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現代作家 > 張愛玲

張愛玲小說的蒼涼意味淺析

張愛玲2.55W

張愛玲小說有什麼特點呢?主要體現在哪裏呢?大家知道嗎?下面一起來看看!

張愛玲小說的蒼涼意味淺析

一、張愛玲小說蒼涼的思想主題

(一)喪失的家族親情

張愛玲對人性之惡和人世之厄有着深刻的認識,人活在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她透過喪失的家族親情和虛幻的浪漫愛情,展現了個體面對命運變故的尷尬與無助,表達了對人類生存價值和終極命運的形而上思考,這使她的小說展現出一種獨特的蒼涼感,即個體無法抗拒和駕馭的命運悲劇!在張愛玲小說中,家族親人之間充斥着欺騙利用拋棄等,不存在純粹的感情,個體生命被異化的親情徹底否定,產生了一種揮之不去的蒼涼感,而人的自私貪婪嫉妒等則是異化的罪魁禍首!

《傾城之戀》中的白流蘇離婚後回到了孃家,孃家人首先考慮的不是親情,而是最實際的生活打算,當白流蘇從夫家帶來的財產被哥嫂揮霍一空之後,她所要維繫親情的籌碼就沒有了,孃家人視她爲累贅和掃帚星,每個人都想把她趕出家門,白流蘇的三哥認爲,你生是他(前夫)家的人,死是他家的鬼,就連母親也不肯替流蘇說句公道話,人人都關在他們自己的小世界裏,她撞破了頭也撞不進去,最終她變成了六親無靠的人!白流蘇的生存境遇就像一幅生動的畫卷,展現了扭曲的人性冷漠的親情,詮釋了具有人類普遍意義的生存困境!《金鎖記》中出身卑微的曹七巧嫁到姜家後受盡屈辱,沒有尊嚴,沒有地位,就連僕人也看不起她,當她十年媳婦熬成婆之後,就開始瘋狂地使用手中的權力,她一時高興起來就逼着女兒長安裹腳,使長安的腳不可能完全恢復原狀;長安丟了牀單,她就到學校大鬧起來,使長安只能輟學在家;她還教唆長安抽菸,耽誤女兒的婚姻大事;當長安愛上了童世舫之後,自顧自努力去戒菸,但曹七巧卻不想讓女兒有好的結局,故意讓童世舫知道他的幽嫺貞靜的中國姑娘是抽壓片的,將長安的愛情扼殺於萌芽之中!《多少恨》中,虞家茵的父親虞老太爺就是自私貪婪和慾望的化身,虞老太爺與家茵的母親已經離婚多年,他卻突然來到上海向家茵要錢,要求女兒爲自己謀個職位,家茵拒絕了父親的無理要求,虞老太爺就諷刺女兒說我塌臺,自個兒索性在人家住下了,也不嫌沒臉,她竟然直接去找夏太太,許諾說服家茵到夏家當小妾,父女之間毫無親情可言,爲了自身利益完全撕去了溫情的面紗!

(二)蒼涼的情愛生活

張愛玲探討了許多人世之厄的生存問題,表現了女性遇到命運變故時的卑微無助與無奈,她們的愛情與婚姻往往透着蒼涼意味,張愛玲說過,一個女人,再好些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張愛玲小說都離不開男女之情,但很少有真摯浪漫的愛情,多是充滿銅臭的交易,在突如其來的變故面前,女主人公根本無法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園,就像遭遇暴風雨的大樹一樣被連根拔起,生命從此枯萎!

小說《傾城之戀》的題目《傾城之戀》就充滿了反諷意味,所謂的愛情神話處處夾雜着極端冷漠的心態和功利主義思想,女主人公白流蘇雖然受過西洋教育,但骨子裏仍是一個有着濃重封建意識的傳統女性,離婚後她陷入了生活困境,這時遇到了富商範柳原,就像找到了救命稻草,兩人展開了一場《傾城之戀》,白流蘇看透了人性之惡,領教了人世之厄,並在突如其來的戰爭中獲得了團圓的結局,但戰爭中的患難之情並沒有改變範柳原,他現在從來不跟她鬧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話剩下來說給旁的女人聽,留給白流蘇的只有迷茫惆悵和失望,小說處處流露着蒼涼的人生意味!《花雕》中,章雲潘和鄭川娥相識之後,雙方都很滿意,並確定了終身大事,可是自幼體格健壯,從來不生病的川娥卻在即將結婚之時患了肺病,川娥也想不到會成爲這樣,但章雲潘的我總是等你的成了空頭支票,結婚成了毫無希望的等待,最後川娥死了!在小說《封鎖》中,封鎖的電車使人產生了放縱自我的衝動,翠遠和宗楨在電車遭到封鎖時相遇相愛,但封鎖過去之後,一切又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軌道,雙方都忘記了發生的一切,按部就班地生活!

張愛玲以美麗而蒼涼的筆調書寫了愛情和人物命運,表達了她對生存狀態和生命價值的思考,揭示了落後的傳統文化對人性的戕害!

二張愛玲小說蒼涼的審美意蘊

蒼涼是一種審美的形而上的生命格調,表達了個體在變幻莫測的"無法駕馭的命運面前的孤獨"絕望和無助;蒼涼是一種痛苦而彷徨憂傷而孤獨的感覺,是一種悲劇性的命運體驗和最普遍的情感狀態,也是一種形而上的哲思和人生感悟!因而,蒼涼成了文學創作的永恆主題!

傳統文學史上就有許多直指人生蒼涼的傑作,如唐婉世情薄,人情惡,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的無聲控訴,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的人生喟嘆,無不表達了個體無助無奈的人生蒼涼!張愛玲將蒼涼的主題演繹成了小說創作的文學心境。一種深入的比較微弱而持久的情緒狀態,一種具有瀰漫性的長時間的心理基調,這種心境是悲劇性的命運體驗融入作家的血液之後而形成的文學氣質!張愛玲將人世間的荒涼融入作品中,以深遠的審美詩歌般的'哀怨訴說人生的苦難,展現了蒼涼的人世百態和人性的悲哀!在這種蒼涼底色的映襯下,淒涼冷豔光怪陸離的生活圖景和物慾橫流墮落腐朽的人物形象躍然而出,這也是頹廢到極點的舊中國的表徵!

張愛玲在自己的文章中寫道,力是快樂的,美卻是悲哀的是喜歡悲壯,更喜歡蒼涼是一種參差的對照,我的小說裏,除了《金鎖記》裏的曹七巧,全是不徹底的人物他們雖然不徹底,但究竟是真的!他們沒有悲壯,只有蒼涼張愛玲的小說又是一首首蒼涼寂寞的生命悲歌,演繹着女性蒼涼寂寞的人生,她以獨到的人生領悟和非凡的藝術表現力表現了女性的困窘"壓抑和無助,揭示了女性遭遇的精神和人性扭曲!

三張愛玲小說蒼涼風格的成因

(一)邊緣的生存狀態

張愛玲出身於門第顯貴的官宦家庭,祖父張佩綸是晚清名臣,祖母爲北洋大臣李鴻章的女兒,到張愛玲這一代,家族的顯赫和繁華已成過往雲煙,家族中散發出衰敗沉落的氣氛!張愛玲的父親是典型的遺少,養姨太吸壓片逛窯子等無所不幹,母親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無法容忍丈夫的墮落行爲,兩人經常吵架,後來父母離異,張愛玲就與父親居住在一起,這給張愛玲帶來許多心理壓力,使她孤獨自卑,敏感多思,缺少安全感!上海戰爭爆發後,張愛玲在母親處居住了兩個星期,回家後和繼母發生了衝突,父親將她暴打一頓,在家裏關了她半年多,她曾這樣回憶那段經歷,我患了沉重的痢疾也沒有藥,這使張愛玲對親情和生命價值產生了質疑!張愛玲的母親是刻板地奉行着西方化的價值標準與原則。有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的女人,當張愛玲懷着期待的情感投奔母親時,卻成了母親無可奈何的負擔,張愛玲內心深處殘存的親情和希望徹底消失了,又一次被推進孤獨的深淵!張愛玲逃離了父親,又失望於母親,這種錐心刺骨的痛讓她感到了人生的絕望,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這無疑是張愛玲少女時代荒涼無奈的生命體驗!

(二)離亂失落的時代

在香港大學學習期間,張愛玲逐步走出了荒涼孤獨的境遇,並形成了以自我中心的精神世界,她對個體生命之外的東西不感興趣,總是站在社會現實之外審視繁鬧的世界!突然來臨的戰爭又一次沉重地打擊了張愛玲,日軍包圍香港的那些日子裏,她親眼目睹了戰爭對生命和人類文明的摧殘,發現了人生的蒼涼與悽楚,感受了個體生命之渺小與脆弱,這強化了她的虛無感和荒涼感,她發出了出名要早呀。快樂也不那麼痛快的人生感慨,這種急迫感流露出蒼涼的人生意味!

在21世紀中國文學史上,張愛玲是一個非常獨特的人物,出身末代貴族的她嚮往那種等級秩序井然的古代社會,卻無法抵擋轟轟烈烈的歷史潮流,在動盪不安的時代中她命運多舛,孤獨無助,感受了人性的異化生活的荒誕人生的孤獨,這使她的作品籠罩了一層陰鬱灰暗淒涼的色調,帶有濃郁的蒼涼意味!英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曾言,凡是以自我爲中心受自我限制的作家有自己獨特的美,獨特的力量,獨特的視度,張愛玲就屬於這樣的作家,她以獨特的美獨特的視度創作出獨特的文字,讓讀者體驗了無限蒼涼的人生和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