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寓言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集錦15篇)

寓言1.9W

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但是讀書筆記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集錦15篇)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1

《伊索寓言》這本書,是以動物爲角色,以一個個精美的小故事來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

“ 龜兔賽跑”是它流傳最廣,全世界無人不知道的一篇故事:烏龜和兔子賽跑,可是兔子輕敵,在比賽中睡覺,而烏龜雖然跑得慢,但堅持不懈,最後竟然贏得了勝利。

這個故事和我們學習也是一個道理,如果光靠聰明,不刻苦,又不認真,這樣的話永遠不會進步。相反,不聰明落後的人,只要不灰心,刻苦學習,紮紮實實,堅持到底,最後勝利還會屬於你。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2

暑假裏,楊老師讓同學們讀書,並寫下讀書筆記,我讀了《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裏面的每個寓言都有一個道理,每個道理又有一個寓意,比如說《婦人與兔子》說的是兔子挖洞的本性是永遠也改不了的,《孩子和青蛙》是說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吹牛的運動員》是說事實是最好的證明,《樹和斧頭》是說不能幫助對自己可能造成威脅的人,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幫助,《寶劍的價值》是說人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小鹿和他的母親》是說在多的優點也無法掩蓋致命的缺點所帶來的傷害。等等……還有很多的故事,我就不一一講了,總之,我很喜歡這本書,也許這是我的喜愛,所以我很快的把這本書讀完了。

讀完這本書,我知道了很多的道理,它可以培養我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同時也讓我懂得了每個人應該保持謙虛的心態,不要總是瞧不起別人。以後,我也一定會這樣做。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3

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讓我大開眼界,每個故事都短小生動。在我腦海中印象最爲深刻的是 《大魚和小魚》。

故事的情節是:一天,大魚們和小魚們遇見了,大魚們說:“你們只有一丁點大,也叫魚嗎?”

小魚說:“雖然我們小,但我們也是魚。”

大魚笑着說:“你們像螞蟻那樣小,你們是生活在海洋裏的螞蟻。”

小魚們說:“我們是小,可我們也有魚鱗、魚鰭。”

大魚們說:“那就叫你們螞蟻魚吧。”

這時,一張大網從天而降,不好!是漁網。漁網越收越緊,大魚小魚擠在了一起。大魚說:“沒辦法出去了。”小魚們不慌不忙從漁網空隙中穿過去了,小魚們又變成自由自在的魚兒了。大魚們說:“要是我是一條小魚該多好啊!”現在大魚們只能等着被殺了。

任何生物包括人,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因此我們不能因爲任何原因而嘲笑別人。更不能只看到別人的劣勢而忽略了他的優勢。或許,在某種情況下,劣勢也能轉化爲優勢。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4

伊索寓言,讓我愛不釋手、如醉如癡。書中的故事短小精悍、寓意深刻、趣味性強,因此成爲我的牀頭之物。可以這樣說,讀一篇寓言是我每天睡前的最後一項功課。

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鷹、穴鳥和牧人的故事。讀後感想甚深,受益匪淺。

鷹從一處高高的懸崖上飛下來,抓走了一隻羊羔。

穴鳥見了那情景,驚羨不已,也想仿效一下。於是,他啪啦啪啦地從空中飛下,落到一隻公羊的背上。然而在他把爪子扎進羊毛後,爪子便被羊毛纏住了,任憑他怎麼撲動翅膀,也飛不起來。

牧人看見了,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便趕緊跑過去,把穴鳥捉住,截去了穴鳥翅膀上那些強勁的羽毛。

傍晚時,牧人把穴鳥帶了回去,給自己的孩子們。孩子們詢問那是一隻什麼鳥,牧人回答說:"我明明知道他是一隻穴鳥,可他自己卻想成爲鷹。"

這個故事說明:無論做任何事情,人都應該認識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盲目行事。否則,就會事與願違,甚至釀成惡果,成爲別人的笑料。

戰國時期,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自恃熟讀兵書,以軍事家自居。沒有實踐經驗的他在秦軍的吹捧下迷失了自我,也矇蔽了當時的趙王。趙王置衆人的勸說,甚至是趙奢的遺囑於不顧,讓趙括取代廉頗去率領趙軍和秦軍作戰於長平。結果40萬趙軍被活埋,留下了"紙上談兵"的千古笑談。由此看來,不能認清自我給人帶來的危害有多大啊!

認識自己的同時,要求我們做事不要盲從,要對各種形勢有科學的判斷和前瞻性。中國人的盲從心理特別嚴重,往往開始時,一個人望天,最後就會有一羣人望天。上個世紀90年代初,出現了下海經商的熱潮,一些政府人員、公司職員甚至是學校教師也捲入商海大潮中。這幾年全國出現了炒股熱,都想大撈一把,可是卻經歷了目前股市的低迷,讓很多股民擦亮了雙眼。做事情應該有自己的理由,而不是因爲別人都在做。學會理性思考很重要!

不能清醒認識自己在教育方面表現更爲普遍。一些家長往往對孩子產生不切合實際的幻想,於是拔苗助長,結果事倍功半,留下了一個又一個教育失敗的案例。自法國鋼琴家理查德·克萊德曼的獻給愛麗絲等優美的樂曲流行在華夏大地以後,很多家長紛紛給孩子買鋼琴、請教師,希望孩子成爲將來的鋼琴家。於是給孩子設定目標,在哪個時間段,水平應該達到什麼級別。強大的壓力剝奪了孩子的快樂。我還清晰的記得以前看過的一則報道。一位母親把12歲的兒子單獨留在屋子裏練習彈琴,當她發覺琴聲中斷的時候,便在門外往孩子的屋裏看,讓她非常震驚的是兒子在拿刀子削自己的手指,還不斷地自責:爲什麼我這麼笨?

勤能補拙是良訓、天道酬勤…這樣的道理我不反對,不過,要在某個領域成爲出類拔萃的人才,我個人認爲只是勤奮還遠遠不夠的,還要有天賦。試想如果讓劉翔去練舉重,讓佔旭剛去練110米欄,即使是他們訓練再刻苦,恐怕連國手也成不了。

我們大家建立博客、加入圈子、發表帖子,應該以交流思想、發表見解、記錄感悟和提高寫作水平爲目的。如果認爲自己獲得幾篇精華帖,就要求自己寫出李杜那樣的古詩、寫出徐志摩、戴望舒那樣的現代詩歌、寫出餘秋雨那樣的散文、寫出新華日報社那樣的時評來,顯然對大多數人來說不是明智的選擇。

認識你自己,這是成功者必備的一項素質。否則,古希臘大石柱上不會鐫刻這句話作爲指導芸芸衆生的箴言。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5

暑假中,我讀了《伊索寓言》,使我受益匪淺。裏面的故事美麗生動,富有着深刻的含義,讓我記憶深刻。

我最喜歡的一篇是《老鼠與獅子》。老鼠有一次不小心踩到了獅子的尾巴,獅子大怒,抓起老鼠就吃。老鼠讓獅子不要吃它,併發誓以後一定會報答獅子,獅子哈哈大笑,它說:“就你這隻小東西也想報答我,用什麼報答?好了,這次放了你,下次我絕不留情!”獅子有一次出去散步,它誤入了獵人的繩網,它大聲呼救,這時老鼠來了,它立即爬上樹,咬斷了繩子。從此老鼠與獅子成了最要好的朋友。這個故事說明了:知道恩情,懂得回報,是人之常情。我們不能見利忘義、忘恩負義,這樣沒有好下場。

我喜歡讀《伊索寓言》,它教會了我人生的道理,我喜歡這本書!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6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精品,書中的寓言故事短小精粹,講出人們做事的某些不足,深刻的寓意能讓人們頓然領悟,對照自身,發現自己身上的許多笑話

我們先讀一讀《驢和蚱蜢》的故事:一頭驢聽到幾隻蚱蜢在叫,他被這些小東西的聲音所吸引,期望自己也能有同樣的聲音。於是,驢就問它們以什麼爲生,纔有了這樣的聲音。蚱蜢回答說:“是露水,是露水給我們好的聲音。”驢子聽了,決定以後多喝露水生活,不久就餓死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從實際出發,不能盲從,否則會弊大於利,吃大虧。

儘管《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是一些與我們無關的事,但是,它卻讓我們懂得深刻的道理。也許正是正因這些東西,《伊索寓言》才歷久彌新,讀起來耐人尋味,讓人在人性智慧上得到領悟。

我們再來看《老鼠會議》更值得品味:老鼠們商議怎樣對付貓,決定給貓繫上鈴,當談到由誰給貓系鈴時,老鼠們卻鴉雀無聲了。說明方法沒有十全十美的,光說不做等於空話,只能白費工夫。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雖短小,卻蘊含着雋永深奧的思想資料。對此人生哲理寶典要不斷去讀,不斷地去品味,不斷地去感悟。閱讀時只要肯動腦筋,去明白,去聯想,就會有大收穫。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7

讀了烏龜與兔的文章後,是我受到很大的啓發,人各有所長和不足之外,只有謙虛謹慎才能進步,只有勤勞纔能有收穫,驕傲自大必不能進步,不自量力定會失敗。

一天兔子和烏龜吵的不可開交,兔子嘲笑烏龜不中用,烏龜聽了並沒有生氣,它心平靜和的說:“咱們跑上五里地看誰先到達目的地。”傲慢的小兔子憑着自己的優勢毫不在乎的說:“比就比,我還能輸給你。”就這樣兔子和烏龜開始賽跑,小兔子漫不經心的幾個跳躍,早把小烏龜甩在後邊,它沾沾自喜一路跑着一路玩,一路啃青草,不時的打盹休息,心裏在想好一個小烏龜你真是不自量力。好生性的小烏龜,小心謹慎,他憑着自己的耐心,不緊不慢的朝前爬着,最終先到達目的地。當小兔子一覺醒來,一口氣向前直奔,跑到終點,看到小烏龜正在那裏舒舒服服的打着盹呢!

透過這篇短文,使我感到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奮發圖強的弱者也能戰勝驕傲自滿的強者。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8

今天,我讀了《伊索寓言》中《獅子和農夫的故事》。

這個故事講的是:農夫發現一隻獅子在他的牲口圈裏睡覺,他想把獅子抓住。農夫想了一個辦法,他把門關得緊緊的,不讓獅子出去。獅子醒了之後非常生氣,它咬死了幾隻羊和幾頭牛。農夫看見了,他只好悄悄地把門開啟,放走了獅子。回到家後,農夫還被妻子責怪了一頓。

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量力而行。自己沒有能力做到的事,千萬不要去逞強,否則吃虧的只能是自己。

看完了這個故事,我想到我自己,有時做事也不考慮後果,就急着去做,結果失敗的總是我。從現在開始,每做一件事,我都應該好好想想能不能做,該不該做,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我要吸取農夫的教訓,不要做錯了事再來後悔。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9

這天,我看了一本書,叫《伊索寓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則寓言是《鷹和屎殼郎》。

講的是一隻鷹在追逐一隻兔子。這時兔子看見了一隻屎殼郎,於是他叫屎殼郎救自我。屎殼郎安慰兔子後,便向鷹懇求不要傷害這隻兔子,但是,鷹根本沒有把小小的屎殼郎放在眼裏,直衝下來把兔子吃了。屎殼郎深感不快,覺得受到侮辱。從此以後,他便不斷地盯着鷹巢,只要鷹生了蛋,他就把鷹蛋從巢裏推下去。鷹無可奈何,只好四處躲避。之後,鷹飛到宙斯那裏,請求給它一個安全的地方生兒育女。宙斯答應讓他在自我的膝上來生。屎殼郎明白後,就滾了一個大糞團,飛到宙斯的上面,把糞團扔到他膝上。宙斯立刻起身抖掉糞團,無意間把鷹的蛋都砸了下來。據說,從那兒以後,屎殼郎出現的時節,鷹就不孵小鷹了。

讀完後,我覺得《伊索寓言》妙語連珠、說理深邃,還明白了故事中的道理,就是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因爲再弱小的人,當他受到侮辱也會奮起報復的。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10

《伊索寓言》在有篇《獅子、驢子和狐狸》的故事。內容是,獅子叫驢子和狐狸一起去打獵。到了獵場,獅子坐在一旁休息,驢子和狐狸去幹活。工作結束後,獅子問驢子:“咱們怎樣分獵物呢?”驢子心想,你又不幹活,還分獵物,可是,你那麼狠素,不分給你又不行。於是,驢子說:咱們三個各分一份。獅子大怒:“我爲獸中之王,你敢跟我分成果?”於是,一口將驢子吃掉了。然後,獅子又問狐狸:“你說應該怎麼分成果呢?”狐狸想到驢子的前車之鑑,聰明地說:“我只要一點夠活命的就行,剩下都歸你。”獅子滿意地笑了。

在現代社會裏,獅子是不給人機會的,如果一個人做了驢子被滅掉,就不大會有機會像狐狸那樣全身而退。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11

這幾天我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我很喜歡老鼠開會那一篇,這篇文章講了老鼠在一起開會商量怎樣對付貓的騷擾,一隻小老鼠提議在貓的脖子上掛個鈴鐺,一隻年邁的老鼠說:“這個鈴鐺誰去掛呢?”老鼠們都不敢去。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想出一個好主意也許不難,而實現它就不那麼容易了。做什麼事要堅持,堅持就是勝利。我很喜歡這本書。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12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知識是通向成功的要訣。走進知識的殿堂,無疑是走進了一間五彩繽紛,林良滿目的展覽廳。踏進了一座異彩奪目,奇麗無比的聚寶。

這本書涉及寫到的是童話,故事,寓言等各種類別。這本書能讓我們豐富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給我們帶來許多寶貴的啓示。

當我讀到【龜兔賽跑】時,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奮發圖強的弱者,也能戰勝驕傲自滿的強者。當讀到【驢子與小狗】的時候讓我明白了:同樣的事情不一定適合於所有人。

透過讀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和人生的哲理與經驗,讓着豐富的.人生哲理伴我度過美好的初中生活。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13

在暑假裏,我讀過一本書,它叫《伊索寓言》。它的作者叫伊索,是古希臘人。

產生於古希臘時代的《伊索寓言》是西方寓言體文字的開山鼻祖,也是古希臘文字中一塊閃光的瑰寶。作者經過兩千多年的錘鍊,其特有的智慧和藝術魅力像一顆鑽石,在歷史洪流的沖刷下,愈加熠熠生彩,成爲歷久不衰的傳世名篇。

伊索是一位傳說中的人物,他生活在公元前6世紀左右的小亞細亞。

《伊索寓言》共有5個篇章,316個故事。我最喜歡第279個故事——“天鵝、蝦和梭子魚”。裏面講的是:天鵝、蝦和梭子魚一起拉一車東西到城裏去。天鵝只往上飛;梭子魚拼命地往水底鑽,而蝦呢,卻直往後退。它們怎麼拉,車子都不動。

這個故事是說:不用腦袋,只會傻賣力氣,什麼事情都辦不好。

我很喜歡看這本書,因爲它告訴了我們許多道理。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14

今年暑假去書店偶然看到一本《伊索寓言》,便翻開看了一個小故事,就不捨得放下那本書了,纏着媽媽給我買一本。你一定要問了:”《伊索寓言》有什麼好的?需要你這麼留戀?“你這麼說可不對了,只要是書就有他出書的道理。《伊索寓言》是用一個小故事講述一個深刻的大道理。

其中第一卷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寡婦與母雞,在現代社會,有很多人因爲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結果連現有的都失掉了。

在看完《伊索寓言》第二卷時,我的心中很長時間都充滿着故事中的情景,以及故事訴說的大道理,但給我回憶最深的是:朋友與熊,引用一下故事,我教大家一個和身邊常玩的同學測一測他是不是你真正的朋友。只要在危險時刻他可以和你共患難,那麼他就是你一生最珍貴的朋友。

第三卷中偷東西的小孩與他母親,給我留下了最深的回憶。現在的小孩子每天都受着父母的寵愛,我要警告現在的父母們:不要太過於寵愛自己的孩子,使自己的孩子養成壞習慣。如果小錯起初不懲治,必將釀成大錯。

在第四卷時狐狸與鶴使我認識到了新的道理。若要他人尊重自己,自己先要尊重他人,我們要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辦法來對待那些不尊重他人的人。

飢餓的狗在第五卷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在道理中翱翔。告訴我們不量力而行,辛辛苦苦追求希望渺茫的利益,結果,不但所希望的東西沒到,反而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第六卷中黃鼠狼與愛神使我記憶猶新,心腸壞的人,雖然外形改變了,但是還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啊!

蛇與鷹讓我讓我在第七卷中懂得了更多道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好人一定有好報,惡人一定有惡報。

我喜歡第八卷中的種菜人與狗,他告訴我們一定不要無情無義、恩將仇報。

《伊索寓言》使我增長了許多知識,豐富了我的課外閱讀知識。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15

這一學期班主任向我們推薦了不少好看的書,其中我認爲趣味性最強,最有哲理的書就是《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由古希臘,古羅馬時代流傳下來的諷刺故事後來被蒐集到了一起,並加入了一些印度,阿拉伯和的故事,統一起來,彙總到古希臘時期一個聰明的奴隸伊索名下。

《伊索寓言》中的很多故事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比如《烏龜和老鷹》的故事主要講了烏龜很羨慕老鷹會飛翔,於是便讓老鷹教它飛翔。最後烏龜飛行沒學成,反而把自己的命弄丟了。各種事物都有自己的自然規律,不可違背自然,勉強做事。如果把金魚從水中拿出來,過不了幾分鐘,金魚必會死掉。《農夫與蛇》主要講了農夫看見了一條將要凍僵的蝮蛇,覺得它很可憐,就把它放入自己的胸口,結果蝮蛇醒來後,不但沒筆記激他,反而咬了農夫一口,最後農夫因中毒死去。看了這則寓言後,我非常同情農夫,他是以給善良的人,可是他做好事並沒有看對象呀! 對於惡人我們不能心慈手軟。在《狼和小羊》中,狼想吃掉小羊,試圖以貌似公正的理由來掩飾自己的暴行,但當他的虛僞言詞被純樸的小羊一一揭穿時,他便不加掩飾地露出固有本性,從而揭露了強者凌弱的醜惡現象。

《伊索寓言》是一本好書,我們從這本書中可以得到很多生活啓迪。它教會我們要謙虛做人,不能狂妄自大;而生活中不是每一個人都值得你去信任,有的人是真心給你幫助,而有的人是想利用你,我們應當學會分辨善與惡;我們也不能只看見自己的優點,拿自己的優點去比別人的缺點……

《伊索寓言》雖然故事很短,但是智慧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