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雜文

童年讀書筆記摘抄賞析

雜文2.72W

《童年》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爲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分別爲《在人間》、《我的大學》)。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前蘇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寫出了高爾基對苦難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字裏行間涌動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強。下面yjbys文學網小編爲大吉分享的是童年讀書筆記摘抄賞析,歡迎閱讀!

童年讀書筆記摘抄賞析

1、伏爾加河藍色的水面上,桔紅色的輪船在逆流而上,而一張張金色的葉片則緩緩順流漂下。

2、我非常害怕外祖父,總覺得他的綠眼珠無時無刻不在盯着我看。

3、那曲子激昂中含着憂傷,彷彿是從高山奔流而下的河水,激盪在房間中。

4、經常有人聽見了他們的歌聲從窗戶底下停下來看着他們,那一張張仰起的面孔讓我想起沒洗的髒盤子。

5、在她沒來之前,我彷彿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斷的線把我周圍的一切連接起來,織成五光十色的花邊,她馬上成爲我終身的朋友,成爲最知心的人,成爲我最瞭解,最珍貴的人——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是我充滿了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

6、在人們心裏,歡樂和憂愁幾乎糾纏在一起,以不可捉摸的`,令人不解的速度互相交替着。

7、小的時候,我想象自己是一個蜂窩,各式各樣普通的粗人,全像蜜蜂斯的把生活的知識和思想送進蜂窩裏,他們儘自己所能做到的慷慨大量地豐富我的心靈。這種蜜蜂常常是骯髒而味苦的,但只要是知識,就是蜜。

8、夜來了,一種有力的、清新的、宛如慈母的體貼似的東西諸如胸懷,寂靜像溫暖的、毛茸茸的手輕揉地撫摸着,拂去記憶中應當忘掉的一切,——拂去白天所沾染的一切侵蝕人的細塵。

9、母親下葬後幾天,外祖父對我說:"喂,列克謝,你不是獎章,不能老是掛在我的脖子上,這不是你呆的地方,你到人間混飯吃去吧..."於是,我去了人間。

10、陰沉的秋天,不僅看不見太陽,也感覺不到陽光的溫暖,甚至能夠忘記太陽的存在——就在這樣的秋天裏,我曾不止一次在樹林裏迷過路。當你已經遠離了大路,又身心疲憊找不到小路時,你只有踩着泥濘的道路,越過叢叢的荊棘,踏着高低不平的土墩,徑直向前。這樣,最終你總能走上寬闊的大路!

11、就這樣,我做出了決定。這一年的秋天,我要到喀山去了,抱着也許在那兒能讀大學的熱望。

12、伏爾加河藍色的水面上,桔紅色的輪船在逆流而上,而一張張金色的葉片則緩緩順流漂下。

13、歌唱中,外祖母時而前進,時而後退,時而飛旋,青春瞬間回到了她的身上,令她呈現出一種鮮花綻放般的美麗。每個人都被她吸引住了。

14、茨岡臉色紅紅地走到廚房中間,像一團火焰般地跳動起來:兩手高高揚起,腳步快得讓人難以分辨,襯衫抖動着,像燃燒一般發出燦爛地光輝。他放縱地舞着,彷彿開啟門讓他出去他就能跳遍全城!在漫長的空虛無聊的歲月裏,打架鬥毆就是過節,失火反倒可以開心解悶;在呆板的毫無表情的臉上,傷痕也能給人增添光彩。

15、陽光斜着射進來,照在桌子上,盛着格瓦斯酒和伏特加的兩個長頸瓶,泛着暗綠的光。

讀書筆記:

童年,是快樂的,是幸福的,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不必管人世間的險惡紛爭,也不必管社會的黑暗腐敗……而高爾基的《童年》中則是一個完全相反的例子,沒有孩子的天真,活潑,只有每天數不盡的工作,受盡外祖父的虐待,卻從來沒有抱怨過一句,讓我感慨萬千。

《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在7歲父親去世後,隨母親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過歲月。其間,他得到外祖母的疼愛、呵護,受到外祖母所講述的優美童話的薰陶,同時也親眼目睹兩個舅舅爲爭奪家產爭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瑣事中所表現出來的自私、貪婪。這種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善與惡、愛與恨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廖沙就是在這種“令人窒息的,充滿可怕的景象的狹小天地裏”度過了自己的童年。

阿廖沙的生活是多麼悲慘啊: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安安靜靜”的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爲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樸實、深愛着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儘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後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擡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死了。

阿廖沙的生活多麼黑暗啊,就像他的家庭一樣——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爲爭奪財產常常爲一些小事爭吵、鬥毆……。周圍的人貪婪、殘忍、愚昧。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她勤勞、堅強、善良,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向醜惡現象屈膝的人。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是幸福的,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多彩的: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着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着品嚐;想要什麼,就有什麼;被人欺負,家人會毫不猶豫地狠狠地教訓那人一番……但擁有着這些,我們似乎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爲,在我們眼裏,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珍惜童年,珍惜如今這美滿、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