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詩歌

且行且珍惜的詩歌

詩歌2.62W

且行且珍惜的詩歌1

晚風微撫我的髮梢,

且行且珍惜的詩歌

低頭靠手緩緩前行,

樹上的枯葉在空中盪漾。

有時候,回回頭,

以往的點點滴滴在眼前虛幻,

是我未成長,還是我心已老。

回憶雖的雖不是那麼的美好,也沒有那麼多值得回憶的,

但卻烙印在了腦海中揮之不去。

時間帶給了我快樂,但卻帶走了美好的那些年,

唯一留下了那泛黃的記憶。

風停了,枯葉落滿了地,茫茫然,茫茫然,

雨還在風中揮灑,火仍在燭中燃燒。

夢想伴隨着現實起航,珍惜每一年每一天,

痛苦只是那麼渺茫,

想想吧,靜靜的想想吧,想想那些自己還未走過的路程,

該如何去走,看看吧,看看吧,看看那些以踏過的旅程,是否仍在。

珍惜,珍惜一切,珍惜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

不要忘記曾今幫助過你的人,更不要忘記一直幫助你的人。

且行且珍惜吧!

且行且珍惜的詩歌2

有些人始終會遠去,

有些人始終被忘記,

她也許只是我生命中的匆匆過客,

只是我夜空中一瞬而過的流星,

至少我們曾經有過一個交集,

煙花雖然很短暫,

雪花雖然會消失,

畢竟它們確確實實的存在過,

即使再渺小,再短暫,

也曾經點綴過天空,滋潤了大地,

也許只有失去纔會珍惜,

也許只有放棄纔會銘記,

愛情的奧祕不是言語,

不像遊戲,

更加沒有規律,

愛過才知美麗,

失去纔會珍惜,

時間可以證明一切,

同樣也會沖刷回憶,

我不再會海誓山盟,

因爲已經沒有人會信你,

我不會再不求回報,

無私的奉獻只會讓人覺得虛情假意,

我曾天真的信仰純潔的友誼,

到頭確是千人一面,萬人一體,

我輸了,輸得服氣,

我輸給了世俗,學會了世俗的所謂的人生哲理,

我贏了,贏得幸福,

我贏得了愛情,懂得了愛的偉大堅定愛的信心,

望身後,祭奠逝去,

看腳下,珍惜眼前,

瞧遠方,追求未來,

我是自由的,

經歷了愛情的風雨,

穿越了傷痛的禁區,

遨遊了幸福的海洋,

漫步了傷心的戈壁,

我更是幸運的,

因爲我找到了方向,

更加堅定了信仰,

我就像一艘漂泊的小船,

找到了一個寧靜的港灣,

船已經破損不堪,

已經經不起風雨,

靜靜的停靠在港灣,

從日出的第一縷陽光到日落西山的餘暉,

港灣雖然簡陋不堪,

雖然只能停一隻船,

任時間流逝憑斗轉星移,

港灣和船終會消失,

但也終會被銘記,

我相信羅密歐,如果真心相愛她就是朱麗葉,

我相信梁山伯,如果至死不渝她會是祝英臺,

有人說,是貓就會偷腥,

我說,我要做貓我不會偷腥。

且行且珍惜的詩歌3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有幸到大別山幹部學院學習,那天,我背上行囊,乘坐大巴,去體驗當年紅軍那如火如荼的崢嶸歲月。

行程中,爲調節氣氛,車上人們或清喉一歌,或呤詩誦典,或幽默一笑,不知不覺中車已行進到大別山的`腹地,窗外山巒村郭,清晰可見,逶迤梯田順目而過,映山紅爛漫盛開,一片風景如畫。

大別山幹部學院位於新縣縣城北部,依山傍水,就像一名儒者,滿腹經綸,春風細雨中講授着這裏昔日的輝煌,點撥着人們迷惑的心扉,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學子慕名前來。給人一種海納百川的氣魄與潤物無聲的高雅之感。

在車上閱讀發下的教學手冊時,我就被大別山幹部學院現場教學、體驗訪談等別開生面的教學所吸引,心裏默想着這是怎樣一種神奇的教學,讓一撥一撥的學子不遠千里到此學習,接下來的時光裏,我們擬目以待。

報到,就餐,小憩。下午進行了簡短的開班儀式後,我就馬不停蹄地到鄂豫皖蘇區首府列士紀念館去敬獻花藍,重溫入黨誓詞。接着又參觀了鄂豫皖蘇區博物館、鄂豫皖蘇區將帥館。莊重典雅的院落,蒼翠挺拔的松柏,栩栩如生的雕塑盡收眼底。一張張圖片、一件件實物、一幅幅雕像讓人們可以想見當年硝煙瀰漫的戰場;重睹了昔日戰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壯舉;感受到了新縣人民舍小家顧大家的愛國情懷;感覺到了當今幸福生活是多麼地來之不易啊!

接下來的時間裏,那活潑生動,有張有弛的教學更是讓大家大開眼界。我們被安排重走了“志仁小道”,在體驗崎嶇小道辛苦行走的同時,我們也領略到了這裏潺溪飛瀑、奇山巨石的大別山的自然風光。在參觀革命遺址紅安縣七裏坪長勝街時,一路上吳萌老師向大家介紹了紅安縣的光輝歷史,併爲大家演唱了幾首當地民謠:“小小黃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贏得了陣陣掌聲。長勝街南北有城門樓,路面爲青條石砌成。街道房屋青磚灰瓦,飛檐翹角,有紅四方面軍指揮部舊址、鄂豫皖特區蘇維埃銀行、飯堂合作社等多處革命遺址。長勝街生意興隆,民風淳樸,典雅大方。激情教學、紅色故事會、專家講座、革命電教片也讓我們激動不已。

短暫的時光裏我們領略了教師們的多才多藝,領略到了英烈們的可歌可泣的壯舉;領略了大別山的風土人情。這裏的一山一水記載着大別山的傳奇,這裏的一草一木訴說着大別山的滄桑,這裏的一景一雕見證着大別山的輝煌。一次次的感動,一次次的震撼,一次次的洗禮,一次次的昇華,讓我們覺得的確是不虛此行。

緣分讓我們相聚,道合讓我們相識,在朝夕相處的四天時間裏,大家和諧相處,情同手足,留下了一串串美好的回憶,這寶貴的財富必將讓我們受益終生。但世上無不散之筵席,短暫的學習很快就結束了,最後讓我們用“相離莫相忘,且行且珍惜”的詩句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