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文言文

狄青出奇兵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文言文1.44W

導語:狄青出奇兵,講述了沈括作品夢溪筆談中,狄青在抗擊西夏軍的一次戰役中,用“換旗法”“鉦令法”輕鬆大勝敵軍。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關於狄青出奇兵的我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

狄青出奇兵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狄青出奇兵

寶元中,党項犯塞,時新募萬勝軍,未習戰陣,遇寇多北①。狄青爲將,一日盡取萬勝旗付虎翼軍②,使之出戰。虜望其旗,易③之,全軍徑趨,爲虎翼所破,殆無遺類④。又青在涇原,嘗以寡當衆,度必以奇勝。預⑤戒軍中,盡舍弓弩,皆執短兵器。令軍中:聞鉦⑥一聲則止;再聲則嚴陣而陽卻⑦;鉦聲止則大呼而突之。士卒皆如其教。才遇敵,未接戰,遽⑧聲鉦,士卒皆止;再聲,皆卻。虜人大笑,相謂曰:“孰謂狄天使勇?”時虜人謂青爲“天使”。鉦聲止,忽前突之,虜兵大亂,相蹂踐死者,不可勝計也。

(《夢溪筆談》沈括)

【注】

①北:失敗。

②虎翼軍:打仗的勁旅。

③易:認爲……容易。

④殆無遺類:全被殲滅殆盡。

⑤預:事先。

⑥鉦(zhēng):古代行軍時用的'打擊樂器。

⑦陽卻:裝着退卻。

⑧遽:突然。

翻譯:

寶元年間,党項常常侵犯邊境。當時剛剛招募的“萬勝軍”,還沒有經過作戰陣法的演習,與敵人作戰經常敗北。狄青當了將領,有一天,把萬勝軍的旗幟全部交給虎翼軍,讓他們出戰迎敵。敵人望見這些旗幟,認爲容易對付,全軍徑直衝過來,結果被虎翼軍打敗,兵士大概所剩無幾了。另一次,狄青在涇原帶兵,曾經要以少數兵力抵擋人數衆多的敵人,思慮到必須用計謀才能取勝。事先告誡全軍都放下弓箭,一律使用短兵器,傳令全軍,聽到一聲鉦響就停止前進,聽到第二聲就嚴整陣容假裝撤退,鉦聲一停,就高喊着衝向敵人。士兵們都像他要求的那樣上陣。剛一遇敵人,還沒有接火,鉦聲立刻響了起來,士兵們都停止前進;第二次鉦聲響起,又都撤退。敵人大笑,互相說:“誰說狄青是天使神勇?”當時敵人稱狄青爲“天使”。鉦聲突然停止,士兵們一下子衝向敵人,敵兵陣腳大亂,互相踩踏致死的不計其數。

狄青簡介:

狄青 (1008~1057)中國宋朝名將。字漢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陽)人。行伍出身,19歲從軍,任皇帝侍衛。後應詔戍邊,任延州指使。他在同西夏作戰中,驍勇善戰,多次負傷,屢建戰功,深爲戍邊名臣范仲淹、韓琦器重,累升至彰化軍節度使、樞密副使。皇□四年(1052),廣源州(約今越南高平地區)部族首領儂智高稱帝,建大南國,攻佔廣南(今廣西、廣東)九州,斬、俘宋將多人,一時嶺外騷動,宋廷深以爲憂。狄青奉命率兵3萬進擊。

他先嚴懲違令出兵招致失敗的廣西鈐轄陳曙等,以正軍紀,又借元宵節佯令休兵十日,大宴將佐,以麻痹儂軍,暗於次日率精銳冒雨取捷徑襲佔崑崙關(今屬廣西)。

儂智高見無險可守,傾其號稱10萬之衆,列陣于歸仁鋪(今廣西南寧北郊),企圖決戰。狄青避其鋒銳,令精騎從左右翼衝殺儂之中軍,大敗儂軍,次日,收復邕州(今廣西南寧),殲萬餘人。儂智高逃大理(今屬雲南)。五年,升樞密使。狄青一生征戰,嚴於治軍,喜讀兵書,以范仲淹贈言“將不知古今,匹夫勇爾”(《宋史·狄青傳》)自勉。嘉□元年 (1056)去職,次年三月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