我而言,再學習的動力已經不足,重新學習和終生學習的成本過高,

好處有限。他們還認爲農業科技雖然有用,但是對自我來說,學了沒用。農民中還普遍存在着跟風現象,超過七成的農民表示只有同村鄰居採用了新技術或新方法,自我纔有可能跟進。

由此一個鮮明的問題已經放在我們面前,推廣農業科技,在農民中全面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是比投資建廠,開設新的農業基地更加複雜的棘手的事情。我市目前農村十二年制義務教育普及率>95%,但是上了一些年紀的農民知識程度令人堪憂,所以如何解決再學習和終生學習問題尤爲關鍵。如前面所說,農民的不主動不熱情,有經濟方面的思考,也有精神心理上的原因。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有效投入,不僅僅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農村社保醫保體制,還要發展農村教育,能夠採取夜校,大喇叭,志願者宣傳的方式普及相關知識。另一方面要向計劃生育一樣,讓農民的心態發生轉變,逐步從厭學,讀書無用論中走出來,讓再學習和終身學習的風氣席捲農村。但是不管農業科技的警風颳得如何,如今農村的民主政治建設問題仍然讓人擔憂。或許,沒有這一問題的好轉和解決,前面已經提到的諸多專題問題的解決也好,探討也好,就都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民主政治建設問題

如總論所提的,民主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對於農民來說,絕大多數都認爲選舉村幹部是走一個過場,沒有什麼實際好處。然而職責意識不強的另一面是,根據調查,至少七成的農民選取在個人或者家庭出現問題時會找村幹部解決問題。但問題是,選舉時權力的放下是不可能帶來真正爲自我利益維護的保護人和裁判者的。在中國,這樣一個有着兩千多年封建君主專制的國度裏,自由民主的意識被壓制得太久,不要說幹部,就是農民的父母官思想仍然十分嚴重。對於那些青天大老爺們,既愛又怕,既恨又怕,敬而遠之或許是廣大農民比較真實的心理狀態。由此在農村廣大羣衆與領導幹部的關係處於一種緊張中的微妙關係。農民的思想問題解決起來確實不易,那我們只能從幹部角度入手。然而,事實是,筆者爲了完成這次社會調查,去村委會多次,可有關領導總是處於休假或是有事狀態,尤其是農科所的兩位先生,在一週的時間內,週一下午,週四上午,週五下午居然一向不在,到底是什麼讓他們這麼忙的呢?難道要過年了,就有理由要整天泡在家裏忙自我的私事?爲什麼一週只上五天班,爲什麼通常週五下午還是所謂的全民健身和沐浴日呢?或許建立在官本位基礎上的農村幹部制度,本身就很難培養出具有奉獻精神和高度社會職責感的人民

公僕。或許解決農村的民主政治問題,已經超出了本文所能論述的範圍,或許這不是一本書,一篇專題論述所能解決和講清楚的?!

最後的瘋狂

透過這次社會調查,我第一線的接觸了農民,農業科技狀況,農村幹部。透過自我的思考,加上豐富的網絡資源,以及一些同學的互相探討,我最後初步構成了這份報告,能夠說這也是我十多天來的勞動成果。但是越是細緻的投入對農村現狀的思考,我越是不能平靜,因爲就目前的狀況而言,問題遠大於成績,我們要做的實在還有太多太多。解決三農問題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工程,每年中央都要以一號檔案的形式予以強調。可見完整的點評農村狀況,爲農民前途預做設想和安排,或許本來就不是我所能做到的,但是關於我國三農問題的種種討論和爭論則仍將繼續。

農村的社會實踐報告 篇4

我是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在我考上大學的時候,全村都轟動了,因爲我的村子並不富裕,之前也很少出過大學生,全村的老少爺們都給我道賀,直到此刻我都很感動。在我將要離開家鄉。開啓我的大學之路時,全村很多人爲我送行,我哭了,這是直到此刻最令我感動的事情。我當時在心裏就暗暗下定決心,我必須要好好學習,將來回報村裏的人們。

此刻的我已經大三了,雖然每年都回家,但是我感覺我們村的經濟還是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雖然我們也十分勤勞,村裏很多人出去打工了,但是還是沒有很大的改觀。我想我就應更好的學習,將來回到家鄉,爲改善村裏的經濟狀況做出自我最大的努力。

作爲一個在校大學生,能夠在農村中參加社會實踐,深入到農村基層,這對我以後的人生道路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透過這次活動,我既開拓了眼界,增長了知識,鍛鍊了潛力,而且還豐富了許多工作和生活上的經驗,自我的認識和理論水平也明顯有了較大提高,也讓我對以後的生活和工作充滿了信心,我會用飽滿的熱情去迎接即將到來的大學新學期的生活和未來的挑戰。

今年的寒假,爲了響應學校的號召,也爲了鍛鍊自我,提高自我的社會實踐潛力,爲將來的就業打好基礎,我在我村的村委會進行了將進一個月的實踐鍛鍊活動,透過此次在村裏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不僅僅在實踐中深化了知識,而且學到了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和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瞭解了我們村裏的一些民情和青年的一些現狀。透過我的觀察,我感受到了農村基層黨員幹部務實的工作態度和全心全意爲人民謀利益的無私奉獻精神。此外在這次實踐中,據自我親身所感、親眼所見、親耳所聽,我對村上的現狀有了更多的認識,進而進入了更深入的思考。放假之前,我就委託家人聯繫我們村的村委會,證明自我期望參加和幫忙村委會的日常工作,從而鍛鍊自我,同時也能夠爲鄉親們服務。村主任和其他村幹部商量後,同意我在村委會掛名並開展工作,主要負責基礎的日常工作和一些對自我的感興趣的課題進行調查。聽到消息後,我異常的興奮,不僅僅因爲自我能夠順利的參加社會實踐工作,完成學校指定的任務,還因爲自我找到了一個能夠很好的鍛鍊自我、提高自我潛力的機會,更主要的是最後能夠運用自我的潛力爲家鄉的人們服務了,最重要的是這是我20多年來的一個夢想!

接到能夠正式上班的第二天,我就按照村主任的安排,走進了村委會的辦公室,正式開始了我的第一次社會實踐。第一天“上班”,難免有些激動和緊張,接手的工作完成的都不是很順利,例如在作會議紀錄時,經常記住了上句記不住下句,而且爲了趕時間,字跡十分潦草,整個會議過程我都手忙腳亂的,鬧了不少笑話。但是會後村主任找我談話,並沒有批評我的“錯誤”,反而對我進行了鼓勵,並告訴了我一些他的工作經驗和教訓,讓我受益匪淺!一天下來,我深感工作的不易,但是我學會了怎樣調整自我的心態,學會了怎樣儘快的融入到新的環境當中去!

在村委會工作的同時,我也對我的研究課題進行了一些調查,我個人對於經濟學比較感興趣,所以我着重的調查了一下村裏的經濟結構(我自我覺得就應是農民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吧)。雖然我們大一上學期還沒有開經濟學這一門課,但是我憑着以前對這門課的瞭解,我也確立了一個調查的大致方向。以下是主要的幾點,可能不是太專業或是太正規,但是我覺得還是挺貼合實際的。首先,我在村委會裏查了一個村裏的人口數和人均年收,然後根據自我家裏的狀況和周圍鄰居、親戚的一些瞭解,同時也走訪了一些其他的人家,最終確立建立了一個有關於我們村的一個經濟結構的模型(但是之後聽別人說很幼稚很簡單,但他畢竟是我自我的東西嘛)。另外一個就是有關於村裏的外出打工的人和他們的孩子在村裏的狀況。當這些父母出去打工的時候,就會把這些孩子們留在家裏,由自我的父母,也就是孩子的爺爺和奶奶們來照顧和教育,他們也只是在過年或是過節的時候纔會回來一次。並且存在這樣的一種狀況,因爲他們年齡比較大了而且小時候沒有理解過太多的教育,這樣就給他們的孩子帶來了啓蒙教育上的一些欠缺,這些孩子缺少很正式的學前教育,因爲幼兒園在農村目前來說還是很少的,就算是有,學費也是很貴的,一般的家庭根本承擔不起,我覺

得比較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由村裏出錢開一個公辦的幼兒園,我把這個想法跟村委會的人說了一下,他們肯定了我個人的想法。

以後幾天,我一向做着整理檔案,清潔衛生,接打電話等一些較容易較簡單的工作,但是即使從這些不怎樣起眼的工作當中,我也總結出了不尋常的經驗,小事情也不能馬虎,一頁檔案整理錯了,到需要它的時候就會很難找到;衛生打掃的不乾淨,就會給上級領導和人民羣衆留下不好的印象;接電話的語言不得體,傳達事情表述不準確,就會影響到工作效果。我加強了對自我的要求,不放過一個微小的細節,每件事都做到出色和完美。我明白,以後我的工作資料將會提明白,以後我的工作資料將會提升一個檔次,我暗暗地對自我說了聲加油!最終,我在村委會完成了我將近一個月的社會實踐,這些天下來,我收穫了太多太多的東西,許多都難以用語言來形容和表達。而透過這次實踐活動,讓我感受最深的除了我的潛力得到了鍛鍊和提高外,就是農村在這幾年裏的發展,農民生活的不少改變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回到學校後,我的情緒久久不能平靜,我需要更多的努力來幫忙村裏的人實現他們的夢想,此刻我們的想脫貧致富的情緒十分的強烈,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機會,一個給我們投資的機會,我想我就應作出自我的努力。畢業後,我會回到農村,回到家鄉,開始我的農村致富道路!

農村的社會實踐報告 篇5

實踐單位:xx鄉小港村

實踐時間:xx年8月1日 至 xx 年8月3日 共 3天

xx年暑假機械工程學院社會實踐小分隊來到湖北省鄂州市華容區蒲團鄉小港村進行了爲期3天的社會實踐活動,本次社會調查實踐的主要目的是對湖北省農村及新農村建設有所瞭解,並且正確認識“三農”問題和新農村建設中出現的具體問題。

首先,對於此次調查要做幾點說明:

1. 本調查主要透過問卷、訪談和照片的形式獲取資訊和資料,有三部分來源:鄉村幹部訪談、鄉村教師訪談和農戶訪談。

2. 本次調查由負責訪問的大學生進行同步記錄,保證原始資訊真實可靠。

3. 由於問卷問題不足以概括我們所想了解的問題,之後調查主要以訪談爲主,回答都做了及時的記錄。

4. 本次調查中社會實踐小分隊原計劃去十堰市竹山縣進行進一步調查,但在小分隊到達十堰後,十堰市開始降雨,在當地人的建議下,考慮到安全問題,小分隊在竹山縣的考察被迫取消。

調研內容和結果分析

經過對原始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調查人員對湖北省農村的新農村建設得出幾點認識,並且嘗試提出必要的觀點,具體如下:

第一, 國家政策好

全部被調查人員都說國家政策好,確實有利於農村發展,雖然部分文化程度較低的農戶無法說出具體有哪些政策,但從最近幾年新增補貼和村鎮的變化中都可以感受得到政策的好處。調查過程中我們還發現政策的宣傳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小的問題,可能也與目前農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有關,國家政策的宣傳方式主要以開會、看新聞聯播等類似口頭的方式比較有效。而有些私下的口頭方式的互傳容易導致政策的誤傳,雖然調查過程中沒有對此類問題做進一步瞭解,但感覺是新農村建設中一個小的隱患。

第二, 家長重視教育,但卻有部分學生不想讀書

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我們的前輩們都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雖然很多爺爺奶奶們沒有讀過書,但他們從認識的那些讀書的朋友們的發展狀況也看到了其重要性,所以非常希望下一代、下兩代能夠好好讀書。調查過程中我們還發現現在農村基本沒有了不讓孩子讀書,特別是不讓女孩子讀書的情況。可以說絕大部分農村家庭供給孩子讀書的環境是相當寬鬆的,但卻有部分家庭的孩子不想讀書。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也做了些簡要的調查,調查中發現:

1 農村家庭中如果有孩子,收入的主要支出便是在教育方面,大部分家庭的純收入都只能是剛好夠教育的`支出;

2 考上了好的學校的學生,家裏無論如何困難都會讓其讀下去;

3 農村的教育資源及質量相較於城市而言還存在明顯的不足,部分孩子考不起好的學校,而讀過書最後輟學的孩子都認爲差一點的學校學不到什麼東西,認爲讀書不如打工;

4 輟學的孩子有的是沒考上好的學校後,差的學校讀不起,沒辦法纔出去打工,還有一部分是沒有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存在讀書不如打工的思想;

5目前社會上是存在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現象,大學生被稱之爲“蟻族”,這種現象助長了讀書不如打工這種思想的成長;

6就我們調查的小港村而言,小港村小學教師出現明顯的斷檔,教師高齡化比較嚴重,全校150名教師,50歲以上接近百人,同時又缺乏新鮮血液的注入,教師的斷代成爲當地小學所面臨的很嚴重的問題,而據當地老師說,這並不是一個個例。

根據我們的調查和淺薄的分析,部分學生不想讀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學生自己的原因,教育資源缺乏和教學質量偏低,教師的斷代,還有家庭負擔不起,可能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當然面對這個問題,除了向社會呼籲,很多方面都是我們無能爲力的。但最爲一個大學生我想就教師斷檔這個問題而言,我們還是有部分解決能力的,我們可以在各地瞭解情況後,透過學院愛心社,學校志願者協會等學生組織,展開定期的支教活動,瞭解當地的狀況,讓更多的人蔘與進來,最終以尋求最好的解決方法;

教育決定一個人的觀念,新農村要想進一步發展,觀念的轉變時勢在必行的,教育便是觀念改變的根基,而全民教育便要從娃娃抓起。所以我們將教育列入了阻礙新農村進一步發展重要一環。

第三, 農村農閒時的娛樂方式之我見

農村生活中農忙的時間畢竟有限,那麼農村生活中主要的娛樂方式又有哪些呢?透過調查發現,農村的主要娛樂活動集中於傳統的娛樂方式麻將上。當然其主要目的不是贏利,而是打發空閒的農閒時間。

對於這個現象我們也做了一些簡單的調查,調查發現娛樂活動單一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農村缺乏娛樂設施。當我們問到如果有人給你們做好了圖書館、籃球場、健身場地時,你們是願意去鍛鍊一下、看下書還是打牌時,很大一部分人會選擇看下書或者出去玩下。可能娛樂方式單一的部分原因在於設施的缺乏;

第二,部分年紀大些的叔叔阿姨們說自己只想打牌,也只會打牌,就算給他們設施也只會去打牌。我想這就是一個觀念的問題了,一直習慣以前的方式,然後就不想有新的發展和改變,娛樂上如此,生活上便更可能如此了。感覺傳統的生活方式餓不死自己就滿足了。新農村想要進一步發展,這種觀念必須改變,新的機器和技術再多,放着不去使用最後還是一樣什麼都得不到。

娛樂方式雖然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但如果能夠更好的利用這些空餘時間也許就能做出更大的成就,而且從娛樂方式中便能看出部分人的觀念,雖然不一定準確,但至少還是有那麼一點的。當然娛樂方式的單一也可能是一個風氣的問題,如果鄉鎮幹部能夠努力營造一個好的學習,和能讓大家都有所收穫的娛樂氛圍,新農村應該可以更加快速的發展。

實踐總結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中,我學習瞭解了許多國家出臺的關於扶持農村發展的政策,也透過社會實踐活動,瞭解了新農村建設以來農村生活的巨大變化。同時也瞭解了新農村現在的面貌和農村的生活情況。在瞭解了這些情況後也透過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淺薄的見解,有些吹毛求疵地提出了一些新農村建設中的問題。當然就像採訪過程中幾乎所有人都會說的一句話,“總體的還是好的,比以前還是強多了”。新農村建設以來,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各級鄉政府還是爲農村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要不然我們也無法看到今天的成果。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中,感覺自己也有了很大的收穫吧。

我們從對農村一點都不瞭解開始,透過上網查資料,以國家政策爲背景,做出了一份調查問卷。在實踐過程中發現,這樣的問卷時經不住考驗的,沒有人會耐心的回答完那些枯燥的問題。於是我們及時總結,重新刪選了問題,做到既是我們想了解的問題,也是農民朋友們感興趣的話題,透過反覆實踐和多次修改,我們終於選好了這樣一份滿意的問卷,這便是我第一次感覺到總結和反思在一次實踐中的重要作用,感覺自己離社會又進了一步吧。

雖然很多時間在趕車,雖然很多時間在正中午的烈日下度過,雖然有的人是第一次離開家住在異鄉的賓館,雖然有些同學會說這是在燒自己父母的錢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但沒有一個人中途放棄過,我們一直相互鼓勵着用盡可能節省的方式走完了全程。這便是團隊的力量吧,本次社會實踐又一次讓我看到了團隊的偉大。而我們也確實調查出來了我們想了解的東西。大家的努力也都應此沒有白費。回想全部調查歷程,我們也是在一直收穫着。從不知道怎麼開口開始,到有了第一個聊天氣氛很好的被採訪者;從不知道該問哪些問題開始,到有了一份很完善的調查問卷;從在家很少曬太陽開始,到曬蛻皮然後又有了一身健康的古銅色。一路走下來,我們一直執着調查着;而回首這幾天的實踐,卻突然發現自己成長了好多好多。

農村的社會實踐報告 篇6

1月24日至1月31日,我隨廣西玉林仁東寒假志願團仁東分團來到玉林仁東鎮大棚村社會實踐。對於從小就比較嬌生慣養的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經歷。短短的9天時間,感受了濃厚的鄉村生活氣息,也產生了很多感想。

大棚村是遠近聞名的禮貌村,全村耕地面積1550畝,住戶面積200畝,230戶人家,800口人,其中黨員19名。村固定資產50萬,村民每年平均收入12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鄉村中屬富裕水平。甘村長自00年上任以來,爲村裏的工作耗盡心血,給村裏帶來了超多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提起周村長,村裏的老少爺們兒們都直豎大拇指。

進村後,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齊的房舍,以及道路兩旁一望無際的大蒜田,與我想象中的農村有着相當大的區別。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後,能夠深切的感受到村裏的治安狀況相當好。經濟上的寬裕和生活上的安寧,使我毫不誇張的用了安居樂業來作爲周家村給我的第一印象。

聽村裏的領導介紹,村裏的主要收入於種植業,其中200畝潮菜收益可達每畝1000元左右,而大蒜更是到達了每畝20xx元。但當我們問到村中是否有自我的企業和項目時,村裏領導向我們道出了苦衷:數年前曾有一罐頭廠,在村裏投入生產,但不到3年,罐頭廠就因接連虧損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後的幾次上項目的想法,都因缺資金少技術(尤其是少技術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後幾天給村民上課的過程中,這個烙印日漸加深。

下鄉過程中所見所聞很多,但我認爲最重要的還是教育問題。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新時期農村的教育事業依然面臨很多的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將極大的促進農村的發展。

這次社會實踐的時間爲9天,參加隊員有20名。在這短短的幾天裏,我們主要開展了四項較大的活動,下方我就簡要的進行一下彙報。

一、“放飛孩子的夢想,托起明天的太陽”主題班會。

在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上,我們組主持的專題叫“關愛花朵,精彩大棚”,做這個活動我們的初衷是想借我們的行動展示給這些缺乏關愛的山村孩子們的父母一個感性的認識,那些禮都是村委出錢資助給我們活動的。我們這個活動是在這期志願活動裏的一部分。當我們給孩子們送去一些糖果和書本文具時,孩子們那種渴望愛的眼神深深的打動着我、震撼着我,缺愛、純真、努力、上進是在場的每一個孩子都具備的,從他們那雙充滿求淚水的眼睛裏,我能夠清清楚楚的看到。

和孩子們一齊的幾個小時裏,我過得快樂而充實,彷彿又回到了自我的童年,當一個小孩子代表給我們佩帶紅領巾的時候,我真的很激動,激動的程度不比我第一次帶紅領巾的時候差;當孩子們用洪亮的聲音唱着《春天在哪裏》時,我不知爲什麼,也許是一種衝動。我的眼睛開始模糊了,我想我真的是被他們感動了,被他們的純真、活潑、樸實感動了。

在這些孩子的身上,我真正體會到了“我們社會對留守孩子的關愛是重要的”這句話的深刻含義,讓我感覺到我的做法是對的,如果這次活動能增強他們對未來完美的憧憬,那我們的這個活動就算是成功了!

我們的這次活動得到了當地領導、村委、村民的一致好評。

二、走訪農民,尋找科技帶頭人。

爲了儘快瞭解大棚村,我們第二天一大早就和村幹部進行了座談,座談會的地點就在村委會,形式很簡單,但資料卻很充實。

村幹部介紹說:“大棚村共一萬三千畝耕地,種植的主要作物是水稻,其他還種一些蔬菜,象大蒜,潮菜什麼的。養殖業也不算髮達,正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還沒有構成什麼規模,主要品種比較單一,就豬、鴨、雞等傳統品種,特種養殖還沒有。”

我們組有個成員是農學院學機械的學生,這次下鄉的目的有一個就是調查一下農業機械在農村的普及程度和農民需要什麼樣的機械。但當我們問到這個問題時,村幹部很乾脆的回答:“我們村根本不存在農業機械化,一切農活全部由農民手工去做,完全是原始的東西,不存在什麼機械化。”。當時我真的很驚訝,問他們爲什麼不用一些機械代替人來做這些重複性很強有很繁重的工作時,他們是這樣回答的:“如果都機械化了,那不就有更多的剩餘勞動力了?”我想農民他們是有自我的想法的,也許他們就是這麼認識的,我們的任務是來調查的,在短短的幾天裏,我們不可能改變他們的思想,就沒有在往下追問。

於是我們就轉換話題,說:“在此刻的這種耕作過程中,有沒有哪種工作是農民認爲比較繁重的,期望由機械代替的?”村幹部想了想說:“此刻有一個問題就是水稻田被收割後,翻地再種主要由人力和畜力來完成,又費時又費力。期望有一種耕田的機器代勞。”我個人認爲,市場上應當有這種機器,只但是當地的資訊不是很豐富。打算回來在網上或者從別的渠道幫農民們找找。

其他的隊員也就他們自我的專業問了些問題,例如,學法律的就比較關心農業的法規政策等問題,像稅費改革什麼的;學化肥的就問的是作物的一些疾病。在他們問的時候,我就仔細地聽,然後認真地作筆記,我想雖然這些跟我的專業不相關,但是多明白一些總沒有壞處。

座談大概持續了兩個小時,我們對舊堡的總體狀況有了個整體的認識,但光聽村幹部講,是絕對不能完全瞭解的,所以我們決定下午親自到農民家裏去看一看。

吃過午飯,我們來到一家養雞的專業戶,它是全村開始養雞較早的一家,直到今年已經5年了。我們去的那天是下午,正好她丈夫趕着雞場去看看了,家中只有女主人和3歲的小女兒在,15歲的大女兒今年開學上初二,放假去學校補課了。

她家養雞的數目是全村最多的,此刻有500只呢;總共有4畝半地,除了一畝地種的是糧食,其餘種的都是青菜,每年收穫的大米和水稻有一般是用來餵雞,但據她所說,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必須量的飼料。

爲了節約時間,我們制定了十六字的訪問過程,即“贈送資料、說明來意、瞭解狀況、記錄問題”。有了明確的過程,我們訪問起來,越來越得心應手了。

三、建立“農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會舊堡農業科技服務站”,與當地進行長期合作。

建立這個服務站的目的或者說是初衷就是使農大的學生與農民持續密切的聯繫,充分了解農民的需求,在他們的學習當中,根據自我的興趣愛好有所側重,真正做到學有所用,這樣,他們學習起來就更有動力了;

同時,農民也能得到真正的實惠,首先,他們所帶給的資料、資訊都是免費的,沒有經濟利益在其中,也就不存在什麼欺騙,不像有些種子公司賣假種子能夠得到更多的利潤卻不顧辛苦一年而顆粒無收的農民,他們不會;其次,是長期合作,農民能夠隨時把遇到的比較棘手的問題透過服務站告訴農學院,要是他們能解決、有把握的東西,會毫無保留的告訴農民,如果他們解決不了,或者把握不大,他們也會負責的告訴農民,讓他們先等等,他們會替他們去請教學校裏專家、教授們。這次建站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制定“農業大學農村發展研究會舊堡農業科技服務站”管理制度的暫行辦法;

2、經過走訪農戶,對農民進行了解,確定農業科技服務站站長以及舊堡村科技帶頭人;

3、向農業科技服務站捐贈圖書、光盤等資料,其中部分留在服務站作爲儲存本;

4、由於怕耽誤農民的時間,我們決定爲農民送書到家,加強對服務站的宣傳。

這種人才流向並非只存在於農村和城市之間,也同樣存在於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間,落後地區和發達地區之間,以至於我國的西部和東部之間及國內和國外之間。

四、農事實習。說起來是很簡單的活,就是給大蒜地鋤草。

雖說這不是我長這麼大以來第一次幹這種活。但一開始亂鋤一氣,草沒鋤掉幾棵,手上倒磨出了幾個泡,之後慢慢的掌握技巧了,也鋤的快多了,不一會我就把一壟鋤完了。大蒜地裏風很大,我這才親身體會到了農民們的不容易,作爲農大的學生就應給農民辦點實事,更堅定了我們把農業科技服務站建下去的決心。

以上是我對主要活動進行的簡要介紹,其中穿插了一些感想,下方我要對整個活動談一些感受:

1、“團隊精神、共同合作”在工作當中的重要性。

每個人對每件事的看法不會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處理事情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但隨着大家相互的逐漸瞭解,分歧會慢慢減少,工作開展也會越來越順利。只有大家的思想統一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工作才能順利出色的完成。

2、宣傳工作和前期準備工作在整個工作中的重要性。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都被人說爛了,可只有經歷以後才能體會到它的真正含義。你要開展一項活動,如果宣傳工作做的不到位,沒有人來參加,活動怎樣能開展下去呢?即使你準備的再充分再也白搭,給誰看呢?如果你前期準備的不夠充分,觀衆或者說參與者一多,你準備的不夠充分,肯定就會手忙腳亂,更別提發揮水平了。從這次活動中,我充分認識到準備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纔有可能出色的完成任務。

3、我覺得做一件事情只要你努力了,用心去做了,不管結果怎樣都是成功的!

這次的社會實踐我的收穫很大,感受也很多,以上只是一部分,請老師給予批評、指導。

標籤:農村 報告 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