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詩歌

海子的詩歌《重建家園》鑑賞

詩歌3.34W

《重建家園》是現代詩人海子創作的一首新詩。該詩圍繞“家園”這一核心,以詩性語言回答瞭如何重建家園的問題,詩意和哲理的緊密融合使其輕盈如花而又厚重千鈞。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海子的詩歌《重建家園》鑑賞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海子的詩歌《重建家園》鑑賞

摘 要:海子一直用自己的詩歌抒寫着對理想家園的美好向往和強烈訴求,與此同時詩人又相當痛苦和極爲迷茫。《重建家園》寫於1987年,不少讀者認爲,海子在這首詩裏明確地表達了對詩歌理想和精神家園的“放棄”心理,並對這種“放棄”進行了一番理性思考。然而,認真品讀這首詩會發現,詩人海子對於詩歌理想和精神家園諸問題思考的結果不是“放棄”,而恰是義無反顧的“堅守”。該詩表現了詩人深刻的內省精神,堪稱海子重新構建理想家園的詩化宣言。

人們在讀海子的《重建家園》時,往往先入爲主地受海子一貫的悲觀、孤獨情緒的影響,輕率斷定海子這首詩表達了對詩歌理想和精神家園的放棄。這是因爲人們在讀這首詩的時候,想當然地把“重建家園”理解成了物質的家園,而把“智慧”想當然地理解成了精神的家園,這是人們習慣性的二元對立思維在作祟。其實海子要建構的家園超越了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它既是物質的家園,又是精神的家園。海子深受荷爾德林的影響,他曾引用荷爾德林的詩句:“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之上。”海子渴望重建的家園,是建立在關心土地、關心人的生命和生存狀態之上的。該詩表達了海子深刻的內省精神,並對理想家園做了重新的認識和定位,是海子重新構建理想家園的宣言。

《重建家園》{1}全詩如下(詩段編號及分節號爲筆者所加):

1.在水上 放棄智慧/停止仰望長空/爲了生存你要流下屈辱的淚水/來澆灌家園 2.生存無需洞察/大地自己呈現/用幸福也用痛苦/來重建家鄉的屋頂 3.放棄沉思和智慧/如果不能帶來麥粒/請對誠實的大地/保持緘默 和你那幽暗的本性 4.風吹炊煙/果園在我身旁靜靜叫喊/“雙手勞動/慰藉心靈”1987

海子在《重建家園》裏仍然沿用了“村莊”“土地”“麥粒”“炊煙”“果園”……這些經典鄉土意象,用這些意象來營造他的理想家園。海子在這首詩的開頭就寫道:“在水上 放棄智慧/停止仰望長空/爲了生存你要流下屈辱的淚水/來澆灌家園”。“放棄”“停止”諸如此類的詞彙,的確容易令人誤會:海子爲何要“放棄智慧”?爲何要“停止仰望長空”?要正確回答上述問題,首先需要了解海子詩歌寫作的特點及該詩創作的背景。

海子的家鄉在安徽懷寧縣高河鎮查灣村,直到十五歲考入北京大學才離開這塊生養的土地,而在海子短暫的生命旅程當中,這十五年的鄉村生活無疑爲他的詩歌提供了豐富的養料。海子自認爲他生長的村莊是和孕育了普希金的村莊一樣,他在《兩座村莊》中寫道:

和平與情慾的村莊/詩的村莊/村莊母親曇花一現/村莊母親美麗絕倫//五月的麥地上天鵝的村莊/沉默孤獨的村莊/一個在前一個在後/這就是普希金和我 誕生的地方//風吹在村莊/風吹在海子的村莊/風吹在村莊的風上/有一陣新鮮有一陣久遠//北方星光照耀南國星座/村莊母親懷抱中的普希金和我/閨女和魚羣的詩人安睡在雨滴中/是雨滴就會死亡!//夜裏風大 聽風吹在村莊/村莊靜座 像黑漆漆的財寶/兩座村莊隔河而睡/海子的村莊睡的更沉{2}

海子在這樣的村莊裏生活了十五年,他曾自認爲,關於鄉村,他可以再寫十五年。所以,在他詩裏是對故鄉深深的熱愛和眷戀,讀者也會被他所傳達的鄉村摯愛深深地感染。泰勒說:“人在世界上不是孤立的,自然界圍繞着他,人類圍繞着他,他認爲環境是構成精神文化的巨大外力。”{3}不同的生活經歷,有着不同的人生影響。“村莊”“麥地”“農人”等鄉村風景,成爲海子無法抹去的文化符號。在後來的讀書學習生活中,有着詩人潛質和鄉土情懷的海子又受到20世紀80年代理想主義的影響,這些暗合了他的鄉村文化符號。並且使海子更加懷念鄉村生活。這種對鄉村的深厚感情,使海子感受到鄉村背後生命存在的元素,他的詩歌就是以這些元素爲起點,用詩化的語言傳達出鄉土的本源性和本真性,在直接關注生命存在本身的詩歌理念引導下,將鄉村、土地和詩歌深深地融合在一起,呈現出一個具有詩意的神性鄉土中國。

海子的詩作中僅以“村莊”爲題的就有許多,如《村莊》《北斗七星》《七座村莊》《兩座村莊》等。“住着母親的村莊”“五穀豐登的村莊”“詩的村莊”“這故鄉的村莊”已成爲詩人情感之弦撥動的源泉,是詩人的情感得以盡情釋放的地方。燎原在《海子評傳》中寫道:“這位詩人來自深厚而貧瘠的大地。他和大地上的村莊、村莊周圍綿延的麥地血肉相通。他的一生都在用飽含汁液和水分的聲音,呼喚這生長了穀物和生命的大地。他關於土地和土地上生命的歌唱,有着綿遠而浩瀚的背景——那裏閃耀着人類高貴靈魂的光芒。這位現代詩人是如此心儀於那些古典的詩魂:屈原、但丁、莎士比亞……他宣稱要接續那些偉大星辰創造的史詩傳統。這種宣稱無疑是莊嚴而凝重的。”{4}海子的詩歌已被寫進中國當代詩歌史,張炯在《新中國文學五十年》中這樣評價海子:“他創造了僅僅屬於自己的意象系列,他的詩歌語言與此前流行的新詩潮的語言全然有別,他建立了屬於自己的詩歌風格,他是當代最具獨創性的一位詩人。”{5}海子透過歌詠大地鄉村,追尋鄉村美好本質,喚醒民族精神特質,試圖在他的詩歌中建構起具有詩意的人類家園。海子之所以對鄉村意象這麼鍾情,並執着於構建鄉土特質的理想家園,與他最初的農村生活經歷和後來的城市“流浪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海子在北京大學法律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到位於昌平的中國政法大學,開始了他的城市流浪生活。20世紀80年代的昌平是相當荒涼的,物質生活十分的貧乏。海子自殺後,幫其整理遺物的好友西川發現海子的房間沒有電視機,甚至沒有收音機,並且當時昌平的交通也遠沒有現在這麼便利,從這種閉塞的環境可以看出當時海子的孤獨和壓抑。海子在《在昌平的孤獨》寫道:

孤獨是一隻魚筐/是魚筐中的泉水/放在泉水中//孤獨是泉水中睡着的鹿王/夢見的獵鹿人/就是那用魚筐提水的人//以及其他的孤獨/是柏木之舟中的兩個兒子/和所有女兒/圍着詩經桑麻沅湘木葉/在愛情中失敗,他們是魚筐中的火苗/沉到水底//拉到岸上還是一隻魚筐/孤獨不可言說{6} 在這首詩裏海子傳達了生命的空虛孤獨之感。

一位與海子認識的政法大學的老師曾提起當時海子的寂寞與無奈:海子有一次到昌平的一家飯館,對老闆說,我給大家朗誦詩歌,你能不能給我喝酒?老闆說,我可以給你喝酒,但你別在這兒朗誦。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海子雖是城市身份,卻沒有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生活。城市的喧囂、人情的冷漠,都把海子置於一個孤寂落寞的境地。城市是華麗、浮躁的,有太多的鋼筋混凝土,太多的事物沒有生命的氣息,這些對於純樸、真誠的海子、對於執着於追求生命理想的海子來說是隔膜的,他也難以放下對自我的'堅持去與城市相容,更不用說去與城市妥協。於是,身處都市的海子,其心靈卻執着地眷戀着故鄉,執着於未被現代都市文明浸染的鄉土。“我本是農家子弟”,“但爲什麼/我來到了酒館和城市”,詩人借葉賽寧之口喊出了返鄉的強烈願望。在《吊半坡並給擅入城市的農民》一詩的標題中,也可以明顯地感受到詩人對城市的放逐,對鄉村的迴歸。

對於城市的厭倦,對於鄉土的懷戀,使得海子更加執着於對生存和土地的無言的信仰,“村莊”和“土地”成爲海子創作的源泉,而鄉村則是他渴望的歸宿和理想家園。

我們首先來看詩歌標題:《重建家園》。“重建”,意味着原來的家園毀壞、消失;“家園”,是本詩的核心詞語。如果單純地從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來解讀,這個“家園”要麼是精神家園,要麼是物質家園。然而,海子的家園是以關心人的生命和生存爲出發點的,這裏的“家園”是個深刻的隱喻:既是人休養生息之地,也是人安妥心靈之地,二者緊密融合,不可分割。該家園是詩人一直嚮往和歌詠的樂土,它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質的。《重建家園》由 “大地”“麥粒”“家鄉”“炊煙”等一系列的鄉村意象組成,這些意象的出現,恰恰證明海子並沒有放棄構建精神家園的理想,反而是更堅持自己的信仰。

本詩首句寫道:“在水上 放棄智慧”。“放棄”二字是最容易造成本詩誤讀,所以我們就要看看爲什麼要在“水”上放棄智慧。“水”這一意象在海子詩歌裏曾經出現,詩人常常用它來代指時間和歷史,孔子曾說“逝者如斯夫”,我們又常常有“逝水流年”的感嘆。這樣理解,詩人的思想便有了更深邃的時空感。我們追溯中國歷史,可以到《詩經》,到孔子,到歷代詩人的寄情山水詩,歷史上的聖人先賢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智慧”,但海子爲什麼要放棄呢?其實,詩人海子要放棄的,並非對理想的追求、對精神家園的建構,而是放棄一些高蹈的詠歎和故弄玄虛的理念,而是從關注生命和生存的角度,重建理想的詩化家園。因爲詩人海子曾說:“我恨東方詩人的文人氣質,他們蒼白孱弱,自以爲是,他們隱藏和逃避於自己的趣味之中,他們把一切都變成趣味,這是最令我難以忍受的,比如說,陶淵明和盧梭同時歸隱山水,但陶重趣味,而盧梭要對自己的存在和生命本身表示極大的珍惜和關注。這就是我的詩歌的理想,應拋棄文人趣味,直接關注生命本身。這是中國詩歌的自新之路。”{7}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海子的“放棄智慧”是詩人在觀照中國文人的特質後,做出的深刻反省!

詩人接下來寫道:“停止仰望長空/爲了生存你要流下屈辱的淚水”。“停止仰望長空”仍然是“放棄智慧”的延續。在中國歷史上,最善於仰望長空的莫過於屈原了,他仰天長問時的慷慨陳詞和熱烈奔放的情感給人激情,在海子看來,理性思考即智慧,須要“放棄”;而奔放熱烈的情感,則要使之平靜。接下來的“爲了生存你要流下屈辱的淚水”,更體現詩人的深刻認識:生存不僅僅幸福和快樂,也意味着屈辱和淚水。

本詩第二節寫道:

生存無需洞察/大地自己呈現/用幸福也用痛苦/來重建家鄉的屋頂

生存是非常簡單的,大地也是非常坦誠的,不需要動用智慧去思考、去“洞察”,人只須面向生存本身,回到大地,感受大地,與之同生死共患難。詩人在這裏沒有寫“重建家園”,而是用“重建家鄉的屋頂”來代替“重建家園”,重點是突出“頂”字,以此來強調生存是需要承受的,既要承受陽光雨露,更要承受狂風暴雨,“忍受那些必須忍受的,歌唱那些應該歌唱的”。從這裏我們能夠看出詩人深入思考後的冷靜與平和。

本詩第三節詩人寫道:

放棄沉思和智慧/如果不能帶來麥粒/請對誠實的大地/保持緘默 和你那幽暗的本性

詩人再次強調了“放棄沉思和智慧”,以此表明沉思和智慧並不能解決生活和生存中的所有問題,生活需要躬身而行,生存需要面對誠實的大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麥粒”是海子詩歌中的核心意象,詩人用麥粒來象徵人類生存之本——糧食,所有的一切都是以此爲根基。詩人海子再次闡明瞭自己的立場:他的家園是建構在生命和生存之上的,不是虛無縹緲的。“保持緘默”是對大地的誠懇和信仰,因爲有時候在生機勃勃的大自然面前,語言是無力的,唯有以誠實回報大地。

對於本節中“幽暗的本性”,有人認爲是海子在反省自己性格中陰鬱的一面。筆者認爲,這句話整體是和前面的“緘默”並列的,是要“保持”的,也就是說這種本性是海子贊同的。結合前面的“放棄沉思和智慧”,這個“幽暗”理解爲天地鴻蒙之初的狀態,即人未開化、未發矇的狀態更爲合適。就是說,人應該保持最初的單純、樸素和真誠,這樣和前面的“放棄沉思和智慧”就相互照應了。保持最初的單純、樸素和真誠,這是海子對美好人性的嚮往,在此基礎上重建的家園,既有物質又有精神——正是海子心中的理想家園。

在接下來的第四節裏,詩人爲我們展現了一幅充滿人間溫情的鄉村美景:

風吹炊煙/果園就在身旁靜靜叫喊/“雙手勞動/慰藉心靈”

“炊煙”是家園和故鄉的表徵,是離鄉遊子心靈深處的遙遠記憶,是對母親最溫情的懷念。接下來的“果園”與“家園”相對應,給人一種豐收的場景和喜悅,並且賦予了果園以人性。“靜靜叫喊”四個字,傳神地表達出人和家園的相互依存、彼此尊重的和諧關係。這種關係需要用心去體悟、去感受。“雙手勞動/慰藉心靈”提示我們,要在勞動中完成這種體悟。回顧全詩,這兩句詩給了很好的解題:沉思和智慧未必能揭示生命和生存的全貌,也未必能建構起理想的人類家園,而這一切要靠勞動,用身心與大地真誠面對,方能體悟生存之道。詩人在結尾處描摹的這一祥和而歡樂的田園勞作景象,遂定格成爲一幅理想家園的經典畫面。

透過對《重建家園》的解讀我們發現,認爲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放棄精神家園的結論是過於簡單的;而將精神家園和物質家園對立起來的思維方式,顯然有悖於海子的本意。在這首詩中,海子不但對生命和生存進行了深層次的思考,而且對大地傾注了極大的熱情,把對家園的堅守上升到信仰層面。詩人海子對於詩歌理想和精神家園諸問題思考的結果不是“放棄”,而恰是義無反顧的“堅守”。該詩表達了詩人深刻的內省精神,堪稱海子重新構建理想家園的詩化宣言。

{1} 選自西川主編:《海子詩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415頁.

{2} 選自西川主編:《海子詩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341頁.

{3} 胡經之:《西方文藝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509頁.

{4} 參見燎原:《海子評傳》,時代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

{5} 張炯:《新中國現代文學五十年》,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版,第268頁.

{6} 選自西川主編:《海子詩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25頁.

{7} 海子:《詩學:一份提綱》,見西川主編:《海子詩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047頁.

拓展資料:

作品原文

在水上 放棄智慧

停止仰望長空

爲了生存

你要流下屈辱的淚水

來澆灌家園

生存無須洞察

大地自己呈現

用幸福也用痛苦

來重建家鄉的屋頂

放棄沉思和智慧

如果不能帶來麥粒

請對誠實的大地

保持緘默 和你那幽暗的本性

風吹炊煙

果園就在身旁靜靜叫喊

“雙手勞動

慰藉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