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詩詞

滿江紅原文及翻譯

詩詞2.4W

蘇軾《滿江紅》,在這首詞中,作者抒發了自己內心駁雜的情感,有懷念胞弟,也有厭惡官場以及退隱的想法。

  滿江紅·懷子由作

  北宋·蘇軾

  清潁東流,愁目斷、孤帆明滅。

  宦遊處,青山白浪,萬重千疊。

  孤負當年林下意,對牀夜雨聽蕭瑟。

  恨此生、長向別離中,添華髮。

  一樽酒,黃河側。

  無限事,從頭說。

  相看恍如昨,許多年月。

  衣上舊痕餘苦淚,眉間喜氣添黃色。

  便與君、池上覓殘春,花如雪。

翻譯:

清澈的潁水向東流淌,我滿懷愁緒地看着江上若隱若現的孤帆遠去。

在這悽清的貶謫之地,青山之下白浪飛翻,你我萬里相隔實難望見。

想到就這樣白白辜負當年的歸隱之約,如今臥牀聽雨也是這般蕭瑟。

唉!深憾此生總與你匆匆相別,這種無奈的感覺不禁讓我白髮虛增。

我在這黃河岸邊祭下一樽美酒,將你我那無盡的過往從頭細數。

你我二人那日相見恍若眼前,但在不知不覺間卻已過去了悠悠歲月。

我衣襟上愁苦的.淚痕隱約還在,但眉間喜氣卻已暗示你我重逢在即。

待到重逢日,我定要和你同遊池上,到如雪落花中尋覓春天的痕跡。

主旨:

此詞當爲懷念胞弟,追感前約之負,厭於官場傾軋,企盼歸隱休閒之樂而作。

字詞解釋:

(01)滿江紅:詞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遊》、《傷春曲》。雙調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韻;後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韻。用入聲韻者居多。

(02)“清潁”,“潁”,潁水,淮河支流潁水。潁州濱臨潁水,在其下游。《嘉慶一統志》卷二五《河南府一·潁水》:“陽城縣陽乾山,潁水所出,東至下蔡入淮。過郡三,行千五百里。”蘇軾《木蘭花令·次歐公西湖韻》:“霜餘已失長淮闊,空聽潺潺清潁咽。”

(03)“目斷”,元本作“來送”。

(04)“孤帆明滅”,元本作“徵鴻去翮(翮,音禾,羽根,此指鳥翼)”。

(05)“宦遊”,元本作“情亂”。

(06)“青山白浪”,盧綸《送元昱尉義興》:“白浪緣江雨,青山繞縣花”。

(07)“萬重千疊”,元本、二妙集、毛本作“萬里千疊”。

(08)“辜”,元本、毛本作“孤”。“意”,元本作“語”,毛本作“憶”。

(09)“對牀夜雨”句,傅本注:“子由幼從子瞻讀書,未嘗一日相舍。既仕,將宦遊四方,子由嘗讀韋蘇州詩,有‘那知風雨夜,復此對牀眠。’惻然感之,乃相約早退,爲閒居之樂。”蘇軾始爲鳳翔籤判時,與子由別於鄭州西門外,馬上賦詩一首,有‘寒燈相對記疇昔,夜雨何時聽蕭瑟。’之語。“孤負”二句:追念過去兄弟一起生活——對牀而臥,夜聽雨聲的情景,並嘆息當時相約退隱之語未能實現。林下,山林家園之中,指退隱之處。

(10)“添”,元本作“雕”。

(11)“昨”,原缺,據毛本、朱本、龍本補。傅本作“夢”。華髮,花白頭髮。

(12)“衣上淚”,劉希夷《搗衣篇》:“莫言衣上有斑斑,只爲思君淚相續。”

(13)“添”,元本作“佔”。“眉間喜氣添黃色”,謂面有喜色。《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四《人事·額》引《相書佔氣雜要》曰:“黃氣如帶當額橫,卿之相也。有卒喜,皆發於色,額上面中年上,是其候也。黃色最佳。”韓愈《郾城晚飲奉贈副使馬侍郎及馮李二員外》:“城上赤雲呈勝氣,每間黃色見歸期。”蘇軾《浣溪沙·彭門送樑左藏》:“唯見眉間一點黃。”此處預祝蘇軾、蘇轍兩兄弟不久將在家相聚。

(14)“相看”二句,以前兄弟會面情景彷彿還像是昨天的事,但已過去了許多年月。

(15)“花如雪”,落花紛紛如雪也。

詞牌名:

《滿江紅》,亦作《念良遊》、《傷春曲》。此調唐人名《上江虹》,以後改今名。《詞譜》以柳永“暮雨初收”詞爲正格。雙調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韻;後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韻。用入聲韻者居多。格調沉鬱激昂,前人用以發抒懷抱,佳作頗多。

本調九十三字。首句四字,不用韻。次句七字,起韻,上三字爲豆,第一、三字可仄,下四字,第一、三字平仄不拘。第三、四句爲四字兩句,上加三字豆。“宦”、“遊”二字可仄可平;“青”、“白”二字亦平仄不拘;惟一爲仄協,一爲平協耳。第五、第六俱七言句,上句仄起仄收,不用韻,下句平起仄韻;宜用對偶。第十句八字,句法上三下五,實即平起平收之七言句,上加一字豆也。末句三字,作平平仄,乃定格;而語氣須與上句相貫。後闋換頭。起四句皆三字仄句,第二、第四句協韻,第一句第二字,第三句第一、二字,俱不拘平仄。此四句既可一、二兩句自爲對偶,亦可以上二句對下二句。第五、六句亦爲兩四字句,上加一豆;上句“看”字可仄,下句協韻而平仄不可移易。此八字宜用對偶。以下均與前闋第五句以下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