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詩歌

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詩歌朗誦

詩歌6.82K

【中華民族抗日戰爭】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從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至1945年日本宣佈投降結束,歷時八年,被稱爲八年抗戰、或簡稱抗戰;另一說法抗戰的時間應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詩歌朗誦

1、贊吉星文將軍 郭孟龍

盧溝戰火驚天外,振我中華立大勳。

歲歲不忘重九日,人人傳頌吉星文。

2、聞盧溝事變集唐三首 陳禪心

野哭初聞戰(杜甫),長灑沒曉天(陳子昂)。

人心勝潮水(皇甫冉),萬里忽爭先(孟浩然)。

烽火從北來(崔顥),健兒寧鬥死(杜甫)。

報國有壯心(李白),中夜撥劍起(劉庭琦)。

征戰從此始(劉灣),丹霄羽翮齊(鄭繇)。

今朝擎劍去(李賀),誓欲斬鯨鯢(李白)。

3、收取舊山河集杜二首 陳禪心

萬事干戈裏,時逢江海人。

結歡隨過隙,久坐惜芳辰。

好武寧論命,臨危莫愛身。

賦詩分氣象,嘔血事酸辛。

行路難何有!邊隅今若何?

別離傷老大,喪亂飽經過。

已用當時法,誰憐醉後歌。

平生飛動意,收取舊山河。

4、水調歌頭.七月八日得宛平之警 盧前

電訊忽宵至,不覺裂雙眸。

信中傳語,殘敵一隊襲盧溝,

直北此時危急,火焰已燃眉睫,如箭在弦頭。

何以消吾恨,不共戴天仇!

鳩所佔,狼所噬,鼠還偷。

千奇百怪敵貌,鑄鼎總難收。

聞道冷齋老子,願與此橋同命,忠恿足千秋!

明日廣安道,我亦有戈矛!

5、西江月.喜收復通縣 盧前

久矣不知日月,今朝重睹青天。

懸知歡躍我軍前。高舉國旗一面。

爭說睡獅醒了,金甌殘缺將全。

吼聲震動白山間。收淚出關相見。

6、百字令.讀馮玉祥悼佟趙辭復爲挽章吊麟閣將軍盧前

備嘗艱苦,在練兵當日,憤然而作。

二十六年多少恨,只恨吾民溝壑。

東來頑寇,鐵蹄所至,無不窮其虐。

人間地獄,幾回默誦「新約」。

我祝永久和平,我懷博愛,我願先鋤惡。

勇士喪元原不忘,犧牲以求復活。

上帝鑑餘,式憑忠勇,與敵還相搏。

裹君馬革,他時畫像麟閣。

7、吉聞廿九軍豐臺大捷 楊滄白

爆竹歡聲動地來,初聞捷至復豐臺。

彈丸已掃蛟螭穴,絕島應餘狐兔精。

永定河西成背水,故都城下任轟雷。

屯堅自是兵家忌,誰信夷倭有將才。

8、哀北平 楊滄白

倭寇深侵焰更狂,故都倏忽竟淪亡。

不堪文物成灰燼,剩有遺黎飲彈槍。

千古傷心唯國破,四朝名跡已景涼。

回思舊夢十年事,恥向人稱第二鄉。

9、盧溝橋抗戰紀事詩

長虹萬丈跨盧溝,馬可波羅七百秋。

橋上睡獅今漸醒,似知匕首已臨頭。

一聲刁斗動孤城,報道強鄰夜弄兵。

月黑星沉煙霧起,時當七夕近三更。

崩城碎屋一訇然,血雨腥風溼暮煙。

大海波濤生四面,孤舟無恙總由天。

暗影沉沉夜戰酣,大刀隊裏出奇男。

霜鋒閃處寒倭膽,牧馬胡兒不敢南。

與城愧未共存亡,人慶更生我獨傷。

國難方艱應有待,此身終合向沙場。

10、日敵乞降狂喜書感 王冷齋

洶涌鯨波萬里平,降幡片片出東瀛。

捷音電閃傳寰宇,爆竹雷喧起滿城。

艱苦八年完勝利,陰沉一旦復光明。

頭顱拼擲寧無價,必死方能慶更生。

11、七月七日蒙自作 陳寅恪

地變天荒意已多,去年今日更如何?

迷離回首桃花面,寂寞魂銷麥秀歌。

近死肝腸猶沸熱,偷生歲月總蹉跎。

南朝一段興亡影,江漢流哀永不磨。

12、聽水滸有客述事感賦 陳寅恪

誰締宣和海上盟,燕雲得失涕縱橫。

花門久已留胡馬,柳塞翻教拔漢旌。

妖亂豫麼同有罪,戰和飛檜兩無成。

夢華一錄難重讀,莫遣遺民說汴京。

945年7月

13、乙酉八月十一日起聞日本乞降喜賦 陳寅恪

降書夕到醒方知,何幸今生見此時。

聞訊杜陵歡至泣,還家賀監病彌衰。

國仇已雪南遷恥,家祭難忘北定時。

念往憂來無限感,喜心題句又成悲。

1945年8月

14、抗戰前途 濮智詮

劉琨起舞聞雞夜,李廣彎弓射虎時。

要使強鄰消悍戾,惟憑浩氣與支援。

中原苦戰玄黃血,一着先爭黑白棋。

兵事無常哀者勝,猶龍遺訓敵焉知。

15、敵軍厭戰多有自殺者 濮智詮

何處是三島,浮雲落日遮。

鬥雖猶困獸,勢已斷長蛇。

骨掩春前草,櫻飄夢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