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詩詞

謝靈運山水詩產生的原因

詩詞2.86W

謝靈運是我國著名的山水詩人,其詩高雅秀麗,自然生動,爲後世山水詩歌的創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謝靈運山水詩產生的原因

從社會發展來考察,山水真正進入文學是在魏晉六朝時期,並在謝靈運的筆下得以成熟。謝靈運的山水詩清新秀麗,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其詩產生的原因與當時的社會背景、個人的政治得失、家學傳統、會稽優美的自然風光等無不關係。本文擬從以下五方面來闡述謝靈運山水詩產生的原因。

一、政治上的失意

謝靈運出生於富貴家族,從小就繼承了父祖豐厚的財產,經濟條件很好,然而他的仕途並不順利。劉裕代晉後對高門大族採取了壓制政策,只給了他一個世子左衛的閒官,又將他承襲的康樂公降爲康樂侯。而本性桀驁不馴的謝靈運不但不懂得低調處理,反而“構扇異同,非毀時政”,將政治前途倚仗在志大才疏、任性使氣的廬陵王劉義真身上。劉義真倒臺後,他也隨即被貶到偏僻的永嘉任太守。宋文帝即位之後,重新起用謝靈運,但這也不過是他爲了蒐羅一批文人以點綴昇平罷了。宋文帝看中的是謝靈運“詩書獨絕”的文學天才,所謂“尋遷侍中,日夕引見,賞遇甚厚”,也還是繼承其父“以文義處之”的原有政策,視謝靈運爲文學弄臣,根本無心安排他什麼重要職務。與宋文帝的期望、要求截然相反,謝靈運私下卻以爲這次可以施展下政治抱負,然而卻是又一次的“唯以文義見接,每逢上宴,談賞而已”。謝靈運不甘做以詞賦爲業的御用文人,於是乾脆稱疾不朝,對政治徹底心灰意冷。仕途的失意讓他苦悶不堪,於是他便寄情于山水。

二、社會風氣的影響

魏晉時期,社會政治動亂,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傾軋,使維護大一統的士大夫們痛心疾首,漸漸地與大一統政權疏遠了。而作爲正統觀念的儒學,由於具有排他性和複雜性,其建立的一整套所謂的人倫關係、行爲準則、是非標準,已經不能適應變化了的現實生活,於是諸子思想重新活躍起來,特別是老莊哲學和佛教思想對士人的影響巨大。老莊那種“清靜無爲” 匿跡山林的思想和佛教徒“山棲木食”生活所釀成的“集巖水之娛”的意識,剛好撫慰了他們在政治上的失意和對朝政的不滿情緒,於是他們紛紛將目光移向山水,歸隱山林。如阮籍“登臨山水,終日忘歸”;羊祜“樂山水,每風景,必造硯山,置酒言詠,終日不倦”;謝安“出則漁弋山水,入則言詠屬文,無處世意”。在這種氛圍下,士人們在酒醉飯飽之餘,發而爲詩,自然容易寫下相當數量反映山林生活和描繪自然景色的山水詩。到謝靈運,也是“以文章會友,共爲山澤之遊”,因此留下了大量的山水作品。

這個時期玄風之盛對謝靈運山水詩的產生亦有影響。在魏晉士大夫的思想意識上,山水和玄理是相通的,郭象就認爲“自然之理,有寄物而通也”。爲了表現玄理,詩人們往往藉助山水景物的形象,以求收到更好的效果,使山水詩成爲言玄悟道的工具,孫綽的《三月三日》就是這種“託懷玄勝,遠詠老莊”的寫景詩,謝靈運的山水詩中也有不少寄託玄情逸趣的辭句。

三、傳統家風的影響

謝氏一門,有縱情山水的傳統家風。他的二世祖謝鯤,就有愛好山水的嗜好,曾有縱意山水丘壑,自信高人一等的說法。謝安喜好山水:“嘗往臨安山中,坐石室,臨浚谷,悠然嘆曰:‘此去伯夷何遠!’嘗與孫綽等泛海,風起浪涌,諸人並懼,安吟嘯自若。”謝玄也愛山水,好漁釣,其《與兄書》曰:“居家大都無所爲,正以垂綸爲事,足以永日。此固下有鱸魚,一出釣得四十七枚。”又云:“昨日疏成後出釣,手所獲魚,以爲二坩�,今奉送。”謝靈運在文中也有提及,其《述祖德》一詩序中寫到“王父龕定淮南,負荷世業,尊主隆人。逮賢相徂謝,君子逍遙,拂衣蕃嶽,考卜東山”,在詩文裏又寫到“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裏”,“遺情舍塵霧,貞觀秋壑美”,用濃墨重筆來敘述謝安和謝玄不戀名利而歸隱山林的高風亮節。家風如此,謝靈運自然而然會受到影響,他在祖業基礎上營建莊園,別具一格:“靈運父祖並葬始寧縣,並有故宅及墅,遂移籍會稽,修營別業,傍山帶江,盡幽居之美”。還時常出去獵奇,“尋山涉嶺,必造幽峻,巖幛千重,莫不備盡”,並且“所至輒爲詩詠”。

四、滿足尊重的需要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都有尊重的`需要――自尊和來自他人的尊重。對謝靈運來說,在仕途失意受挫後,對尊重的需求更爲凸顯,尤其是來自於他人的認同。透過大氣勢的巡山涉水這一行爲,他試圖表明自己是上流的名士階層,以此來獲得威望、名譽和賞識。換言之,他是借用這一行爲來獲取別人對他高層名士資格的認同,從而彌補他內心不能進入權力中心的遺憾。此外,他的詩寫得很好,“貴賤莫不競寫,宿夕之間,士庶皆遍,遠近欽慕,名動京師”,極大滿足了他的自尊感,這也是鼓勵他從事旅遊進而大量寫山水詩的重要動因。

五、豐富的旅遊資源

謝靈運的故鄉會稽山水秀麗,美不勝收,《世說新語》注引《會稽郡記》說:“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雲:‘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蒸霞蔚。’”又:“會稽境特多名山水,峯�隆峻,吐納雲霧,鬆栝楓柏,擢幹竦條,潭壑鏡徹,清流瀉注,王子敬見之曰:‘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若秋冬之際,猶難爲懷。’”謝靈運也明確提到:“會稽既豐山水,是以江左嘉遁,並多居之。”試舉幾例著名的山水風光:

謝靈運的始寧墅,其周邊的景色很漂亮,“傍山帶江,盡幽居之美”。他在《過始寧墅》一詩中寫到東山一帶秀麗的風光:“山行窮登頓,水涉盡洄沿。巖峭嶺稠疊,洲縈渚連綿。白雲抱幽石,綠筱媚清漣。”山深水曲,雲石相倚,水竹相映,好一幅光彩照人的色彩畫!

富春江,是永嘉一條著名的河流,它水洶浪涌,崖危岸峭,江中有定山、赤亭等景觀:“定山緬雲霧,赤亭無淹薄。溯流觸驚急,臨圻阻參錯。”吳均在《與宋元思書》中對富春江的秀麗同樣有出色的描寫:“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

謝靈運在嵊縣石門建有新居一所,其四周景色絕佳,有《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瀨,茂林修竹》詩紀其事:“躋險築幽居,披雲臥石門。苔滑誰能步,葛弱豈可捫。……俯濯石下潭,仰看條上猿。早聞夕飆急,晚見朝日暾。崖傾光難留,林深響易奔。”石門新居高踞山巔,上摩蒼天,如臥雲中;路險苔滑,只有扶援葛藤之飛莖,才能攀臨絕頂。俯仰上下,只見潭水清澈見底,猿猴跳躍林間;谷深崖傾,只有中午才能見到太陽。其險、其奇、其幽、其靜,可見一斑。

離永嘉八十幾裏的白岸亭,其周邊風光旖旎,流水潺潺,山色青翠透明:“近澗涓密石,遠山映疏木。空翠難強名,漁釣易爲曲。援蘿聆青岸,春心自相屬。”

永嘉城北的綠嶂山也秀色可餐,潭水寒光閃閃,竹木青翠光潤,溪流曲曲彎彎,叢深林密,山岩重疊,令人東西難辨:“裹糧杖輕策,懷遲上幽室。行源徑轉遠,距陸情未畢。澹瀲結寒姿,團潤霜質。澗委水屢迷,林迥巖逾密。眷西謂初月,顧北疑落日。踐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永嘉西四十里還有一處著名的風景,那就是石鼓山。謝靈運在《登上戍石鼓山》一詩中就描寫了從石鼓山上縱目四望所看到的風景:左邊是一片開闊地帶,溪水緩緩流過;右邊是一段狹窄地帶,山嶺逶迤;藉着夕陽的餘照,澗水波光粼粼,由於白雲的襯托,峯巒越發顯得重重疊疊;白芷、綠�,也充滿了無限的生機。“極目睞左闊,回顧眺右狹。日沒澗增波,雲生嶺逾疊。白芷競新苕,綠�齊初葉。”

這些優美的自然風光,給謝靈運帶來了大量的素材,引起他的詩興,是他寫作山水詩的又一大原因。

總之,謝靈運山水詩的產生與以上五大原因不無關係。他的山水作品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值得好好借鑑。

標籤:山水詩 謝靈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