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心中有佛散文

散文1.8W

暑假帶孩子學習回來的那一天,我們到縣城的各個地方去轉悠了一圈。主要去了博物館,報恩寺和清真寺。

心中有佛散文

博物館內展品挺多,分爲九個展廳。分別是《楚都遺珍》、《漢魏流韻》、《古窯重光》、《佛都藝術》、《彩瓷繽紛》、《漢墨流芳》、《碑刻精粹》、《人物英華》和《館藏精品》。每一個展廳我都進去慢慢觀賞。幸運的是那天正好是週末,館內全天免費開放,而且還有講解員每個展廳逐一介紹。我帶着孩子和一個學生總算有機會更進一步瞭解壽縣歷史。進入館內,彷彿進入一個遠古的神話世界中。裏面光線較暗,朦朦朧朧,讓人自然踏入歷史的隧道。

可惜得很,當時沒有仔細去記憶,現在所有的一切又變得模糊了。唯有《漢墨流芳》廳至今還能記得少許。可是這時才發覺語言竟是如此蒼白,不能表述一二。

後來我們又來到博物館的原址——報恩寺。

這座古寺有一千三百多年曆史了。報恩寺門前有一個七層高的香爐,裏面裝滿菸灰。進門當面就看見彌勒佛,腆着一個大肚皮,笑容可掬。讓我想起佛家一幅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我恭恭敬敬地對着彌勒佛拜了三拜。

跨過第一道門檻,來到一個院子裏。這是一個四合院,院子兩邊各有禪房。因爲接近中午了,天氣也比較炎熱,院子裏靜悄悄的。不,其實有一羣年長的婦人們在誦經堂誦經。然而這經聲讓這院子越發靜謐,肅穆。偶爾會聽到一兩聲木魚聲。我的心霎那間也虔誠起來,不敢大聲說話,甚至放輕腳步。我們一個一個逐一進去,逐一拜過,最後纔來到大雄寶殿。大雄寶殿門前有兩株千年銀杏,它們用無聲的語言訴說着報恩寺的歷史。大殿有唐宋木刻菩薩,或面頰豐腴,莊嚴靜肅,或低眉默坐、逸然超脫;兩旁十八羅漢形神兼備,形態各異。中間是釋迦摩尼佛祖。這個最偉大尊貴的覺者,這個普度一切衆生的佛陀,端坐在大殿中央,彷彿在思考着苦、集、滅、道的真理。我讓學生去買了一柱香,心情很複雜點燃香,插在香爐裏。佛祖面前有一團蒲,學生和孩子都不願跪拜。是啊,他們人生經歷還不豐富,從未歷經滄桑,又怎肯去跪拜?他們還不理解釋迦摩尼佛祖在菩提樹下悟出的.道理,他們還不理解煩惱即是菩提。你看那大殿內的一位僧人,靜坐漠然,雙目緊閉,好像沒了人間的一切煩惱與憂愁,任憑我們這些尋常百姓叩首跪拜,笑看芸芸衆生爲着蝸角虛名,蠅頭小利弄得身心疲憊。

跪在團蒲上,默默許下心中願望,無言站起,轉身離去。

一路上想了很多,不覺間又來到清真寺。這是伊斯蘭教的寺院。壽縣人信仰伊斯蘭教者居多。本以爲清真寺和報恩寺一樣,會給我很深的感觸的。然而進去一看,蕭條極了!裏面雜草叢生,破敗不堪,全然失去往日的威嚴與神聖。有一伊斯蘭兄弟睡在一張長凳上,看到我們到來非常吃驚然而好像也很高興。他帶着我們來到大雄寶殿門前。大殿已經上鎖,透過門縫向裏面張望,只有一張張鋪滿灰塵的桌椅,想來是當初講經時所用的。屋頂蛛網掛得到處都是。我很灰心,退了出來。可是轉身時卻發現門前的柱子上的對聯還在。經過多年風風雨雨的洗禮,上面的顏色已經斑駁,依稀可辨是:“事由主定何須苦用機關,人心莫高只有生成造化”,我似懂非懂。對於伊斯蘭教,我所知道的僅僅是霍達在《穆斯林葬禮》中所介紹的那一點。不過,也正是因爲《穆斯林葬禮》,使我對穆斯林兄弟有很特別的感情,對伊斯蘭教有特別的感情,對清真寺有特別的感情。

佛教也好,伊斯蘭教也好,他們的對聯足以讓我用我的一生去詮釋。

標籤:散文 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