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現代作家 > 餘秋雨

餘秋雨《懸念落地》原文及閱讀答案

餘秋雨2.57W

咖啡館在一條熱鬧大街的岔路口,有一個玻璃門棚。玻璃門棚中的座位最搶手,因爲在那裏擡頭可見藍天高樓,低頭可見熱鬧街景,一杯咖啡在手,更能領略目光收縱間的濃洌和安逸。裏屋就有所不同,滿目淨是鄰座顧客,對誰都不便直視細看,只能掃過幾眼,把目光放虛,若有所思,無聰無明。爲此,玻璃門棚中的座位往往要比裏屋貴一些。今天玻璃門棚正在修理,中間放着架梯,有兩位工人在爬上爬下忙碌。因此,只得側身穿過,進入裏屋。

餘秋雨《懸念落地》原文及閱讀答案

裏屋人頭濟濟,濃香陣陣,多數人獨個兒邊看報紙邊喝咖啡,少數人在交談,聲音放得很輕。因此,坐了那麼多人,不覺得鬧心。

今天,我來索解一個懸念。

早就知道薩特常在這家咖啡館活動。原以爲是約一些朋友聚會和討論,後來知道,他也在這裏寫作,不少名著就是在咖啡館寫出來的。

既然是薩特寫作的地方,咖啡館裏一定有一個比較安靜的單間吧?但是法國朋友說,沒有,就是一般的咖啡座。

這就讓我奇怪了。一般的咖啡座人來人往,很不安靜,能寫作嗎?薩特很早成名,多少人認識他,坐在這樣的公共場所,能不打招呼嗎?打了招呼能不一起坐坐、聊聊嗎?總之,名人、名街、名店撞在一起,能出得來名著嗎?

另外,一個連帶的問題是,即使咖啡館裏可以不受干擾,總比不上家裏吧?家裏有更多的空間和圖書資料,不是更便於思考和寫作嗎?像薩特這樣的一代學者、作家,居住環境優裕舒適,爲什麼每天都要擠到一張小小的咖啡桌上來呢?

這麼多問號的終點,就是這個座位。在法國,這樣一家出了名的店鋪就基本不會再去改建、重裝了,總是努力保持原樣,保持它昔日的氣氛,這爲我尋找答案帶來了便利。

這時,其他幾個夥伴也趕到了,他們帶來7攝像設備,準備好好地拍攝一下這個“薩特工作室”。導演劉璐、節目主持人溫迪雅也來了,溫迪雅要對我做一個採訪性的談話節目,這兒成了採訪現場。

拍攝談話節目需要有兩臺攝像機,當然也就要有兩名攝像師,又要有人布光、錄音,算起來一共要擠上來七八個人。本來房間就小,已經坐了八位客人,再加七八位,自然氣氛大變。這倒罷了,問題是,這七八個夥伴要找電源插頭、拉電線、打強光燈、移桌子、推鏡頭、下命令、做手勢……簡直是亂成一團,當然,還要溫迪雅在鏡頭前介紹這個現場,還有我關於薩特的談話。

我想,今天這個房間算是徹底被我們糟蹋了。最抱歉的是那八位先我們而來的`客人,他們無異突然遭災,只能換地方了。臨時找不到一個懂法語的人向他們說明情況,我只能在座位上用目光向他們致歉,但是,讓我吃驚的情景出現了——居然,他們沒有一個在注意我們,連眼角也沒有掃一下。空間那麼狹小,距離那麼接近,但對他們而言,我們好像是隱身人,對我們而言,他們倒成了隱身人,兩不相干。

我不由得重新打量這些不受干擾的人,不僅絲毫沒受到我們干擾,甚至我們要干擾也干擾不進。他們的神態是,異香巨臭,無所聞也,山崩河溢,無所見也。但他們不聾不盲,不愚不癡,侍者給他侗加咖啡,總是立即敏感,謝得及時,眼神奕奕,面容雅靜。

這種情景,我們太不熟悉。我對導演劉璐說,談話節目請稍等片刻,我要想想。其實我哪裏在想談話。

我們早已習慣,不管站在何處,坐在哪裏,首先察看周圍形勢,注意身邊動靜,看是否有不良的資訊,是否有特殊的眼神。我們時刻準備着老友拍肩,朗聲寒暄;我們時刻準備着躲避注視,勸阻噪音;我們甚至,準備着觀看窗下無賴打鬥,廊上明星作態,聊以解悶。因此,即使我們這批早已對拍攝現場失去興奮的人也無法想象別人對拍攝現場的徹底漠然、視而不見、形若無人。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我開始有點明白。也許,人們對周際環境的敏感,是另一些更大敏感的縮影。而這些更大的敏感,則來自個體無法自立的傳統,來自對環境安全係數的較低估計。這事說來話長,但呈現方式卻極具感性。

街邊路頭的平常景象是地域文化的深刻投影,越是平常越是深刻,今天就把我們自己也深刻在一種對比中了。

這八個人,自成四個氣場,每個氣場都是內向、自足的,因此就築成了一圈圈的牆。我們七八個人選來忙忙碌碌,其實也只是增加了一個氣場而已。他們可以如此地不關顧別人的存在,其實恰恰是對別人存在狀態的尊重。

尊重別人正在從事的工作的正當性,因此不必警惕;尊重別人工作的不可干擾性,因此不加註意;尊重別人工作時必然會固守的文明底線,因此不作提防。這一切對他們來說已經習慣成自然。

他們可以與陌生人在野外事故中互相救助,在公共場所互相招呼,卻嚴守在各自的工作狀態下互不關注。這確實與我們熟悉的許多人正恰相反,那些人無意於對別人的救助和招呼,卻對人家的工作有超常的關注。

問題是,既然在咖啡館自築氣場之牆,爲什麼不利用家裏的自然之牆呢?

其實,他們的氣場之牆是半透明的。他們並不是對周圍的一切無知無覺,只不過已經把這種知覺泛化,泛化爲對熱鬧人世的領會.對城市神韻的把握。這種泛化的知覺構不成對他們的具體干擾,卻對他極其重要,無跡無形又有跡有形,幾乎成了他城市文化活動的前提和背景。

這裏就出現了一種生態悖論:身居鬧市而自闢寧靜,固守自我而品嚐塵囂,無異衆生而回歸一己,保持高貴而融入人潮。

這種生態悖論早已成爲一種公約和默契,因此也不必擔憂市民來這裏探訪名家,形成圍觀。

但是,這種生態悖論又讓我們聯想到另一種與之完全倒逆的悖論。中國文人歷來主張“宜散不宜聚”,初一看好像最講獨立,但是,雖散,卻遠遠窺探;雖散,卻單一趨同。法國文人即便相隔三五步也不互相打量,中國文人即便迢迢千里、素昧平生,也要探隱索微、如數家珍。

想到這裏,薩特經常來這裏的理由已經明白。他坐在這裏時的神態和心情,與這八位客人如出一轍。

於是,我懸念落地。 11.文中的“懸念”指什麼?“懸念落地”如何理解?(6分)

答:

12.開篇兩段描寫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

答:

13.作者說:“今天就把我們自己也深刻在一種對比中了。”這是怎樣的對比?(6分)

答:____

14.我們一向認爲“噓寒問暖”“體貼入微”等是對他人的關心和愛護,而作者卻說“不關顧別人的存在,其實恰恰是對別人存在狀態的尊重”,結合上述觀點,聯繫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理解。(7分)

答:

參考答案:

11.懸念指:①名人、名街、名店撞在一起,能出得來名著嗎?(1分)

②即便不受干擾,薩特爲什麼不在優裕舒適的家裏思考、寫作而要擠到小小的咖啡室?(1分)

懸念落地:①每個人都有自築的氣場,每個氣場都是內向、自足的,薩特可嚴守在自己的工作狀態下不關顧別人的存在,因而能寫出名著。(2分)

②薩特並非對周圍的一切無知無覺,只不過已經把這種知覺泛化,泛化爲對熱鬧人世的領會,對城市神韻的把握,這種泛化的知覺成了池城市文化活動的前提和背景,對他極其重要。(2分)(摘抄文中浯句或概述大意均可)

12.開篇兩段透過“我”的觀察描寫了咖啡館的環境,爲後文寫我們對周際環境的敏感作鋪墊,(2分)同時與咖啡館中其他人對我們的視而不見、形若無人形成對比,(2分)從而引出不同地域兩種不同的生態悖論。(2分)

13.表面指我們對周際環境的敏感、對別人存在狀態的關注與別人對我們的視而不見、形若無人的對比;(3分)深一層指兩種生態悖論的對比:法國人身居鬧市而自闢寧靜,固守自我而品嚐塵囂,無異衆生而回歸一己,保持高貴而融人人潮;中國人雖散,卻遠遠窺探,雖散,卻單一趨同。(3分)

14.(7分)同意其中任一觀點或辯證統一分析皆可,要求觀點明確,依據充分(結合實際),言之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