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詩詞

《夜遊宮葉下斜陽照水》的詩詞賞析

詩詞2.08W

原文

《夜遊宮葉下斜陽照水》的詩詞賞析

葉下斜陽照水。卷輕浪、沈沈千里。橋上酸風射眸子。立多時,看黃昏,燈火市。

古屋寒窗底。聽幾片、井桐飛墜。不戀單衾再三起。有誰知,爲蕭娘,書一紙。

鑑賞賞析

前人評清真詞,多認爲其詞之風格爲富豔、典麗,細密多變,但這首詞作卻寫得頗爲明快曉暢,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把相思之情敘寫得相當動人。此詞爲傷離懷舊之作。詞的結構採用新巧的“懸念法”,先層層加重讀者的疑惑,最後一語道破意蘊,讀來跌宕頓挫,波瀾起伏,委婉悽絕。

“葉下斜陽照水,卷輕浪、沉沉千里”,首二句,詞人描述眼中所見之情景,西下的夕陽,餘暉透過樹葉,把斑駁的陽光灑在水面上;再往前看,江水翻卷着細浪緩緩地迤邐而去。這兩句點明瞭時間、地點,爲思念之情纏身的詞人,恰逢薄暮時分,更覺愁思難耐,悠悠不盡的愁思,亦如眼下流淌不絕的江水。後四句:“橋上酸風射眸子。立多時,看黃昏,燈火市”,原來此時詞人是佇立在橋上。詞人目光迎着刺眼的秋風,憑欄遠眺,疑望着黃昏時分華燈初上的鬧市,久久沒有離去。詞作上片,詞人的筆觸側重描繪室外,以粗細結合、濃淡相宜的筆墨勾勒出一幅黃昏夕陽之下,一位爲相思所苦者,久久佇立橋頭,迎着蕭瑟秋風,疑神遠眺的.情景。第三句中“酸風射眸子”,系借用唐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詩中句子:“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李詩是敘寫金銅仙人離漢宮之悽婉情態,詞人借用此句,不無藉此表露自己思念的悲苦之情。

詞作下片,詞人的筆觸轉而敘寫室內情景。“古屋寒窗底,聽幾片、井桐飛墜”,此時已是夜闌人靜,詞人也已回到屋中,伴隨他的是古屋寒窗,他輾轉反側,爲思念之情所困擾,無法入眠,井欄上墜落下的梧桐葉聲,不時地傳入耳際。詞人描述眼中幽悽的環境和臥聽蕭蕭落葉,正映襯了自己的孤寂與思慕之苦。後四句:“不戀單衾再三起。有誰知,爲蕭娘,書一紙”,這四句是說,夜不成寐,輾轉反側,都是爲了思念心上之人。思念至極,不顧天寒,起而揮筆傾瀉自己的情感,抒發自己的相思之情。“再三”二字,極言天寒猶不能阻攔自己。

詞所表現的雖是思念情人這樣一種司空見慣的主題,寫法上卻頗有特色。詞之上下兩片描寫由傍晚斜陽到黃昏燈火,由橋上酸風到古屋寒窗的情景,時空依次推移,景物隨時變換,感情隨之深化,最後揭出“爲蕭娘,書一紙”的底蘊,寫來層層深入,環環相扣,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早期經歷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早年人比較浮誇,學弓箭學不會,還號稱自己有勇武。後來加入秦王府,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立下軍功,逐漸被李世民賞識,得以參與各項事務的謀劃。被封爲左虞侯、車騎將軍,封全椒縣子。

唐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與李建成的矛盾激化,李建成拉攏尉遲恭不成,於是派人刺殺,失敗後尉遲恭與侯君集勸諫李世民早點下決心與李建成了斷,於是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率領侯君集等人誅殺李建成及李元吉。李世民即帝位後,封侯君集爲左衛將軍、潞國公,賜邑千戶,後又封爲右衛大將軍。

貞觀四年(630年),侯君集被遷爲兵部尚書,開始參與朝政。李世民打算討伐吐谷渾伏允,任命李靖爲西海道行軍大總管,命侯君集與李道宗爲李靖的副手。

討吐谷渾

貞觀九年(635年)三月,李靖攻滅東突厥後,率領侯君集開始討伐吐谷渾,大軍行至鄯州,李靖在侯君集的建議下,挑選精銳,長驅直入。伏允在庫山被擊敗後,輕軍奔走沙漠。李靖與薛萬鈞、李大亮從北,侯君集與李道宗從南分兩路長途奔襲,追擊伏允。當時夏天卻有霜降,山裏有很多積雪,但侯君集等克服自然困難追擊二千多裏地,先後於邏真谷、漢哭山、星宿川、柏海等大破伏允軍,斬獲頗豐。侯君集一路追擊到積玉山,見到河水的源頭,纔回師與李靖在大非川會合,班師回朝。(詳見唐擊吐谷渾之戰)

貞觀十一年(637年),侯君集獲封陳州刺史、陳國公。十二年(638年)官拜吏部尚書、光祿大夫。侯君集出身行伍,沒有讀過什麼書,獲得高官厚祿以後開始讀書學習,參與官員的選拔,定製考覈題目。侯君集出爲武將征伐,入爲大夫參與朝政,一時間享有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