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詩詞

關於古詩詞的作文集合8篇

詩詞7.47K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後仍按古式創作的詩。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古詩詞的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古詩詞的作文集合8篇

古詩詞的作文 篇1

大家應該都知道李白寫過很多有名的詩,其中有就有一首古詩《行路難》。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閒來垂釣坐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這首詩主要在講詩人李白在抒發路途上坎坷的苦痛和憂煩,前兩句是寫面對美酒佳餚,“停杯投箸不能食”的苦悶心情,然而,三、四兩句是寫自己雖然竭盡全力尋找出路,但阻礙重重。接下來兩句,寫出了自己在尋找人生的路上的急切的心情。最後兩句表達作者決心衝破一切艱難險阻找出路。

讀了這篇古詩我有很多感受,李白竟能在如此坎坷的情況下還下定決心衝破一切艱難險阻,這讓我想起我學自行車時的情景。

那次我姐姐爲了能讓我早點會騎自行車,早早的地醒了。一開始,我連車龍頭都控制不住,它好像跟我有仇似的,不聽我使喚,一會兒往左,一會兒往右,直到後來,我摔了下來,摔了好幾次,身上一塊青,一塊紫,都不成人樣了。可是,我還是不放棄。一次不行,兩次、三次……經過我的努力,幾天後我終於會騎車了,我成功了,是用我那汗水換來的。

滴水能把石穿透,何況我們人呢?要想像滴水一樣把石頭穿透,就必須先要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

古詩詞的作文 篇2

在我看來,白話文太過單調,文言文太過枯燥。唯有古詩詞,我打心眼兒裏喜歡。遇到挫折想打退堂鼓時,想想杜甫那句“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滿腔的熱血,那豪情壯志,我欣賞,我敬佩,我說要向杜甫學習,我要吃透這句詩,我要奮發,要拼搏,我也想在努力的汗水揮灑過後,一覽成功的喜悅!

從詩詞中,我看到了美,無與倫比的美,獨一無二的美。

陶淵明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我看到了;孔子那“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壯志,我看到了;李白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真摯,我看到了;李清照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悵,我看到了。

夜深人靜之時,我細賞古詩詞,皎潔的月光灑下悽美的種子,我徜徉在小巷中,抒寫出“散荃染別離,落苕抑割捨”的原創。哦,可愛的古詩詞,領我步入美妙,怡人的意境。

日落黃昏之跡,花敗葉凋之痕,皆被古詩詞攬入心中。閱讀後,便刻入了我的靈魂。輕吟“我是斷了線的紙鳶,無人懂就任其消散。化爲一縷炊煙,歲月將其擱淺,又拂詩篇,可別越走越遠。有了?一般的這些字眼,我不再是斷絃。風又瀾起,我的心扉不散。”

從古詩詞中,我學會了好多。我知道人生不可能風平浪靜。既然這樣,那我就學會承受,攜手我最愛的古詩詞,與所謂的命運抗衡!我的世界,只有一葉孤帆,風浪太大。我曾因此而沉淪,是古詩詞教會我要堅強。“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我立誓要驚起人生中最美的那道波瀾!

未來的航程,不會一帆風順。我有古詩詞,我會穩坐我的小船,爲夢而揚帆。“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小草尚此堅強,我自然不該怯步。我們大家,都該如此。古詩詞,對你,言無盡、情更是無盡!

初一:程凌曉

點評:小作者體會到了古詩獨特韻味,看到了別樣的美麗。但是結構層次可以更清晰些,語言表述也可以更優美。

古詩詞的作文 篇3

清風撫過詩集,翻開了帶着木製清香的書頁,似乎展開了山水畫卷軸:長橋臥波,水光瀲灩,更有鶯啼翠柳,鷺上青天。“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陣陣秋風卸白雲而飛,岸邊的樹木已不復蔥鬱,然而紛紛飄墜的金色的落葉,爲秋日渲染了一幅斑斕的背景。大雁蒼鳴,緩緩掠過檣桅,多少人生感慨融於其中,人生易老,歲月飛逝。“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在李白看來,這“碧山”,這“桃花流水”都是美的,桃花流水窅然遠逝,也是美的,都出自“天然”,都讓人心境悠閒。詩詞,給我們以無限美好的景象,的確值得我們細細斟酌。

那一江東去的水,總是成爲各派詩人深情凝視的對象,只能怪它多情了。曾幾何時,聽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此時,江濤便成了一灘苦水,詩人的愁像水般,從汩汩細流匯成了茫茫大江,一陣陣心酸便是一粼粼波光,無法流到盡頭。“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裏的江水在詩人筆下濃墨重彩地表現了,奔流而去的是心中奔涌的欣悅。

不看降水,便擡頭望望逶迤的羣山,或高聳入雲,至天不盈尺;或姿態萬千,橫成嶺側爲峯。不知是哪位女子,吟出了“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從此,高山就被賦予了一層堅貞愛情的美義。又是誰,面對山前東昇的旭陽,吟出“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從此,凡有雄心壯志的人兒都愛上征服高山,一覽無餘衆山小,展現“山高人爲峯的”的傲氣豪情。

且瞧瞧山間那輪明月,又是寄寓了多少相思?從小就搖頭晃腦地開始誦讀《靜夜思》,明白月兒不僅僅是月兒,它的每次月圓月缺,月望月朔,都帶着思緒,或是親人間的思念,或是對人生的思考,抑或是情人間相去甚遠的痛。漸漸明白,變的是人心,不變的是月兒。“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還是那輪明月,承載着的卻是越來越多的美麗與哀愁。

無論金戈鐵馬,無論老樹昏鴉,寫的總不只是景物,還是意象之後的情。我想,詩詞就是如此,把多情寓於其中,不同於古代西歐直白率性的辯論或是哲理,東方的柔美典雅、婉約怡情,永遠都是含蓄地藏在秋雁春花之後。

古詩詞的作文 篇4

一、古詩詞在作文中的運用方式。

實踐表明,把古詩詞等名言警句放進作文中,在形式上,不光是帶引號和冒號的原因,大體有以下五種形式。

1、語錄式——摘錄

就是放在的的題記位置,單獨出現,做全文的題記。例如: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學而》

再如: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問月》

語錄式類似於摘抄,把原文原封不動地寫在的開頭,完後另起行在末尾處用破折線引出句子出處,由此做成作文的題記。當然這是題記的一種形式,題記還有其他形式。

2、援引式——引用

用在內文中,就是直接引語的形式,提示語+冒號+雙引號+引語內容+末尾標點符號+引號。例如:

《論語中說》:“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告訴我們君子以公正之心對待天下衆人,不徇私護短,沒有預定的成見及私心;小人則結黨營私。

如果寫成如下的樣式就不是援引了:

孔子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告訴我們君子以公正之心對待天下衆人,不徇私護短,沒有預定的成見及私心;小人則結黨營私。

因爲這句話,包括子曰在內,都是直接來自《論語》,而不是孔子。

注意,援引的話語內容中的最後一個標點在引號內。

3. 引號式——套用

引號式和援引差不多,但還有細微的區別,主要是在標點的運用上,一是去掉了引號,二是引用內容的最後一個標點在引號外。例如: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每當我們看見八月十五的月亮,某種情愫總會油然而生。

再看:

秋葉是漫無邊際的,“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滿目的秋葉,五彩繽紛,給了我們鋪陳在天地間的巨幅油畫,也給了我們萬千感嘆。

套用也包括淘金自己的句子中。就是隻有引號,引號之外別的什麼標點都沒有,放到自己的句子中。例如:

此時,我雖然身在溫暖的教室裏,可是卻從內心裏平生了“枯藤老樹昏鴉……斷腸人在天涯”的感覺,一點兒浪漫與溫暖都沒有了。

4、變化式——化用

就是沒有引號,把經典、古詩詞無形地揉進自己的句子中。例如:

有一種鄉愁叫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有一種豪放叫飛流直下三千尺,有一種情意叫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有一種淡然叫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再如:

雨的語言是豐富的,可以是漫卷詩書的喜悅,滋潤着杜甫的綿綿春夜;可以是點點離人淚,傾述那個寂寞的夜晚;可以是映照冰湖的一片冰心,亮在王昌齡送別有人的剎那間。

前一個化用是完全的詩句的連用到自己的句子中,後一個化用是將詩句的亮點詞語活用在自己的句子中。

我們得到了這些方法,才能夠運用自如,不至於弄巧成拙。

二,作文中運用古詩詞的目的

總體來說是裝點自己的作文,讓它更美更深刻,但也不是簡單的裝潢門面。

1、突出中心,使主題更鮮明。當然突出主題有好多方法,而用詩詞來點綴是不錯的方法,就好像小姑娘頭上戴了奪人眼目的飾品。

請看下例:

主題:感悟秋天之美。文體:寫景抒情散文。文題:這裏的秋天靜悄悄。結尾可以這樣寫: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這裏秋天的美在於她給了我們一片靜明的世界。

當然,把經典用在的開頭和中間都能突出主題,若當做題記,主題作用就更加明顯。

2、引出人物。有時,人物不好出場,就採取人沒登場先有聲的辦法,就像戲劇的臺後唱段一樣。例如:

命題:留在心底的風景。素材:李白事蹟。主題:男兒當自強。文體:記人抒情散文。可以這樣開頭:

“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篙人”,我每當想起這句詩就想起了李白,也只有李白可以寫出這麼豪放的詩句。……

3、引出事件 例如:

李白有過“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獨,賞識過“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的美景,更有過“牀上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般的切腹鄉愁。那是他客居長安而不得志的一箇中秋月夜,……

4、抒情。

比興抒情:我們家鄉的這掛瀑布,雖然沒有李白眼中的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放,但是也不乏小夜曲般的柔美。

推波助瀾:我原以爲,媽媽離開了,我就可以自由了,可是啊,我的心裏空牢牢的,想媽媽的滋味如同刀割,真是“借酒澆愁愁更愁,抽刀斷水水更流”啊。

當然了,引用古詩最大的作用在於抒情。

【範文一】李白其實很快樂

嫋嫋檀香,一杯清著,一輪蟬娟,一捧盛菊,手邊是虛掩的書卷,讀完李白的詩作,我不禁爲他扼腕嘆息,本有天生之才,卻無奈仕途坎坷;本有豪情壯志,卻怎敵官場黑暗。我爲他遺憾,爲他不平,我想他一定是不快樂的吧。

恍惚中,他向我走來,一路高歌,一路豪飲,放浪不羈,這就是你,唐詩上的不朽傳奇,詩仙李色。

你不是沒有&qut;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qut;的少不更事,不是沒有&qut;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qut;的積極樂觀,不是沒有&qut;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qut;的昂揚自信,不是沒有&qut;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qut;的豪情壯志,然而最後的你卻也發出了&qut;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qut;的感嘆,&qut;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qut;的黯然,&qut;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qut;的滄桑和&qut;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qut;的坎坷。

你我伴燈而坐,相對無言。你默默飲酒,我在旁靜靜思索。我敬佩你的才華,也爲你最後的離開而惋惜。你是這樣一個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人,卻難踏仕途,平步青雲;你是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卻難入官場,最後抽身而退。你心中的苦澀想必如同那難以斬斷的流水,滔滔不絕,一滴一滴都是你的 了目水。

然而你卻笑着搖頭,緩緩道出你鮮爲人知的內心世界。原來我一直都錯了。

你是一位詩人,卻也是一位衛士。你用筆書寫自己的傷春悲秋,你用文字捍衛自己的高尚情操。或許在你離開時,心裏的確會有苦澀與酸楚,然而在你的眼中,一切的名利比不上自由對你的吸引,黯然的離開卻讓你擁有了最高潔的自我。在別人看來,追名逐利似乎已是社會大流,你卻以自犧前途r 爲代價,寧可相忘於江湖,忘情于山水也絕不同流合污。原本以爲你是無奈的,卻沒想到其實你很快樂。你爲堅守自我而快樂,你爲縱情美景而快樂,你爲遠離官場而快樂,你爲那一片心裏的淨土而快樂。

我終於明白&qut;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qut;的真正內涵,在你看來,苦悶和悲傷只不過是高潔的副產品,堅守自我的你其實很快樂。

【範文二】李白三唱

微風吹過,吹皺了我心裏的一湖春水,桃花隨風飄落,李白沐着花雨,披着花瓣,在我心田上緩步而來。

悠悠李白情

李白的情懷,豪放不羈,是奔騰的黃河水,以雄偉的姿態奔向大海;也是毅力的泰山鬆,以堅毅的性格矗立於泰山之巔;更是天上的行雲流水,在空茫的雲天上翻騰激越。

李白的情懷,也像是採來的一束山花,浪漫得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李白的浪漫,總是在他的詩中不知不覺地流露出來,“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的心裏有一泓浪漫的溪水,清澈,清涼,多情而又柔美,流到讀者的心裏,纏纏繞繞,流淌着花兒的芬芳。

蕩蕩李白詩

李白的詩,不僅浪漫,也大氣。李白的豪放、堅毅,在詩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的豪情,就像這天上來的黃河水,奔騰不息,令世人讚歎和感慨。“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的大氣,超凡脫俗,他以寬大的胸懷俯瞰着天下。

李白的詩,不僅通俗易懂,而且流轉自然,景象萬千,思想深刻,海納百川。他把自己的情感全部融化在了詩裏,飄蕩在壯美的風景中,使詩句多了幾分深厚,少了幾分空虛。

遠遠李白志

李白的一生,看似瀟灑,其實有許多不如意。

李白本想以自己的才能報效大唐。雖然被召入宮,風光一時,但逃脫不了被奸人所害的下場,不得不被迫離宮。而他的豁達正在於樂觀的態度;“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不因離京而痛苦,也不因實現不了抱負而悔恨,反而更加自信樂觀,毫無顧忌地奔向了他心靈的故鄉——遊歷山水間,逍遙人生。

李白,我心中的歌聲,每日餘音繞樑不止……

【範文三】沉醉於菊花盛開的世界

秋風瑟瑟,一叢菊花傲霜盛開。荒草悽悽中的一抹鮮黃,使我沉醉在這迷人的世界裏。

她,生不擇境,從不挑剔,大樹下,荒路旁,亂石間,只要有一抔泥土她就會在這生根,成爲她欣欣然的樂園。也許這就是古代詩人推崇他的原因吧。

菊花,不與百花爭春,卻在深秋中綻放;本是雋秀美麗,卻以平淡見於世人;生就了婀娜多姿,卻嬌羞地山裏姑娘般。陶淵明隱居田園便對菊花一見鍾情,那是因爲看見了知己,“黃花如我心,九月九日開”,來往于田間的陶淵明不正如這“此花開過更無花”的深秋中的菊花嗎?“花開並無百花從,獨立疏離趣味濃”,每當他看見那獨開的菊花,一種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敬佩她的不與白花爭春的品質,欣賞她那樸素淡雅的風韻。

不僅陶淵明,古代的人們都對菊花寄託了曼妙飄渺的感情。

九月初九,重陽的日子,也是賞菊花的時光,李清照寫下了“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詞句,她看着那菊花孤獨地開在秋風中,不知不覺地牽出了對丈夫的思念。那菊花臉上浮着清霜秋露,是在流淚嗎?秋日裏的黃花,左右都是荒荒然的淒涼,有誰與她分擔憂心的煩惱和心酸?

啊,菊花不是孤芳自賞,而是生就了高雅不俗的氣節,只有在這荒秋才能見證她那“寧願包頭至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精神,這正如白居易的詩句:“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從不炫耀,不落世塵,不隨波逐流,不在那百花盛開的時候綻放,不在百花凋謝的時候零落,更不在冷涼的秋風裏低下自己高貴的頭,活出一個獨特的自己。這就是菊花的魅力。

也有人由此看到了菊花的霸氣,“待到來年九月八,我花開來百花殺”,這個人就是農民起義領袖黃巢,黃花給了他無窮的力量。正像陶淵明的詩句“黃花開林耀,青松冠裂巖”,萬木蕭蕭的時候,只有菊花和松樹彰顯着生命的色彩,也似毛澤東所說“一年一度秋風勁,不是春光,勝似春光”。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高潔,典雅,氣節,霸氣,傷感而又堅定,盛開在草木荒荒的秋風裏。啊,那一叢叢的菊花,有誰能不沉醉在這悽美的世界呢?

古詩詞的作文 篇5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我小學時,朗朗上口的詩句.每當我情不自禁的朗誦出來時,那一望無際、白茫茫的雪好想就出現在我眼前,所有的山上,鳥兒們都飛走了,一隻都看不到了.所有的路上,沒有行人的蹤跡.唯有老翁披蓑戴笠在船上,獨自釣魚,不怕冰雪的襲擊.我隱隱約約的感覺我的眼鏡好像蒙上了一層霧,望向遠方,老翁拿着魚竿在默默的垂釣……

這時,我恍然間走進了古詩之中,那雪!那山!那水!還有那位不畏寒冷的老翁!這是一幅多美的江鄉雪景圖啊!但是我最欣賞的還是那老翁身上的某種精神.詩中,我站在岸邊,望向遠方的老翁,小船破破的在江上安安靜靜的……老翁一動也不懂,蓑衣上面早已染上白茫茫的雪花,斗笠上也是一片雪白.我慢慢的走進他,他離我不遠,我清楚的看到他歲月留下皺紋,一條一條的,鬍子短而花白,不知是雪染還是……只見他動也不動,而這就是我所欣賞的!那種堅持不懈、獨來獨往、不拘一格的精神.我猜想老翁是這樣的一個人吧……

我慢慢的從幻想中走了出來,我才發現我原來一直在夢中,夢醒了,雪停了,風也安靜了,老翁也該回家了.

古詩詞的作文 篇6

古詩詞,給爲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但是,我小時候對古詩詞不是太感興趣。你可能會問“那你是如何對古詩詞產生興趣的呢?”問得好!那我來跟你說說吧。

小時候,爸爸認爲古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經常利用他的休息時間教我學古詩詞。而我也努力地去學。但好景不長,我對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漸漸消退。有一次,爸爸說:“‘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我漫不經心地回答:“不知道。”爸爸解釋:“當你走過重重山巒,曲折的河水,正懷疑前方沒有路時,突然出現了花紅柳綠的小山村。比喻永遠不要放棄,也許你在咬牙堅持下,就能成功。”我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也許我再努力一把,我也會成功!”“不錯。”爸爸笑了笑。

在之後,我和爸爸經常比誰積累的古詩詞量多。有一次我利用剛學不久的古詩《江南春》難倒了爸爸。當時,我高興地手舞足蹈,高聲歡呼:“耶!我贏了!爸爸輸了!”咳咳,我之所以這麼高興,想必你也知道了。以我的古詩詞量,贏爸爸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還有一次,我在背《過故人莊》時,把詩的朝代弄錯了,爸爸開玩笑地說:“嗯?朝代怎麼錯了,你不怕詩人從地裏爬出來找你嗎?”“哈哈哈······”我笑了好一段時間。從那以後我都沒犯這樣的錯誤了。

古詩詞,之所以令我喜歡,是因爲它給了我啓發,給我帶來樂趣。

我愛古詩詞!

古詩詞的作文 篇7

讀了十幾年的華夏經典,背了那麼多的古詩詞,我們是否會有些感悟呢?當然!是對理想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呢?不管是什麼,我們總是有自己的看法,范仲淹說的好:“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這些先賢的靈魂融入了這些樸實無華的古詩詞中,向我們展示着一個個人生哲理。想要擁有一個像先賢們那樣的別樣人生,我們難道不應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寬闊胸襟嗎?樹立理想,難道不應有“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氣度嗎?追求理想,難道不應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的恆心嗎?人生路,不可能是一路平坦的,面對困難,我們怎能退卻?“不經嚴冬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沒有像梅花這樣的人生態度,又怎能擁有一個別樣人生呢?

人生,網。人的一生不可能只爲了自己,我們也要擁有歐陽修“與民同樂”的氣度。面對邪惡勢力,更應有賈島的“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的勇氣。對待朋友,難道能少得了一顆真誠的心嗎?“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對待朋友,正應像曹操所寫下的《短歌行》中的胸襟啊!我們不僅應當真誠對待朋友,更應當像范仲淹那樣勸告朋友,讓朋友從你身上得到高尚的人生態度,“噫!微斯人,吾誰與歸”。一個正義的人,應當有一顆愛國之心,就應像文天祥那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應有這樣爲國而死,置生死於度外的愛國情懷。危難時刻,我們更應像陳毅爺爺那樣: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鬆高潔,待到雪化時。”對敵人,要像岳飛那樣:“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做到了這些,你就會發現,你的別樣人生,就像那句古詩詞一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仰慕中華文明的人有千千萬,感悟也自然有千千萬。還是那句話——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古詩詞的作文 篇8

古代詩詞是我從兒時起就學習的內容,它不僅言簡意賅,朗朗上口,還蘊含着深刻的哲理,給予我們有益的啓迪。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宋代文人蘇軾在《題西林壁》中寫的一首富含哲理的山水詩。蘇軾不僅寫出了山水的美輪美奐,還寫出了更深一層意思: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待就會有不同的結果。記得小學一年級時我不小心弄壞了朋友昊昊的飛機模型,當時因爲接受不了昊昊的責怪,我和他吵了一架,不歡而散。回家後媽媽給我講道理時就提到了這首詩,讓我冷靜下來,試着從對方的角度去想,如果自己心愛的玩具被弄壞了,可能也會十分生氣而大發脾氣。於是我主動找他和解,後來不但很好的解決了問題,而且我們還成爲了更加要好的朋友。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唐代詩人孟郊寫的《遊子吟》。這首詩讓我明白父母對孩子無私而偉大的愛和孩子要懂得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這讓我聯想到我的媽媽在勞累了一天之後還要急急地趕回家給我做可口的飯菜,爲了讓我營養均衡,媽媽想盡辦法給我製作色香味美健康營養的各種美食,每天晚上媽媽還要耐心地輔導我學習。在母親節到來的時候,我會用自己的零用錢給媽媽買一些小禮物報答媽媽。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憫農》。這首詩描寫了農民種田的辛苦和詩人對農民深深的同情。我小的時候,吃飯常把米粒剩在碗裏,爸爸叫我吃乾淨不要浪費,我卻不以爲然。上小學的時候,老師講到了這首詩,講了農民伯伯從播種到收穫要經過多少道工序,他們是如何在烈日酷暑下勞作的,從那以後我才知道餐桌上的每一粒米都是那麼來之不易,而我居然還浪費糧食,太不應該了。從那以後我吃飯時會把每一粒米都吃乾淨,爸爸媽媽爲我的變化豎起了大拇指。

古詩詞中蘊含着做事的智慧,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古詩詞真是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

標籤: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