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詩歌

詩歌風在哪裏的反思四篇

詩歌2.81W

篇一:詩歌《風在哪裏》反思(733字)

詩歌風在哪裏的反思四篇

詩歌《風在哪裏》是一首語言優美、富於畫面感的文學作品,幼兒在學習時自然地就能做到有表情地朗誦,並且加上恰當地表演,使整節課的氣氛很好,例如當朗誦到“當我的枝葉翩翩起舞”,“當我的花朵頻頻點頭”,“當我的身體輕輕晃動”時,孩子們恰當地動作表情爲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所表現的美,體會詩歌的意境起到很好的作用。 我主要採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藉助圖譜,幫助幼兒梳理詩歌的內容。

梳理第一到第三段,結合圖譜和演示課件動態畫面,重點引導幼兒感受風吹過時植物發生變化的意境美,其中可以結合課件演示起舞畫面,結合肢體動作幫助幼兒理解“翩翩起舞”和擬人化的手法。接着就是梳理第四段,觀察“四季圖”, 幫助幼兒理解風與四季變化的關係。

二、藉助課件,幫助幼兒理解動態畫面

我在詩歌《風在哪裏》的教學中,藉助於多媒體課件來形象地表現出風吹過樹、花、草的動感,透過語音來豐富幼兒的語言,透過動畫來拓展幼兒的想象,同時激發出幼兒探索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學習文中的優美語言

從老師的指導語入手,讓指導語也變得有沒起來,例如:“看,多麼美的景色呀!我們坐下來欣賞吧!”“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它可以爲人們做不同的事,它做了哪些事?”“這首詩歌很美,樹美、花美、草美、春、夏、秋、冬都美。我們小朋友朗誦更美,只要我們肯動腦筋,也能編出優美的詩來。”另外文中也有很多優美的二語言,例如:翩翩起舞、頻頻點頭、輕輕晃動,讓孩子說說演演感受文字的魅力。

四、理解文中的意境美也很重要

對詩歌的優美意境的感受也是活動的重要目標之一。教師在活動中透過優美的圖畫、輕柔的配樂、有感情地朗誦等多方面的結合,引導幼兒欣賞並感受散文優美的意境。同時,也透過有感情地朗誦、表演來指導幼兒學習如何表現優美的詩歌。

篇二:詩歌《風在哪裏》教學反思(380字)

週一上午我組織孩子們學習了詩歌《風在哪裏》,活動開始我和孩子們一起討論颳風時的現象,沒想到孩子們對風的話題很感興趣,本來設計2分鐘的匯入部分,一看孩子們很感興趣,於是靈活討論了5分鐘,然後利用圖片“樹、花、草”等組織孩子們學習朗誦詩歌,雖然詩歌比較長有一定的難度,但由於開始部分相互交流的鋪墊,孩子們很順利地掌握了詩歌。

正是因爲匯入部分的延長,致使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進行不是很順暢,最後部分我啓發孩子們仿編詩歌,孩子們的興趣不大,仿編詩歌進行的不順利。課後我分析導致最後一個環節失敗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匯入部分延長拖延了上課時間,二是《風在哪裏》這首詩歌不適合仿編,句式太長對於大班上學期的孩子們來說難度太大。

本次教學活動時我感到,一作爲詩歌教學匯入部分不可時間過長,孩子感興趣可以另找時間討論,二仿編詩歌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接受能力,教師要選擇適合的詩歌進行仿編。

篇三:《風在哪裏》教學反思(1069字)

本閱讀活動從教材的選擇、活動目標的制定、活動過程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運用、活動的內容等方面,都充分考慮了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閱讀學習特點和閱讀發展水平,注重創設有利於幼兒閱讀的環境,在活動中體現幼兒的主動參與性,注重激發幼兒幼兒的已有感知生活經驗,將它們有效引入到教學活動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在活動較爲圓滿地結束後,我對本次教學活動有很多的感悟:

首先,閱讀選材要適合班級幼兒。本次活動的選材來自於大班《蒙氏閱讀5》的第六課《風在哪裏》,其中優美生動、多次反覆的語言風格非常適宜大班幼兒閱讀。結合班級幼兒的實際,教師以課件風的聲音和風吹過樹葉、花朵的圖片資料匯入新授,及給幼兒營造優美、溫馨的學習環境,有充分調動了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使幼兒有興趣的學習,自信的學習。

其次,本次活動設計充分考慮了幼兒學習特點,活動第一步:“創設情境,感知風” 爲幼兒充分閱讀作品,感受散文的語言和意境打下良好的基礎;活動第二步:“理解、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師幼一起細細理解品味詩歌的字、詞、句,在理解的基礎上,教師透過表演詩歌中優美的句子、反覆多次指導幼兒優美的朗讀詩歌來表現美和感受美 ;活動第三步:“觀察探索、豐富經驗、創意閱讀”在幼兒已經掌握詩歌語言、且具有較豐富的探索經驗基礎上,鼓勵幼兒遷移經驗,大膽想象創造,幫助幼兒擴展閱讀內容,運用已有的詩歌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這三個步驟體現了循序漸進層層推進的教育原則,帶領幼兒由淺入深,體現了感受、表現、創造的教育原則,也保證了閱讀活動《風在哪裏》的教育效果。

再次,本次活動將幼兒的閱讀習慣培養自然融入作品教學中,其中收拾習慣、傾聽習慣、朗讀習慣等能力培養,對養成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積極的閱讀態度有很重要的作用,這也體現了《綱要》的基本精神。

整個活動中,教師始終把落腳點放在“風在哪裏”,始終以幼兒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營造了一種寬鬆、自由的氛圍,使孩子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教師給予了積極的支援,活動中,幼兒思維活躍,發言積極,整個活動目標達成度高,很多幼兒說出了許多新穎性想法,幼兒的創造性得以充分體現。

同時,在活動組織過程中,也發現了很多問題,從教師方面看,如:教師對幼兒和教材的把握、教育價值的挖掘能力還不夠;教師的某些觀察指導語不到位,教師自身的文學修養還有待於提升等;從幼兒方面看,如:幼兒的閱讀興趣很高,但班級幼兒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兩極分化、參差不齊,部分幼兒詞彙貧乏;部分幼兒觀察、閱讀方法欠缺等,都有待於教師不斷學習、持續提高,讓幼兒在閱讀活動中學習和獲得有效的、有用的語言。

篇四:《風在哪裏》活動反思(781字)

詩歌《風在哪裏》語言優美,節奏明快,用擬人的手法以樹兒、花兒、草兒的口吻告訴幼兒“風在哪裏”,給看不見、摸不着的風兒賦予了有形的生命。既豐富了幼兒的語言,拓展了幼兒的.想象,又激發了幼兒探索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綱要》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透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爲了更好地完成本次的活動目標,活動前帶領孩子走進自然,讓他們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風的存在,感受風吹過後的變化,讓他們自己觀察,看“變化”說“變化”,主動去發現獲得有關的知識經驗,爲本次活動打下基礎。

活動中我分兩個層次進行教學:

第一層次:我輕哼歌曲:“我聽見風兒在呼呼吹,……”和孩子們一起討論風吹到你生上有什麼感覺?玩“風”吹到“樹、花、草”的遊戲,並出示相應的圖片。

第二層次:帶着好奇的問題:“風兒會讓樹兒的枝葉翩翩起舞,會讓花兒的花朵頻頻點頭,會讓草兒的身體輕輕晃動。那麼風兒還會給不同的季節帶來什麼變化呢?”讓幼兒進一步認識到風就在我們身邊,風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能根據“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教學原則,透過玩遊戲,視聽結合,完整感受;圖譜畫面,突破重點;讓幼兒更好的掌握散文的內容,透過談話法,幫助幼兒理解散文中的比喻、排比的優美語句,學習朗誦,完整體驗,讓幼兒聽聽、看看、講講、議議、試試輕鬆獲取知識,孩子們很順利地掌握了詩歌,達到教學目的。活動形式多樣,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教學過程層次清晰,能透過豐富的課件畫面、伴隨音樂表演動作使師幼互動,幼兒學習積極投入。教學中的教學重點:理解風在哪裏?透過課件的展示得到了較好的效果,意境優美,使幼兒容易的理解了詩歌的內容,在學習:翩翩起舞、頻頻點頭、輕輕晃動時讓幼兒加入肢體動作表演的同時親身感受詞語的優美,使活動更加遊戲化,幼兒對詩歌的學習得到了快樂。

標籤:反思 四篇 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