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唐詩

唐詩《菩提偈》

唐詩3.33W

《菩提偈》

唐詩《菩提偈》

朝代:唐代

作者:惠能

原文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心是菩提樹,身爲明鏡臺。

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註釋:

(1)菩提偈:“菩提”,梵文的音譯,意譯爲“覺”或“智”,舊譯也作“道”。指對佛教教義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偈,和尚唱頌的歌詩稱爲偈。菩提偈,即詮釋佛教教義的歌偈。

(2)樹:這裏指菩提樹,意譯爲“覺樹”或“道樹”。相傳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在此樹下證得菩提,覺悟成道,故稱此樹爲菩提樹。但這種樹的本名是什麼,有多種不同的說法。據說南朝梁時僧人智藥曾把這種樹自天竺移植中國。《雷州府志》記載:“菩提果色白者,味甜,五月熟。海南瓊山縣則把這種樹所結的果子稱爲金剛子。這種果子可作念珠。佛教徒常焚香散花,繞樹行禮。今廣東省曲江縣南華寺藏經閣旁左右兩側,各有一棵菩提樹。”

(3)明鏡:據《資持記》下二之三:“坐禪之處,多懸明鏡,以助心行。”通常用以比喻佛與衆生感應的中介。臺:指安置明鏡的地方,可以借代爲客觀存在。

(4)佛性:是梵漢並譯名詞,意譯爲“覺性”、“如來性”,有時被稱爲“涅”,或叫“真如”,也是“如來藏”的異名。原指佛陀本性,發展爲成佛的可能性,是佛教徒所追求的修行目標和理想境界。這個問題,小乘和大乘的觀點不一致,提出種種不同的'見解,引起長期爭論。中國南北朝時盛談佛性,隋唐各宗也重視佛性說。天台宗提出五種佛性,法相宗歸結爲兩種佛性,華嚴宗更把“有情”衆生的佛性與“非情”之物的法性區別開來。清淨:佛教術語,遠惡行,離惑垢,稱爲清淨。

(5)塵埃:佛教術語,指人間的一切世俗事務。按出家人的觀點,世務不淨,故稱塵務。

(6)玄:佛教術語,這裏是指玄妙的佛教理想。《信心銘》:“不識玄者,徒勞唸佛。”對於佛教徒來說,通曉玄機,是至關重要的。

(7)西方:佛教術語,指淨土所在的極樂世界。過去,佛教徒認爲:東方日出,是萬物滋生之地;西方日落,纔是萬物終歸之處。因此,傳統的教義都認定佛教徒要以西方(或稱西天)爲其歸宿。惠能的這個觀點,實是對西方“淨土”的否定,爲“頓悟”成佛提供了理。

標籤:唐詩 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