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現代作家 > 莫言

[白巖鬆對話莫言]

莫言8.93K

引導語: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央視主持人白巖鬆第一時間對莫言進行了採訪。來看看[白巖鬆對話莫言] 。

[白巖鬆對話莫言]

  得不得獎我已經麻木了

白巖鬆:祝賀您!

莫言:謝謝!

白巖鬆:您好像不顯得特別興奮。

莫言:本來就沒值得特別興奮的地方。

白巖鬆:爲什麼呢?很多人爲您高興。

莫言:我覺得最近這半個多月來圍繞這件事已經吵來吵去,我也都挺麻木了,得和不得都無所謂。

一個月前就回了高密老家

白巖鬆:按理說您應該在北京,很多熟悉您的人都說“他可能去瑞典領獎了”,但是沒想到您回到了高密。這是不是您有意識地在躲呢?

莫言:一個月前我就回去了,每年這個時候我都回去,集中精力寫點東西。前年、去年、今年,連續幾年都是這個時候回去。

我很清楚中國好作家很多

白巖鬆:您今年57歲,這個諾貝爾獎來的不算早也不算晚,恰恰是作爲一個文學家來說在創作的中間獲得,它會不會打亂您接下來的一些創作計劃?

莫言:我想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可能社會活動比較多吧,但是我想很快就會過去,關鍵是一種心態,你自己不要把這個當作一件了不起的、驚天動地的大事情,它就是一個獎。你得了這個獎也並不證明你就是中國最好的作家。我很清楚,中國作家有很多,寫得很好的作家也是成羣結隊,具備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也有很多,所以我想我是很幸運地得了這個獎。但是你頭腦要很清楚,絕對不要輕飄飄的,要站穩腳跟,作家最重要的還是作品,而不是獎項。我想盡快從這個狀態擺脫出來,趕快寫作。

白巖鬆:您的手頭正在準備的作品是什麼?

莫言:我這兩年開了好幾個頭,有好幾部作品,有關於戰爭的、關於家庭問題的,也有話劇劇本和戲曲的考慮,有的寫了三分之一、有的開了個頭、有的準備了大量的素材,不知道先完成哪一個,但是肯定會盡快的寫。

頒獎詞不夠概括我的作品

白巖鬆:諾貝爾獎頒獎詞特別強調您是“魔幻現實主義”,跟福克納、馬爾克斯這樣的名字緊緊地連在一起,你覺得這是一個定論嗎,還是你早已經想改變它、或已經在改變它?

莫言:關於馬爾克斯跟福克納,我在1987年的時候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討論中國作家跟他們的關係,毫無疑問這兩位大師跟他們的創作風格對我產生了影響,他們的寫作讓我開竅,讓我意識到文學作品還可以這樣寫。那個時候我就認識到我們一定要儘快地“逃離”他們,我用了一個“逃離”,因爲我覺得靠得太近的話會失去自我。他們就是兩座灼熱的火山,我們如果靠他們太近自己就要被融化掉了,我們應該躲得遠遠的,離他們越遠越好,但是毫無疑問他們對我是有影響的,我自己也非常崇拜他們。

白巖鬆:這也正是我問您這個問題的含義,是不是諾貝爾獎的頒獎詞其實有點落後於你的創作前行了?

莫言:我最近翻成瑞典文的作品是《生死疲勞》,這裏面涉及到了一點魔幻的內容,但是這個魔幻是跟中國的民間故事密切相關。我覺得這個提法也是對的,也不能說跟我的創作完全沒有關係,基本上還是表述出了我的創作特質,如果說要把我的作品概括出來,這短短的兩句話顯然是不夠的。

沒有考慮過獎金怎麼花

白巖鬆:之前有沒有來自諾貝爾獎方面的機構跟您有所溝通?

莫言:沒有任何消息,沒有任何溝通。

白巖鬆:好多人會開個玩笑地讓我問您將近800萬元人民幣扣稅後想過怎麼花嗎?

莫言:確實沒考慮這個問題。

今後按照既定方向寫作

白巖鬆:最後一個問題,接下來您的文學路怎麼走,奔哪個方向?

莫言:按照我原來既定的方向,腳踏實地,描寫人的生活,站在人的角度上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