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現代作家 > 餘秋雨

餘秋雨與北大學生談中國文化讀後有感

餘秋雨3.24W

讀《問學·餘秋雨與北大學生談中國文化》有感

餘秋雨與北大學生談中國文化讀後有感

“古有三千弟子「論語」孔夫子,今有北大學生「問學」餘秋雨”—這,便是餘秋雨的《問學》。

遇見這本書,是無心的;買下這本書,是有心的。一直以來,我深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卻未見人細談,恐怕是他們沒這膽量吧。但是,餘秋雨先生,卻用最具個性的文筆精心淬鍊華夏五千年文化。從“童年的歌聲”到“文明的胎記”;從“稷下學宮和雅典學院”到“道可道,非常道”;從“尋找真實的孔子”到“君子的修身治國”;從…到…,這些,就是這本書中的內容。

記得在自序中有這樣一段話:“我(餘秋雨)故意把中國文化史的早期部分大大加重,因爲我認爲它們是全部中華文化的奠基元素;我故意在某幾個古人身邊反覆流連,因爲我認爲他們是中華文化在不同時期的魂魄所在,至今還活在很多中國人的心裏;我又故意在某些漫長的歷史走廊裏快步走過,因爲我認爲那裏的故事只屬於故事,出於古代宮廷史官和現代說書藝人的謀生需要,不必讓很多人記憶……”就這樣一段話,簡潔明瞭的闡述了餘秋雨先生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也說明了餘秋雨先生對於中國文化話題的設計。

這本書的模式,可以說是最新的“散文式”,文中貫穿着人物的對話,以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向人們闡述華夏五千年文化。就從北大學生的話中可知,現在的青少年對於本國文化理解的雖說不是很全面,但也抓住了重點。總之,中國文化也許會有一個說得過去的未來。

針對中國文化,餘秋雨先生與北大學生共同探討了四十七節課,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後一節課“走向現代的困惑”。回憶起秦、漢、唐、宋的失落,大家都處於一種“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心情之中。因爲那時候,人們才朦朦朧朧看到了中國。中國人在十九世紀後期遇到的災難,應證了任何再輝煌的回憶反而加深了失敗的體驗。但是,這是政治失敗還是文化失敗呢?餘秋雨先生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說文化失敗有點不準確。中華文化畢竟已經延續了幾千年,在別的文明一輪輪相繼滅亡和中斷的過程中一直維持着自己的生命,到十九世紀,還沒有充分的.理由判定它已經滅亡。但是毫無疑問,這種過於長壽的文化在生存狀態上確實出現了一系列難以逾越的障礙。在沒有逾越的時候,看上去像是不可逾越。看到餘秋雨先生這樣透徹的分析,我們還有什麼話好說呢?

再次說到文化的困惑,我們不得不相信中國在二十世紀前期所做成的兩件大事—推廣白話文,破讀甲骨文,證明中國文化並沒有失去生命,甚至也沒有失去高貴。其次,作爲一種文化,自然會有毛病,到了現代,依然如此。所以我們不得不困惑爲什麼明、清兩代只出了曹雪芹和王(yang)陽明這樣寥寥無幾的文化創造者,但到了近代、現代、當代,連出現曹雪芹這樣的小說家,王(yang)陽明這樣的哲學家的希望都沒有了。中國文化難道就一直“僵滯”着嗎?

《問學·餘秋雨與北大學生談中國文化》這本書,讓我對中國文化、西方文化和國際其他文化,有一種總體的透視,同時我們也要用批判的眼光來看我們民族的一切。什麼時候才能用一種真正的漢文字之美,用一種文化的表述美的方式來傳播文明的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