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寓言

關於寓言故事(通用15篇)

寓言2.12W

關於寓言故事1

老人和樹

關於寓言故事(通用15篇)

有一個老人家,在他自己的門前栽了一棵樹。他每天守護着它,抱着種種的期待。他希望這棵樹長得像一把大雨傘,那麼他可以欣賞一種好風景,又可以乘涼。可是他也希望它長成爲一種有出息的棟樑大材,那麼他可以用來建造一座大樓房,又美觀,又牢靠。然而他又很想要它長得又高又直,像桅杆一般,因爲他的孫子已經在念書,將來中了狀元,少不了要在門前豎旗杆的。不過,他也已經定好計劃要造橋樑,做一件有益於人家的好事。此外,他還要制辦牀榻臺幾和一切木器;而最後,他就想到了自己年事已高,先做好一具壽材是刻不容緩的了,而這株樹正是最適用的。 這個老人家,拿這棵樹簡直派了無窮盡的用場。而他都不是白派的,每次想到了一種用場的時候他就去撫摸一回,澆一回水,每天都如此。而這棵樹呢,它也很想不辜負老人家的希望;可是,它不但喝得太多,而且精神負擔也實在太重,這樣,很不幸,不久它就死掉了,雖然它還很年輕。

曲高和寡

戰國末年,楚國的頃襄王經常聽到有人說宋玉的壞話,於是就把宋玉召來,當面問他:“先生恐怕是有一些行爲不夠檢點的地方吧?不然,爲什麼各個階層都有人對你不滿呢?” 聰明的宋玉一聽這話,知道大事不好,災難就要臨頭了,趕緊伏在地上,誠惶誠恐地說:“是的,大王說的也許都是事實。但我還是請大王能夠寬恕我的罪過,容我把話說完。” 頃襄王答應了宋玉的請求,宋玉就講了一個故事—— 在先王的時代,有位歌唱家來到楚國的郢(ying)都,當他開始演唱通俗歌曲《下里》和《巴人》時,有幾千人聚在一起隨聲和唱;接下來他唱起了民謠《陽阿(e)》和《薤(xie)露》,這時能跟着和唱的還有幾百人;最後他唱起了高雅歌曲《陽春》和《白雪》,這時還能跟着哼哼的就只剩幾十人了;而當這位歌唱家將五音的美妙發揮到了極致,創造出了一種悠揚婉轉、令人陶醉的意境時,仍能欣賞和跟唱的就只有幾個人了。請問,這是什麼原因呢?它說明歌曲越是高雅深奧,能跟隨和唱的人就會越少。 故事講完之後,宋玉偷眼看了一下頃襄王的神情,只見他若有所思,頻頻點頭。宋玉心裏有底了,於是更是放開膽子,高談闊論起來—— 所以呀,在鳥類中有鳳凰,在魚類中有大鯤。鳳凰振翅高飛,可達九千里雲天,那些在籬笆間跳躍的小鷃,又哪裏能像鳳凰一樣知道天高地大呢?大鯤清晨從崑崙山腳出發,中午來到渤海灣的碣石處曬太陽,傍晚又到孟諸湖去歇息,那些只會在小水塘裏打滾的小鯢(ni),又怎麼能像大鯤這樣探測江闊海深呢!其實,豈止是在鳥類中有鳳凰,魚類中有大鯤,人類中不也有一些特殊的人物嗎?他們美好的思想和行爲都超出於一般民衆之上,那些凡夫俗子們,又怎麼可能理解我的所作所爲呢? 宋玉的這番辯解,終於使頃襄王改變了對他的看法,並因此而避免了一時的禍患。但是,宋玉這種自命清高、妄自尊大、孤芳自賞、脫離民衆的言行,卻是不足爲訓的。

狐山之狐

滕州有山名狐山,狐山上有一隻白狐精,白狐精統領着一大羣狐狸。狐狸們每天在山林裏捕捉山鼠、野兔等獵物。

有一天,狐狸們聽到山腳下傳來了陣陣雞叫聲,於是白狐精派白尾狐去探個究竟。

白尾狐下了一趟山,回報說:“山下有一個很大的農莊,農莊裏圈養着成千上萬只雞。除了雞,農莊裏還餵養着幾條大狗。”

白狐精對這羣狐狸說:“現在山鼠野兔數量越來越少,也越來越難抓,爲了改善生活,今晚我決定派遣精兵強將去農場捉雞。”狐狸們紛紛響應,蹦着跳着個個都想大顯身手。最後,白狐精挑選了十隻年輕力壯的狐狸下山了。

夜半三更,十隻狐狸匍匐着靠近農莊,潛入雞舍,成功地抓到了十幾只大肥雞。白狐精非常高興,重重獎賞了那十隻捉雞的狐狸。當然,山上的每隻狐狸也分到了一些雞肉吃,它們心裏都美滋滋的。

狐狸們嚐到了甜頭,於是慫恿白狐精再次下山捉雞。白狐精心想:這次成功地捉了這麼多雞,農莊主人肯定會有所戒備,如果再去肯定會遭遇挫折。狐狸們見白狐精不說話,都撓着腮齜着牙吵着嚷着起鬨。白狐精拗不過,只得又派遣十隻狐狸進農莊捉雞。

不出白狐精所料,這次捉雞遇到了很大挫折:十隻狐狸潛入農莊,有八隻被大狗撲倒當場咬死,另兩隻狐狸各抓了一隻肥雞倉惶逃脫。白狐精非常懊悔,於是進洞閉關思過,同時讓白尾狐下達“不得私自下山捉雞”的指令。

指令下達的第二日,七隻狐狸失蹤,第三日又九隻狐狸失蹤……

白狐精思過完畢,走出山洞,見山上已經沒有幾隻狐狸了。於是,它匆匆地闖進白尾狐的石洞。此時,白尾狐正在酣睡,而它的嘴邊居然沾有雞毛,身上散發着雞的氣味。白狐精氣急敗壞地問道:“我們的同胞都到哪裏去了?”

白尾狐知道抵賴不過,說道:“由於同胞們經不起雞肉的誘惑,每天晚上都自發組織十隻狐狸去農莊捉雞,而每隻狐狸都認爲自己會是那個捉雞成功的幸運兒。因此,即使每次下山大部分狐狸都被大狗咬死,它們也樂此不彼。久而久之,山上的狐狸就這樣一天天地減少着。”

白狐精問:“那你嘴邊的雞毛又是怎麼回事?”

“爲了堵住我的嘴,每次它們偷的雞都有我的一份。”白尾狐說。

白狐精知道了真相,深感罪孽深重,於是帶着白尾狐返回天宮,聽憑玉帝處置。玉帝很震怒,發動天雷劈死白尾狐,而讓白狐精在狐山化爲石頭,變成石狐。

此後,滕州狐山再也沒有狐狸了。

關於寓言故事2

今天,我讀完了《中國寓言故事》,這本書可好看了,裏面有四個故事,生動有趣。每一頁裏都有精美的插圖和一些簡要的文字。這幾個寓言故事不僅讓我領會了它們背後的含義,還讓我享受到了像一幕幕精彩的動畫般的彩圖。

書裏的《鐵杵磨成針》的故事,講了詩仙李白小時候光想着玩,不愛讀書。有一次,他逃學出去玩,見一個老奶奶在磨鐵杵,李白問她這是幹什麼呀?老奶奶說要把鐵杵磨成鏽花針。李白很驚訝,說:“杵很粗,何時才能磨成繡花針呀?”老奶奶說:“功夫不負有心人,鐵杵總有一天會磨成針的。”李白明白了讀書也是這樣呀,只要好好讀書,有什麼不能學會的呢?從此以後,他用心讀書,終於成了一個大詩人。

《紀昌學箭》講了紀昌跟飛衛學箭,紀昌先練讓眼睛一眨不眨的本領,又苦練了把小物體看大的本事,幾年之後終於成了一個百發百中的神箭手。

《鐵杵磨成針》和《紀昌學箭》讓我明白了“功夫不負有心人”。不管做什麼事,只要有耐心,有恆心,堅持練習,一定會有收穫的。自從我學習樂高機器人以來,每週我都要把學過的課程用日記記下來,到現在爲止,我已經寫了三十多篇樂高日記了,透過日記不僅把學過的知識鞏固了,更鍛鍊了寫作,多有成就感呀!我還喜歡做科學小實驗,每週一個科學實驗是我的最愛,現在我已做了四十多個小實驗了,還有幸發表了好幾個呢!真開心,呵呵!看看,努力是不是就有收穫呀!以後我還要繼續堅持下去,爭取取得更大進步,《愚人買鞋》講了一個人去買鞋,他不是用腳去試鞋,而是用一根稻草去測自己腳的尺寸。看到這裏,我都笑出聲來了,怎麼有這麼傻的人呢!這不就是多此一舉嗎?這麼簡單的事兒不是小題大作嗎?

《疑人偷斧》講了一個人丟了斧子,他懷疑斧子是鄰居的兒子偷的。於是他怎麼看鄰居的兒子都像是偷斧子的,走路像偷斧子的,神態像偷斧子的,說話也像偷斧子。後來他找到了斧子,他覺得鄰居的兒子一點兒也不像偷斧子的樣子了。我們在平常生活中可不能這樣瞎猜疑呀!瞎猜疑不僅會影響朋友之間的關係,還有可能會得妄想症呢!

這本寓言故事,故事小,意義大,很值得一讀哦!

關於寓言故事3

驕傲的孔雀

“好消息!好消息!森林舉行選美大賽啦,”獅子大王說道。大家聽到後,馬上去參加了。孔雀參加了。杜鵑鳥妹妹也參加了,連小鴨美妹妹也參加了……

獅子王讓大公雞,長頸鹿當評委,讓熊貓當裁判。第一回合,是烏鴉和孔雀比賽。孔雀說:“你看看,我的毛多漂亮,瞧你那樣黑色的一身多難看呀!”所以第一回合孔雀贏了。

第二回合,孔雀和杜鵑鳥妹妹比賽。孔雀說:“瞧瞧你那嬌滴滴的樣兒,多醜呀!”杜鵑鳥妹妹馬上哇哇大哭起來,傷心的走下臺了。

第三回合也是孔雀贏了,可是第四回合就不一定了。

到了第四回合,鳳凰來了,她好漂亮啊,孔雀驚呆了,裁判也很快決定了鳳凰贏。孔雀很快就嚎啕大哭起來。鳳凰說:“驕傲是不可取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不是嗎!”孔雀說:“我以後不會再那樣驕傲了,”說完低着頭離開了。

關於寓言故事4

偷瓜賊

那先比丘說:有個人偷了別人的瓜果,被主人抓到,送到國王那邊,主人稟告國王說:『這人偷了我的瓜。』小偷說:『我沒有偷他的瓜,他種的是小小的瓜苗,又不是瓜,我拿的是瓜,不是瓜苗,我不應該有罪呀!』

那先比丘問王說:如此該如何處理?

王說:小偷有罪,如果瓜苗沒有種下,那來的瓜呀!所以當然有罪。

注:梵文稱象爲那先,據說那先和一頭大象同日出生,他的父母便替他取名爲那先,當他成爲佛教徒之後,有人說他是象王轉世。那先和國王的一些辯論集結而成爲《那先比丘經》。

智慧小語:人要懂得遠離五欲貪、鎮、癡、慢、疑,一般人皆因財物利慾而苦患無窮,貪念心越重而煩惱越多。

關於寓言故事5

一天,老虎大王丟了一個價值連城的王冠,他怒火沖天,急急忙忙地找到了小兔子、狡猾的狐狸、還有沉穩的大象,一個一個質問有沒有見到王冠。

小兔子蹦蹦跳跳地進了老虎大王的辦公室,問道:“大大大……王,有有有什麼事呀?”老虎大王生氣地說:“你見到我的王冠了嗎?”小兔子害怕地說:“大大大……王……我可沒有看見。”老虎說:“那你走吧!”小兔子飛一般的跑了出去。狐狸在路上的草叢裏見到了一個王冠,心想:“肯定是老虎跑的時候讓樹枝刮掉了,卻沒發現,這麼漂亮的王冠,我纔不給你!”輪到狐狸了,他大搖大擺的走進來問:“大王,您叫我有什麼事嗎?”

“你把我的`王冠交出來,有人說你撿到了”,老虎大吼,狐狸打了一個激靈,眼睛滴溜溜一轉“難道他發現了?不可能!他在詐我!”“我纔沒看見!不過聽說大象撿着了。”狐狸答道。老虎把大象叫進來,火冒三丈地對大象說:“是你偷走我的王冠了吧?”大象揚起鼻子,拱拱嘴,露出雪白的大象牙說:“我纔沒有呢!”大象走了,狐狸對老虎說:“如果我幫你找到王冠,你送給我一棟別墅吧?”老虎心很急,說:“行吧!”狐狸過了兩天交給了老虎,如願以償的得到了一棟別墅。

關於寓言故事6

戲服嚇人

印度的乾陀衛國,有一隊雜技團,當收成好的年歲,來看戲的人很多,他們的生活才能夠維持。有一年,幾個月都不下雨、久旱成災,村民三餐都成了問題,那有錢和心情去看戲呢?可憐這些表演的人,在沒有人看戲的情況下,只好輾轉到別的地方去了。

他們走過婆家新山,大家都很害怕,因爲傳說中這座山有很多會吃人的鬼怪。當晚整團的人打算睡在山中,山上的氣溫很低,大家分頭去撿些木柴,然後升起火來取暖。

半夜裏,有一個團員突然患了傷寒,全身冷得發抖,就把平常扮演鬼怪的戲服披在身上。

不久另一位團員醒來,睡眼惺忪的,忽然看見那穿鬼怪戲服的同伴,以爲真的鬼怪出現了,嚇得拔腿就跑。

這一跑,驚動了其他的團員,結果一個跟着一個,所有的人都相繼奔逃。這個穿鬼怪衣服的人,眼看同伴一個個跑了,他心裏害怕,也跟在衆人後面急奔。

那些跑在前面的人,回頭看見鬼怪窮追不捨,心裏更加緊張,跑得更快。大家爲了逃命,也顧不得橫在前面的溪谷,個個跌得頭破血流,還是拼命地往前跑。直到天亮,纔看清楚這鬼怪,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同伴。

智慧小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事情時,是否常常不經思考,不做判斷,就人云亦云,跟着別人走,而沒有自己的主見?如果是的話,我們就會像那羣亂跑的雜耍人一樣,做出傷害自己的事來。

關於寓言故事7

過河的驢子

一頭驢子背鹽渡河,在河邊滑了一跤,跌在水裏,鹽溶化了。驢子站起來時,感到身體輕鬆了許多。驢子以爲獲得了經驗。後來有一回,它背了棉花,走到河邊的時候,便故意倒在了水裏,可是棉花吸收了水,驢子非但不能再站起來,直到淹死。

安全生產切莫迷信某些“經驗”。

驢子爲何死於非命?因爲它過分依賴“經驗”,而不知這些透過“偶然”機會得來的經驗並不可靠。筆者聯想到生產過程中,有的員工不按照安全規程來操作,卻發現從某種程度上講,簡化了工作程序,降低了勞動強度。由此,這些員工便錯誤把這些違章操作奉爲寶貴“經驗”,並自得其樂。

農田的大石頭

一位老農的田裏橫着一塊巨石,多年來不斷給他製造着麻煩:碰斷鋤頭、弄壞耕種機……有一天,當巨石再次給老農帶來麻煩時,他終於下決心搬走它。於是,他找來撬棍伸到巨石下面。令他驚訝的是:巨石埋得很淺,稍微一用力便能撬動。

安全管理不要“繞開石頭走”。

其實,有的企業在安全管理過程中,也經常犯像老農一樣的錯誤:遇到問題、困難,往往心浮氣躁,不能冷靜分析問題、困難產生的原因,導致問題、困難一再“擱淺”,成爲威脅安全生產的一顆“定時炸彈”。清理乾淨安全“田地”裏礙事的“巨石”,“莊稼”的耕耘和生長才不致受到影響。

衛國的媳婦

衛國有個新媳婦,在婆家迎娶她的那天,看見拉車的牲口便問:“這犋馬是誰家的呀?”車把式回答說:“借的。”她對車把式說:“好好照看這幫套,也不要鞭打駕轅的馬。”花車到了婆家門口,她一下車就囑咐伴娘說:“快把竈膛的火滅掉,怕要失火了。”進到屋裏,迎面有一個石臼,她又說:“把它搬到窗戶下面吧,免得妨礙人走路。”這位新媳婦,發現問題就說,也不遮遮掩掩,同時還拿出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

抓安全學學衛國的“新媳婦”的主人翁意識。

儘管我們一再強調查安全隱患需要人人蔘與,保安全需要個個盡心盡職,可是,一旦落實在具體行動中,我們有些員工卻又是另一種姿態。對於安全隱患排查、安全違章行爲等等,都抱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筆者認爲,安全要有“新媳婦”主人翁精神,敢於發現問題、敢於解決問題。

軍營的廚子

某前線指揮部,巴頓將軍對一個光着腦袋的士兵說:“你爲什麼不戴軍帽?”士兵非常驚奇地說:“我只是一名廚子!”“可你還是一名軍人!”巴頓嚴肅地正告這名士兵,並毫不猶豫地下令給予這名士兵二十美元的罰款。

安全生產如戰場,應學學巴頓將軍的治軍方法。

沒有好的軍紀,就沒有打勝仗的可能。目前企業安全管理中最常見的勞保穿戴不規範這樣看似很小的問題,卻常抓常懈,屢治不禁,不僅反映出很多職工安全意識始終淡薄亟待加強,更暴露出企業安全管理尤其是基層安全管理不嚴格、不治本的弊病,企業須引入戰爭意識,學習巴頓將軍的治軍方法。

關於寓言故事8

烏鴉口渴得要命,飛到一隻大水罐旁,水罐裏沒有很多水,他想盡了辦法,仍喝不到。

於是,他就使出全身力氣去推,想把罐推倒,倒出水來,而大水罐卻推也推不動。這時,烏鴉想起了他以前使用的辦法,用口叼着石子投到水罐裏,隨着石子的增多,罐裏的水也就逐 漸地升高了。最後,烏鴉高興地喝到了水,解了口渴。

這故事說明,智慧往往勝過力氣。

關於寓言故事9

從前,在一片山林旁邊的村子裏生活着一羣人,他們靠砍伐山林裏的樹木謀生。

漸漸地,村民們發現,這個村子裏的風沙越來越多,經常遭受沙塵暴。感知這種變化的村長從外面請來了幾個專業人員來調查是怎麼回事。 村長說:“怎麼回事?我們村子以前從來沒有這樣過,氣候都是很怡人的。” 專業人員經過調查後告訴村民們:“是因爲村子旁的那片山林的緣故。以前山林裏的樹木可以防風固沙,對你們的村子起到保護作用,可是你們卻親手破壞了村子的保護神,現在山林裏的樹木還剩下以前的一半了,如果你們還不吸取教訓繼續伐木的話,這個村子就會被沙子淹沒的。” 得知後果如此嚴重,村民們立刻召開了緊急會議,會上大家激昂慷慨,發表了許多非常正確的意見,提出了非常正確的議案。爲了使村子免於被沙子淹沒,挽救他們自身的命運,亟須採取的措施,就是全面停止砍伐樹木,並且栽種樹苗。最後全體一致透過了決議。每一位村民都稱讚這是一個很好的決議。不過每一位村民都想填飽肚子啊,他們都只有這麼一條謀生的路子。於是,他們都想,這麼大一個山林,自己砍那麼一點,關係是不大的。但他們都這麼想,也都這麼幹,對山林的砍伐一點也沒有減少。 事情發展得日益嚴重。會議不斷地被召開,停止砍伐的呼聲更爲強烈,決議的措辭也更爲嚴厲而迫切。但情況依然如故,每位村民依然照砍不誤。 直到有一天,山林裏的樹都被砍完了,只剩下一棵棵幼小的樹苗,風沙無情襲來,把這些小樹苗連根拔起,沒有任何阻礙地直衝村子。

終於,村子被黃沙淹沒了,村民們不但沒了謀生之路,連家園也沒有了。

寓意:

村民的思想就如同社會上有些人一樣,認爲自己犯一些小錯不要緊,不會影響大局,但如果大家都這樣想,事情就不堪設想了。我們小朋友做任何事都要嚴格要求自己,因爲我們每個人都是集體中的一分子,集體的榮譽靠我們每個人的努力,所以千萬不要爲自己找這樣或那樣的理由,而不嚴格要求自己。

寓言故事寫作方法

首先要有一個通俗簡單的故事。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開始,寓言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說理。透過講述故事來達到說理的最終目的,故事情節設定的好壞關係到寓言的未來。古希臘《伊索寓言》中的名篇《農夫和蛇》在世界範圍類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的成功之處在於故事的可讀性很強,無論你的文化水準高低都能在簡練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我國的寓言名篇《自相矛盾》也是如此。漢語中的矛盾一詞就直接由這則寓言故事演化而來,由此可見寓言的故事魅力是何等重要。

沒有一個有趣的故事,道理就沒有一個好的安身之地。同學們可發揮豐富的想象、運用比喻、擬人、動作、誇張等修辭手法,使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活動起來,讓他們來到你的故事中,演講出一個富含某種哲理的故事。但是,所有的事物都要符合大自然的規律,不能有悖常理。故事既要簡短又要趣味盎然、新鮮活潑,才能吸引人,讓讀者在笑聲中有所獲益。

其次,一個簡單明白的道理是寓言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蘊含一個怎樣的道理,既要聯繫到作者的主旨,也要依據故事情節的發展來決定。

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寓言創作的靈魂,就好似人類必須要有思維一樣重要。在寓言創作中寓意是一根看不見的線,大多數時候,這根線並不會直接在文字中體現。但是,好的寓言的寓意,會隨着讀者的閱讀進程而逐漸明晰。這是寓言獨立作爲一種文學體裁的魅力所在。如古代作品《東施效顰》就很有代表性,他的寓意並未直接體現在文字中,但是讀過的讀者大都體會到東施效顰、欲蓋彌彰的效果。而我們小朋友寫寓言可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講一些淺顯的生活道理。例如:教育大家要尊老愛小、熱愛勞動、不講謊話等道理,也可以透過寓言給大家講一些生活常識,教會大家遵守交通法則,正確使用水、電等。

小朋友們由於缺少生活經歷不容易寫出哲理深刻的寓言。但寓言一定要有一定的道理、現實意義或教育性。

實際上寓言故事都是一則人生的哲理,只要你好好的體會理解他你就會明白他的含義。

關於寓言故事10

(1)、寓言故事成語:對牛彈琴、守株待兔、刻舟求劍、拔苗助長、掩耳盜鈴、亡羊補牢、驚弓之鳥、畫蛇添足、畫餅充飢、葉公好龍、杯弓蛇影、坐井觀天、愚公移山、畫地爲牢

(2)、神話故事成語:夸父追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大禹治水

(3)、歷史故事成語:指鹿爲馬(趙高) 紙上談兵(趙括) 負荊請罪(廉頗) 妙筆生花(李白)嘔心瀝血(李賀) 程門立雪(楊時) 望梅止渴(曹操) 圍魏救趙(孫臏)東山再起(謝安) 聞雞起舞(祖遜) 一鼓作氣(曹劌) 愚公移山(愚公)鑿壁借光(匡衡) 名落孫山(孫山) 請君入甕(周興) 馬革裹屍(馬援)退避三舍(重耳) 投筆從戎(班超) 圖窮匕見(荊軻) 鐵面無私(包拯)草木皆兵(苻堅) 背水一戰(韓信) 樂不思蜀(劉禪) 不恥下問(孔子)一鳴驚人(齊威王) 東窗事發(秦檜) 胸有成竹(文與可)一筆勾銷(范仲淹) 九牛一毛(司馬遷) 完璧歸趙(藺相如)雪中送炭(宋太宗) 黃袍加身( 趙匡胤) 焚書坑儒(秦始皇)驚弓之鳥(孫更贏) 入木三分(王羲之) 一字千金(呂不韋)小心翼翼(賈黃中) 濫竽充數(南郭先生) 臥薪嚐膽(越王勾踐)

高山流水(鍾子期) 百聞不如一見(趙充) 有眼不識泰山(魯班)先發制人 約法三章(劉邦)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仲) 三顧毛廬 如魚得水(劉備)四面楚歌 破釜沉舟(項羽) 運籌帷幄 孺子可教(張良)過關斬將 單刀赴會(關羽) 脫穎而出 毛遂自薦(毛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神機妙算 錦囊妙計 初出茅廬 (諸葛亮)

關於寓言故事11

 一、循文設境,突出“趣”字

成功的教學需要積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要透過恰當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融入課文,喚起學習的熱情。

1.形象有趣的匯入設計。教學伊始,教師可以透過音樂、動畫等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在教《守株待兔》時,我用多媒體先播放全國優秀課本劇《守株待兔》的視頻,劇中人物那可笑的打扮、誇張的動作、幽默的語言,一下子吸引了學生,使學生對進一步瞭解這個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詼諧幽默的朗讀示範。範讀可以引起學生對課文的興趣,教師範讀時的表情、語氣、語調能作爲一種資訊傳遞給學生。在學生初次接觸寓言時,根據人物的性格特徵與語言特點,教師選擇或幽默或詼諧或誇張的語氣示範朗讀全文,能使學生一下子進入到課文描寫的情境中去。如在教《狼和小羊》時,教師捏着嗓子用怪里怪氣的語調讀狼的話,用誇張的語氣讀出小羊的可憐。

3.身臨其境的模擬表演。在熟讀課文後,教師在課堂上創設課文情境,讓學生自由組合,進行角色的表演,能讓學生真實的體驗人物的情感。如在教《狐假虎威》時,教師創設表演的情境,讓學生想象當時狐狸與老虎的動作、神態與語言,然後表演課文情節。這樣的課堂學生會充滿熱情,並能在表演中領悟課文的含義。

 二、循文尋理,落實“悟”字

小學階段的寓言故事看似通俗易懂,但字裏行間卻隱藏着深刻的寓意。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通讀全文,從課文的多個方面思考寓言的寓意。

1.從題目處感知寓意。有些寓言題目本身就是寓言內容高度的概括。只要弄懂了題目的意思,也就大體地感知了寓意。有位教師在上《自相矛盾》一文時,一開課就說了幾句自相矛盾的話,引得學生鬨堂大笑,然後在揭題時讓學生說說“自相矛盾”的意思。這樣學生已基本上感知了“自相矛盾”的道理了。

2.於首尾處弄懂寓意。在寓言故事中,有的作者往往會在開頭寫幾句暗示寓意的語句,有的會在結尾處加上一段簡要的議論,讓讀者能夠準確地把握到故事的諷刺所在。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這些關鍵語句,抓住這些言語精闢、思想集中體現的關鍵段,讓學生充分朗讀體會。如《南轅北轍》一文最後一段話是作者的議論,直接點出了寓意,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反覆讀這段話,抓住“越……越……”這個句式,啓發學生想象說話:馬越強健,就越________;車伕技術越好,路上就越_______;身上的盤纏越多,就越__________。這樣,學生很容易認識到如果方向錯了,條件越好,就錯得越厲害的道理。

3.在聯繫實際中深明寓意。寓言故事往往是抓住社會上某些人的思想行爲特徵,加以誇大與渲染,藉此用來對照世界,影射生活,讓讀者用自己的生活經歷加以串聯,從中得益。因此,在教學時,要把寓言裏的人物或事件與現實中的人與事加以比較。如一位教師在教學《自相矛盾》一文時,在理解了課文內容後,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一起交流,並說說如何避免自相矛盾的事發生。這樣使學生將思考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達到了深明寓言的作用。

三、 循文習言,落實“練”字

1.在概括、複述中實踐語言。寓言故事短小精煉,非常適合進行概括主要內容、複述故事內容的訓練,如在《揠苗助長》一文的教學,有位教師引導學生充分朗讀課文後用“誰幹什麼?”“結果怎麼樣?”的句式來概括主要內容,最後再讓學生加入自己的想象複述課文內容。在概括與複述中,鍛鍊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提高了學習語文的實效性。

2.在補白、續寫中實踐語言。寓言故事有很多的“留白點”,這些“留白點”正是培養學生想象能力,進行言語實踐的良好素材,我們可以設計續寫、插寫等練習。如有位教師在《自相矛盾》一文的教學時,讓學生爲人物寫反思。這種借用寫反思的形式有效地拓寬了學生的想象思維,既增加了趣味,深明瞭寓言,也讓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了錘鍊。

 四、循文而拓,落實“展”字

1.以篇帶篇。如《南轅北轍》一文是魏國謀臣季樑爲了勸阻魏王伐趙而來個現身說法,以自己的經歷,帶出了《南轅北轍》的故事。我們可以把這個故事引進課堂,引導學生將理解寓意與閱讀歷史故事聯繫在一起,由一篇寓言帶出一篇歷史典故,拓寬學生的閱讀範圍。

2.以篇帶本。現在小學語文教材上的寓言多數選自《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以及《左傳》、《孟子》、《韓非子》、《呂氏春秋》、《戰國策》等歷史典籍。在完成教學任務後,教師可以引領學生閱讀這些課外讀本,使語文知識縱橫滲透。我在教完《南轅北轍》後,在多媒體上呈現《戰國策》這本書從古到今的多種封面,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這本書的千古流傳,隨後再介紹裏面最有趣的其他篇目,激發學生閱讀這本書的興趣。

誠然,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寓言教學的方法只有依綱扣本,循文而教,從學生的興趣、文字的特點出發,加強語文能力的實踐,拓寬寓言故事的閱讀面,寓言教學纔會自然、真實、有效。

關於寓言故事12

很久很久以前,一隻長頸鹿和一隻小羊碰到一起,長頸鹿看到小羊太小了,很看不起它。於是大搖大擺的走到小羊面前,高傲地對小羊說:“小不點,你在幹什麼呢?要不咱倆比誰本領大吧”.小羊說:“比就比,誰怕誰呀”.長頸鹿說:“看,那棵樹上有許多果子,我們看誰能吃到果子”.小羊說:“好的”.結果長頸鹿個子高,很容易就吃到了果子。而小羊個子矮,又不會爬樹,自然吃不到果子。

又過了幾天,小羊和長頸鹿又碰到一起。小羊說:“我們再比比誰的本領大吧”.長頸鹿又高傲的說:“手下敗將,比就比,這次由你定”.小羊說: “前面有一個花園,花園裏有好多花,我沒看誰能採到花”.結果,小羊個子矮,它從柵欄裏爬進去,很容易就採到了花,而長頸鹿個子高,沒辦法進到花園,也就採不到花。

從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不論是人還是動物,都各有各的長處,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別人的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

關於寓言故事13

意大利都靈大學的校門口,有兩尊英格蘭黑色大理石雕塑,左邊是一隻鷹,右邊是一匹奔馬。幾千年來,它們成了都靈大學的標誌,甚至連校徽上也是這兩尊雕塑。

那隻鷹代表的不是什麼鵬程萬里,它其實是一隻被餓死的鷹。爲了實現飛遍全世界的遠大理想,這隻鷹苦練各種飛行本領,卻忘記了覓食的技巧,結果在它踏上征途的第五天就餓死了。

那匹奔馬也不是人們認爲的千里馬,而是一匹被剝了皮的馬。這匹馬開始的時候嫌它的第一位主人——磨坊主給的活多,乞求上帝把它換到馬伕家;可馬伕給這匹馬的飼料不好,這匹馬又乞求換主人。於是,上帝把它換到了皮匠家裏,皮匠給馬的活不多而且飼料又好,可是沒過幾天,這匹馬就被皮匠剝了皮,做成了皮製品。

都靈大學的創辦者把兩尊雕塑矗立在都靈大學的校門口,旨在提醒都靈大學的學生們:真正能把人們從飢餓、痛苦和貧困中解救出來的是勞動和生存的技能,而不是不切實際的知識。

關於寓言故事14

詩曰:貴顯聞天下,平生孝事親。親自滌溺器,不用婢妾人。

這首詩說的是黃庭堅奉母盡誠的事。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十四則故事。

黃庭堅,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他二十三歲就中了進士,蘇軾是這樣贊他的:“瑰偉之文,妙絕當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說他文章瑰瑋超然,當世無可比擬;而他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之美德,又可媲美古人。滌親溺器,也就是說他親自爲母親刷便桶,這在一般老百姓看來似乎也沒有什麼,但是一個人身居高位,刷一次便桶容易,難的是刷一輩子便桶。這還要從他小的時候說起。

黃庭堅的父親黃庶爲人剛正,飽讀詩書,曾中過進士,但一生未能發達,僅是州府的幕僚,後來到康州任了一官半職。康州地偏民困,動亂不斷。黃庶不畏艱難,鞠躬盡瘁,最後積勞成疾,中年卒於任所。母親李氏,是著名藏書家、詩人李常的妹妹,出身於仕宦讀書世家。父親在臨終前把年僅十三歲的黃庭堅叫到牀前,對他說:“爲父命不久矣,我兒長大了,不要只顧着讀書,要好好照顧母親,好好跟隨舅舅。”黃庭堅含淚答應了。父親不久便去世了,這讓平素活潑好動的黃庭堅一下子陷入了沉默,常常一個人躲在藏書室裏翻書度日。舅舅李常把他當親兒子一樣對待,耳提面命,盡心栽培。他看出端倪,便悄悄走進藏書室找了個機會安慰他。黃庭堅哀傷地說:“以前我只顧戲耍和讀書,從來沒有想過人會死去,父親大人待我恩重如山,我卻再也見不到他,再也沒有機會幫他做事,爲他盡孝了。”李常說:“盡孝不是感恩戴德忘乎所以,也不是做什麼了不起的大事,而是在平素點滴中學會關照至親,在務正業的同時見縫插針利用閒暇滿足家人所需,這兩件事並不矛盾。”黃庭堅想起父親的遺言,忽然意識到自己只顧着自己哀傷,忽略了此刻比他更哀傷百倍的母親,於是便往母親房間跑去。

父親死後,母親思念成疾,身體抱恙,常常臥牀休息。他走進母親的臥房,發現母親正在吃藥,藥湯極苦,母親直皺眉頭,恰巧貼身丫鬟告假回家探親,母親吃完藥端起茶杯想抿一口水,杯裏卻是空的,杯沿上還有茶垢,她看了一眼就放下了。父親在任時爲官清廉,生活節儉,家中並不曾僱用過多的僕役婢女。黃庭堅立即自動請纓,跑去爲母親清洗茶杯並沏好茶。母親看着乾淨的茶杯,喝着黃庭堅泡的茶,甚感欣慰地笑了。黃庭堅看看便桶還沒有倒,又跑出去倒了。這一切做完後纔去學堂。

到了晚上,黃庭堅又來了。這次他是有備而來,他帶了把刷子,來給母親刷便桶。母親愛乾淨,可便桶往往不能及時清潔,好脾氣的母親不願爲難婢女,他決定不勞煩別人,親自做好這件事情。

當他人到了中年,身爲朝廷官員,公務十分繁忙,每天忙完公事回來,第一件事仍是去探望已經年邁的母親,端茶遞水,精心照料並陪伴,每天晚上依然爲母親刷洗便桶,從不讓他人代勞。

有一次,有人問黃庭堅:“您身爲高貴的朝廷命官,家裏又有僕人,爲什麼要親自來做這些雜細的事務,甚至還親手做刷洗母親便桶這樣卑賤的事情呢?”

黃庭堅回答說:“孝順父母是我的本分事,同自己的身份地位沒有任何關係,怎能讓僕人去代勞呢?再說孝敬父母,是出自一個人對父母至誠感恩的天性,又怎麼會有高貴與卑賤之分呢?”

關於寓言故事15

《大象的驚喜派對》

小狐狸舉起一張粉色的卡片在小猴子的面前晃,一邊說:“小猴子,你知道我要去哪兒嗎?”

小猴子搖搖頭,小狐狸繼續說:“小象請我們去參加派對,這是邀請卡!可是小象說唯獨不能告訴你!哎呀呀!你和小象可是最好的朋友啊!這麼好的事情它都不告訴你!我看呀,它根本沒有把你當做好朋友!”

小猴子聽了,生氣的說:“哼!你說的是真的嗎?這可惡的小象!我倒要去問問它!”

說着,它和小狐狸一起去了小象舉辦的派對。

看到小象,小猴子怒氣衝衝的說:“哼!小象,你爲什麼不邀請我參加派對!要不是聽小狐狸說,我永遠都不知道呢!”

小象聽了,沒有生氣,反而微笑起來,它說:“小猴子,歡迎來到你的生日派對!今天是你的生日呀!你忘了嗎?我故意先瞞着你一個人,就是爲了能給你一個驚喜啊!不過差點兒被小狐狸毀了!”

小猴子聽了這話,這才明白過來,心裏又高興又愧疚。

小狐狸呢,夾着尾巴灰溜溜的離開了。

標籤:通用 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