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現代作家 > 魯迅

故鄉魯迅教案課件

魯迅2.26W

故鄉魯迅教案課件1

教學目標

故鄉魯迅教案課件

1.能準確、流暢、富有感情地誦讀本文。

2.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主要故事情節。

3.透過反覆誦讀,能說出小說中議論句的含義和作用。

4.能透過人物命運前後的對比,說出造成人物命運的根本原因。

教學準備

1、通讀課文兩遍,查字典解決不會讀和不懂的字詞。

2、查資料,收集整理能反映1921年前後的社會狀況的文字圖片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到那個年代

組織學生交流自己收集整理的文字圖片,老師介紹本文的寫作背景。

寫作背景:辛亥革命後,封建王朝的專制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的統治。帝國主義不但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的命脈,而且操縱了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由於這雙重的壓迫,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日益貧困化,他們過着飢寒交迫的和毫無政治權利的生活。小說寫於1921年1月,後由作者編入他的小說集《吶喊》,它的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於真正的現實生活。1919年12月初,魯迅從北京回故鄉紹興接母親,親眼看到故鄉的破舊不堪和農民生活的貧困,百感交集,思緒萬千,一年後就以這次經歷爲素材,創作了小說《故鄉》。

二、整體感知

速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主要故事情節。

深冬的某天,“我”回故鄉賣屋搬家,見到了楊二嫂和閏土,感受到農村經濟日益凋敝,農民生活日益貧困,最後我動身離開故鄉,宏兒的話寄託了我的希望。

三、品味“變化”——“景”變:

本文主人公是二十年後再回故鄉的,此時的故鄉“景”與“人”必然有了一定的變化。請再次細讀課文,先找出景物的變化變化。

1、組織學生從景物的色彩、形態、溫度等角度來分析本文主人公腦海中故鄉景物的特徵,並給腦海中的風景擬名(如“神異的圖畫”、“月下綠灘”等)。同時組織學生用精煉的詞語概括這樣的景色給人的感受(如:“神奇”“美麗”等)。

2、組織學生從景物的色彩、形態、溫度等角度來分析本文主人公二十年後所見故鄉景物的特徵,並給所見的風景擬名(如“荒村”、“老屋一角”等)。同時組織學生用精煉的詞語概括這樣的景色給人的感受(如:“蕭條”“死氣沉沉”等)。

四、課後作業

本文所體現的最大的變化是“人”,讀課文,感受“人”的變化。

第二課時

一、品味“變化”——“人”變:

1、閏土

(1) 請學生儘量用原文填空,透過完成下面表格,瞭解閏土的變化。

(2) 組織學生談談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分別給人留下的印象。

(3) 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17—28自然段,55—72自然段。透過朗讀加深對閏土變化的感受。組織學生談談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分別給人留下的印象。

(4) 組織學生談談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分別給人留下的印象,用精煉的詞語或短語概括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的特徵。(少年閏土:聰明、機靈中年閏土:淳樸、善良、遲鈍、麻木)

2、楊二嫂

(1)組織學生閱讀39——52自然段,特別注意第45自然段,圈點勾畫出描寫楊二嫂的語言、動作、外貌等的語句,感受楊二嫂的變化。

(2)揣摩楊二嫂的心理活動,分析楊二嫂的思想性格(尖酸刻薄、刁蠻無理、無中生有、貪小便宜)。

(3)分角色朗讀39——52自然段,楊二嫂這個角色演起來有一定難度,可以由老師承擔這個角色。

小結:小說希望透過描寫故鄉和閏土、楊二嫂的前後變化,告訴人們什麼?

小說希望透過描寫故鄉和閏土、楊二嫂的前後變化,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農村破產、農民生活痛苦的社會現實;同時深刻揭示出封建傳統對人民大衆精神的束縛和影響,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隔膜,深切地抒發了作者對現實的強烈不滿和對新生活的熱切希望。

二、與作者共探“路”

1、“我躺着,聽船底潺潺的水聲,知道我在走我的路。”作者特意寫“我在走我的路,”有什麼用意嗎?

有。這句話有雙重含義。一層是實寫走在離鄉的異地謀生的路上。第二層,與下文聯繫起來思考,這裏的“路”正是指“我想”的內容,也就是“希望”。因此,這句話在結構上統領下面的三段文字,在內容上提示下文。

2、“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對這句話應該怎樣理解?

這段話強調了實踐的意義。空有希望不去實踐,這種希望是無所謂有的;有了希望,注重實踐,這種希望是無所謂無的。路是由人走出來的,希望是要經過努力才能實現,這個比喻,表達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堅定信念。

三、課後作業

魯迅在《故鄉》中,透過對比的手法,寫出二十年來故鄉人、物的變化,表達了一個深刻的社會主題。你的故鄉在二十年裏一定也有了很多的變化,請透過查找資料、採訪人物等方式瞭解這種變化,並探究變化的形成原因,及隱含在這變化中的現實意義。把你的瞭解和探究結果寫成600字左右的文章,準備在課堂上交流。

故鄉魯迅教案課件2

教學目標:

1. 分析人物形象,探討小說主題。

2. 把握文章對比手法的運用及其作用。

3. 把握小說中議論的作用

教材分析:

1. 重點:(1)透過人物的分析探討主題,(2)把握對比手法的作用

2. 難點:把握小說中議論的作用

教學設想:這篇小說在環境描寫、人物刻畫和對比手法的運用方面都比較典型,所以在教學中,對環境描寫和人物的分析要側重於前後的對比,我採用以表格的形式來板書,把內容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思考作者運用對比手法的作用。第一課時我結合環境來分析人物,把故鄉分爲記憶中的故鄉和現實的故鄉,兩相對比;第二課時主要引導學生把握“我”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的心情感受,正確恰當地理解文章裏議論性的語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小說的主旨。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課型:合作探究----結合具體的環境描寫,分析人物。

教學重點:整體感知小說的情節和線索,在具體的環境中分析人物, 把握對比手法的作用。

教學流程:

一. 匯入新課

以關於“故鄉”的詩詞名句或者歌曲匯入:故鄉,讓離家的遊子多了一個永遠也做不完的夢;故鄉,在遊子的記憶裏沉澱出了無限的美麗與思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的文學世界,感受《故鄉》的魅力。

二.檢查預習

1. 關於作者、作品、寫作背景的瞭解情況新課 標第 一網

2. 關於小說常識的知識瞭解

3. 關於本課字詞的掌握情況

三.結合問題,瞭解性閱讀全文。

1.結合課文,明確三個要素:人物、情節和環境

人物:母親--我--宏兒     閏土--水生     楊二嫂

情節:小說以時間爲序,以我回故鄉的所見所聞爲線索展開故事情節,全文按 “漸近故鄉--在故鄉--離故鄉”組織安排材料。

環境 :  自然環境:記憶中的故鄉和眼前的故鄉環境

社會環境:農民生活痛苦,城市平民破產的現實

2.理清各人物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線索人物,勾連情節     閏土、楊二嫂-------主要人物,凸顯主旨      母親、宏兒、水生------次要人物,寄寓希望

3.比較本文與其他小說的異同。(本文的情節相對淡化,主要以塑造人物爲主。)

4.文章所寫的“故鄉”跨越的時間長度?(20年)

從時間概念上看,我們可以把“故鄉”分割爲幾段?

(主要可能有2種意見:(1)記憶中的故鄉-----現實的故鄉,(2)記憶中的故鄉-----現實的故鄉-----理想的故鄉。2種意見都正確,應該予以充分肯定。)

四.結合環境,分析人物,探究性閱讀課文。

(一)記憶中的故鄉

1.記憶中的故鄉是怎樣的景像?有哪些人?有哪些有趣的事?

記憶裏的故鄉有“深藍”的天空,有“金黃”的圓月,有“碧綠”的西瓜,有各種顏色的鳥類:稻雞、角雞、鵓鴣、藍背……有閏土月夜刺猹的鮮活畫面,也有雪地捕鳥的無窮樂趣,它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這個世界廣闊而又鮮活,寂靜而富有動感。

記憶裏的故鄉有活潑可愛、見多識廣的小英雄閏土,有“終日坐着”,安分守己的“豆腐西施”楊二嫂。

2.結合具體的語段,對人物形象作簡要的分析(從外貌、動作、語言、神態等方面分析)

3.結合寫作的背景,討論記憶中的故鄉是否真實存在。(言之有理)

參考:可能存在。原因是:當時的中國處於封建統治之下,雖然經濟落後,思想愚昧,但是人民生活較爲安定。辛亥革命在推翻了中國2000年的封建統治的同時,給人民帶來的是國無君,民無主的現實,直接造成了帝國主義的長驅直入,百姓承受着封建地主和帝國主義的雙重剝削和壓迫,導致農民和城市平民的生活日益貧困,直至破產。據此,記憶中那美麗的故鄉可能確實存在。

並不存在。原因是:根據魯迅的《社戲》以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來看,“我”童年以及少年時期的生活圖景都是非常美好的,因爲那時的“我”是純真的、自然的,那時的夥伴也是純真的、自然的。他們之間的關係不是用封建禮法關係組織起來的,而是用心靈的自然需求聯繫起來的。比如《社戲》中並不好看的“社戲”和並不好吃的羅漢豆由於童真童趣卻變得最好的戲和豆。由此來看,“我”回憶中的“故鄉”雖然美好,實際是少年“我”美好心靈的反映,是少年“我”與少年閏土和諧心靈關係的產物。因此,這樣美好的“故鄉”在現實中並不存在。

(二)現實中的故鄉

1.現實中的故鄉是怎樣的景像?這樣的景物描寫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1)“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蓬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着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阿!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

分析:這正是一幅蕭索、荒寂的現實的深冬畫面。這裏透過時令、天氣、風聲、天色,勾畫出蕭瑟、昏暗的背景。冬天已經是草木凋零,蕭條冷落,“深冬”則更顯蕭索、荒寂。一個“又”字意思更進一層。陰晦的天氣、嗚嗚的冷風、“蒼黃”的天色,寫出光線的'陰沉、昏暗,氣氛的淒冷、寒徹。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遠近橫着幾個蕭索的荒村”。“橫”指不整齊,了無生氣;“幾個”指零零落落,孤孤單單。“活氣”指活潑、生動的氣氛,“沒有一些活氣”可見其荒涼、死氣沉沉。整個畫面透出荒涼、死寂、了無生機。這幅圖畫正是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殘酷蹂躪下日益破產的舊中國農村的縮影。這樣的畫面給“冒了嚴寒”急於回鄉的“我”以內心的重創,“禁不住”則暗含了從美麗的回憶跌落到現實的變化過程。“悲涼”點出見到故鄉時的心境。

(2)“瓦楞上許多枯草的斷莖當風抖着,正在說明這老屋難免易主的原因。幾房的本家大約已經搬走了,所以很寂靜。”

分析:反映了“我”家家境的衰敗。“許多”、“枯”、“斷莖”、“抖”幾個詞就勾畫出了老屋的破敗、冷寂的景象。老屋的描寫既暗示了家庭的衰落,又烘托出“我”和母親的淒涼心情。

2..現實中故鄉的人物有着怎樣的生活現狀?(從外貌、動作、語言、神態等方面分析)

閏土:外貌:臉色灰黃、很深的皺紋,破氈帽、極薄的棉衣,手“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語言:斷斷續續的話表達自己的心情和謙恭。恭敬地叫“老爺”,要水生“給老爺磕頭”,認爲少年的“哥弟稱呼”是“不懂事”,“不成規矩”

神情:他只是搖頭、拿起煙管來默默的吸菸,“彷彿石像一般”、“像一個木偶人了”歡喜--淒涼--恭敬

總結:肖像描寫反映了家境,家境又折射出社會現實。神態描寫簡潔而又能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把閏土內心不平,卻又無力反抗,更不知道如何改變現狀的苦悶心情刻畫得形象、逼真。語言描寫可見其受封建思想、等級觀念毒害之深, 不僅經濟上困苦不堪,精神上也被嚴重摧殘。

楊二嫂: 外貌:“瘦”,高顴骨,薄嘴脣,張着兩腳,“像一個畫圖儀器裏細腳伶仃的圓規”

語言:尖利的怪聲突然大叫、討東西、逢迎、造謠,冷笑說

動作:兩手搭在髀間、將“我”母親的手套“塞”在褲腰裏帶走了

總結:外貌描寫表現她家庭生活的貧困,語言描寫體現其潑悍、放肆、自私,動作描寫表現其潑悍、刻薄、自私、卑劣、貪小便宜的小市民習氣。

3.造成人物命運如此悲慘的原因是什麼?(結合文章和寫作背景)

參考:(1)“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

(2)帝國主義的侵略、封建主義的壓榨給人民造成的苦難。

(三)總結對比的作用

記憶中的故鄉和現實中的故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景物的變化,色調的對比,在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神態上都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環境的對比,揭示了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殘酷蹂躪下日益破產的社會現實。

人物的前後對比,既揭示了閏土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經濟上的剝削,政治上的壓迫,精神上的摧殘,也揭示了閏土們悲慘命運的深刻的社會原因是多子、饑荒、稅、兵、匪、官、紳。楊二嫂是當時社會既被侮辱、被損害,而又深受私有觀念支配的村鎮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變化說明了城鎮小市民的貧困化,從另一側面反映了農村經濟的破敗,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弊病。

楊二嫂和閏土2個人物也形成了對比,文中用楊二嫂的自私刻薄襯托了閏土的純樸善良。

五.佈置作業

1. 背誦文中關於閏土外貌描寫的三個語段。

2. 理解閱讀全文,探求本文的主旨。

第二課時

教學課型:合作探究----結合具體的內容,把握小說主題。

教學重點:1.抓住細節,把握“我”回故鄉、在故鄉、離開故鄉時的心情與感受。

2.理解小說中議論性語句。

教學程序:

一. 查字詞和背誦情況

二.合作探討,把握“我”回故鄉、在故鄉、離開故鄉時的心情與感受。

(一)閱讀第一部分,理解“我”回故鄉的心情與感受

1. “我”有一個回憶中的美好的“故鄉”,也有一個令人感到痛苦的現實的“故鄉”。前一個是美好的.但卻不是“故鄉”的現實,現實的“故鄉”是令人難以忍受的。當“我”回到日思夜想的故鄉時,心情如何?(“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

2.怎樣理解第3段“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我的故鄉好得多了”?本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討論並歸納:第3段先用一個感嘆句“阿!”再用一個否定的疑問句。這樣寫是因爲故鄉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因而產生懷疑,但又的確是“我”的故鄉。對懷疑加以否定,反映“我”的複雜思緒,沉重的心情,爲下文作鋪墊。在文章結構上起承上啓下的作用。

3. 怎樣理解第四節“故鄉本也如此,--雖然沒有進步,也未必有我所感的悲涼”?

討論並歸納:眼前蕭索的景象與“我”記憶中的故鄉造成很大的反差,心中疑惑既而感到悲涼,只得自我安慰,實則流露出一種憂憤之情。

(二)從“我”在故鄉的見聞感受來看,我的心情如何?

在故鄉,當母親提起閏土時,從前美麗的記憶立即蘇生過來,淡淡的喜悅暫時沖走了淡淡的悲涼。但是當看到在生活的重壓下變成木偶人的閏土的悲苦神情時,“我”又不禁悲從中來,而兒時以兄弟相稱的閏土竟然稱呼“我”爲“老爺”時,更讓我感到悲哀。

(三)閱讀第三部分,結合具體語句,把握“我”離開故鄉的心情。

“我”這次是“永別了熟識的老屋,而且遠離了熟識的故鄉”,到異地去謀生。離開時“我”的心情是怎樣的?有沒有依依不捨的情感?

“我”只感到“有些惘然”,“卻並不感到怎樣的留戀”。而且一想到在故鄉所遇到的人和事,“我只覺得我四面有看不見的高牆,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氣悶”;這“高牆”就是社會造成的精神上的“厚障壁”,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再想起閏土今昔的鉅變,“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由於有感於這複雜的世事變化,因而“我”對未來想得很多。

“我”無法消除與閏土之間的隔閡,但對未來是抱熱烈的希望和急切的憧憬的。希望宏兒和水生能夠一氣,不再像“我”和閏土一樣隔膜起來。作者希望下一代不要“辛苦展轉”、“辛苦麻木”、“辛苦恣睢”。希望他們有“新的生活”,是“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三. 理解文章第三部分議論性語句的深刻含義。

1.爲什麼“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

明確:閏土崇拜神鬼的偶像,態度虔誠,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好起來,這種願望是“切近”的;而“我”對未來充滿希望,“我”的希望是讓後輩過幸福的生活,我的願望是“茫遠”的,實現自己的這一希望又是非常艱鉅的。因此,“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了”。

2.“現在我所謂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製的偶像麼?”的含義是什麼?

明確:“手製的偶像”比喻“我”的主觀願望。如果說閏土是用泥塑木雕的偶像來麻木自己的話,那麼“我”則是用“希望”來安慰自己。

3.怎麼理解“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明確: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段告訴我們,希望的有無,取決於實踐,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奮鬥,等於沒有希望;希望雖然遙遠,而且實現起來困難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奮鬥,去實踐,希望就能實現。這段文字,意味深長,表達了“我”對“新生活”一定會來臨的堅定信心。

四.探討本文主旨

1. 時代說:這篇小說寫了兩個故鄉:一是記憶中的故鄉,一是現實目睹的故鄉。記憶中的故鄉,色彩鮮明,是一幅“神奇的圖畫”,現實的故鄉一片荒涼、沉重、窒息,“遠近橫着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點活氣”。對記憶中的故鄉和現實目睹的故鄉的描寫,作者採用了對比的寫法。這樣寫,突出了現實故鄉的每況愈下的變化,反映了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殘酷蹂躪下日趨破產的舊中國農村的社會現實。

2. 隔膜說:作品中的“我”是一個要求進步的知識分子形象。故鄉蕭索的景色顯示了當時農村的凋敝,襯托了“我”的悲涼心情。現實的故鄉與記憶中的故鄉距離太大,“我”非常失望;在故鄉所遇到的人和事,“我只覺得我四面有看不見的高牆,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氣悶”;這“高牆”就是社會造成的精神上的“厚障壁”,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隔膜。

3.創造說:透過閏土悲慘遭遇的描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舊中國農村日益破敗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舊社會對農民從肉體到精神的嚴重殘害,表達了作者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和堅定信念。

五.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最後3節議論性文字。

2.完成課後“探究  練習”。

六.板書設計:

故           鄉

記憶中的故鄉 現實的故鄉

環境 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碧綠的西瓜 天氣陰晦,冷風,蒼黃的天,橫着蕭索的荒村,沒有活氣

人物 閏土 紫色圓臉、小氈帽、銀項圈

“月夜瓜地刺猹圖”、“雪地捕鳥”

紅活圓實的手 臉色灰黃、很深的皺紋,破氈帽、極薄的棉衣

手“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只是搖頭、拿起煙管來默默的吸菸

楊二嫂 顴骨也沒有這麼高,嘴脣也沒有這麼薄

“終日坐着”  “瘦”,高顴骨,薄嘴脣,張着兩腳,“像一個畫圖儀器裏細腳伶仃的圓規”, 尖利的怪聲突然大叫、冷笑

對比的作用:環境的對比,揭示了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殘酷蹂躪下日益破產的社會現實;人物的對比,揭示了農民和城市平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的經濟上的剝削,政治上的壓迫,精神上的摧殘;人物關係的對比,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冷淡和隔膜。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故鄉魯迅教案課件3

教學目標:

1. 透過對具體的人物形象、今昔的環境、完整的故事情節的分析,使學生領悟本文主旨,體會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 把握文章對比手法的運用及其作用。

教材分析:

1.重點:領悟在景物描寫和肖像描寫中運用對比手法的好處。

2.難點:品味文中議論性的語句,體會它們對錶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學設想:這篇小說的情節比較淡化,但是環境描寫、人物刻畫則比較豐滿,對比手法的運用比較典型,所以在教學中,對情節略講,把重點放在環境描寫和人物刻畫的對比分析上。第一課時主要人物是把握小說的情節、線索,理解重點語句,瞭解環境描寫及其作用;第二課時主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環境中分析人物,在對比中把握人物的性格變化,探究小說的主題。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課型:講讀課----透過講讀把握小說的情節,理解有關語句的含義。

教學重點:整體感知,把握小說的情節和線索,瞭解環境描寫的作用。

教學流程:

一.匯入新課:

1. 由《鄉愁》“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啊在裏頭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匯入。

“鄉愁”在我國曆史上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涵。余光中的《鄉愁》表達了臺灣同胞對祖國大陸的思念,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思想感情。

2. 那麼魯迅《故鄉》中的故鄉又是怎樣的呢?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板書課題)

二.檢查字詞(PPT):

陰晦(huì)     蕭索(xiāo)    猹(chá)     五行缺土(híng)     弶(jiàng)

獾豬(huān)    潮汛(xùn)     髀(bì)      愕然(è)            顴骨(quún gǔ)

嗤笑(chī)     嚇(hè)        瑟縮(sè)    深黛顏色(dài)      惘然(wǎng)

恣睢(zì suī)

三.指導閱讀:

(一)複習小說的知識,注意把握小說的三個要素:人物,環境和故事情節。

(二)瞭解《故鄉》的寫作背景:是魯迅寫於1921年1月的一篇短篇小說,當時的時代背景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後十年的中國農村社會情況。辛亥革命雖然趕跑了一個皇帝,但並沒有改變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性質。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廣大的農民,處在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的雙重壓迫之下,加之軍閥混戰,社會動盪不安,他們紛紛破產,過着飢寒交迫和毫無政治權利的生活。

(三)按要求閱讀課文。

1.理清小說的情節和線索。

2.找出文中環境描寫的語句。(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3.劃出不理解的語句。

四.探索研究:

(一)小說的情節。

明確:課文以“我”回故鄉的活動爲線索,按照“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的情節順序。

第一部分(從開頭至“搬家到我在謀食的異地去”),寫“我”回故鄉所見之景和“我”見到故鄉的複雜心情,交代“我”回故鄉的目的。

第二部分(從“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門口了”至“已經一掃而空了”),寫“我”在故鄉處理搬家事務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

第三部分(從“我們的船向前走”至結尾),寫“我”漸離故鄉時的種種感觸。

(二)環境描寫:具體段落,比較環境的異同,結合寫作背景簡單分析導致環境變化的根本原因。

1.自然環境:(1)“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蓬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着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阿!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

分析:這正是一幅蕭索、荒寂的現實的深冬畫面。這裏透過時令、天氣、風聲、天色,勾畫出蕭瑟、昏暗的背景。冬天已經是草木凋零,蕭條冷落,“深冬”則更顯蕭索、荒寂。一個“又”字意思更進一層。陰晦的天氣、嗚嗚的冷風、“蒼黃”的天色,寫出光線的陰沉、昏暗,氣氛的淒冷、寒徹。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遠近橫着幾個蕭索的荒村”。“橫”指不整齊,了無生氣;“幾個”指零零落落,孤孤單單。“活氣”指活潑、生動的氣氛,“沒有一些活氣”可見其荒涼、死氣沉沉。整個畫面透出荒涼、死寂、了無生機。這幅圖畫正是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殘酷蹂躪下日益破產的舊中國農村的縮影。這樣的畫面給“冒了嚴寒”急於回鄉的“我”以內心的重創,“禁不住”則暗含了從美麗的回憶跌落到現實的變化過程。“悲涼”點出見到故鄉時的心境。

(2)“瓦楞上許多枯草的斷莖當風抖着,正在說明這老屋難免易主的原因。幾房的本家大約已經搬走了,所以很寂靜。”

分析:反映了“我”家家境的衰敗。“許多”、“枯”、“斷莖”、“抖”幾個詞就勾畫出了老屋的破敗、冷寂的景象。老屋的描寫既暗示了家庭的衰落,又烘托出“我”和母親的淒涼心情。

(3)“這時候,我的腦裏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着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分析:這裏描繪了一幅少年閏土月夜瓜地刺猹圖。深藍的大空、金黃的圓月、海邊的沙地、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這些美好的景物構成了色彩明快、豔麗的背景。在這一背景下,寥寥幾筆一個“項帶銀圈.手捏一領鋼叉”英姿勃勃的少年英雄就鮮活在讀者的面前。這與第一部分中描繪的陰晦的天氣、嗚嗚的冷風、“蒼黃”的天色、蕭索的荒村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2.社會環境:(1)“那時我的父親還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個少爺。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這祭祀,說是三十多年才能輪到一回,所以很鄭重;正月裏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講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個忙月(我們這裏給人做工的分三種:整年給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長工;按日給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種地,只在過年過節以及收租時候來給一定人家做工的稱忙月),忙不過來,他便對父親說,可以叫他的兒子閏土來管祭器的。”

分析:“家景也好”和“大祭掃的值年”排場,反映出20多年前“我”家境的紅火。這與現在的賣屋遷居形成對比,反映出中產階級經濟狀況的衰敗。從對“忙月”的介紹可見那時閏土家的經濟狀況雖不算好,但也還過得去。

(2)“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

分析:“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個木偶人了”一句,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環境黑暗。

3.比較環境的異同,並結合寫作背景簡單分析導致環境變化的根本原因。

分析:作者眼前的故鄉是一幅蕭索、荒寂、破敗的冬景圖,這正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殘酷蹂躪下日益破產的中國農村的縮影。廣大的勞苦大衆生活貧困,精神上被束縛。這幅荒村景象烘托了“我”在當時的悲涼心情和生活在其中的廣大農民的悲慘境遇。而記憶中的故鄉則是是一幅“神異的圖畫”。在這裏“我”從閏土的身上獲得了“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儘管當時“家景也好,我正是一個少爺”,可“我”與閏土“不到半日”,“便熟識了”,以至在分別時“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廚房裏,哭着不肯出門”。透過前後環境的對比揭示了辛亥單命後十年間廣大農民生活困苦的社會根源,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的勾結是造成中國農村破產,農民生活痛苦的真正原因。這種對比着的景物描寫,既充分地表達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也深刻地反映了農村的巨大變化,起到了景物描寫爲中心意思服務的作用。

(三)理解詞句。

1.詞語:

時候既然是深冬。(既:已經。然:詞尾。)             現代:既然……就(也)……(連詞)

天氣又陰晦了,(陰晦:陰沉昏暗。)                   卻又沒有影像,(影像:印象。)

沒有言辭(說的話)現代:說話時所用的詞語。           沒有什麼好心緒。(心緒:心情。)

聚族而居(而:表修飾。如:面山而居。相當:地。)

搬家到我在謀食地異地去。(謀食:謀生。)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素:向來。如許:這麼些。)

忽而全都閃電似的蘇生過來。(蘇生:甦醒。)

2.句子或語段:

(1)對§4的理解:20年來我思念的故鄉是美麗的。她在“我”心中是童年,是大自然,是天真無邪的小夥伴,是一幅“神異的圖畫”。而眼前荒涼、衰敗的故鄉景象,無情地粉碎了“我”的故鄉夢,一時間記憶中當然就“沒有影像”“沒有言辭”了。明明是故鄉衰敗不堪,接下去卻說“本也如此”,這是“我”的自我解嘲,自我安慰。

(2)理解“然而我又不願意他們因爲要一氣,都如我的辛苦展轉而生活,也不願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願意都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們應該,爲。”

作者在這裏否定了三種生活,一種是像“我 ”那樣異地謀生,到處奔波,生活不安定;一種是像閏土那樣在生活的重壓下貧困艱辛,精神萎靡而麻木;一種是像楊二嫂那樣生活每況愈下而變得尖刻、潑悍和勢利。表達了希望“有新的生活”的願望,但是新生活是什麼樣子,“我”也說不清楚,只能模糊的講是“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3)文章倒數第二節新課 標第 一網

爲什麼“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現在我所謂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製的偶像麼?”的含義是什麼?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表現了“我”既對“新的生活”充滿嚮往,又對能否實現不免迷惘的真實的思想。“手製的偶像”比喻“我”的主觀願望。如果說閏土是用泥塑木雕的偶像來麻木自己的話,那麼“我”則是用“希望”來安慰自己。

(4)理解“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只有美好的願望而不去探索實踐,希望必然落空,等於沒有;雖然實現“希望”困難重重,但是隻要去探索實踐,就有實現的可能。

五.佈置作業

1.課後“探究 練習”一

2.自我研討本文主旨

3.預習:本文對人物的塑造採用了哪些手法,爲何相隔20年會有這麼大的變化?

第二課時

教學課型:講讀課----在具體的環境中分析人物的性格。

教學重點:在對比中分析人物性格,揭示造成辛亥革命後十年間中國農村走向衰敗、蕭條、日趨破產的根源。

教學程序:

一.複習匯入:

(一)上一節課着重分析了環境和情節兩個方面,同學們還記得導致當時中國農村日益衰敗、農民生活日益痛苦的社會根源是什麼嗎?

(二)小說中寫了哪些主要人物?

“我”--閏土--楊二嫂   宏兒--水生

二.人物形象分析:

(一)閱讀課文第86段,從中尋找三個詞組,來概括“我--閏土--楊二嫂”三個人的生活特徵。

“我”--辛苦展轉,閏土--辛苦麻木,楊二嫂--辛苦恣睢。

(二)1.尋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閏土外貌、語言、動作、神情的語段,完成下列表格,並對人物性格作出分析。

變            化

外貌 語言 動作 神情 人物性格

少年閏土 紫色圓臉

小氈帽、銀項圈 教我雪地捕鳥,滔滔不絕 “月夜瓜地刺猹圖”

“雪地捕鳥”中相關詞語 怕羞 肖像描寫刻畫出少年閏土的健康可愛。家庭生活不算殷實,也還算過得去。

語言描寫表現了他的活潑多知,見多識廣。

中年閏土 臉色灰黃、很深的皺紋

破氈帽、極薄的棉衣

手“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用斷斷續續的話表達自己的心情和謙恭。

恭敬地叫“老爺”,要水生“給老爺磕頭”,認爲少年的“哥弟稱呼”是“不懂事”,“不成規矩”

手裏提着一個紙包

他只是搖頭、拿起煙管來默默的吸菸 “彷彿石像一般”、“像一個木偶人了”

歡喜--淒涼--恭敬 肖像的變化反映了家境的變化,家境的變化又折射出社會的變化。

動作描寫折射人物心理,把閏土內心不平,卻又無力反抗,更不知道如何改變現狀的苦悶心情刻畫得形象、逼真。

語言描寫可見其受封建思想、等級觀念毒害之深, 不僅經濟上困苦不堪,精神上也被嚴重摧殘。

神態描寫簡潔而又能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

分析 閏土的變化,不僅記錄着閏土苦難生活的歷史,而且也形象地顯示出閏土的精神變化,同時揭露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封建主義的壓榨給人民造成的苦難,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揭露了當時的社會弊端,從而啓發人們去深思,去探索,去走希望之路。

2.想一想,“我”理想中的閏土,見到“我“後應該是怎樣?

根據情節推想,言之有理即予以肯定。

3.造成閏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閏土的變化以及他與 “我”之間和諧關係的變異和幻滅,表現了封建等級觀念對農民及一般羣衆精神上的壓抑和毒害。

(三)1.尋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楊二嫂外貌、語言、動作、神情的語段,想一想,楊二嫂的過去與現在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其性格又有哪些變化?

變                化

外貌 語言 動作 人物性格

以前的楊二嫂 顴骨也沒有這麼高,嘴脣也沒有這麼薄  “終日坐着” “從沒有見過這圓規式的姿勢” 安分守己

現在的楊二嫂 “瘦”,高顴骨,薄嘴脣,張着兩腳,“像一個畫圖儀器裏細腳伶仃的圓規” 尖利的怪聲突然大叫、

討東西、逢迎、造謠

冷笑說 兩手搭在髀間、將“我”母親的手套“塞”在褲腰裏帶走了 外貌描寫表現她家庭生活狀況的變化,

語言描寫體現其潑悍、放肆、自私,

動作描寫表現其潑悍、刻薄、自私、卑劣、貪小便宜的小市民習氣。

分析 作者首先運用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方法讓楊二嫂出場。楊二嫂20年的遭遇和生活變化也反映出城鎮小市民階層的貧困化,反映了當時經濟衰敗的另一個側面。

2.文章在刻畫了閏土20年間的變化已經很深刻地表現了主旨,爲何還要塑造楊二嫂這個人物形象呢?

楊二嫂這個人物的變化,不是因爲年齡的關係。從豆腐店開不下去,或者是豆腐店已經不能維持她的生活,而她卻又必須要活下去的情況來看,她那令人憎惡的市儈性格必然是舊社會壓迫、扭曲的結果。這也從更廣泛的意義上揭示了文章主旨;另一方面,由於楊二嫂的自私、刻薄、潑悍和卑劣,更顯示出閏土的善良、樸實、忠厚可愛。

(四)1.尋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宏兒和水生的文字,想一想,這2個人物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宏兒和水生和諧融洽的關係,一如當年“我”和少年閏土的友好。這組人物關係爲後文的議論提供了基礎,也更反映出“我”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

(五)尋讀課文,結合文中關於“我”的心理描寫的文字,思考“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文章裏對於“我”主要採用內心獨白,直抒胸臆的方法。小說不同於一般記敘文,小說中的人物是經過藝術加工的人物形象,“我” 不是作者。是一個線索人物。

作品中的“我”是一個要求進步的知識分子形象。故鄉蕭索的景色顯示了當時農村的凋敝,襯托了“我”的悲涼心情。現實的故鄉與記憶中的故鄉距離太大,“我”非常失望,從而抒發了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無比憎恨的感情。

閏土的巨大變化,與“我”的思想隔閡刺痛了“我”的心,思想上引起極大震動、悲哀、憤慨。哀其不幸,寄予無限同情。

楊二嫂的變化,“我”感到討厭。

離別故鄉時複雜的思想感情,更使我們認識到“我”熱切要求推翻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革命精神,並能認識到改造舊社會實現新生活的艱苦性、複雜性,表現了“我”對革命任務艱鉅性的深刻認識和實現理想的信心、決心。小說最後閃光的一筆,一掃全篇沉悶的氣氛,反映積極謀求社會變革的進取精神,鼓舞人們爲新社會的出現而鬥爭的信心,同時把小說的主題思想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

(六)總結人物塑造的方法

1.對比手法            2.運用肖像、語言、動作、神情等手法,刻畫人物,形象鮮明。

三. 探究小說的主題思想

(一) 透過對具體的人物形象的刻畫、今昔環境的對比,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是造成中國農村走向衰敗、蕭條、日趨破產的根源。

(二)封建傳統觀念對勞苦大衆的束縛,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隔膜,封建思想對勞動人民的毒害。

(三)抒發作者對現實的不滿,表達對新生活的熾熱的希望。

凡有理皆可,都應該予以肯定。

四.描畫“故鄉”,以景傳情。

根據文章的描述以及你對文中各人物的理解,請描畫一下魯迅筆下的“故鄉”,注意色調的選用。

五.佈置作業

1. 背誦描寫閏土外貌的文字和課文最後3節議論文字。

2. 積累關於思鄉的詩詞名句。

板書設計:

小英雄                      木偶人

活潑、勇敢                  遲鈍、麻木

豆腐西施                   潑悍自私

說明:十字架比喻是封建思想和封建等級觀念,給舊社會勞動人民心理上帶來的陰影。整個板書突出本文寫作上特色-----對比手法的運用。

故鄉魯迅教案課件4

教學目標:

1.理清小說結構層次,感悟作者情感脈絡及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強烈願望。

2.分析本文透過對比寫法塑造的人物形象,領會小說所表現的主題思想。

3.揣摩、品味課文的抒情意味的語言,摘抄積累詞語、句子和精彩語段。

4.在本文閱讀過程中,訓練學生的思維,養成良好習慣,教給閱讀方法。

教材分析:

《故鄉》寫於1921年,其中的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於真正的現實生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內,特別是辛亥革命後十年間中國農村經濟凋敝,農民生活日益貧困的歷史,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小說的內容博大精深,但文筆卻質樸無華,語言精練但形象易懂,所以在文字疏通、情節理解、技法學習上並不需花大力氣,可是人物形象及文中所含哲理需細細品味。

教學設想:

課文不過是教會學生學習的例子,閱讀教學不能僅滿足於讓學生讀懂具體的課文,而應該着眼於訓練學生的思維,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的語文素養。本教案從營造輕鬆、平等、自由的交流氛圍入手,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整體感知;反饋展示,討論交流;合作探究,分析形象;品味語言 ,體會感情;理解朗讀,積累詞語;回顧過程,交流收穫;並在本文的導讀過程中,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習習慣,授與給小說閱讀的方法,爲學生自主閱讀小說提供借鑑。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流程:

第1課時

一、匯入新課

設計(一)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關於故鄉的話題,歷代文人騷客唱出了許多悽婉的心聲。處於變革時代的思想家魯迅先生,憑着滿腔愛國熱情,以其敏銳的感覺,深沉的思索,寫下了《故鄉》這篇小說。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小說。

設計(二)

同學們喜歡不喜歡讀小說?能說說你們是怎樣讀小說的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魯迅創作於1921年的一篇小說《故鄉》,並透過這篇小說的閱讀,探討閱讀小說的方法。

二、檢查預習

1.聽錄音,要求學生讀準生字詞並解釋重點詞語的含義。

陰晦(huì)   猹(chá)  五行(xínɡ)缺土  弶(jiànɡ)

腳踝(huái)  潮汛 (xùn)  髀(bì)  愕(è)然 嗤(chī)笑

嚇(hè)   瑟(sè)索   黛 (dài)    恣(zì)睢(suī)

陰晦:陰沉昏暗。

聚族而居:同族各家聚在一起居住。

無端:無緣無故。

愕然:吃驚的樣子。

嗤笑:譏笑。

惘然:心裏好象失去了什麼的樣子。

展轉:這裏形容生活不安定,到處奔波,通“輾轉”。

恣睢:放縱、兇暴。

2.從名、時、地、著、評方面說說作者及《故鄉》創作情況。

明確:

名:作者是魯迅;原名周樹人,地:浙江省紹興市人,時、評:魯迅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著:他的代表作是小說《阿Q正傳》。

三、自主閱讀,整體感知

1.想一想,小說的敘事線索是什麼?理清小說的結構層次。

2.根據你對對課文內容的感受,在原題目《故鄉》前加上定語。

四.反饋展示,討論交流

預設以下問題,引導學生交流:

1.討論課文的敘述的線索和小說的結構層次。

明確:小說以“我”回故鄉的見聞和感受爲線索展開故事情節的,按時間先後爲順序,全文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5段),寫的是故鄉的蕭條景象, “我”的複雜心情,交代了“我”回故鄉的目的;第二部分(6-77段),寫“我”在故鄉的所見、所聞、所憶、所感,重點寫了閏土的變化;第三部分(78-88段)寫“我”離開故鄉時的種種感觸,表達我追求新生活的執著信念。

2.學生按以小組爲單位,逐個說說各自給課文原標題故鄉前加的定語,並引用課文來闡釋理由。

明確:

如:在故鄉前加的定語有:日趨破產的故鄉、清晰而又模糊的故鄉、蕭條、衰敗的故鄉。其中,我認爲加蕭條、衰敗這兩個詞最準確,理由是第二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寫的“天氣陰晦、冷風嗚嗚的響、蒼黃的天、蕭索的荒村”所寫的故鄉農村景象就是衰敗荒涼的;

又如:被壓抑、被毒害的故鄉。故鄉的各種變化,包括環境的變化,人的變化,文中第74自然段,指出都是“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造成的,是封建統治、封建等級觀念對羣衆精神上的壓抑和毒害造成的。

3.作者在本文中都寫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說的主人公是誰?

明確:

本文寫的人物有閏土、楊二嫂、母親、水生、宏兒和“我”;閏土就是本文的主要人物, “我”是本文的線索人物。

第2課時

一、出示目標

上節課,我們感知了小說《故鄉》的內容,透過爭論,明確了小說的主人公是閏土。這節課,我們就來合作探究,共同賞析閏土這個人物形象。

二、 合作探究,分析形象

1.看一看,魯迅先生是怎樣來描寫閏土的?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劃出文中寫閏土的句子,完成下邊的表格。

(用小黑板出示表格,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根據表格的要求劃出文中寫閏土的句子)

(學生上黑板填表,並讓學生不斷補充,最後學生填出的表格內容如下)

對比內容 少年閏土 中年閏土

外貌 “十一二歲”“紫色圓臉,頭戴小氈帽,頸上套一個銀項圈”“紅活圓實的手。” 臉色灰黃,很深的皺紋,眼睛周圍腫得通紅,手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動作

語態

“手捏鋼叉,向猹盡力刺去”

很高興,說話脫口而出,滔滔不絕。

4個省略號,說明閏土心裏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說也說不完。 “現了歡喜和淒涼的神情”“只是搖頭,臉上雖然刻着許多皺紋,卻全然不動,彷彿石像一般”說話吞吞吐吐,斷斷續續。

9個省略號,說明閏土心裏有說不盡、道不明的苦處。

對我態度 “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送我貝殼和鳥毛”,告訴我很多希奇的事。 恭敬地叫“老爺”,要水生“給老爺磕頭”,認爲少年時的“哥弟稱呼”是“不懂事”,不成“規矩”。

生活態度 捕鳥、看瓜、刺猹、拾貝、觀潮…… 揀了“一副香爐和燭臺”。

2.從表中的語句中,我們可以看出少年閏土是怎樣的形象?中年閏土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是什麼原因使一個天真活潑、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的小英雄變成了麻木迷信的木偶人呢?

明確:

少年閏土,天真活潑、無憂無慮,懂得很多生產知識,簡直是個小英雄;中年閏土,變成了滿臉愁苦、麻木的迷信的木偶人。“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這是封建統治的壓迫,使閏土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

3.“我”對閏土的態度前後有什麼不同?爲什麼?閏土這個形象表現什麼樣的主題?

明確:

當年,“我”因閏土心裏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而羨慕不已;現在,“我”爲閏土與我之間的不瞭解和隔膜感到悲哀,使“我”與閏土之間的關係產生了冷漠、隔膜。閏土這個形象揭露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級觀念對羣衆精神上的壓抑和毒害。

4. 既然閏土的變化已經反映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級觀念對人們精神上的壓抑和毒害了,作者爲什麼還要花那麼多的筆墨來寫楊二嫂呢?

明確:

其實這也是一種過對比手法,小說以楊二嫂楊二嫂的自私、尖刻、貪婪、勢利來對比襯托閏土的淳樸誠實,從更廣泛意義上展示人與人關係的隔膜,深入揭露封建社會傳統觀念對他們的精神毒害,造成人們純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這兩個人物形象,真切地抒發了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希望有新生活的熾熱感情。

5. 課文從哪些方面去描寫楊二嫂的?表現她什麼樣的性格特徵?

明確:

透過肖像、語言、神態、動作的細節描寫,表現了楊二嫂的自私、尖刻、貪婪、勢利的性格。

三、品味語言 ,體會感情

齊讀第三部分課文,品味、領悟小說語言。

1.同學們對這部分課文,感受最深的是哪些語句?爲什麼?

(讓學生從內容和語言方面談個人感受)

2.從文中看,“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明確:

文中的“我”是一個有作者影子,具有進步思想傾向,同情、熱愛勞動人民的知識分子形象。

3.面對回故鄉的所見所聞,這位同情、熱愛勞動人民的具有進步思想傾向的知識分子當時有什麼樣的感受?“我只覺得我四面有着不見的高牆,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氣悶”文中的“高牆”指什麼?

明確:

指封建思想,等級觀念毒害下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冷淡隔膜。

4.在“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爲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麼樣的生活?

明確:

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5.“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我”爲什麼要“害怕”?

明確:

因爲魯迅當時還是個進化論者,這種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只是“我”的理想,但怎麼實現,“我”無法回答,所以想到希望的能否實現,自然便害怕起來。

6.爲什麼說“他的願望切近,我的願望茫遠罷了”?

明確:

閏土的願望只是希望眼前能過上幸福生活,所以說 “切近”,我的願望是普天下的人都過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願望能否實現還是未知數,所以茫遠。

7.課文再次出現海邊奇異的圖畫,表現了什麼?

明確:

海邊奇異的圖畫是“我”對美好希望的想象和憧憬。

8. “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句話有什麼深刻含義?

明確:

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這句話告訴人們:只有美好的願望而不去探索實踐,希望必然落空,等於沒有;雖然實現希望困難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實踐,希望纔有實現的可能。

四、理解朗讀,積累詞語

老師告訴過大家這麼一句話:“學理如建樓,學文如堆沙”。學習語文,強調的是在文字閱讀過程中,要注意積累詞語、格言警句和精彩語段,豐富自己的詞彙,爲今後的更好地讀寫打基礎,下面,請同學們摘抄本文中你喜歡的詞、句、段,然後全班交流。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全文,圈劃摘抄文中詞語。

2.學生讀一讀各自摘抄的詞語、句子、段落。

五、回顧過程,交流收穫

1.《故鄉》這篇小說,我們已經學習完了,透過本文的閱讀,同學們有什麼感受和收穫?請同學自由談談?

2. 同學們都採用了什麼方法來學習《故鄉》?我們是學習按怎樣的步驟來學習課文的?請同學們回顧學習一下學習本文的過程。

明確:引導學生回顧故鄉的學習過程,歸納小說閱讀的方法:感知小說內容--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感悟語言--摘抄積累語詞。並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將這種方法運用到今後的小說閱讀中去,反覆訓練,形成能力。

六.拓展訓練,佈置作業

課外選讀魯迅先生的兩篇作品,並給魯迅先生寫一封信,談談對他的作品、思想、生活經歷、人生哲學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悟。

板書設計:

小說閱讀方法:感知內容--分析形象--品味語言--積累語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