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詩詞

孔子詩詞原文及解讀

詩詞2.26W

【原文】

孔子詩詞原文及解讀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長幼順,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廟致敬,不忘親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廟致敬,鬼神着矣。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雲: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譯文】

孔子說∶“從前,賢明的帝王奉事父親很孝順,所以在祭祀天帝時能夠明白上天覆庇萬物的道理;奉事母親很孝順,所以在社祭后土時能夠明察大地孕育萬物的道理;理順處理好長幼秩序,所以對上下各層也就能夠治理好。能夠明察天地覆育萬物的道理,神明感應其誠,就會彰明神靈、降臨福瑞來保佑。所以雖然尊貴爲天子,也必然有他所尊敬的人,這就是指他有父親;必然有先他出生的人,這就是指他有兄長。到宗廟裏祭祀致以恭敬之意,是沒有忘記自己的親人;修身養心,謹慎行事,是因爲恐怕因自己的過失而使先人蒙受羞侮辱。到宗廟祀表達敬意,神明就會出來享受。對父母兄長孝敬順從達到了極至,即可以通達於坤明,光照天下,任何地方都可以感應相通。《詩經·大雅·文王有聲》篇中說∶‘從西到東,從南到北,沒有人不想悅服的。’”

【讀解】

這一章書的意思,是說明孝悌之道,不但可以感人,而且可以感動天地神明。中國古代哲學,即是天人合一,故以天爲父,以地爲母。人爲父母所生,即天地所生,所以說有感即有應。以證明孝悌之道無所不通的意思。故列於十六章。

孔子:“上古的聖明之君,父天母地。所以對於天地父母,是同樣的看待。如事父孝,那就是效法天的光明。事母孝,那就是效法地的明察。推孝爲悌,宗族長幼,都順於禮,故上下的大小官員和老百姓,都被感化而能自治。照這樣的一切順序,人道已盡到好處了,人君如能效法天明,那天時自順,效法地察,那地道自審,這樣以來,神明自然就會彰顯護佑。”

所以說天子的地位,就算最崇高的了。但是還有比他更高的,這就是說:還有父親的緣故。天子是全民的領袖,誰能先於他呢?但是還有比他更先的,這就是說:還有兄長的緣故。照這樣的關係看來,天子不但不自以爲尊,還要尊其父。不但不自以爲先,還要先其兄。由是伯、叔、兄、弟,都是祖先的後代。必能推其愛敬之心,以禮對待。並追及其祖先,設立宗廟祭祀,以致其愛敬之誠,這是孝的推廣,不忘親族之意,對於祖先,也算盡其愛敬之誠。但是自身的行爲,稍有差錯,就要辱及祖先。所以修持其本身之道德,謹慎其作事之行爲,而不敢有一點怠忽之處,恐怕萬一有了差錯,就會遺留祖宗親族之羞。至於本身道德無缺,人格高尚,到了宗廟致敬祖先,那祖先都是高興的來享,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那鬼神之德,於是乎顯著多多。聖明之君,以孝感通神明,甚麼能大過他呢?

由以上的道理看來,孝悌之道,若果做到了至極的程度,就可以與天地鬼神相通,天人成了一體,互爲感應,德教自然光顯於四境之外,遠近幽明,無所不通。照這樣的治理天下,自然民用和睦,上下無怨了。

孔子引詩經大雅篇文王有聲章的這一段話說:“天下雖大,四海雖廣,但是人的心理,是一樣的。所以文王的教化,廣被四海,只要受到文王教化的臣民,地域不分東西南北,沒有思慮而不心悅誠服的,這樣可以證明盛德感化之深無所不通的意思。

原文

第一到第九則爲語錄體,第十則爲對話體。這裏所編的十則分別選自《學而》、《爲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衛靈公》。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爲政》)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爲政》)

5.子曰:“由,誨女(rǔ)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zhì)也。”(《爲政》)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xǐng)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罕(hǎn)》)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第一則:學習方法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學而》)

孔子說:"學習並且按時地去複習,不也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重點字詞解釋:(1)子:先生,指孔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在XX曲 阜)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學:孔子在這裏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按時地去複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爲“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註》一書中把“時”解釋爲“時常”。“習”,指演習禮、樂;複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通假字,音yuè,實意“悅”的古體字,愉快的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區別的:同門(師)爲朋,同志爲友。

(6)樂:與說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瞭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瞭解自己。

(8)慍:拼音:yùn,生氣,發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補充詞解釋:

而:連詞。(可譯爲並且)例:學而時習之。

轉折。(可譯爲卻) 例:人不知而不慍。

亦(yì):同樣、也是。

乎:語氣助詞,表疑問語氣,可譯“嗎”。

自:從。

知:瞭解。

本段理解:

第1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對於知識,“學”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必須“學”與“習”統一起來。

第2句話講的是學習樂趣。志同道合的人來訪可以增進友誼,並且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第3句話講的是爲人態度。“人不知”,後面省略了賓語“之”,可譯爲“我”或“自己”

第二則:爲人處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爲(wèi)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chuán)不習乎?” (《學而》)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誠,誠實呢?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過了呢? "

重點字詞解釋: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shēn)字子輿,生於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戰國間魯國南武城(現在XXXX縣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後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據說《孝經》就是他撰寫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幾種解釋:一是多次檢查;二是從多個方面檢查。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爲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

(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4)信:舊注曰: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係。意思是:真誠、誠實

(5)傳不習:傳(動詞用做名詞),舊注曰:“受之於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指溫習、實習、演習等。

補充詞解釋: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檢查,反省。

爲:替。

謀:謀劃。

忠:盡心盡力。

信:誠信

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第三則:學習方法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爲政》)

孔子說:“複習學過的知識,可從中獲得新的見解與體會,憑藉這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重點字詞解釋:注:本章的“溫故而知新”有兩解。一爲“溫故才知新”:溫習已聞之事,並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悟;二爲“溫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溫習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擷取新的知識。

我以爲合併這兩種解法,也許更爲完整:在能力範圍以內,儘量廣泛閱覽典籍,反覆思考其中的涵義,對已經聽聞的知識,也要定期複習,期能有心得、有領悟;並且也要盡力吸收新知;如此則進可以開拓人類知識的領域,退也可以爲先賢的智能賦予時代的意義。像這樣融會新舊、貫通古今方可稱是“溫故而知新”。

也有學者以爲作“溫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適,因爲按字面上解釋,僅做到吸收古今知識而未有領悟心得,只像是知識的買賣者,不足以爲師。所以我們就來看看“師”的意義。在論語中師字一共見於14章,其中意義與今日的老師相近者。

故:舊的知識(形容詞用作名詞)。

而:連詞,表順承,就

知:領悟。

可:可以。

以:憑藉。

爲:作爲。

另外詞解釋:

溫故知新(成語):

請注意不是溫故而知新

【解釋】: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出自】:《論語·爲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漢·班固《東都賦》:“溫故知新已難,而知德者鮮矣。”

【示例】:~是學習上的重要方法。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用於學習、工作或其他

第四則: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係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爲政》)

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重點字詞解釋:

而:連詞,錶轉折。

則:連詞,相當於“就”、“便”。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殆(dài):這裏指有害。本意:危險。

本段講了學習與思考的的辯證關係,認爲二者不可偏廢。

第五則:學習態度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zhì)也。”(《爲政》)

孔子說:“仲由啊,讓爲師教導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纔是聰明的。”

1、誨女知之乎!

教給你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吧!(楊伯峻《論語譯註》)

2、誨女知之乎!

我告訴你什麼叫求知吧!(李澤厚《論語今讀》)

3、誨女知之乎!

我教你怎麼算知道吧!(錢穆《論語新解》)

4、誨,女知之乎?

教育(教誨),你知道嗎?(南懷謹《論語別裁》)

5、誨女,知之乎?

我教導你的知識,你都知道了嗎?(徐志剛《論語通譯》)

6、誨女知之乎!

(我)教給你的,(你)懂得了嗎!(薛金星《中學生教材全解》)

7、讓我來教教你吧,你可懂得這個道理?(楊潤根《發現論語》)

孔子說:“仲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纔是聰明智慧。

重點字詞解釋:

女:通假字“女”通“汝”,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聰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東西

誨:教,傳授。

乎:語音助詞。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時期魯國卞(今XXXX縣泉林鎮卞橋村)人,孔子得意門生,以政事見稱。

本段理解:孔子說這段話意思是言行要謹慎,不要誇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要有誠實、謙虛的態度,不要不懂裝懂。

第六則:學習態度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里仁》)

孔子說:“看見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備的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沒有和他一樣的缺點,有要改正。”

重點字詞解釋: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沒有相同的毛病。

齊:看齊

賢:德才兼備的人

焉:句末語氣詞

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學習,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習。虛心學習,以人爲鑑,取長補短。

第七則:學習態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爲我的老師的人,要選擇他們的長處 來學習,如果看到他們的缺點要反省自己有沒有像他們一樣的缺點,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重點字詞解釋:

必有我師焉:其中必定有可作爲我的老師的人。焉,相當於“於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次;

焉:兼詞“於之”,在那裏;

之:字指擇其善者而從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第八則:修身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

曾子說:“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爲他肩負着重大的使命(或責任),路途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直到死才停止,這不也是很遙遠嗎?”

詞語解釋:

弘毅:胸懷寬廣,意志堅強 :剛強,勇毅

仁:這裏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已:結束

第九則:修身做人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罕》)

孔子說:"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後落葉的。" 深刻含義:人們要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也以松柏爲喻,談人應當具備堅毅的品格!

之:這裏的之是結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變成偏正結構,不譯或勉強譯作“的”。

歲寒:一年中的寒冷季節,深冬

然後(古今詞):然 ,後。意思是分開來解釋的。然,這樣。後,以後。

士:有抱負的人。

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後凋比喻一種堅貞不屈、不隨俗流、保持節操、堅韌不拔的社會現象。

第十則:修身做人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子貢問道:"有沒有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呢? ”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強行加於別人身上。”

重點字詞解釋:

一言:一個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許。恕:用自己的心來推想別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欲:喜歡,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其:大概

評析本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自己不願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給別人。它在今天的社會道德修養方面有積極意義,已成爲警世格言。

逐則註解

第一則是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啓發人們熱愛學習,加強自律。

第二則是學習方法,講知識的繼承和創新。

第三則是學習方法,強調複習對知識的必要性。

第四則是學習態度,強調學習要和思考相結合,闡明瞭“學”與“思”的辯證關係。

第五則是學習態度,透過對話論述了聰敏好學、虛心求教的可貴。

第六則是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度、提高思想修養。強調隨時都該反省自己。

第七則是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強調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同時要有端正的學習態度。

第八則是個人修養,強調懷有抱負就該有堅毅的意志。

第九則是個人修養,強調要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

第十則是個人修養,強調要學會換位思考。

總共三類: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個人修養.

《論語十則》,是從《論語》中節選的有關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條語錄。這十則語錄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則都表達了精深的道理,不僅內容豐富,而且文字也頗具特色,句式整齊,音調和諧,讀起來相當流暢,富有感染力。

古文翻譯的六種手段

錄、釋、理、添、刪、縮

錄: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號、官名、書名等專有名詞,都可照原文抄錄。此外,古今詞義一致,人們熟知的詞,如“山”、“火”、“車”、“問”、“逃”等,也無需翻譯。

釋:這是用得最多的一種手段;運用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語來解釋古文中的單音節詞語。對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的活用,用法多樣的一些虛詞等要特別注意,一定要聯繫上下文,選準它的確切解釋。

理:調整、理順譯文的詞序。大多數文言詞句的詞語排列次序和現代漢語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如“孔子曰‘苛政猛於虎也’”(《捕蛇者說》),原次序譯作“苛酷的統治兇狠比老虎”,這不符合現代語習慣,應把“比老虎”調整到“兇狠”之前。

添: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增添必要的內容,使譯文通順、明確。如“忽然撫尺一下,羣響畢絕”(《口技》),其中“撫尺”和“一下”之間缺一個動詞 “響”,翻譯應加上。又如“嘗貽餘核舟一,……”(《核舟記》),譯文時,句前應加主語“王叔遠”,“一”字之後應加量詞“枚”。

刪:有些詞語僅有語法作用而無法譯出的,可刪去不譯。如“夫大國,難測也”(《曹劌論戰》)中的“夫”,“何陋之有”(《陋室銘》)中的“之”,“學而時習之”(《論語》六則)中的“而”都屬於這一類。

縮:文言文有些句子,爲了增強氣勢,故意用了繁筆,翻譯時可將其意思凝縮。如:(秦)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現代漢語中很難找到四種不同說法來譯“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四個短句,在翻譯時可凝縮爲“秦有併吞天下、統一四海的雄心”)

“樂”之解釋

不亦樂乎的“樂”應該讀lè,不應該讀yuè。

因爲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論語》第一篇第一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朱熹的註釋是:說,同悅;樂,音洛。《論語 雍也》中還有一句孔子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朱熹註釋也是:好,去聲;樂,音洛。按今天的讀音,“洛”字音luò。但在古代,作爲快樂的“樂”和“洛”都屬於入聲“十一藥”韻部(見《平水韻》),可見“洛”、“樂”的韻母一樣,加上聲母都是l,當然完全是同音字了。這在南方人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因爲南方方言保留更多的古音,例如在XX的方言裏,“洛”和“樂”發音完全一樣,都讀成lok。所以今天用普通話讀,“不亦樂乎”中的 “樂”也應該和“快樂”中的“樂”字一樣,都讀成lè。

“樂”是多音字,除了讀yuè(音樂)、lè(快樂)外,在《論語 雍也》篇中還有一處也有很多人讀錯:“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朱熹的註釋是:知,去聲。樂,上二字並五教反,喜好也。下一字音洛。“五教反”是指我國傳統的拼音方法——“反切法”:取上一字的聲母(也叫“聲紐”,“五”字的聲母是“疑”,相當於今天的y) ,與下一字的韻母(即“教”的韻母iao)拼讀成yao。可見,在“知者樂水,仁者樂山”二句中,“樂”字作爲“喜愛、喜歡”的`意思時應該讀yao。

歸納起來,“樂”在古書中的讀音主要有三種:(1)作名詞用的意思是“音樂、樂器、樂工”等,音yuè。(2)作形容詞用的意思是“喜悅、快樂”,音lè。(3)作動詞用的意思是“喜愛、喜歡”,音yào。

成語

不亦樂乎:指快樂得無法形容。

死而後已:死了以後才罷手。形容爲完成一種責任而奮鬥終身。

溫故知新 :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任重道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鬥。

擇善而從:選擇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

見賢思齊 :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向他學習,和他一樣。

三人行,必有我師:一些人中必定有可以作爲我的老師的人。指應該虛心地向一切有長處的人學習。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

歲寒松柏:比喻在艱苦困難的條件下節操高尚的人。

通假字

是知也:“知”通“智”,聰明,智慧。

女 通“汝”,表示你

說 通 “悅”表示愉快

活用現象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名詞作狀語;

溫故而知新:故,舊知識,形容詞做名詞。新,新的知識,形容詞做名詞。

傳不習乎:傳,傳授的知識,動詞作名詞。

學而時習之:時,名詞作狀語,可譯爲按時。

擇其善者而從之:善,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指“優點長處”。

見賢思齊焉:賢,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可譯爲賢人。齊,形容詞活用作動詞,表示看齊。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後,方位名詞代理活用作狀語。

一詞多義

1. 知:

(1)瞭解(人不知而不慍)

(2)明白(誨女知之乎)

(3)通“智”,智慧(是知也)

2.而:

(1)轉折連詞(人不知而不慍)

(2)順承連詞(溫故而知新)

(3)並列連詞(任重而道遠)

3、之:

(1)代詞

(2)助詞

(3)語氣詞

4、信:①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誠、誠實

②欲信大義於天下:通“伸”伸張

③謂爲信然:確實

④信義著於四海:信用

5、道:①任重而道遠:路途

②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6、士:①士不可以不弘毅:是有抱負、有作爲的人

②管夷吾舉於士:獄官

7、故:①溫故而知新 故:舊的知識(形容詞用作名詞)

②桓侯故使人問之 故:特意

③ 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故:所以,因此

④ 既克,公問其故。 故:原因,緣故

特殊句式

(1)判斷句

是知也 (“也”表判斷)

(2)省略句

1.可以(之)爲師矣(省略賓語“之”)

2.人不知(之)而不慍(省略賓語“之”)

古今異義

學而時習之:“時”:古義:按一定的時間,今義:時間

“習”:古義:複習,今義:學習

吾日三省吾身:“日”古義:每日,今義:一日

“三”古義:泛指多數,虛數 今義:數詞,三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義:真誠,誠實,今義:相信

溫故而知新:“故”古義:舊的知識,今義:過去的,老的(此古義變今義是意擴大了範圍)

擇其善者而從之:“善者”古義:優點,今義:善良的人

“從”古義:跟從(學習),今義:跟從(此古義變今義也是意擴大了範圍)

可以爲師矣:“可以”:古義:可以(憑藉)把,今義:可能、許可

是知也:“是”:古義:這,今義:表判斷

原文

大道之行也①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jǔ)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註釋1. 選自《禮記·禮運》。《禮記》,儒家經典之一,西漢戴聖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禮 運,《禮記》篇名,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託名孔子答問的著作。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 爲:是,表判斷。

4.〔選賢與(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選拔出來。與,通“舉”,推舉,選舉。

5.〔講信修睦(mù)〕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 修:培養。

6.〔親〕意動用法,用如動詞,以……爲親,撫養。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個“子”也是動詞。

7. 子:以.......爲子

8.〔矜(guān)、寡、孤、獨、廢疾者〕矜,老而無妻的人。矜,通“鰥”。寡,老而無夫的人。孤,幼而無父的人。獨,老而無子的人。廢疾,殘疾人。

9.〔男有分(fèn)〕男子有職務。分,職分,指職業、職守。

10.〔女有歸〕意思是女子有歸宿。歸,指女子出嫁。

11.〔貨惡(wù)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意思是,對於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爲,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惡(wù),憎惡。 藏:私藏。於:在。貨惡:賓語前置。

12.〔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意思是,人們憎恨在公共勞動中不出力的行爲,卻不一定爲自己謀私利。力惡:賓語前置。

13. 是故:即“故是”,可譯爲“因此”“所以”“這樣一來”。

14.〔謀閉而不興〕奸邪之謀不會發生。閉,杜絕。興,發生。

15. 獨:單獨。

16. 親其親:第一個親,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爲親人;第二個親,父母。

17. 養:供養。

18. 是:這。

19. 終:終老,終其天年。。

20.〔盜竊亂賊而不作〕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生。亂,指造反。賊,指害人。作,興起。

21. 故:所以。

22.〔外戶〕泛指大門。

23. 而〔是故謀閉而不興〕:連詞,表並列。

24.〔閉〕用門閂插門。

25. 謂:叫做。

26.〔大同〕指理想社會。同,有和平的意思。

注:

一、“大道”“大同”都屬於特殊概念:“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指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解釋;“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也可以有種種解釋。這一類字眼是不能翻譯也是譯不好的。

二、有些詞語在一定語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義,如“歸”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分,女有歸”這句話中就有了“及時婚配”的意思;“親”有親近義,但“親其親”跟“子其子”是對文,前一個“親”就有了“奉養”義,後一個“親”就專指父母了。

三、文中凡能直譯的語句一概用直譯,但也有一些地方用了意譯。

譯文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選拔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因此人們不僅僅以自己的親人爲親人所贍養,不僅僅撫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壯年人能爲社會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有人供養。男子有職務,女子有歸宿。對於財貨,人們憎惡把它扔在地上的現象,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願意爲公衆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爲自己謀私利。因此奸邪之謀就不會發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生,(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理想社會。

相關問答1、 課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麼,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和認識?

答: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國泰民安的理想狀態。

"大同"可以理解爲儒家的理想社會或是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

"大道"和"大同"都是當時人們頭腦中的理想境界,兩個詞中帶有明顯的理想色彩,寄託着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

2..本文從哪三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的?答: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②人人都能安居樂業;③人人都珍惜勞動成果,卻毫無自私自利之心。

3、 怎樣理解孔子關於"大同"社會的思想?

答:"大同"社會是夏以前的社會形態,過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爲大同"的說法。由此可見,"大同"社會是以"五帝之世"的傳說爲依據,經過加工提煉而後構想出來的一個理想社會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以消除現實社會中的黑暗現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會源自於"五帝之世",同時又高於"五帝之世"。

4、“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同《孟子》中的哪句名言有異曲同工之妙?

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文章表達了作者迫切希望出現一個太平盛世的思想感情。

6、寫出表現人人都能關愛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關愛、能安居樂業的句子?

③故(16)人不獨(17)親④其親(18),不獨子其子,⒂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⑤皆有所養(19),男有分,⑥女有歸。

7,《大道之行也》中與“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句?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