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詩詞

臨江仙賞析

詩詞1.38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後仍按古式創作的詩。你知道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臨江仙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臨江仙賞析

原文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爲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註釋1:

①南枝:向南,亦即朝陽的梅枝。

②玉瘦檀輕:謂梅花姿態清瘦,顏色淺紅;檀:原爲木名,此處指淺絳色。

③羌管休吹:意謂不要吹奏音調哀怨的笛曲《梅花落》。

④暖風遲日:語出孫光憲《浣溪沙》詞:“蘭沐初休曲檻前,暖風遲日洗頭天。”遲日:春日,語出杜審言《渡湘江》詩:“遲日園林悲昔遊,今春花鳥作邊愁。”

釋2:

①幾許:多少。

②羌管休吹:吹,《歷代詩餘》等作“開”。笛曲有《梅花落》,此處語涉雙關。

③暖風遲日:春風溫曖、陽光融和。

④肥:《歷代詩餘》等作“時”。

賞析:

細讀這首賞花詞,也屬於風花雪月一類的抒情格調,發現李清照選取的角度十分特別。第一個畫面是描繪春天的來遲,梅花的不開放;第二個畫面是描繪梅花的凋零,濃香之吹盡,而梅花盛開的場面只是在“清夢”中一閃而過。在詞人的眼中,梅花似乎沒有經歷過枝頭爛漫的好時光。這樣苦心積慮、獨具“慧眼”的藝術選擇,只是要賦予“詠梅”以悲苦的含義。事實上,南渡漂泊的詞人也無心賞識燦爛綻放的梅花,只是躲在房中,空任大好春光在身邊悄悄流逝。一旦來到戶外,梅花卻又已經殘敗。其中“憔悴損”、“玉瘦檀輕”等形象的描繪,彷彿是南渡後在愁苦中煎熬的詞人外貌形態的寫照。上下片“爲誰”、“有誰知”的兩度追問,又透露出世無知音的痛,身爲女人,李清照無法真正干預閨房外面的世界,徒喚奈何。這樣的託物言志法,與南渡前詠梅花之作,甚至是詠其他花卉之作,都有很大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