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寓言

關於寓言故事(合集15篇)

寓言2.95W

關於寓言故事1

烏鴉口渴得要命,飛到一隻大水罐旁,水罐裏沒有很多水,他想盡了辦法,仍喝不到。

關於寓言故事(合集15篇)

於是,他就使出全身力氣去推,想把罐推倒,倒出水來,而大水罐卻推也推不動。這時,烏鴉想起了他以前使用的辦法,用口叼着石子投到水罐裏,隨着石子的增多,罐裏的水也就逐 漸地升高了。最後,烏鴉高興地喝到了水,解了口渴。

這故事說明,智慧往往勝過力氣。

關於寓言故事2

從前,在一片山林旁邊的村子裏生活着一羣人,他們靠砍伐山林裏的樹木謀生。

漸漸地,村民們發現,這個村子裏的風沙越來越多,經常遭受沙塵暴。感知這種變化的村長從外面請來了幾個專業人員來調查是怎麼回事。 村長說:“怎麼回事?我們村子以前從來沒有這樣過,氣候都是很怡人的。” 專業人員經過調查後告訴村民們:“是因爲村子旁的那片山林的緣故。以前山林裏的樹木可以防風固沙,對你們的村子起到保護作用,可是你們卻親手破壞了村子的保護神,現在山林裏的樹木還剩下以前的一半了,如果你們還不吸取教訓繼續伐木的話,這個村子就會被沙子淹沒的。” 得知後果如此嚴重,村民們立刻召開了緊急會議,會上大家激昂慷慨,發表了許多非常正確的意見,提出了非常正確的議案。爲了使村子免於被沙子淹沒,挽救他們自身的命運,亟須採取的措施,就是全面停止砍伐樹木,並且栽種樹苗。最後全體一致透過了決議。每一位村民都稱讚這是一個很好的決議。不過每一位村民都想填飽肚子啊,他們都只有這麼一條謀生的路子。於是,他們都想,這麼大一個山林,自己砍那麼一點,關係是不大的。但他們都這麼想,也都這麼幹,對山林的砍伐一點也沒有減少。 事情發展得日益嚴重。會議不斷地被召開,停止砍伐的呼聲更爲強烈,決議的措辭也更爲嚴厲而迫切。但情況依然如故,每位村民依然照砍不誤。 直到有一天,山林裏的樹都被砍完了,只剩下一棵棵幼小的樹苗,風沙無情襲來,把這些小樹苗連根拔起,沒有任何阻礙地直衝村子。

終於,村子被黃沙淹沒了,村民們不但沒了謀生之路,連家園也沒有了。

寓意:

村民的思想就如同社會上有些人一樣,認爲自己犯一些小錯不要緊,不會影響大局,但如果大家都這樣想,事情就不堪設想了。我們小朋友做任何事都要嚴格要求自己,因爲我們每個人都是集體中的一分子,集體的榮譽靠我們每個人的努力,所以千萬不要爲自己找這樣或那樣的理由,而不嚴格要求自己。

寓言故事寫作方法

首先要有一個通俗簡單的故事。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開始,寓言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說理。透過講述故事來達到說理的最終目的,故事情節設定的好壞關係到寓言的未來。古希臘《伊索寓言》中的名篇《農夫和蛇》在世界範圍類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的成功之處在於故事的可讀性很強,無論你的文化水準高低都能在簡練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我國的寓言名篇《自相矛盾》也是如此。漢語中的矛盾一詞就直接由這則寓言故事演化而來,由此可見寓言的故事魅力是何等重要。

沒有一個有趣的故事,道理就沒有一個好的安身之地。同學們可發揮豐富的想象、運用比喻、擬人、動作、誇張等修辭手法,使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活動起來,讓他們來到你的故事中,演講出一個富含某種哲理的故事。但是,所有的事物都要符合大自然的規律,不能有悖常理。故事既要簡短又要趣味盎然、新鮮活潑,才能吸引人,讓讀者在笑聲中有所獲益。

其次,一個簡單明白的道理是寓言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蘊含一個怎樣的道理,既要聯繫到作者的主旨,也要依據故事情節的發展來決定。

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寓言創作的靈魂,就好似人類必須要有思維一樣重要。在寓言創作中寓意是一根看不見的線,大多數時候,這根線並不會直接在文字中體現。但是,好的寓言的寓意,會隨着讀者的閱讀進程而逐漸明晰。這是寓言獨立作爲一種文學體裁的魅力所在。如古代作品《東施效顰》就很有代表性,他的寓意並未直接體現在文字中,但是讀過的讀者大都體會到東施效顰、欲蓋彌彰的效果。而我們小朋友寫寓言可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講一些淺顯的生活道理。例如:教育大家要尊老愛小、熱愛勞動、不講謊話等道理,也可以透過寓言給大家講一些生活常識,教會大家遵守交通法則,正確使用水、電等。

小朋友們由於缺少生活經歷不容易寫出哲理深刻的寓言。但寓言一定要有一定的道理、現實意義或教育性。

實際上寓言故事都是一則人生的哲理,只要你好好的體會理解他你就會明白他的含義。

關於寓言故事3

鴿與秋果

從前,有一對鴿子,同住在一個巢中,相依爲命地過着快樂的生活。

在一個金色的秋收季節,樹上的果子都熟透了。它倆共同採集了滿滿的一巢。過了一段時間,果子風乾了,漸漸縮少到只剩半巢了。

雄鴿子氣憤地斥責雌鴿子說:“別吃了!當初採集果子的時候是多麼辛勤勞苦,現在你獨自大吃,只剩下一半了!”

雌鴿覺得受了委屈,就分辯說:“我根本沒有獨自大吃,是果子自己減少了。”

雄鴿不信,又氣又恨地說:“不是你獨自大吃,那果子爲什麼會自己變少呢?”說完,便用嘴把雌鴿啄死了。

又過了些日子,天降大雨,乾果子得到雨水的滋潤,膨脹起來,又同原來一樣,裝了滿滿的`一巢。

雄鴿這才恍然大悟。它悔恨地責怪自己:“果子一點兒也沒少,是我錯誤地把它殺死了。”它情不自禁地哭叫自己命苦,並呼喚雌鴿,“我親愛的,你到哪裏去了啊!”

不可只見到表面現象,就主觀武斷地出口傷人,要透過表面現象,深入瞭解事物內在的發展變化,掌握其規律和特點,這樣纔不會犯錯誤。

關於寓言故事4

關於寓言故事的成語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捕風捉影:風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說話做事絲毫沒有事實根據。

杞人憂天: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杯弓蛇影:將映在酒杯裏的弓影誤認爲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鄭人買履: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

不合時宜:不適合時代形勢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習尚。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倖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曲突徙薪: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竈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採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

拋磚引玉: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牴觸。

濫竽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刻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葉公好龍: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亡羊補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畫蛇添足: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

掩耳盜鈴: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買櫝還珠: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

關於寓言故事5

一天,老虎大王丟了一個價值連城的王冠,他怒火沖天,急急忙忙地找到了小兔子、狡猾的狐狸、還有沉穩的大象,一個一個質問有沒有見到王冠。

小兔子蹦蹦跳跳地進了老虎大王的辦公室,問道:“大大大……王,有有有什麼事呀?”老虎大王生氣地說:“你見到我的王冠了嗎?”小兔子害怕地說:“大大大……王……我可沒有看見。”老虎說:“那你走吧!”小兔子飛一般的跑了出去。狐狸在路上的草叢裏見到了一個王冠,心想:“肯定是老虎跑的時候讓樹枝刮掉了,卻沒發現,這麼漂亮的王冠,我纔不給你!”輪到狐狸了,他大搖大擺的走進來問:“大王,您叫我有什麼事嗎?”

“你把我的王冠交出來,有人說你撿到了”,老虎大吼,狐狸打了一個激靈,眼睛滴溜溜一轉“難道他發現了?不可能!他在詐我!”“我纔沒看見!不過聽說大象撿着了。”狐狸答道。老虎把大象叫進來,火冒三丈地對大象說:“是你偷走我的王冠了吧?”大象揚起鼻子,拱拱嘴,露出雪白的大象牙說:“我纔沒有呢!”大象走了,狐狸對老虎說:“如果我幫你找到王冠,你送給我一棟別墅吧?”老虎心很急,說:“行吧!”狐狸過了兩天交給了老虎,如願以償的得到了一棟別墅。

關於寓言故事6

人們常說,君子善養浩然之氣。這句話就是孟子說的,被記錄在孟子與他最得意最看重的學生公孫丑的對話之中。

在這段對話中,孟子用揠苗助長的寓言故事來教育自己的學生不要想着不勞而獲,不要動歪門邪道的心思,要有浩然正氣,一個人的思維格局要非常廣闊,才能提高自己的修養,提升自己的境界。君子要把時間用在提升內在的修養上,因爲表面的仁義之舉是沒有用的,因爲如果一個人僅僅是想着如何做好事,如何與人爲善是不行的,這樣就是作秀,但是自己的內心得不到滿足,不能真心實意,心悅誠服的做這些事,那也算的上是真正的君子,而且自己也會厭倦的。

同時孟子指出,養浩然之氣並不是普通的養精氣神,因爲一個人的身體狀況和精神面貌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養陽剛之氣、養壯闊之氣,一個人的格局眼界不高,不能斷了自己的非分之想,那麼即便他是一個五大三粗的人,能夠活很大年紀也是沒有用的。但是這個浩然之氣也不是人天生就有的,還要有後天的培養,所以孟子才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面板、空乏其身”,一個人只有經歷了很多磨難,才能體會到人生的真諦,纔會有很大的使命感,才能承擔上天給予他的責任。

雖然孟子所說的浩然正氣是看不見摸不着的,帶有唯心主義的色彩,但是這對於提高人的修爲,對個人的修心養性還是很有幫助的。

關於寓言故事7

寓言故事作文1:狐狸的美餐

一個北風呼呼的早上,還下着大雪,大雪持續了五天,小草全部被大雪酌渙耍擲錈揮幸恢恍《錚魃廈揮幸黃饕叮暌丫逄烀揮諧遠鰨晟熗艘桓隼裂獻鷗殺竦畝親幼叱黽頤牛匆幌掠忻揮脅煥投竦氖澄鎩

突然,有一羣烏鴉飛過,狐狸靈機一動,立即躺在地上裝死,一隻烏鴉看見了,說:有一隻死狐狸。其它的烏鴉紛紛地向後看。一隻烏鴉飛下來,說:你不記得哪一件事,上一次我們被騙了。烏鴉啄了啄狐狸,狐狸忍着痛,烏鴉說:它是死的,你們快下來啊!一大羣烏鴉飛下來,狐狸想:機不可失!它立即站起來,你們的死期到了。狐狸一手抓住了三隻烏鴉自已吃了兩隻,剩下一隻給孩子吃,其它烏鴉覺得不妙,立即飛走了。

烏鴉不吸取教訓,成了狐狸的美餐。

寓言故事作文2:兔子四兄弟

兔爸爸和兔媽媽有四個孩子。四個孩子一起生下來,長得一模一樣,誰是老大、誰是老二、誰是老三、誰是老四都分不出來。

兔媽媽想了一個好辦法,她做了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衣服。穿上不同顏色的衣服,就成了紅紅、黃黃、藍藍、和綠綠四個孩子。這下可以分清楚了。

四個孩子穿上自己的衣服很開心。紅紅喜歡用紅筆畫畫,黃黃喜歡用黃筆畫畫,藍藍和綠綠呢,當然喜歡用藍筆和綠筆畫畫了。

過了不久,四個孩子覺得老穿一種顏色的衣服,太沒意思了。他們把衣服換着穿,你穿我的,我穿你的。爸爸和媽媽又分不清四個孩子了。

兔爸爸想出了好辦法,他讓四個孩子把自己的筆每天帶在身上。他先讓小兔拿出自己的筆再叫名字,這下就不會錯了。

一天晚上,兔媽媽給四個孩子洗衣服。可是,她忘了把筆拿出來,就把衣服扔進了洗衣機。這下糟了,紅黃藍綠四種顏色染到了每一件衣服上。每一件衣服都變得五顏六色了。

第二天早上,四個孩子穿上了五顏六色的衣服,他們開心極了。兔爸爸和兔媽媽再也想不出辦法了,只好紅紅、黃黃、藍藍、綠綠四個名字一起喊。

四個孩子很喜歡爸爸、媽媽這樣喊,這就好象一個人。從那以後,四個孩子一塊兒起牀,一塊兒上幼兒園,一塊兒回家,一塊兒睡覺,真的就像一個人了。

寓言故事作文3:小豬的小木屋

小豬和小猴是最要好的朋友了。誰有困難對方都會毫不猶豫的幫助它。

之前,小豬住在上岡上,有一間小小的小草屋。可是,一連下了好幾天的雨後,小豬的小草屋倒了。小豬沒有地方住了。這時,小豬找到小猴,對小猴說:“小猴,小猴,我的房子倒了,我的家沒有了。”小豬很傷心。

小猴安慰小豬說:“沒關係,小草屋沒有了,我幫你建一間小木屋。比你的小草屋還要好。”

聽完小猴的安慰,小豬的心情瞬間變好了。於是兩人就開始建房子了。小猴能爬樹,他幫小豬砍下了很多的樹,然後兩個人擡到了上岡前。經過他們的努力,小豬的新房子很快就建好了。

蓋好了小木屋後,小豬很快就住了進來。小猴還幫小豬在屋前屋後種了許多美麗的花草。

山上的灰狼看到了小木屋,十分喜歡,很想霸佔它,可他不認識小豬,不清楚小豬有什麼本領。狐狸知道了這事,對灰狼說:“我看他胖乎乎的,不會有什麼大本事。如果不放心,你可以偷偷去觀察一下嘛。”

灰狼和狐狸的談話被小猴聽見了,他跑去告訴了小豬,並幫小豬出了個好主意。

小豬立刻拿起一根木棍兒,在屋前舞得呼呼作響。灰狼來了,他藏在樹叢中偷偷地看。忽然,“砰”的一聲響,小豬的木棍兒打到了離灰狼的腦袋不遠的小樹上,嚇得灰狼抱頭就逃。

灰狼跑回家,氣喘吁吁地對狐狸說;“哎喲,這胖傢伙可真厲害,差點兒打碎了我的腦袋l”狐狸聽了很不服氣,他又給灰狼出了一個壞主意。

灰狼和狐狸的談話再一次被小猴聽見了,他心裏馬上有了好辦法。

月光下,灰狼來到小木屋旁,他發現窗紙上顯出兩個可怕的大影子。灰狼慢慢走近窗戶,想仔細瞧一瞧,裏面究竟是什麼。忽然,他聽到屋裏有說話聲。一個聲音問:“小豬弟,我怎麼又聞到狼肉的香味了?”

另一個聲音回答;“山怪大哥,讓我去把他捉來給你吃吧。”

灰狼一聽嚇得掉頭就跑,他一見到狐狸便氣惱地大喊:“你這個壞蛋想害死我嗎?”

這時候,小猴和小豬正在小木屋裏大笑,他們把頭上的大頭面具取下來,心裏真是快活極了。

寓言故事作文4:袋鼠的節約

袋鼠雖名爲鼠,但並不像齧齒類動物一樣,有終生不斷成長的銳利門牙。

它們像其他草食動物一般,以臼齒來咀嚼野草。

野草對臼齒的損害性很大,所以很多草食性動物在臼齒脫落後,都可以馬上再生。

不幸的是,袋鼠的臼齒卻無法再生,所以雖然它們左右牙牀各有四對臼齒,但平時只使用最前面的一對,等到第一對耗損而自動脫落後,第二對纔再向前移,取代第一對。平均一對臼齒約可使用五六年,到了十五至二十歲之間,就只剩下最後一對臼齒,除非不吃東西,否則勢必全都耗損。

而當這一對臼齒磨盡脫落時,則“事祿已盡”,即使無病無痛,也會死於飢餓。

人類可用的資源也有限,等大量耗損後纔想到要節約,已後悔莫及。

寓言故事作文5:貓頭鷹的疑惑

有一隻貓頭鷹,爲了博得人們的歡心而離開了山林。

它來到一個村莊,正趕上一戶人家在娶媳婦。

於是,它便飛上前去嗷嗷叫了一通,表示祝賀。人們聽了非常反感,紛紛撿起樹枝朝它打去,打得貓頭鷹撲棱棱亂飛一陣,趕緊逃命去了。

貓頭鷹又飛到了一個村莊,正趕上有一戶人家蓋房子。

於是,它便又飛上前去嗷嗷叫了一陣,表示祝賀。結果又被人們拿起樹枝轟走了。

貓頭鷹心裏納悶兒:我這明明是向人們祝賀的,可人們爲什麼要來打我呢?

它向山林裏的一棵老樹提出疑問。

老樹回答說:“你本該在山林裏捉老鼠,可你放下自己的工作不幹,卻去向人們耍嘴皮子,怎麼能不招人煩呢?”

關於寓言故事8

泥塑

野廟的神臺上坐着一尊泥塑的神像,年深月久,廟既破爛不堪,棟折榱(cui)崩,神像本身也遍體斑駁,喪失了往日的光彩。 一隻常棲的燕子來到破廟,對神像說:“我看你這兒一年比一年的不景氣了,這個地方已不那麼安全,爲什麼不走下神臺,換個位置呢?” “不行啊,我還是蹲在臺上的好。”神像說。 “爲什麼呢?”燕子問。 神像說:“只要我坐在臺上,就總會有人供奉香火,一下了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說實在的,到了臺下,我不過是一團普通的泥土,誰還願意理會呢?” “但如果神臺垮了,你還是得下臺,那不是更不好嗎?” 神像回答說:“即使如此也只好由它,我的方針是不到垮臺不下臺。” “那爲什麼呢?”燕子大爲驚訝地說。 “這道理並不深奧,”神像說,“從上臺到垮臺,佔有這個神臺的時間,總比垮臺之前的任何時間都要長。你知道嗎,即使是傻瓜也會選擇最長的時間待在臺上啊。”

關於寓言故事9

過去貴州(黔)這個地方沒有驢。有個多事的人用船運來了一頭驢,運來後卻沒有什麼用處,就把驢放到山腳下。

一隻老虎看見了驢,以爲這個軀體高大的傢伙必須很神奇,就躲在樹林裏偷偷觀察着,之後又悄悄走出來,留意翼翼地接近驢,不明白驢子的底細。

有一天,驢叫了一聲,大虎大吃一驚,遠遠躲開,以爲驢要咬自己了,十分恐懼。然而,老虎反覆觀察以後,覺得驢並沒有什麼特殊本領,而且越來越熟悉驢的叫聲了。

老虎開始走到驢的前後,轉來轉去,還不敢上去攻擊驢。以後,老虎慢慢逼近驢,越來越放肆,或者碰它一下,或者靠它一下,不斷冒犯它。驢十分惱怒,就用蹄子去踢老虎。

老虎心裏盤算着:“你的本事也但是如此罷了!”十分高興。於是老虎騰空撲去,大吼一聲,咬斷了驢的喉管,啃完了驢的肉,才離去了。

唉!那驢的軀體高大,好像有德行;聲音洪亮,好像有本事。假如不顯出那有限的本事,老虎雖然兇猛,也會存有疑慮畏懼的心理,終究不敢攻擊它。此刻落得如此下場,不是很可悲嗎

關於寓言故事10

“愚公移山”記載在列子的《列子湯問篇》裏。很久很久以前,也是所有老掉牙故事的開頭了。有個老頭,大家都叫愚公。愚公年紀已經都快九十歲啦,比“古來稀”還稀的年歲裏有個煩心事。問他,你還爲什麼發愁呢?“哎呀,這要從我的家說起了。我家住在太行山和王屋山的對面。這兩座山啊,高聳入天,不僅高啊還大,方圓有七百里!七百里啊!每次只要我要出門做事情吧,都很不方便!煩啊。”有人會問,“那你打算怎麼辦啊?就爬唄,鍛鍊身體得了!”可是愚公好像是做了很久的決定似得,右手拍了下大腿,“我要移山!把這兩座煩人的大山弄平!”

於是,他就開個家庭會議,全家無論大小都出席。“咳咳咳,今天開這個家庭會議呢,是我有個想法。大家看,這太行山和王屋山就在我們家門口。偶爾爬爬山鍛鍊身體也是不錯的。但每次有要緊的事都很影響我們。我想透過大家的努力,一點一點挖,遲早有一天會把它們挖平的!這樣我們門前的路就直通豫州,你們說,怎麼樣?”

“嗯嗯,這是個好主意。”大家都點頭贊同。但是他的妻子提出了一個問題,“太行山和王屋山都那麼高。這樣的話,山上挖出來的石頭放哪裏呢?”

大家說,“邊上不是有渤海嗎?我們把泥土和石塊扔那裏就好了。渤海那麼大,沒問題的!”

第二天天一亮,愚公就起了個大早,帶領全家人挖山。連他鄰居的七八歲孩子都過來幫忙!大家挖啊,倒啊,一年四季都很少休息。

黃河邊上有個智叟,這是個很精明的老頭。他看到愚公這一家子進行的“移山”工程就覺得很可笑,“真傻啊!愚公你的年齡已經這麼大了,還能挖幾天?這麼大的山怎麼會被搬走呢?”

愚公嘆了口氣,“我還以爲你是聰明人呢!我年紀大是不錯,但我還有兒子,兒子還會有兒子。這樣子子孫孫多得數不清。但是兩座大山它不會變高變大啊,只要我一直挖,肯定就能剷平他們!”智叟聽了無話可說。上天聽說了這件事很欣賞愚公的堅持不懈,就派了兩個大力神把山移走了。從此,家門道路直通豫州了。

關於寓言故事11

穆公是鄒國的國君,因孟子是鄒國人,所以鄒穆公才找到他,開始了一下這段談話內容。

這段對話發生下鄒國和魯國交戰的背景下,鄒穆公說:“寡人的官吏死了三十三個人,而那些老百姓,卻沒有一個願意爲了戰事而死的。我真想殺了他們,可是百姓又有那麼多人,殺也殺不完;不殺他們,我實在恨不過,他們都眼睜睜地看着他們的長官戰死卻不去救他們。我該怎麼辦纔好?

孟子說:“這年頭,兵荒馬亂的,你的那些百姓,年老體弱的人死了,屍體都被丟棄在山溝裏;身強力壯的,到處逃亡,這樣的人好歹都有幾千人吧。大王你的倉庫裏藏滿了糧食,堆滿了金銀財寶,但是你的官員卻沒有一個人告訴你這樣的情況,這都是那些官吏殘害老百姓的結果啊。孔子的弟子曾子曾經說過:小心啊,你如何對待別人,同樣別人也會如何對待你。現在你的人民眼睜睜地看着他們的長官被殺而不去營救,這都是你的人民在報復他們。你還是不要再怪罪他們了。只要你從今以後開始施行仁政,你的人民自然會尊敬他們的官吏,再遇到這樣的事情,他們肯定會心甘情願爲了官吏去犧牲了。”

這一段對話,和孟子見梁惠王一樣,他向鄒穆公闡述了推行仁政的必要性。強調了王道的重要性,主張德治,要求君王以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

關於寓言故事12

米缸中的老鼠

一隻老鼠不小心掉進了一個盛得半滿的米缸裏。這飛來的口福老鼠豈能放過?一頓飽食後倒頭便睡。

不知不覺中老鼠在米缸裏已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有時它也想跳出去算了,可是眼瞅著這麼多的白米,嘴裏便直癢癢的,真捨不得離開。直到有一天米缸見了底,老鼠才驚覺缸底到缸口的高度無論如何已是難以企及;更要命的是,此時它已胖得如一隻笨拙的肥貓,幾乎沒有什麼彈跳力了。

它面臨的只有兩種不幸的結局:成爲主人的棒下鬼,或是餓死在米缸中。

智慧小語: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米的誘惑呢?如果我們不能看清名利背後的可怕陷阱,或是看清了卻無法按捺一時的慾望,結果就同那隻老鼠一樣——每滿足慾望一次,毀滅就臨近一步,直至陷入絕境。

關於寓言故事13

今天,我讀完了《中國寓言故事》,這本書可好看了,裏面有四個故事,生動有趣。每一頁裏都有精美的插圖和一些簡要的文字。這幾個寓言故事不僅讓我領會了它們背後的含義,還讓我享受到了像一幕幕精彩的動畫般的彩圖。

書裏的《鐵杵磨成針》的故事,講了詩仙李白小時候光想着玩,不愛讀書。有一次,他逃學出去玩,見一個老奶奶在磨鐵杵,李白問她這是幹什麼呀?老奶奶說要把鐵杵磨成鏽花針。李白很驚訝,說:“杵很粗,何時才能磨成繡花針呀?”老奶奶說:“功夫不負有心人,鐵杵總有一天會磨成針的。”李白明白了讀書也是這樣呀,只要好好讀書,有什麼不能學會的呢?從此以後,他用心讀書,終於成了一個大詩人。

《紀昌學箭》講了紀昌跟飛衛學箭,紀昌先練讓眼睛一眨不眨的本領,又苦練了把小物體看大的本事,幾年之後終於成了一個百發百中的神箭手。

《鐵杵磨成針》和《紀昌學箭》讓我明白了“功夫不負有心人”。不管做什麼事,只要有耐心,有恆心,堅持練習,一定會有收穫的。自從我學習樂高機器人以來,每週我都要把學過的課程用日記記下來,到現在爲止,我已經寫了三十多篇樂高日記了,透過日記不僅把學過的知識鞏固了,更鍛鍊了寫作,多有成就感呀!我還喜歡做科學小實驗,每週一個科學實驗是我的最愛,現在我已做了四十多個小實驗了,還有幸發表了好幾個呢!真開心,呵呵!看看,努力是不是就有收穫呀!以後我還要繼續堅持下去,爭取取得更大進步,《愚人買鞋》講了一個人去買鞋,他不是用腳去試鞋,而是用一根稻草去測自己腳的尺寸。看到這裏,我都笑出聲來了,怎麼有這麼傻的人呢!這不就是多此一舉嗎?這麼簡單的事兒不是小題大作嗎?

《疑人偷斧》講了一個人丟了斧子,他懷疑斧子是鄰居的兒子偷的。於是他怎麼看鄰居的兒子都像是偷斧子的,走路像偷斧子的,神態像偷斧子的,說話也像偷斧子。後來他找到了斧子,他覺得鄰居的兒子一點兒也不像偷斧子的樣子了。我們在平常生活中可不能這樣瞎猜疑呀!瞎猜疑不僅會影響朋友之間的關係,還有可能會得妄想症呢!

這本寓言故事,故事小,意義大,很值得一讀哦!

關於寓言故事14

衣服與食物

罽賓的三藏和尚,奉行阿蘭若處修苦行。有天遇到寺廟中舉行盛大的齋會,守門人見他穿得破爛,不肯讓他進去,三藏和尚試了好幾次都不得其門而入。於是他向別人借了好衣服穿,這才進去。

當他坐下之後,人們供養他各種美食,可是都被他倒在衣服上。衆人看了覺得奇怪,就問三藏和尚說:爲什麼要這樣做呢?

三藏和尚回答說:我之前來了好幾回,都不肯讓我進來,只因我換了好衣服,才能夠進來。我能得到衆人美味的供養,都是這衣服的緣故,所以,讓它先吃吧!

智慧小語:我們輕易相信的外表的樣子,就會常常忽略內在的真實。不知自己被自己矇蔽,等到發現時,纔怪他人欺騙自己。

關於寓言故事15

釜底游魚的故事

東漢順帝時,皇上無視宦官爲惡,放任外戚專權。很多人無才無德,本來就是草包一個,只是因爲能阿諛奉承,討好皇帝,或是家裏有漂亮的姑娘做了后妃貴人,便可以全家跟着享受富貴。皇上的身邊,王侯結隊,侍從成羣。官吏則整天想的是巧取豪奪、中飽私囊。在朝廷的欺壓盤剝下,百姓生活的艱難困苦就可想而知了。

廣陵人張嬰,不堪忍受殘酷的暴政,發動羣衆舉起了義旗。義軍們殺刺史,斬富豪,劫庫府,濟貧民,縱橫揚州、徐州一帶幾十年。朝廷對此感到十分棘手,更令郡守膽寒心驚。

當時朝中有一位侍御史,名叫張綱。此人廉潔剛正,多次上書,痛陳時弊,請求誅殺違法犯罪的大臣,削減朝廷的費用開支。皇上對他十分頭疼,許多貪贓枉法的奸佞之臣更是恨他恨得咬牙切齒。於是,當時一個權傾朝野的外戚——皇后的兄長、大將軍樑冀便想了個好辦法,他串通幾個當權人物跟皇上上奏說,派張綱去做廣陵太守,讓他平息人民的暴 動,企圖用這件事情加害於他。

以前別人被派去光陵的時候,臨行時都反覆要求多派兵馬。張綱此去,卻要單車獨行,僅帶着十幾名吏卒。到了廣陵,張綱徑直來到張嬰的大營,好言好語,請求會見軍中頭領。張嬰起初十分驚訝,後來看到來的人特別誠懇,便出來相見。張綱請張嬰坐上座,張嬰也不推辭。張嬰坐下來冷冷地問道:“太守大人屈尊來到賊營,不知有何見教?”

張綱立刻站起身來,一邊打躬施禮,一邊說:“將軍何出此言?下官辦事不周,不恤民情,上愧卓恩,下愧百姓,以至於陷民於水火之中。俗話說,‘官逼 民反’,將軍體恤鄉民疾苦,挺身赴險,實在是出於萬不得已。而將軍清廉自律,行俠仗義之舉,實令下官敬佩不已。”

張綱的這一番話,出乎張嬰的意料,他急忙站起來賠禮,激動地說:“太守早來十年,我張嬰怎麼會像現在這樣?我是個草莽之人,不知禮儀,更無法結交朝廷。我也知道,我們這些人都是鍋裏的游魚,苟延殘喘而已,哪裏會活得長久?只是想到,橫豎都沒有出路,鬧一天算一天吧。今天大人到此,就請您給我指點迷津吧!”

張綱就這樣用安撫的辦法,不動一兵一卒,經過與張嬰反覆協商,妥善處置,終於平息了廣陵的暴 亂。

寓意:就像是在炊器裏自由自在遊的活魚,不管它是否察覺水在加熱,或是用盡力量求生,它都沒有辦法逃離炊器。其實當它落入炊器之際,結局就早已註定,那就是死路一條。當時張嬰實際上也是無路可走的狀態,正好張綱採取以退爲進的策略,這個策略幫助張嬰走出困境。所以張綱便不費吹灰之力平息了暴 亂。

標籤: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