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行政公文 > 報告

小學生習作評改有效性研究調查報告

報告1.67W

隨着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報告成爲了一種新興產業。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生習作評改有效性研究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生習作評改有效性研究調查報告

一、調查意義

評改學生習作,對廣大語文教師來說是一件繁重而複雜的工作,耗費了老師們大量的精力。但是很遺憾,大部分學生對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評”充耳不聞,對習作中的“批語”不屑一顧。何以如此?只要審視一下習作教學過程便可明白。傳統習作教學的一般過程爲“教師命題—教師指導—學生寫作—教師評改”。很明顯,“教師評改”是習作教學的終結環節,是對學生習作的“終審判決”。學生們普遍認爲,既然自己的習作優劣已定,再聽“講評”再看“批語”還有何用?更何況馬上又開始下一次習作訓練了,根本無暇彌補這次習作的不足。於是,教師的評改意見無人顧及,學生在這次習作中所暴露出的問題在以後的習作中仍會再現。看到學生們對自己“盡心盡力”、“嘔心瀝血”的評改視若無睹,有的教師在評改作文時便不再用心,批語套用模式,沒有針對性,書寫潦草難辨,課堂上的講評輕描淡寫,習作評改純粹應付領導的檢查。學生則認爲作文寫成後不必再去下功夫,評改作文是老師的事情與己無關,無形之中缺乏自主評改的意識,這很不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文習慣,而教師“體無完膚”的評改並沒有起到實效性,學生當作“耳邊風”,作文字發下來只看看分數,沒有二次修改和二次習作的習慣,老師的勞動大多付諸東流水,事倍工連半都達不到,許多習作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爲了總結經驗,汲取教訓,發現問題,瞭解師生習作評改的方法,探索適合師生評改習作有效性的捷徑,提高小學作文教學的效率,減輕老師的勞動負擔。我對振興聚寶小學中年級段的習作評改進行了調查。

二、調研目的

1、瞭解小學生高年級段習作自評互改的現狀。

2、尋找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習作水平的對策,尋求一條適合師生評改習作有效性的捷徑,促進我校學生作文水平的的全面提高。

三、調研形式、內容

對聚寶小學五年級一班38名同學進行調查,採用談話、訪問、目測等方法進行調查。

四、調研時間

20xx年10月—11月

五、調查設計

表一:學生38人蔘加

1、你經常修改自己的習作嗎?

24人經常修改,14人偶爾修改。

2、你每天堅持寫日記嗎?你覺得寫日記能提高寫作水平嗎?

13人堅持寫日記,20人偶爾寫日記,5人不寫日記。大家都認爲寫日記能提高寫作水平。

3、你願意讓同學批改你的作文嗎?你爲別人批改過作文嗎?

33人願意讓同學批改自己的作文。27人爲別人批改過作文,而11名學生從沒有給別人批改過作文。

4、老師教你修改作文的方法有用嗎?你有什麼好的作文評改方法?

38名學生都認爲老師教給他們修改作文的方法有用;學生認爲好的作文評改方法有:①加入好詞好句,畫出好詞好句。②精改作文的開頭和結尾,其它語句通順。③細細體會文中的優點。④讀懂作文的中心。⑤文章要詳略得當,突出重點。⑥先看有什麼不足,再把不足的語句進行修改。⑦多讀文章,讀懂文章中心,再理清寫作思路。⑧圈出文中的錯別字。

5、你認爲自己的習作和別人的習作哪個好修改?

23人認爲自己的習作好修改,15人認爲別人的習作好修改。

6、你給別人修改時能讀懂文章的中心嗎?你能修改習作中的詳略安排嗎?

35人認爲給別人修改能讀懂文章的中心句,3人讀不懂。25人能修改習作中的詳略安排,9人偶爾能修改,4人不會修改。

7、你認爲評改習作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25人認爲評改習作最大的困難是讀不懂文章中心,寫評語。

8、你經常閱讀課外書嗎?你覺得閱讀課外書對習作有幫助嗎?

33人經常閱讀課外書。38人認爲閱讀課外書對習作有幫助。

表二:教師11人

1、你經常教給學生習作修改的方法嗎?

11人經常教給學生習作修改的方法。

2、你做到面批面改了嗎?學生對批閱後的作文及時修改了嗎?

9人能做到作文面批面改;大部分學生能及時修改,只修改了錯別字,用錯的詞,但個別學生需要在老師指導下完成修改。

3、你經常採用哪些批改作文方式?你覺得哪種批改方式最有效?

眉批、段批、面批面改、互改法、分組批改、集體修改。有5人認爲面批效果最好,有6人認爲互批效果最好。

4、你組織過學生相互間評改作文嗎?你覺得效果如何?

11人都能經常組織學生們相互間批改作文,他們認爲效果很好,學生不但能掌握作文批改的方法,還能從優秀的作文中學有所獲。

5、你經常組織學生閱讀課外書嗎?學生有積累好詞好句的習慣嗎?

11人經常組織學生閱讀課外書,部分學生養成了積累好詞好句的習慣,但是運用到各人寫作中的人不多。

表三:第二單元考試習作得分統計(38人)滿分30分

序號

分數段

人數

1

25—27分

6

2

20—24分

12

3

19分以下

20

六、調查結果與分析

1、學生的作文水平差距很大

這種差距表現在學生與學生之間,年級與年級之間。一個班中,成績高與低的差距較明顯。25—27分的一等作文僅僅6人,而24分以下的作文居多,有32人,佔全班人數的84%,其間最高與最低相差約20分左右;班級之間,五二班一等的作文多,而五一班三等的作文佔一大半;學生優秀的作文可以寫五、六百字,書寫乾淨整齊,選材新穎,語句通順,有真情實感。而成績差的學生作文則是二、三百字左右,書寫凌亂,龍飛鳳舞,難以辨認,根本沒有中國漢字方正的特點,錯別字、病句也多。

2、學生作文內容貧乏、空洞

從抽樣的作文來看,學生作文最大的問題還是沒內容好寫。作文材料貧乏,不夠典型,內容空洞,泛泛而談,認真閱讀學生的作文分析原因便一目瞭然。究其根底,關鍵是不具備獨立選材的能力,眼皮底下的材料視而不見,不會發現、捕捉有價值的寫作材料,更不要說對事物的敏感和認識的'分析了。

3、學生沒有修改習作的習慣

在學校存在一種現象,每次教師批改後的作文字發下去,有的學生只是修改了習作中的錯別字;有的學生只顧分數,感覺自己能得七八十分就可以了;有的學生連看都不看,直接完成下一次的習作。據課後訪問調查,90%以上的學生寫完作文後從來沒有修改的習慣。長此以往,學生的習作水平永遠沒有進步,學生也厭倦了習作。

4、學生寫作後不會修改

“三分文章七分改”。由此可見,修改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我們要讓學生養成修改的習慣。修改的形式多樣,可自改、互改,也可集體改。而學生寫完後就認爲是老師的責任了,草草了事,態度不端正,有的是錯別字特多,而自己卻熟視無睹。

5、學生不會運用教師所教的習作評改方法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第三學段習作中指出: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範、整潔。教師教給了學生習作評改的方法,可是學生在評改習作時,只是注重錯別字、詞、標點符號的修改,忽略了習作構思、選材、詳略、語句通順與否等的修改,更有甚者根本不會修改作文。

6、老師評改習作的評語不能激發學生習作興趣。

老師以成人的思想認識和寫作能力去評改學生習作,常常改得滿紙通紅,耗時耗力,收效甚微,而教師“體無完膚”的評改又往往很容易挫傷學生寫作積極性。學生根本不接受教師的評改意見,把評改意見當作“耳邊風”,教師的評語常常是:語句通順,故事完整,中心明確,詳略得當等老一套評改語言,根本不能激發學生習作興趣,提高學生修改習作的積極性。

7、評改習作的方式多樣,但多流於形式

雖然習作評改方式多樣,有教師自行評改、面批面改、學生分組評、集體評、互評、自評、家長評等方式。可是在大部分學校,由於時間緊,教學任務重,學生學習任務多,教師經常使用的還是課後自行批改習作,採用其他評改習作的方式只是偶爾進行,很多情況下只是部分學生參與。而家長由於知識層面不同,加上工作、大量家務活,很難做到認真細緻地評改孩子的作文。

七、改進作文評改的思考與建議

1、加強多方位引導,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作文的內驅力。《語文課程標準》一再強調:習作要把重點放在培養寫作興趣和自信心、養成良好的習慣上。因此,我認爲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素養,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加強讀寫結合

以閱讀促寫作,以寫作促閱讀,使閱讀與寫作成爲一個有機的整體。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精品,都是作者細心觀察、認真思考、親身感悟寫出來的。教學時,我們除了讓學生從字裏行間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外,還要認真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即看看作者爲什麼這樣寫?又是怎樣寫具體的?如果文章能引起學生共鳴的,就不失時機地練一練,可仿寫、續寫、補寫等。

(2)積極開展課外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不少於150萬字,這就要求教師平時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合理地引導學生好讀書、多讀書、讀好書。並要求學生在讀書時遇到好詞、佳句多讀讀、多記記、多品品,並逐步把書面語言內化成自己的語言。必要時,老師跟學生一起賽跑,看誰讀得多、記得多。這樣習作時就能做到“先積而後發,厚積而薄發”。另外,教師還要成爲學生閱讀的促進者,可經常給學生找些精彩片段讓學生賞析,提高鑑賞能力。還可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會,讓學生體驗到讀書的樂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3)加強實踐活動,豐富寫作題材

葉聖陶先生說過:“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創作理論強調:創作的源泉來自生活。這都是說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一些豐富而又充滿童真、童趣的活動,把學生帶到大自然中去。如春天野外踏青;夏天聆聽鳥叫蟲鳴;秋天漫步田園;冬天雪中即景。那種感覺別提有多愜意!也可根據需要有的放矢組織一些有益的實踐活動,如做家務、種花、養小動物、辦小報、貼葉子畫、粘種子畫等。並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留心觀察、體驗,同時把感受寫下來。這樣不僅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能力,還做到了說真話——“我口說我想”,表達真情實感——“我筆寫我心”,變“要我寫”爲“我要寫”。讓學生天天堅持寫日記,並每天在班上交流,及時點評,多鼓勵,激發習作興趣。

2、注重修改,使學生養成修改的習慣

“三分文章七分改”。由此可見,修改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我們要讓學生養成修改的習慣。修改的形式多樣,可自改、互改,也可分組改、集體改、家長改、老師改。好的文章是修改出來的。

(1)學生自改、互改

學生自改和互改的過程,實際上是習作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語文課程標準》在的第三階段目標中提出“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範、整潔”。那麼,教師如何指導學生自改和互改呢?

葉聖陶先生說:“文章要自己改,學生學會了自改的本領,才能把文章寫好。”學生自評自改習作很關鍵。對於學生自評自改,教師要讓學生明白自評自改的意義,教給他們評改習作的方法,使學生樂於、善於評改自己的習作。可以讓學生透過誦讀法、推敲法等方法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並做出評價,寫上評語!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要求“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因此,在學生自評自改的基礎上,教師還要指導學生互評互改。讓學生認真閱讀、思考、研究別人的習作,找出優缺點。推己及人,汲取別人的精華,去其糟粕。這種平等地位的評改,學生沒有心理壓力,可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們既是作者又是讀者,評改中角色不斷轉換,相互啓發,互相合作,集思廣益,有利於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發展。

(2)家長評改習作要講究方法

作爲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的家長們,可以說對於孩子的一切都瞭如指掌。父母和孩子在情感上更容易溝通交流,如果方法得當,相信孩子很願意把自己剛剛完成的習作讀給爸爸媽媽聽,這時,父母可以不失時機地對孩子的習作進行點評,真正成爲孩子習作起步的“領路人”。凡是有家長指導的學生,習作水平進步很大,家長不在家或指導不了的,就可以讀給哥哥、姐姐聽,讓他們幫助修改。

(3)教師評改方式要靈活多變

首先,教師可以採用面批面改。面批面改是一種直觀、互動、有個性、針對性強的作文指導方式,對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作文能力、修改能力都會有很好的效果。具體做法是:可在每次作文中或作文後,找幾個學生進行面批面改,爭取一個學期下來,每個學生都能獲得至少一次面批面改的機會。對個別學生的作文還可以進行重點輔導,對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反覆修改的優秀習作,還可以向有關報刊雜誌投稿發表,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其次,教師可以在快速瀏覽全班學生習作的過程中,隨機簡單批閱部分作文,再挑選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習作在全班講評。再次,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挑選一些他們認爲有代表性的習作在全班講評。最後,教師的評價語要克服俗套,多用鼓勵表揚語言,以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激發學生寫作熱情。總之,教師評價方式的靈活多變,利於客觀地、多角度地評價學生的習作,能使習作評改更紮實有效。

要注重習作評價方式的改革,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透過適當的評價誘發學生的習作動力,激起學生奮發向上的習作熱情。要根據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切忌用一把尺子去量水平各異的學生。對每個層面的習作都應該作縱向比較,發現進步及時鼓勵。此外要多渠道、多層次地爲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讓孩子們品嚐到了習作的樂趣,激發了強大的創作動力。

小學生習作評改有效性研究學生調查問卷

1、你經常修改自己的習作嗎?

2、你每天堅持寫日記嗎?你覺得寫日記能提高寫作水平嗎?

3、你願意讓同學批改你的作文嗎?你爲別人批改過作文嗎?

4、老師教你修改作文的方法有用嗎?你有什麼好的作文評改方法?

5、你認爲自己的習作和別人的習作哪個好修改?

6、你給別人修改時能讀懂文章的中心嗎?你能修改習作中的詳略安排嗎?

7、你認爲評改習作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8、你經常閱讀課外書嗎?你覺得閱讀課外書對習作有幫助嗎?

小學生習作評改有效性研究教師調查問卷

1、你經常教給學生習作修改的方法嗎?

2、你做到面批面改了嗎?學生對批閱後的作文及時修改了嗎?

3、你經常採用哪些批改作文方式?你覺得哪種批改方式最有效?

4、你組織過學生相互間評改作文嗎?你覺得效果如何?

5、你經常組織學生閱讀課外書嗎?學生有積累好詞好句的習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