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動人的婚禮散文

散文3.15W

動人的婚禮散文

第一次參與廣東式的婚禮儀式。

外甥女嫁了一個地道的廣東人家。禮儀之多令我大開眼界。聽說這還是因爲我們地域不同,人家能簡則簡了。不然還不知繁冗到什麼程度。

外甥女12歲離開自己的父母,離開冰天雪地的黑龍江,來到我的家裏,讀初中,讀高中,讀大學,直到工作,十年來,外甥女出落得更加漂亮,也歷練得一身本事。

今天,她要出嫁了,她將我家當作了閨房,就在我家嫁出去。

她的父母、奶奶、伯父伯母、堂哥準堂嫂、大姨大姨夫等都從黑龍江飛了過來。臨近婚禮的前一天半夜,從小就對她疼愛有加的表哥也從日本東京飛了過來。外甥女心裏自是盛滿了感動。

熱熱鬧鬧的婚禮,熱熱鬧鬧的人羣,將我家本來顯得空曠的126平米的房間填得滿滿的。攝像師跟蹤了化妝師給新娘、新娘媽媽及伴娘還有六個姐妹化妝的全過程。

好像化妝還沒結束,新郎一行就來接親了。

伴娘和六個姐妹一色白色婚紗裙,各個衆星捧月一般圍着漂亮的新娘。聽到新郎敲門聲,伴娘和六個姐妹急忙向我要了芥末油,在我莫名其妙之際,看到幾個靚麗的女孩子倒了十四杯水,然後每杯參雜倒進一些醋,醬油,還有芥末油。

這是幹什麼?我問。

哈哈,阿姨,這是用來給新郎他們接親隊伍的人喝的。

啊?不行不行,這可不能給新郎喝哦。

阿姨,放心,不給新郎喝,是給新郎伴郎和他的兄弟們喝的,他們來了14個兄弟呢。

哦!我恍然大悟。

接着我又看到姐妹幾個還拿了14塊今天上午男方家特意送來的在彩蝶軒特製點心,她們將每塊點心掰開,在每塊點心中間也倒了幾滴芥末油。

準備好,敲門聲已經響了很久。

考驗足了新郎耐力,幾個姐妹纔將我家房門開啟,果然,門外裝扮一新的新郎後面十多個帥氣的男孩,除了一個伴郎外,還有是三個兄弟。這時,門裏的姐妹將她們特製的飲料和點心分發給14個男孩。他們樂呵呵接了過去,有喝的,有吃的,之後各個大叫,苦笑,一臉狼狽。笑聲在門口盪漾開來了。

好不容易讓新郎一行進了廳門。來到外甥女所在閨房,這裏是第二道門了。這道門可不容易進。

伴娘不知什麼時候已經進了閨房,在裏面喊話問新郎:新娘有多少顆牙齒?

新郎有點囧,猜了幾次不對,汗也出來了。

我看着不忍,悄悄湊近新郎對着他耳朵說28。他馬上來了精神,大聲喊道:我的新娘有28顆牙齒。

哈哈……一屋子的人都笑了。以爲可以過關了。

屋裏伴娘又問:

新娘每月一次的特假是哪一天?

這個問題也問啊。我心裏爲新郎攥了一把汗。一定難倒他了。

可是這個問題卻沒有難倒新郎,他回答說:每個月的月初。

就聽門裏慢說:對了。不過別急,還有第三個問題:

新娘有多少根頭髮?

哈哈……外面的人又都被逗笑了。這個問題着實把難住了,他是無論如何也回答不到的。

於是,裏面再問的問題具體了許多:

新郎工資給誰?家務誰做?對新娘有多愛?

這時新郎沉着了許多。他走近閨房門前,對着裏面說:

老婆,我愛你無極限。以後我每月工資全部交給你,家務我全包:洗衣做飯,拖地高清潔,都不要你插手。我會好好愛你,海有多深,我愛你有多深。

裏面的新娘被打動了。貼着大紅喜字的閨房門終於緩緩開啟……新郎被他14個兄弟簇擁着,蜂擁而入。新娘的媽媽不知被人羣擠到了哪裏,因爲在我家,有點地主的仗義吧,我使勁跟着擠了進去。

好不容易擠到新郎跟前,不等他做別的動作,馬上提醒新郎:“帶了硬幣沒有?”

“帶了”。

“在哪”

“在兜裏,阿姨,這硬幣幹什麼用?”。

“先掏出來呀,放在新娘的牀上,快!”,我急了。抓福是要趕吉時的。

這是我們北方的規矩。廣東的新郎當然不知道。

說起這次婚禮,廣東繁冗的風俗令我們雖是嫁女也足足忙活了兩天,新郎那一邊拿來一個清單並一萬元錢,讓我們去購買嫁妝。那清單都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聽說並親歷:(略)

如此這般我們什麼都依了他們,唯獨三件事,我做主一定保持我們北方的風俗。即使新娘的媽媽說不要了吧,人家都不懂。我也仍舊堅持:他們的風俗我們還不懂呢不也做了嗎?

這三個風俗,硬幣就是其一了。

現在,新郎將準備的一大把硬幣放到新娘閨牀上,我將新娘身子轉過去,讓她手從後面抓一把硬幣,抓走的是她的福,留下是孃家的福。這個風俗因此叫做“抓福”

外甥女很懂事,用三個手指輕輕捏了幾個銀幣拿了去,我看着牀上剩下的一堆硬幣,心裏一陣感動,多懂事的孩子啊。足足給孃家留下那麼多的福。

之後我趕緊把妹妹事先煮好的麪條和雞蛋端了過來,一碗給新娘,一碗給新郎。這就是我們北方嫁女兒的第二個風俗了。一碗龍鬚雞蛋麪,取順利滾蛋之意。說滾蛋其實是調侃的,順順利利嫁出去纔是這碗雞蛋麪的真正含義所在。

兩碗潔白如玉的龍鬚麪上臥着一個玲瓏剔透的雞蛋,端在一對新人手裏。他們剛要吃,被我一把攔住:

“不行!第一口是不能自己吃的。你們心裏有沒有對方啊?”在我的啓發下,他們用筷子夾住雞蛋,相互送到對方嘴裏。

“甜不甜?”我問。

“甜”他們眉開眼笑。

“香不香呢?”

“香!”異口同聲。

“好了,現在新郎夾一口面送到新娘嘴裏。”我說。

有點難爲新郎了,他半天才夾起麪條,之後送新娘嘴裏的過程也比較困難,溫婉體貼的新娘看不過,馬上探過頭來配合,這口面才吃到嘴裏。

之後爲了公平,我才讓新娘也夾一口給新郎。屋裏一陣陣笑聲像歡樂的'海洋。

北方嫁女的第三個風俗就是迎親這天,要新郎家帶着四根豬排骨來。叫做“離娘肉”。這個風俗含義很深刻,我更覺得非堅持不可。女兒這一天就離開媽媽了。“離娘肉”顧名思義,就代表這個含義。但是,接了新娘走的時候,四根排骨,要由女方父親操刀,從中間砍開,讓新郎的弟兄帶回去兩根。

他們做到了。並且實實在在帶了很大四根豬排骨以示誠意。令我們非常滿意。

現在一對新人吃完雞蛋麪,伴娘還不準新娘下牀,讓新郎對着新娘再次表白,並幫新娘穿上新鞋,把她抱到客廳,正式敬茶開始了。

首先給從北方不遠萬里來參加孫女婚禮的70多歲的奶奶敬茶。

我們拿了過來特意買的一對大紅錦緞龍鳳抱枕,放在奶奶腳下,一對新人被大家簇擁過來雙雙跪在抱枕上,就聽喜婆操着一口粵式普通話高聲喊道:“一對新人給來來(奶奶)敬茶了!”。

“來來,喝了一杯又一杯,來年姜酒又來催。”

“來來拉一拉新人手,紅紅火火添福又添壽”

奶奶喝了喜茶,給了孫女孫女婿一個大紅包。接着給新娘父母敬茶,新娘新郎一樣跪在紅抱枕上。

喜婆再次高聲喊道:“一對新人給爸爸媽媽敬茶了!”

“恭喜!恭喜!恭喜爸爸媽媽生意興隆,生意賽過李嘉誠。”

這個喜婆雖然普通話一般般,但是隨口而來的俏皮語逗得大家笑個不停。屋裏子的笑聲此起彼伏。

爸爸媽媽喝了喜茶,給了新人各自紅包一會,媽媽從手袋裏拿出兩條粗大的金項鍊,媽媽給女婿戴,爸爸給女兒戴。之後,媽媽又給寶貝女兒戴上一個大大的金手鐲。

接下來敬茶就不再需要跪了。喜婆讓拿開大紅抱枕。一對新人站着分別給爸爸這邊的親人和媽媽這邊的親人分別敬茶。

大姨接受了敬茶之後給外甥女戴上了金耳環。

到我的時候,喝了喜茶,給外甥女戴上了金戒指。

現在外甥女全身被金燦燦的首飾武裝着,立刻珠光寶氣起來。

外甥女是妹妹唯一的寶貝女兒,他們千里迢迢從遙遠北方趕過來,看到殷實厚道的婆家已經給他們買了130方的房子,一時感動,除了給兩個人金飾和穿戴之外,還送了一輛長安小轎車給女兒做陪嫁。體體面面的把女兒嫁了出去。

晚上的婚禮因爲請了婚慶公司,喜宴擺在市裏最大的恆心酒樓,喜慶熱鬧而又時尚。

聽着這對新人在婚禮上宣言,很多人爲之感動。雙方父母甚至流下幸福眼淚。

新郎說:

爸爸媽媽,感謝你們二十多年的養育之恩。爲了我的婚事,你們操盡了心,並傾力我們購買新房。我的心裏充滿對你們感激!我和妻子會永遠好好孝敬你們!

岳父岳母你們不是失去了一個女兒,而是多了一個兒子。我會一輩子照顧她,愛護她,我們相親相愛,並也永遠孝敬你們!

新娘說:

爸爸媽媽,我從小離開家還沒在你們身邊盡孝。但你們給我瞭如此好的成長環境,讓我來的廣東讀書、成長、工作直到結婚。我用一輩子感謝你們,好好孝敬你們!

公公婆婆,你們也一樣,沒有失去一個兒子,而是多了一個女兒。我會像你們親生女兒一樣愛你們,關心你們,最你們的好兒媳。永遠孝敬你們!

讓我把他們的話作爲此文的結束語吧。衷心祝福這一對幸福的新人:

希望你們和和美美,相親相愛不離不棄!

最後,讓我把我對他們的祝福融入這個喜慶的日子,揉進他們今後的歲月裏。

標籤:婚禮 動人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