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現代作家 > 冰心

冰心《憶讀書》預習學案

冰心1.96W

預習

冰心《憶讀書》預習學案

【學習目標】

1.透過比較與鑑別,學會簡單分析、評價圖書的方法。

2.培養自覺閱讀經典名著的興趣。

3.感受作者讀書的快樂,明白“開卷有益”的道理。

【原文欣賞】

一談到讀書,我的話就多了!我自從會認字後不到幾年,就開始讀書。倒不是4 歲時讀母親教給我的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國文教科書第一冊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後的那幾冊,而是7 歲時開始自己讀的“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國演義》!

那時我的舅父楊子敬先生每天晚飯後必給我們幾個表兄妹講一段《三國演義》,我聽得津津有味,什麼“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聽極了,但是他講了半個鐘頭,就停下去幹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帶着對於故事下文的無限懸念,在母親的催促下,含淚上牀。

此後我決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國演義》來,自己一知半解地讀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雖然字音都讀得不對,比如把“凱”唸作“豈”,把“諸”唸作“者”之類,因爲就只學過那個字一半部分。

談到《三國演義》我第一次讀到關羽死了,哭了一場,便把書丟下了。第二次再讀時,到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場,又把書丟下了,最後忘了是什麼時候才把全書讀到分久必合的結局。

這時就同時還看了母親針錢籮裏常放着的那幾本《聊齋志異》,聊齋故事是短篇可以隨時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這對於我的作文課,很有幫助,時爲我的作文老師曾在我的作文字上,批着“柳州風骨,長吉清才”的句子,其實我那時還沒有讀過柳宗元和李賀的文章,只因那時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寫的。

因爲看《三國演義》引起了我對章回小說的興趣,對於那部述說“官逼民反”的《水滸傳》大加欣賞。那部書裏着力描寫的人物,如林沖——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回,看了使我氣憤填胸!武松、魯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極其生動的風格,雖然因爲作者要湊成36 天罡72 地煞勉勉強強地滿了一百零八人的數目,我覺得也比沒有人物個性的《蕩寇志》強多了。

《精忠說岳》並沒有給我留下太大的印象,雖然岳飛是我從小就崇拜的最偉大的愛國英雄。在此順便說一句,我酷愛古典詩詞,但能夠從頭背到底的,只有嶽武穆的《滿江紅》“怒髮衝冠”那一首,還有就是李易安的'《聲聲慢》,她那幾個疊字:“尋尋,覓覓,悽悽,慘慘,慼慼……”寫得十分動人,尤其是以“尋尋覓覓”起頭,描寫盡了“若有所失”的無聊情緒。到得我11 歲時,回到故鄉的福州,在我祖父的書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給他的《茶花女遺事》,使我對於林譯外國小說,有了廣泛的興趣,那時只要我手裏有幾角錢,就請人去買林譯小說來看,這又使我知道了許多外國的人情世故。

《紅樓夢》是在我十二三歲時候看的,起初我對它的興趣並不大,賈寶玉女聲女氣,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厭煩,還是到了中年以後,再拿起這部書看時,才嚐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我這一輩子讀到的中外的文藝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從讀書中我還得到了做人處世的“獨立思考”的大道理,這都是從“修身”課本中所得不到的。

我自1980 年到日本訪問回來後即因傷腿,閉門不出,“行萬里路”做不到了,“讀萬卷書”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會得到許多書刊,知道了許多事情,也認識了許多人物。同時,書看多了,我也會挑選,比較。比如說看了精彩的《西遊記》就會丟下煩瑣的《封神傳》,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滸傳》就不會看索然乏味的《蕩寇志》,等等。對於現代的文藝作品,那些寫得朦朦朧朧的,堆砌了許多華麗的詞句的,無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風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從腦中抹去,但是那些滿帶着真情實感,十分質樸淺顯的篇章,那怕只有幾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動神移,不能自己!

書看多了,從中也得到一個體會,物怕比,人怕比,書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因此,有某年的六一國際兒童節,有個兒童刊物要我給兒童寫幾句指導讀書的話,我只寫了幾個字,就是:

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作者介紹】

冰心(1900-1999),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原名謝婉瑩,早年創作詩歌,被稱爲春水體;代表作散文集《寄小讀者》,被稱爲冰心體。課文題爲《憶讀書》,“憶”是行文的線索。

【正音正字】

笸籮pǒ 天罡gāng 煩瑣suǒ

【詞語訓練】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氣憤填胸 人情世故 做人處世 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 栩栩如生 索然無味 無病而呻 自作多情 風花雪月 真情實感 心動神移

【自我測試】

你知道課文涉及的幾部作品嗎?

《滿江紅》:宋代抗金愛國將領岳飛的詞。

《聲聲慢》:宋代著名女詞人,婉約詞重要代表李清照的詞。

《三國演義》:明羅貫中著,我國第一部長篇小說;主要人物劉備、諸葛亮、曹操、關羽。

《水滸傳》:元末明初施耐庵著,章回體小說;主要人物晁蓋、宋江、林沖、武松、魯智深。

《西遊記》:明吳承恩著,我國第一部神魔題材長篇小說;主要人物唐僧、孫悟空、豬八戒。

《紅樓夢》:清曹雪芹著,代表我國古典小說的最高成就;主要人物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

《聊齋志異》:清蒲松齡著,短篇小說集,代表我國文言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

《蕩寇志》:一名《結水滸傳》,清俞萬春著,章回小說;主要人物陳希真、陳麗卿。

《精忠說岳》:清錢彩著,章回小說;主要人物岳飛、牛皋。

《封神榜》:又名《封神演義》,明許仲琳著,章回小說;主要人物姜子牙、哪吒。

《茶花女遺事》:即《茶花女》,法國作家小仲馬著;主要人物茶花女。

【課文分析】

課文的層次結構如下:

第一部分(第1段),開頭語,領起下文的回憶。

第二部分(第2-13段),回憶各階段的讀書生活以及讀書的感受和體會。

7歲:《三國演義》  對閱讀產生興趣,對英雄人物產生深深敬意。

《聊齋志異》  語言素養在閱讀中不知不覺提高。

《水滸傳》   崇拜英雄,開始認識作品中人物的個性風格。

《精忠說岳》  沒留下太多的印象。

11歲:《茶花女遺事》 涉獵外國小說,瞭解到外國人情世故。

12歲:《紅樓夢》   興趣不大。

中年後《紅樓夢》   感受到朝代和家庭興亡盛衰的滋味。

晚年 讀萬卷書 對世界瞭解更多,學會了書的挑選與比較。

第三部分(第14-15段),指導少年兒童讀書。

課文語言自然、親切,往事娓娓道來,不乏生動的敘述,形象的描寫。如:“我只好帶着對故事下文的無限懸念,在母親的督促下,含淚上牀。”“含淚上牀”寫表情與動作,表現對故事戀戀不捨卻又無可奈何的心情,極生動。“我第一次讀到關羽死了,哭了一場,把書丟下了。第二次再讀時,到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場,又把書丟下了。”“那時只要我手裏有幾角錢,就請人去買林譯小說來看……”這些描寫與敘述形象生動,表現作者對讀書的極大熱情。

課文第12段,運用了幾組對比強烈的詞語,來表達作者對書的感受與評價:“精彩”與“煩瑣”,“栩栩如生”與“索然無味”,“自作多情”、“無病呻吟”與“真情實感”,“華麗”與“質樸”,透過這些詞語,表達了作者鮮明的褒貶情感,也顯示出作者的讀書趣味與追求,冰心崇尚的是那些描寫生動、富有真實情感的文章。

冰心用順敘法,記敘了自己的讀書生活,以及讀書的感受和認識:讀書拓展見聞,提高語言修養,豐富精神生活,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深情地告誡我們: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複習

【思維訓練】

1,少年冰心讀了許多名著,她對這些名著是什麼態度?

( 閱讀廣博,從不囫圇吞棗,而是以自己的眼光對書進行取捨。 )

2,冰心選擇書的標準有哪些?這說明什麼?

( 情節要精彩;人物鬚生動;感情應真摯;語言不要過於華麗。//少年冰心是個有思想的人。 )

3,少年冰心的讀書經歷給你什麼啓示?

( 要有選擇地讀書,讀對自己有益的書;要多讀書,廣泛涉獵名著、好書;要堅持讀書,要有毅力,持之以恆,必有好處。 )

4,作者爲什麼會說“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

( 和興趣吻合,被書感動,作文得益,人物刻畫傳神,認識歷史和異國風情。 )

5,如何理解“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 這九個字,言簡意豐,三句話,層層遞進。第一句,倡導大家讀書,讀書有益;第二句,在讀書的數量上給予建議,多讀多受益;第三句,在讀書的選擇上給予指導,選好書,受益無窮。這三句話也是對全文的敘述的一個極精彩的概括總結。 )

6,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穫?

7,文章提及的名著你看過嗎?選擇感受最深的,寫一篇讀後感。

8,寫出下列成語的同義成語和反義成語:

津津有味 ( 同義:興致勃勃;           反義:索然無味、味同嚼蠟。 )

一知半解 ( 同義:生吞活剝、囫圇吞棗;      反義:見多識廣、滿腹經綸。 )

栩栩如生 ( 同義:躍然紙上、活靈活現、生龍活虎; 反義:死氣沉沉。 )

怒髮衝冠 ( 同義:怒火攻心、怒火萬丈、怒火中燒、怒形於色、怒不可遏、令人髮指;

反義:喜上眉梢、喜出望外、喜笑顏開、喜氣洋洋、喜形於色。 )

無病呻吟 ( 同義:長吁短嘆;           反義:寧死不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