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現代作家 > 餘秋雨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精選14篇)

餘秋雨1.4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餘秋雨散文讀後感(精選1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精選14篇)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1

很早就想寫點東西的,在囫圇吞棗看完餘秋雨老師散文集之後,但因爲工作變化的原因,一直沒有時間來寫,也沒有心情靜下來寫。一晃一個月過去了。其實,現在也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來寫,只是總感覺心裏有點事,這或許就是自己的一點個性。

定下的事情不做完心裏總感覺有點不舒服,尤其是在這次閱讀了多篇美好的文章之後,總感覺應該留下點什麼,特別是現在的生活節奏,讓自己已經很難在一段時間之內再翻起餘老師的文章,只好趁着心裏還有點感覺,留下幾行貽笑大方的文字。

餘老師和季老一樣,都是高中時就耳熟能詳的大師,但可惜的是,我這個文科出生的人並不喜歡學習語文,唐詩宋詞興致來了還會背上幾首,而對於這些文學作品,學起來感覺真是要人命,而且最爲關鍵的是學了不考,考了也考不好,所以,很少認真閱讀教材上面的文章,聽課也是是是而非。

這次機緣巧合讀到了兩位大師的散文集之後,讓人對散文又有了一點重新的認識,又有了不一樣的感覺。自己水平有限,無法寫出精湛的體會,只能由着自己的感覺信馬由繮。

正如前段時間寫過一篇關於讀季老散文集有感的文章一樣,季老從自己工作生活的點滴入手,潤物無聲,讓人體會到生活的一種自然美,讓人感覺有一種返樸歸真、悠然自得的嫺靜,人生就如同一幅淡淡的山水畫;餘老師的這本散文集,則從宏觀着眼,縱橫捭闔,以一個文學家獨有的眼光來看待歷史。

將許多鮮活的歷史事件通俗易懂的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在冥冥當中感受到幾分滄桑和震撼,感受到不一樣的厚重和深沉。想到這裏,又想起許多當前關於餘老師的種種消息,正面的、反面的都有,但人人亦云,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現在感覺起來,讀完這本散文集,對於我這樣一個非常喜歡歷史的人來說,讓人對現實中的餘老師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至少對歷史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雖然這些文章只是餘老師文學作品中的滄海一粟,但從讀的這本散文集裏面每一篇文章都讓人從中讀到不一樣的東西。

讓人思維開闊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如同是在欣賞文學作品的同時,從一個新的角度來品味已經塵封的歷史,就如《一個王朝的背影》、《蘇東坡突圍》、《風雨天一閣》、《抱愧山西》、《上海人》等每一篇文章一樣,都呈現了一段不一樣的歷史。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2

初次接觸他的文章,是語文課本上那一篇《信客》。讀畢,平淡的語調,樸實的語言卻描繪得如此生動,令我不經心生敬佩。專業點說,就是他選擇恰當的、富有詩意、表現力的語言加以表達,這些語言具有詩的美感,從而把複雜深刻的歷史思想和文化說的深入淺出,平易近人,可讀性很強。

餘秋雨的散文中始終貫穿着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餘秋雨的作品更透着幾絲靈性與活潑,儘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同時他還綜合運用對偶、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大段的排比,對偶增強語言表達的力度,構成一種語言的氣勢,使語言不矯揉造作,裝腔作勢,平淡無味,而富有張力,富有文采。

我欣賞《蘇東坡突圍》。正如蘇轍的那句話:“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正因爲他太出色、太響亮,使得那些品格低下的諫臣有嫉妒的目標。然後蘇軾就被你一拳我一腳的批判,甚至貶損。八百多年前蘇東坡先生的遭遇,本已塵封於歷史之中,然而餘秋雨先生的《蘇東坡突圍》,對曾經攻擊過蘇東坡先生的人經行強烈的反駁。用詞之尖刻,情緒之激昂,在文字之中盡顯鋪張。恣意汪洋的文采、率真自信的個性、樂觀豁達的氣質,都是我們對這位大才子蘇東坡的認識。幾百年來,其詩詞文賦吟誦不絕,相傳至今。我欣賞蘇東坡先生桀傲不馴的個性,樂觀向上的情感,卻每每心痛其人生頻頻遭遇的坎坷。蘇東坡是中華文明史上既不可遇又不可求的文化偉人,而他跌宕起伏的人生際遇正是促進他成爲偉人的原因。這些,在《蘇東坡突圍》中詳細又透徹的體現出來。

餘秋雨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結合。將歷史寫的活靈活現,把文化述的鏗鏘有力,引起我們反思。正如專家們所評價的,“語言在抒情中融着歷史理性,在歷史敘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這,就是餘秋雨。這,就是《餘秋雨散文》。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3

從古至今,國內國外,先哲們用各種文字和言論告訴我們:“讀書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我所深信的。然而“書”是個極大的概念,凡是印有字並且被裝訂成一個本子的,大概都可以被稱之爲書。

我一直覺得自己讀書很淺。小時候只看故事書,尤其是童話書,唯一一本《唐詩三百首》算得上有涵養,但那是我兩三歲的時候老媽教的,不能算是我自己看的;後來不知原因地特別喜歡作文書。按理說,初中寫作文,比小學困難,似乎也更重要,但初中三年也才賣了兩本作文書,小學六年買的一定遠超過四本,而且每一本都看完了,有的甚至可以看兩遍。大概三四年級的時候,除了作文書,還特別喜歡看校園小說,最崇拜的人是楊紅櫻,她的《淘氣包馬小跳》系列最爲出名,書一本一本出,我們一本一本看。那是在圖書館借書,這樣的書快則一星期,慢則兩星期一定可以看完。

現在回想起來,小學的我眼中的書也就是這樣了。當然也會接觸重量級的“四大名著”和各國著名小說,但那些都是做奧語的時候遇到的,我瞭解到的也只是題做多了就記住幾個主人公,僅此而已。當然我也嘗試去看,然而結果是——《紅樓夢》和《三國演義》的書籤永遠夾在第一回的後面;《愛的教育》和《童年》接觸了一點,但在第二次(因爲初中有要求,後面會提到)接觸之前,我完完全全想不起它們講了些什麼。不再舉例,總之就是這麼個情況。當然,如果每個人都跟我一樣,那也沒什麼好講了。但那時我們班就有這樣的能人,對“四大名著”極其精通,外國的小說也頗有了解。我自愧不如哪!

在初中的我的世界裏,書,除了名著就是名著。暫不提半本半本地看過一些,也就只有看看雜誌的份了。加之初中的寫作要求與小學相比完全提高了一個檔次,因此初二有一段時間我一直在研究那兩本作文書。相關地,會讀一些短小而精緻的文章。初三時間又緊,沒什麼空,這樣一來,初中三年,我也沒什麼特別的收穫了。

我說我書讀得淺,就是這麼一回事了。

二終於有那麼一天,情況發生了變化。

去年暑假,隨着新版《三國》和《紅樓夢》的熱播,我居然破天荒地開始接觸它們,喜歡它們,最終愛上它們。白天看電視,晚上再對着書看,一個個人物形象見見豐滿起來。我怎麼都想不到,千方百計想認識他們,最終以這樣的方式相遇相知。

我把這件事視爲去年暑假最重要的事。畢竟,我補上了這節落了好久的課。更讓我興奮的是,我終於喜歡上大氣的書了,名著離我不再遙遠了!我忽然覺得,也許朋友們說的沒錯,我的心智一直不成熟,在某些方面很“幼稚”(雖然我每次都不承認)。初中三年學到的知識,足以讓我對春秋戰國和封建社會的情況大致瞭解,這樣才能高興地接受我的兩位新朋友啊!

也許是從那個時候起,對歷史更感興趣。誰說女生不喜歡看打仗?我就特別喜歡《三國》里人們的鬥智鬥勇,特別是諸葛亮和司馬懿的較量,精彩極了。我越來越喜歡以歷史爲背景的電視劇,像《美人心計》、《明宮謎案》等,都可以從中找到那個朝代的影子。

只不過,這兩本書對我的影響不夠多,也不夠大。

高一第一學期,我“繼承”初中的喜好,依舊看一些辭藻華美,抒情性強或是形式新穎的文章,只是多了一本張愛玲的《怨女》。直到它的出現——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4

激情與智性的二重奏

著名學者孫紹振先生曾說:“餘秋雨之所以在九十年代崛起,就是因爲他在自然景觀面前,將激情的抒發和智性的文化沉思結合了起來。”讀《文化苦旅》,讀《山居筆記》,我們都會鮮明地發現一個普遍存在的藝術個性,即以自然景觀爲核心意象,使激情與智性相互滲透,把對自然景觀的讚歎和文化景觀的闡釋統一起來。《都江堰》就是這樣的一篇佳作。

這篇散文抒情激切、高亢。文章開篇就奠定了一種厚此薄彼、褒貶分明的情感基調:“我以爲,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我以爲”“最激動人心”“不是……而是……”這些字眼,將作者的理性判斷鍍上強烈的主觀情緒色彩,它統領下文對都江堰自然地理景觀(水)和文化景觀(李冰之於水利建設的傑出貢獻)等的描述與議論。

激情的抒發需要具體形象的鋪墊,否則感情勢必空洞浮泛。《都江堰》一文形象刻畫角度多變,生動空靈。有正面描寫,有側面烘托。正面描寫,或從聽覺角度切入——“如地震前兆,如海嘯將臨,如山崩即至”——未見其形,先聞其聲,以極度誇張的比喻摹擬江水驚心動魄的聲響;或從視覺角度攝取,抓拍堰中江水股股疊疊或合聚飛奔或分流直竄的動態鏡像,突出其規整中的強悍的精神,展示它“壯麗的馴順”的個性。側面烘托,有欲揚先抑,如寫去都江堰之前的先入爲主的偏見、懶懶的心緒、散散的腳步,來反襯之後親睹真容的震驚與歎服;有對比映襯,如以海水的“雍容大度”與江水的“精神煥發”相比照,突出江水“踊躍喧囂”的氣韻。這些自然景觀形象的描繪,飽含欽敬欣羨之情,爲下文文化景觀的智性反思張本。這些感性的麗句裏潛藏着作者對都江堰內蘊的精神風度之歷史價值的深邃反思。

智性的沉思需要具體形象的承載,否則思考勢必單調枯燥。文章在從聲、形、神韻等多側面寫足了都江堰自然景觀的壯美之後,接着將視線聚焦於“李冰”這一形象及其歷史文化的內涵上。作者對李冰形象的刻畫是粗線條的,主要用夾敘夾議的手法,縱橫今古,浪漫飄逸,充滿詩情。作者先是遺貌取神,“取其一點,不及其餘”,以類似速寫的筆法,寥寥數字勾出他想像中的蜀守李冰的形象:“手握一把長鍤,站在滔滔的江邊,完成了一個“守”字的原始造型。”然後疊加上“畫外音”:“站在江心的崗亭前,‘你走這邊,他走那邊’的吆喝聲、勸誡聲、慰撫聲聲聲入耳。”再點綴以妙語連珠的議論,展開與人文景觀的對話。如“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間老農的思維,進入了最澄徹的人類學的思考”,又如“秦始皇築長城的指令,雄壯、蠻嚇、殘忍;他築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等等,這些瀟灑出塵的智性判斷把李冰形象深厚的精神內涵縱深挖掘出來,坦呈在讀者面前。這些智性的睿語中奔涌着作者對祖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精神資源的敬重與熱愛之情。

智性的沉思,不僅要藉助於思接千載、心騖八極的想像,更須有縱橫捭闔的聯想,從而讓議論的鋒芒更犀利。本文第三部分,在闡釋李冰的治水韜略時,作者順水推舟的點到:“在李冰看來,政治的含義是浚理,是消災,是滋潤,是濡養。”這是借題發揮的神來之筆,換句話講,這纔是都江堰這一人文景觀的核心隱喻,它與長城所象徵的“保守、僵硬、封閉”形成一種潛在的對照。此外,作者還善用穿插筆法以拓寬闡釋空間,如第三部分倒數第2自然段,插敘了石像出土後,一位現代作家面對殘損的塑像而向現代官場袞袞諸公發出的詰問——“活着或死了應站在哪裏”,這是對當下那些尸位素餐者擲地有聲的當頭棒喝。其實,這也是作者在向讀者追問:我們今天,應該向李冰學習什麼?那不就是曾經有過的“冰清玉潔的政治綱領”,不就是天下爲公、澤被萬民的務實行動?……

“一粒沙裏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以小見大,由表及裏,因少總多的選材與立意的運思方式,是秋雨文化謀篇佈局的常規。本文着重從都江堰這一人文景觀的歷史價值與當代意義的層面來抒情議論的,因景及人,因人及事,因事及理,如抽繭剝絲,將其精神個性、文化人格、政治理想的追求躍然於紙上,感性與理性交融,譜寫了一曲浩浩蕩蕩的激情與智性的二重奏。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5

餘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種典型的文化散文,它擺脫沉湎於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氣,而表現爲一種情懷,更爲慷慨豪邁的大散文。散文一字一句都感於心,思於心。其人,其文,始終是心頭情感的沉積;其思,其憂,更是我們精神所皈依的圖騰。體現在一種沉甸甸的歷史感和滄桑感,一種浩然而不矯情的雍容與大氣,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內在衝動與感悟,一種涌動着激情與靈性的智慧與思考。落筆如行雲流水,舒捲之間靈性激濺,有博雅的文化內涵,筆端飽蘸着深切的民族憂患意識,字裏行間充盈着越邁千年的睿智哲思。

中國的歷史走太遠,中華的文化也沉積太久,迎面是一個新的千年,一個新的世紀,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也該抖抖身上的塵土,盤點一下自己的包裹,餘秋雨先生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開始他的“文化苦旅”。

餘秋雨散文《文化苦旅》寫道:“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文章中沒有細節,沒有歷史人物,沒有山水勝蹟,但卻充盈着閃光的智慧,蘊涵着深刻的思考。殘垣斷壁中,那優美的語言,獨特的視角,深刻的思想,就像磁石一般強烈的吸引我。走進廢墟,體會着歷史的滄桑,品味着文化的內涵。在敦煌,他懷着無比的熱情讚美民族代代相傳承的對美與善的藝術的追求與表達;也在夕陽西下的時候面對“道士塔”,揭開民族的傷疤,目光黯淡地心痛於近代內憂外患中民族精神的淪陷和流失;他駐足桃花、春雨、小橋、流水的“江南小鎮”,面對“白髮蘇州”愴然發問——現代的中國社會中,從那些緊閉的老房子裏“應該走出什麼樣的人”;我們的“文化與傳統應該怎樣的保留與傳承”纔可以使“中國的文化在人格方位和地理方位上實現雙相自立”?

他告訴我們,江南小鎮的重生、歷史歸屬感的重生、民族歸屬感的重生,需要“一點真正的文化智者”,需要“一點隱潛在河邊小巷的安適的書齋”,需要“一點足以使這些小鎮產生超越時空的吸引力的藝術靈魂”。

他反省整個民族的文化。他從“一個王朝的背影”中,評論一個民族的興衰成敗、一個文化盛敗的因由。在晉商大院裏,在“歷史的暗角”思索民族軟肋與民族精神的缺陷。他關心文人的命運,關心孕育這些文人的母語文化,關心我們的文化的根源,更關心我們文化的發展,並且關心着所有的文化的發展。他爲所有遊離在本土文化荒漠中的人們發問:“日暮相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他比所有的人看的更遠、更真實、更深邃。

他的面前是一個繁衍、昌盛數千年的民族的文化的沉澱,那麼,就註定餘秋雨先生的這個思索將是整個民族的,整個歷史的。這個思索縱橫五千年,必定是漫長而艱辛的。而餘秋雨先生就在這樣的時代,平靜一下自己內心的情緒,整裝出發,縱馬思想,遊走於整部民族的千古春秋。

在這些思索麪前,餘秋雨先生也有無奈:爲什麼我們有這麼好的文化卻忘記去繼承?爲什麼我們要讓文化在那樣的“江南小鎮”裏漸漸萎縮、褪色?這是餘秋雨先生要問的,也是我們年輕一代人應該思考的。

也許我的民族文化就需要來一次這樣的思索,這樣我們在前進中才可以走的更遠,這樣我們的根在黃土高原裏纔可以扎得更深。

我們應該怎樣走出心靈的荒漠?正像餘秋雨先生說的,文化纔是我們的綠洲。母語教育最近搭着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的車提得很響,壓抑這麼多年的母語文化終於可以緩一口氣。畢竟我們是從黃土高原上走下來的,畢竟一百年後,我們還是我們,英國還是英國,美國還是美國,我們的黃面板、黑頭髮、黑眼睛將會跟隨我們這個民族,直到世界的末日。我們的根在黃土高坡上,汲取黃河的水而成長。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的希望,是一個民族發展的源泉。只要我們對自己的文化有深刻的感情,我們對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就包含着深情;只要我們對自己的文化保持清醒,我們前進就會一往無前。只要我們的中華文明不敗,我們的民族就不會失敗。

感謝餘秋雨先生,您的“文化苦旅”帶給我們很多的精神食糧。新的觀念和審美取向,在感悟人生的同時,又富於人生更高的智慧。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6

近日讀罷餘秋雨的散文,有許多體會。

餘秋雨作爲當代著名學者、散文家,站穩了大衆輿論的中心位置。關於他的話題則紛繁蕪雜,像《行者無疆》等西方列國遊記的出版,北大學者餘傑《餘秋雨,你爲什麼不懺悔》直面餘秋雨的文革經歷,頻頻在中央臺的綜藝節目中出鏡、點評以及幾起問題官司等等。餘秋雨儼然成了明星,而他的散文則被稱爲“文化口紅”。儘管此種種,我們也絲毫不能否定餘秋雨和《文化苦旅》所帶來的社會和文化影響。“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他的散文被稱爲歷史散文或文化散文,暢銷不衰,歷久彌新。這些散文,極易與國人心中的某些東西產生共鳴,從而引導人們去關注中國歷史、文化和中華文明,並試圖點燃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的文化火種,試圖對國民的生存和文化狀態有所改觀。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說餘秋雨的散文是他思考的終點,卻又是大衆思想前進的起點,在終點和起點之間形成接力,轉移於無形之中,影響逐漸擴大。

餘秋雨的散文涉及到了若干個層面。

有對現存的歷史遺蹟和文化狀況的考察,感悟歷史、感悟文明。餘秋雨在《文化苦旅》自序中說,“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與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比如已被收入中學語文課本的《都江堰》。都江堰,它的規模從表面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的造福千年。長城的社會功能早已廢弛,而它至今還在爲無數民衆輸送汩汩清流。有了它,纔有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大略,纔有李白、杜甫、陸游的川行華章。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華民族。有對矇昧、野蠻、文明進程的深層剖析和思索。道士塔,一座小小的塔,卻包含着王道士的愚昧無知、包含着斯坦因他們的野蠻搶掠,包含着敦煌莫高窟的燦爛文明。作者無盡的傷悲,都凝成那三個字:“我好恨”!現在,雖然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卻,我們應該從中得到更多的思考。

有對故鄉、家園的愛戀和探尋。故鄉的一草一木和固守的人們,在作者筆下都熠熠生輝,飽含着作者濃重的家園情結。而“就連故鄉,也是祖先流浪長途中的一個留駐點??”,又是作者對於故鄉在哲學意味上的思考。

喜歡讀餘秋雨的散文,給我知識和力量,伴我成長。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7

曾經讀過餘秋雨的許多散文,而讓我時時不能忘懷的一篇就是《垂釣》。《垂釣》是餘秋雨夫婦在海參威的見聞,情節十分簡單。一胖一瘦的兩個垂釣老人,因爲自己的喜惡,胖老人在釣繩上“掛六個小小的釣鉤”,每次下鉤不到半分鐘他就起竿,次次都會掛着六條小魚,他忙忙碌碌地不斷下鉤、起鉤,從來沒有落空,落日餘暉的時候,總是快樂地滿載而歸;瘦老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他的釣鉤只有一個,而且“碩大無比”,即使沒有大魚上鉤,他都倔強地端坐着,等着“暮色蒼茫”,“瘦小的身影還在與大海對峙”。

兩位老者不同的性格追求,導致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胖老人歸去的時候已是盆滿鉢滿,快樂的“腳步如勝利者凱旋”。瘦老人雖然“用背影來鄙視同伴的淺北,但他畢竟魚桶空空,一個人在暮色漸濃的大海邊寂寞地等待,孤獨地守候!

餘秋雨在散文中說道”一個更加物質,一個更加精神“,”一個是喜劇美,一個是悲劇美“,”他們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纔是完美的人類“。的確,人類在演繹故事的時候,皆因爲不同的人生觀而豐富結局,讓旁觀者更覺況味無窮。

也許有人認爲胖老人是追求物質而胸無大志,隨遇而安,渾渾噩噩地過着小魚生活的現實主義者;瘦老人則是一個追求完美、志在高遠、鍥而不捨的理想主義者。然而,從生活的角度而言,我對胖老人的做法是報以讚許目光的。生活追求需要積極向上,卻要有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智慧,不容許有盲目和好高騖遠的僥倖心理,胖老人十分明白自己所面臨的客觀條件,鉤小灘淺,他不妒忌瘦老人釣鉤的”碩大無比“,也不去打擊他的執着,即使在”提起滿滿的魚桶走,快樂地朝我們扮個鬼臉,卻連笑聲也沒有“,怕的是驚擾瘦老人的釣魚夢,他的這份平常心,使得他非常快樂。也許,他一輩子都釣不上大魚,但是在他面對的領域裏,他,的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優勝者。

瘦老人無疑是許多人認爲的完美形象,他的身上有着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壯士之美。他的釣魚鉤”碩大無比“,可謂大矣,”在他眼裏,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釣起那一大堆魚,根本是在糟踐釣魚者的取捨標準和堂皇形象“,”夕陽照着他倔強的身軀,他用背影鄙視同伴的淺北,瘦老人是唯大魚不釣的,他在淺淺的水域裏等待大魚上鉤,儼然一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情形,他在苦作者:錢毅偉苦地單相思久久不願上鉤的大魚之餘,卻沒有實際地分析自己所處的客觀條件,倘若他向大海深處更進十米、二十米,或許就有機會擁有胖老人意想不到的收穫,“碩大無比”的釣鉤上掛着他夢寐以求的大魚兒。只是,他自視清高,鄙視胖老人的滿載而歸,卻不曾想付出哪怕一點點智慧和艱辛!他的盲目執着在淺淺的沙灘邊顯得格外蒼白,讓觀者體味到他的孤獨和單保。

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如果不認清自己所處的環境和客觀條件,一味盲目地追求自己力所不能及的目標,那種孤單寂寞的對峙並不能顯示崇高,唯有不斷地充實自己,發現自己,腳踏實地的面對和解決,纔會象胖老人一樣,面對人生自如地下鉤、起鉤,而且次次都是滿滿的六條活蹦亂跳的魚兒,撞開人生的一扇扇希望和快樂之門!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8

讀秋雨散文,就如讀着一本厚厚的歷史,更有萬象的人生世態和豐富的個人情感。秋雨的心是年輕的,他的心又是遲暮的。有着兒童的天真,有着老人的睿智,因而有天真的嚮往新奇的心,有發自內心的對歷史的感悟。因此他的人生應是美麗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寫的那樣他應該是一個“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也會有一顆年輕的心的。

秋雨對夢想的初衷,對歷史的感悟。更是由於他對人類歷史的重視。他追尋的心中的“陽關雪”,他對對待敦煌文明隱沒的遭受蹂躪的過去不再如別人所云的那樣將罪過歸咎於一個無力迴天的王道士。歷史的失落該有歷史的更深層的本質的。歷史的源遠流長也正是因爲它有令人悲痛的過去。有老人的睿智,有兒童的心情,方有正視歷史的勇氣

初次接觸餘秋雨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讀完,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折服,他思接千載,天馬行空的聯想,對歷史、對文化滲透着的領悟力,也使餘秋雨在中國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而後接觸到他的另幾本着作,談史談鑑的《山居筆記》、闡述立身處世的《霜冷長河》、《行者無疆》,以及對比幾大文明的《千年一嘆》,還有類似回憶類的封筆之作《舍我一生》。讀完後,總想寫點什麼,而一直未敢動筆,只怕自己的看法太浮淺,甚至落入俗套。在上節課談到寫作風格問題,於是還是想起餘秋雨,也參考諸多對餘秋雨寫作風格的評論,也略加自己的一點淺見。淺談一下餘秋雨散文的寫作風格問題,對於我們的寫作也有很多的借鑑意義。

餘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終貫穿着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與其他一些所謂文化散文家相似,餘的作品更透着幾絲靈性與活潑,儘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餘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契合,將歷史寫活、展現,引起我們反思、追問,作爲一個知識分子,他的作品已滲透文人的憂患意識和良知,這點也許是最重要的。

典雅、靈動如詩般的語言。餘對語言有一種超強的領悟力和駕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種情理交融的雅緻語言,並且“語言在抒情中融着歷史理性,在歷史敘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他選擇恰當的、富有詩意、表現力的語言加以表達,這些語言具有詩的美感,從而把複雜深刻的歷史思想和文化說的深入淺出,平易近人,可讀性很強。

同時他還綜合運用對偶、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大段的排比,對偶增強語言表達的力度,構成一種語言的氣勢,使語言不矯揉造作,裝腔作勢,平淡無味,而富有張力,富有文采。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9

“比梁實秋,錢鍾書晚出三十多年的餘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舉重若輕,衣袂飄然走過他的《文化苦旅》。”這是余光中先生《散文的知性與感性》中的一段話。余光中把餘秋雨與梁實秋,錢鍾書相併列。的確,餘秋雨散文的出現,從《文化苦旅》到最近的《行者無疆》,十多年來,餘先生的散文讀者衆多,好評如潮。有人評論說:從空間上它進入民衆,從時間上進入散文歷史。樹立起一座散文的奇峯。拜讀完餘先生的幾部散文集,心中不由感慨萬千!

餘秋雨散文,由《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千年一嘆》以及《行者無疆》組成的一系列文化散文!一種典型的`文化散文,在我們看慣標榜散文的精巧靈活之作後,它呈現在我們眼前一道亮麗清新的風景線,如一縷清風拂人心田!。它擺脫沉湎於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氣,而表現爲一種情懷更爲慷慨豪邁的大散文,當然不是篇幅冗長之大,而是體現爲一種沉甸甸的歷史感和滄桑感,一種浩然而袞毫不矯情的雍容與大氣,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內在衝動與感悟,一種涌動着激情與靈性的智慧與思考。

第一次接觸秋雨散文是《廢墟》。“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文章中沒有細節,沒有歷史人物,沒有山水勝蹟。行文中充盈着閃光的智慧,蘊涵着深刻的思考,飽蘸着的感情。殘簡斷垣中,那優美的語言,獨特的視角,深刻的思想,就像磁石一般強烈的吸引着我。走進廢墟,他體會着歷史的滄桑,品味着文化的內涵,發出”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進程”的慨嘆;面對着敦煌,看到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感受着歷史的強悍與苦難,感嘆着”飛天的後人”。

餘秋雨先生,站在歷史的高度,以理性的嚴峻,考察中國現存的原始文化,去貼近文化的大生命,重新審視中華文明。正如《文化苦旅》自序中提到的”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文人與古代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就這樣,山川草木,樓臺軒榭,廟宇亭閣,雲月飛鴻,都與人的呼吸相通,散發着文化的魅力!。

道士塔,莫高窟,陽關寄託着他悠遠的憑弔;寂寞天柱山,風雨天一閣,承載着他濃重的感喟;白髮蘇州,江南小鎮,蘊涵着他深沉的思考。貞節牌坊令人感慨,新加坡的墳人使人震撼,貴池儺事又警人反思!邊塞大漠中,留下他道道車轍,廬山石級沾下他輕輕的腳印;江南小巷中迴響着他的感嘆,殘簡斷垣中閃現着他佇立的身影。十萬進士,遙遠的絕響,蘇東坡突圍,一幕幕歷史被用文化的眼光注視,用優美的語言闡釋。——跋涉於殘陽廢壘中臨西風古道,與一頁頁風乾的歷史對話,撫摸着古老民族胴體上的傷痕。對文明的嘆惋,對生命的珍愛,對自然山水的理性追求,匯成一種冷冽的憂患意識,這是歷史的感悟。它是冥冥夜色中一星遙遠的燈火,若明若暗,忽隱忽現。

看過《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我們覺得中華民族並不是哄傳的那樣頑固與腐朽,而是更爲的強健,尤其是在我們看過《千年一嘆》後。餘教授考察着埃及文明,希臘文明,巴比倫文明乃至印度文明,承載着感受着它們不同程度衰落的震撼,反思着中華文明歷經風風雨雨而生生不息以至強健的緣由。金字塔。帕特農神廟,泰姬陵,一個個熠熠閃光的名字,都進入餘教授自由馳騁思考的天空!

縱橫捭闔的宏觀把握,情致深惋的微觀體悟,它流溢着歷史詩情的的沉鬱柔麗,張揚着現代飛天的吟嘯。它不動聲色卻有內裏乾坤,波濤澎湃又不失驕矜,天馬行空遨遊於無限時空回眸一顧卻盡顯生命本色!

還是以《收穫》上推薦大散文的評論作結語吧!”它力求新的觀念和審美取向,既要感悟人生,富於智慧””對歷史和現實有合乎今人的審視品味———有歷史穿透力,敏於思考,有助於再鑄民族精神和人文批判精神的散文”。

暮色四合,喧譁的一切復於平靜。靜靜的夜裏,最好莫過於讀書。一盞孤燈,一杯濃茶,細細品味秋雨散文。讀罷掩卷沉思,頓覺韻味無窮!

有感於此,姑妄言之,姑且聽之!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10

讀秋雨的書,如同讀着一本厚厚的歷史,更加有萬象的人生世態和豐富的風土人情。

秋雨的心是年輕的,卻又是遲暮的。有着兒童的天真,有着老人的睿智,因而有了天真的嚮往新奇的心,有了發自內心的對歷史的感悟。所以他的人生是美麗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寫的那樣他應該是一個“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了,也會有一顆年輕的心的。

秋雨對夢想的初衷,對歷史的感悟。更是因爲他對人類歷史的重視。他追尋的心是滄桑的,他對待敦煌文明遭受蹂躪的過去不再如別人所云的那樣,將罪過歸咎於一盡全力保護但卻無力迴天的王道士。歷史的失落是有她既定的命運也有歷史的更深層的本質的。歷史的源遠流長也正是因爲它有令人悲痛的過去。

第一次接觸餘秋雨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是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所折服,他的思牽千載,行雲流水的記錄,對歷史、對文化滲透着的領悟力,也是使餘秋雨在中國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

而後接觸到他的另幾本着作,如談史談鑑的《山居筆記》、闡述立身處世的《霜冷長河》、《行者無疆》,以及對比幾大文明的《千年一嘆》,還有類似回憶類的封筆之作《舍我一生》。讀完後,總想寫點什麼,卻一直未敢動筆,只怕自己的看法大爲浮淺,甚至落入俗套,而今下定決心來淺談一下餘秋雨散文的寫作風格問題,對於我們的寫作也有許多的借鑑意義。

餘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終貫穿着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考和反問,與其他一些文化散文家相似,餘的作品更透着幾絲靈性與活潑,儘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

餘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契合,將歷史寫活、展現,引起我們反思、追問,作爲一個知識分子,他的作品已滲透了文人的憂患意識和良知,這點也是最重要的。典雅、靈動如詩般的語言。

餘對語言有一種超強的領悟力和駕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種情理交融的雅緻語言,並且“語言在抒情中融着歷史理性,在歷史敘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他選擇恰當的、富有詩意、表現力的語言加以表達,這些語言具有詩的美感,從而把複雜深刻的歷史思想和文化說的深入淺出,平易近人,可讀性非常強。同時他還綜合運用對偶、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大段的排比,對偶增強了語言表達的力度,構成了一種語言的氣勢,使語言不矯揉造作,裝腔作勢,平淡無味,而富有了張力,富有了文采。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11

“高鬆出衆木,伴我向天涯。”是紐約人文學會共同主席——汪班對於作家餘秋雨作品的極高評價,在我讀來,心中亦有這樣的感覺。

作家餘秋雨的作品,我是第一次接觸,看到汪班先生對作家餘秋雨的書有如此高的評價,我心中有一個疑問:真的又這麼好嗎?

第一篇講的是“中華文脈爲何長壽?”看到這個題目,我不禁想“文脈”是什麼,“長壽”又是怎麼回事?一開始他冒着生命危險走訪各地的文化,心中一直與中國文化對比着,後來,他成了中華文化的闡釋者、批評者,我想這是對一種文化怎樣的高深理解,纔可以理智的對文化進行正確的批判。中華文化帶着一種跨越了幾千年的韌勁,經歷了多少次“死亡”、“瀕死”依然重生!僅僅是這個事實,就讓這個民族的很多失意者、自卑者、憂鬱者重新燃起心中的火苗,更是一種對生命的自我確認。

秋雨先生將中華文脈長壽的原因歸於八因:體量自覺、自守自安、力求統一、慣於有序、簡易思維、以德爲幟、中庸爲軸、特殊門徑。可能這些原因以我現在的理解水平來說,很多都無法讀懂,但卻讓我明白了一種文化的傳承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經歷於千載歲月滌盪,才獲得了今天不計其數的文化瑰寶。

《佐臨遺言》中的一些人物也讓我心生敬佩之情。七月七日,日本正式發動侵華戰爭,蕭伯納先生本以爲黃佐臨先生會讓自己介紹一個能在英國長期居住的工作,可黃佐臨先生卻提出要回國,蕭伯納先生吃驚的說:“哪兒已經是戰場,仗會越打越大,你不是將軍,也不是士兵,回去幹什麼?”但他只是說:“我們中國人遇到這樣的事情,多數會回去,我不是將軍,但也算是士兵。”多麼簡單的幾個字,卻表達了黃佐臨深厚的愛國情懷,也贏得了蕭伯納最好的讚揚:“起來,中國!東方世界的未來是你們的。”

在《抱愧山西》中,我瞭解到在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最富有的地方是山西,就像《龔自珍全集》中說:山西號稱海內最富,土著者不願徒,毋庸議。這對於我一個山西人來說是無比的自豪,在那個時期太谷、平遙、祁縣一帶可稱爲“中國的華爾街”,票號、鏢局比比皆是,看來,山西之富在我們上上一輩人心中一定是人盡皆知,我們這輩人對山西的誤解完全是出於對歷史的無知,而有這種誤解的遠不止一人。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由盛而衰的過程,沒有哪個朝代,哪個地方是永盛不衰的,就像唐朝,他輝煌過,可是輝煌過後同樣逃脫不掉蕭條的命運,我們能夠記住他的繁榮,同樣也能記住他的衰敗,對於山西,我們爲什麼就不能呢?總之餘秋雨散文作品始終貫穿着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與其他一些所謂文化散文家相比,餘秋雨的作品更透着幾絲靈性與活潑,儘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但餘秋雨老師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契合,將歷史寫活、展現,引起我們反思、追問。作爲一名初中生,對餘秋雨老師的作品還停止於淺薄的理解,還不能真正滲透作品的文人憂患意識和那種雅緻高貴的憂傷,神馳古今的浪漫,充滿終極關懷的文化品位。這些品質不僅對我們學生寫作有很強的借鑑性,也必將成爲自己寫作風格最有價值的參考。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12

“高鬆出衆木,伴我向天涯。”是紐約人文學會共同主席——汪班對於餘秋雨先生作品的極高評價,在我讀來,心中亦有這樣的感覺。

餘秋雨先生的作品,我是第一次接觸,看到汪班先生對餘秋雨先生的書有如此高的評價,我心中有一個疑問:真的又這麼好嗎?

第一篇講的是“中華文脈爲何長壽?”看到這個題目,我不禁想“文脈”是什麼,“長壽”又是怎麼回事?一開始他冒着生命危險走訪各地的文化,心中一直與中國文化對比着,後來,他成了中華文化的闡釋者、批評者,我想這是對一種文化怎樣的高深理解,纔可以理智的對文化進行正確的批判。中華文化帶着一種跨越了幾千年的韌勁,經歷了多少次“死亡”、“瀕死”依然重生!僅僅是這個事實,就讓這個民族的很多失意者、自卑者、憂鬱者重新燃起心中的火苗,更是一種對生命的自我確認。

秋雨先生將中華文脈長壽的原因歸於八因:體量自覺、自守自安、力求統一、慣於有序、簡易思維、以德爲幟、中庸爲軸、特殊門徑。可能這些原因以我現在的理解水平來說,很多都無法讀懂,但卻讓我明白了一種文化的傳承就是一個

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經歷於千載歲月滌盪,才獲得了今天不計其數的文化瑰寶。

《佐臨遺言》中的一些人物也讓我心生敬佩之情。七月七日,日本正式發動侵華戰爭,蕭伯納先生本以爲黃佐臨先生會讓自己介紹一個能在英國長期居住的工作,可黃佐臨先生卻提出要回國,蕭伯納先生吃驚的說:“哪兒已經是戰場,仗會越打越大,你不是將軍,也不是士兵,回去幹什麼?”但他只是說:“我們中國人遇到這樣的事情,多數會回去,我不是將軍,但也算是士兵。”多麼簡單的幾個字,卻表達了黃佐臨深厚的愛國情懷,也贏得了蕭伯納最好的讚揚:“起來,中國!東方世界的未來是你們的。”

在《抱愧山西》中,我瞭解到在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最富有的地方是山西,就像《龔自珍全集》中說:山西號稱海內最富,土著者不願徒,毋庸議。這對於我一個山西人來說是無比的自豪,在那個時期太谷、平遙、祁縣一帶可稱爲“中國的華爾街”,票號、鏢局比比皆是,看來,山西之富在我們上上一輩人心中一定是人盡皆知,我們這輩人對山西的誤解完全是出於對歷史的無知,而有這種誤解的遠不止一人。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由盛而衰的過程,沒有哪個朝代,哪個地方是永盛不衰的,就像唐朝,他輝煌過,可是輝煌過後同樣逃脫不掉蕭條的命運,我們能夠記住他的繁榮,同樣也能記住他的衰敗,對於山西,我們爲什麼就不能呢?

總之餘秋雨散文作品始終貫穿着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與其他一些所謂文化散文家相比,餘秋雨的作品更透着幾絲靈性與活潑,儘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但餘秋雨老師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契合,將歷史寫活、展現,引起我們反思、追問。作爲一名初中生,對餘秋雨老師的作品還停止於淺薄的理解,還不能真正滲透作品的文人憂患意識和那種雅緻高貴的憂傷,神馳古今的浪漫,充滿終極關懷的文化品位。這些品質不僅對我們學生寫作有很強的借鑑性,也必將成爲自己寫作風格最有價值的參考。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13

餘秋雨先生是當今出鏡率很高的一位文化名人,也是一位飽受爭議的大衆人物。作爲餘先生的同鄉,我深爲其儒雅的外表、博厚的知識、犀利的談吐所傾倒和折服,也爲其受到的苛求和責難而忿忿不平。文人相輕,歷來如此,但作爲一個敢於用生命探索文化,一個敢於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腳下的文化名人,他無論如何是值得尊敬的。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文化人的一種追求,餘先生卻是視“行萬里路”重於“讀萬卷書”的一位苦行僧。15年來,餘秋雨以長途旅行的方式實地考察世界文化,先後完成了以考察中華文明記錄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考察伊斯蘭文明記錄的《千年一嘆》以及西方文明記錄的《行者無疆》,從而完成了對人類歷史的三大文明的關注和考察。捧讀餘先生的這幾本遊記,始終滿懷着崇敬和虔誠,不僅是餘先生的著作使我徜徉於世界文明的浩瀚海洋,領略東西文化的博大燦爛,更重要的是餘先生用徐霞客式的動態學習方式顛覆了我們傳統的靜態學習方式,啓迪了我們向自然學,向實踐學,用腳步和五官去探索世界的學習取經理念。

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都是學習的途徑和方式,本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非要分個孰輕孰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崇拜讀書者,認爲“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崇拜實踐者,認爲“實踐出真知”、“紙上得來總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筆者以爲,在中國現行的僵化教育體制下,“行萬里路”比“讀萬卷書”更值得推崇和倡導。認真審視中國的教育學習模式,“讀萬卷書”幾乎已成爲現代人獲取知識、提升能力的唯一途徑,“讀萬卷書”使大家習慣了對書本理論的膜拜和認可,卻束縛了人類原有的主動探索創新的本能,“行萬里路”可悲地弱化成爲商業化的休閒和消遣。因此,在大衆的印象裏,讀書就是求知,旅行就是休閒,“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成爲完全割裂或對立的兩種行爲。看了餘秋雨先生的遊記散文,並親身效仿體驗餘先生的文化苦旅,欣喜地感受到了探索後的甜蜜和快樂。原來,美景需要欣賞和發現,文化需要探索和咀嚼,用腳步丈量土地,用文字記錄感受,這是一種事半功倍的學習,也是一種其樂無窮的享受。

閱書如閱景,閱景如閱書,帶着思考去閱讀風景和文化,會收穫一種全新的知識,這是耕耘的快樂、探求的快樂。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14

歷史,穿越時間與空間,有一份揮之不去的滄桑感,多少個王朝,多少個輪迴,反反覆覆,千年走一回,卻有陣陣嘆息,輕輕的,緩緩的,從遙遠的愛琴海,從法老的金字塔,從被風化的古代遺址中,也從恆河畔邊傳來。當曾經的輝煌成爲寂寞,當神廟已經破殘,當人們開始遺忘,那陣嘆息也只成了無奈,文明已經衰落,歷史也開始褪色了。

翻開餘秋雨的《千年一嘆》,跟隨他們的腳印一步步地走下去。我沉浸在眼前落寞的蒼涼中,沒有鮮明的色彩,沒有繁華的景象,只有曾鼎盛一時如今卻衰落得徹底的古文明。“千禧之旅”的目的實際上是環遊世界的文明古國,領略各類文明的精華,尋找古代文明的路基,可我更覺得這像是一次冒險。途中他們遇到很多驚心動魄的事,隨時威脅着他們的生命,荒草迷離,戰壕密佈,盜匪出沒,完全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但餘秋雨寫到:“我甘願在毫無保護機制的險境中去面對一切,就像脫去手套去撫摸老人的傷痕。”於是冒險開始,抵達希臘時他所見的只有狹小的陳舊和任意的閒散。乾淨的痛苦一定會沉澱,沉澱成悠閒,悠閒是痛苦的補償,痛苦是悠閒的襯墊,今天的希臘也就是在冷落中與世無爭,閒散自如。埃及卻不同,它昔日的輝煌,幾經割斷,古文字無人能識,古文獻無人能懂,本體文明幾近湮滅,只有從被風化的古代遺址和金字塔中可看到一點文明古國的樣子。古巴比倫遺址的復原,更讓人語塞,他們剷平古城重建遺址,卻連帶着將那份強烈的歷史滄桑感湮滅了。文明的衰敗也直接導致了當地人民的貧困,孩子總是讓人心疼的,伊拉克有太多的失學兒童,他們連字也不認識,可他們的祖先卻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文字的人。很小的孩子,本該天真無邪快樂生活,卻硬生生地被與政治聯繫了起來,學校裏教授的只是像“打倒美國,反對禁運”之類的口號。戰爭讓許多孩子的父親離開了,生活的重擔便壓在了孩子稚嫩的肩膀上,他們蠟黃的臉,深深的大眼睛,顯示着他們這個年齡不該有的沉重。任何一種文明都離不開水源,河流是孕育古文明的基石,而在印度恆河邊,卻讓我領略了前所未有的震驚。無數黑壓壓的人全都泡在恆河裏,以爲這樣就可以將病痛治癒,還有長時間擁塞在河邊等死的人,因爲這樣他們就可以將自己的骨灰撒入恆河。在恆河邊,所能看到的是,人的骯髒,人的醜陋,人的死亡,就這樣誇張的裸露,都可以毫無節制地釋放給他人,釋放給自然。惡濁的煙塵全都融入了晨露,恆河彼岸上方,隱隱約約的紅日托出一輪旭日,沒有耀眼的光亮,只是安靜上升,對人類,它還有多少耐心?

《千年一嘆》僅500多頁,卻讓我的思緒跟隨着它橫貫了整個亞歐大陸,跨越了幾千年的時光。正如《千年一嘆》歌詞中所寫:“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長,車輪滾滾塵飛揚,祖先託我來拜訪,我是崑崙的雲,我是黃河的浪,我是涅磐的鳳凰在飛翔。”聽着李白的歌,尋着屈原的夢,探尋着中東古文明的輝煌,撫慰着西亞顧問名的傷痛,感受着南亞歷史的喜怒哀樂。“法老的陵墓,巴比倫的牆,希臘海濱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風涼。我是廢墟的淚,我是隔代的傷,恆河邊的梵鍾在何方?”它引導着我們踏進那個往昔的時空,去品位和享受其中的快樂,而同時也承受着這些輝煌文明不同程度的衰落的震撼。思索着我們中華文明歷經五千年的風風雨雨而生生不息的緣由,中國文化是一種做減法的文化,是一種嚮往簡單和自然的文化。正是這個本質,使它節省了很多靡費,儲存了生命。這個以世界屋脊作門檻,以千年冰雪作門楣的泱泱大國,正以磅礴的氣勢矗立着,展示着它博大的精深的文化和悠悠五千年的歷史。它深邃古老卻又充滿活力,在新的時代的浪潮中,它正以中華雄獅的英姿,震驚着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