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詩歌

以詩歌的形式解讀歷史

詩歌2.06W

前不久收到王建平先生寄來的他的著作——《詩敘從史記出發》,讓我開始走進歷史。細細品讀,感慨萬千。《史記》是我國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被魯迅稱之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其刻畫人物和敘事的藝術,堪稱後世的典範。說真的,我喜歡閒暇時寫點詩歌抒發一下自己隨意的心境,但是對中國的歷史瞭解甚少,所以對此書不敢班門弄斧發表什麼評論,在衆多歷史學家面前更談不上什麼見解,只能作爲一個讀者真真切切地談一點自己的讀後感罷了。

以詩歌的形式解讀歷史

詠史詩體兼文史,屬於一種邊緣詩歌,寫作難度較大,目前寫這種文體的作者比較少,而王建平先生能在詩歌裏把歷史事件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徵愛好等鮮明地表現出來,每一首詩彷彿一個典故,一段史記,這既體現了他在創作上的良苦用心,又顯示了他在詩歌方面的深厚功底:

比鑑魏齊兩國史,君德如何方爲賢?

仁義大德古人曰,爲政以德孔子言。

勤政爲德後人崇,君德在明是關鍵。

君王安邦治天下,處理國是當明斷。

在這幾句詩裏,我們看到了魏齊兩國在君德爲賢上的發展和比較,君主勤政開明爲德,在治理國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讓我們感慨君德不同國家命運也會變得不同的同時,重新回味遠去的歷史。

有人曾經評論說:“這部作品以詩歌的形式敘述《史記》,通俗易懂,趣味無窮,解讀歷史可謂匠心獨運,獨此一家。”讀一個民族的歷史,也就是探求其心智和演變,觀山河所以存,觀民生所以養。無數的生命走過他們自己的軌跡,匯成文化的大海,是非功過只能讓後人慢慢去評說罷了。而歲月風雲變幻,時光輪流到今天,歷史早被歲月的海淹沒,只留下平滑的沙灘上,停留着一首無言的歌,在每一個季節隨潮起,隨潮落,而我想說,《詩敘從史記出發》就是一首被拾撿起的歌謠,讓我們可以輕輕吟唱。

在詩歌範圍內,“打油詩”也稱爲“詩歌”,因其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而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在《詩敘從史記出發》的章節裏,我們很清楚地體味了王建平先生在尊重《史記》原文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基礎上,雕琢成的每一句韻腳一致的七言詩。這不僅得到了傅劍仁老前輩的認可,併爲本書親寫了前序,又親自題名爲《詩敘從史記出發》,大大爲該書增添了色彩與光芒。

在今天快速發展的社會裏,許多人屢屢犯下歷史性的錯誤,我希望那些高處不勝寒的人,能以傅劍仁老師的“以史爲鏡、正冠律己、感悟人生、修身行善”爲榜樣,做一些利國利民利子孫後代的事。在科技發達社會進步的今天,在繁華喧囂的天空下,人們離文學、離歷史越來越遠,還有誰在堅持着文學的創作,在追逐歷史的足跡,尋找那些典範的歷史人物呢?我相信每個讀者在讀過82章節的七言絕句後,都可以尋找到滿意的答案。

今天不是詩歌的時代, 卻是一個需要詩歌的時代

洛夫寄語晶報讀者:讓我們大家來讀詩,不但我們要擁有詩,也必須讓詩擁有我們。

每年的讀書月,正是洛夫先生與深圳相約的時間。連續兩年,每當溫哥華寒風乍起,洛夫先生都會收拾行囊飛來溫暖的深圳。詩人的到來,是深圳之幸,也是記者的幸運,因而有機會近距離地與洛夫先生接觸,傾聽他關於詩歌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