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文言文

文言文常見句式盤點

文言文2.94W

與詞彙相比,文言語法變化不大,只是幾種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與現代漢語不同,下面分別說明:

文言文常見句式盤點

一、判斷句式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者,……也。

“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

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了涉世家》)“……,……也。”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鑑》)“……者,……。”有的判斷句,只在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遊褒禪山記》)“……者也。”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齊策》)無標誌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誌,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時爲了加強判斷的語氣,往往在動詞謂語前加副詞“乃、必、亦、即、誠、皆、則”等。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並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後作判斷詞則多起來。還有,肯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副詞和否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否定副詞“非”,都不是判斷詞。

二、被動句式,文言文中,被動句的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爲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施事者。

在古漢語中,在古漢語中,被動句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在標誌的被動句,即藉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標誌的被動句,又叫意念被動句。有標誌的被動句,大體有以下幾種形式:動詞後用介詞“於”表被動,“於”起介紹引進動作行爲的主動者的作用。如:“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史記。屈原列傳》)這裏“惑”、“欺”的動作是由“於”後的“鄭袖”、“張儀”發出來的。有時也在介詞“於”或動詞前加“受”,形成“受……於……。”的形式表被動。如:“吾不能舉金吳之地,十萬之從,受制於人。”(《資治通鑑》)用“見”、“於”,“見……於……。”表被動。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同上)“暴見於王。”(《孟子。梁惠王下》)“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或見怒也。”(《答司馬諫議書》)這裏的“見”不表被動,它是放豐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麼樣的客氣說法,像現代漢語中的“見諒”等那爲此種用法。用“爲”,“爲……所……。”表被動。如:“(巨)偏在遠郡, 行將爲人所並。”(《資治通鑑》)用“被”表被動。如:“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張溥《五人墓碑記》)無標誌的被動句,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詞的被動句。如:“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資治通鑑》)這裏的“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的意思。

標籤:文言文 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