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美味茶湯的散文

散文5.66K

茶湯,也叫麪茶,其實就是面粥,茶湯的美味又遠非面粥可比.前些年,通州舉辦小吃節,引來京城數名茶湯名家,我逐一品嚐之,更覺得茶湯美味可比做玉液瓊漿,興之所至,吟小詩一首專道茶湯之妙:“銅壺玉碗自生光,細流入肚口舌香,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嘗”。

美味茶湯的散文

小時候,有一同感冒發燒躺在炕上。不知何時,奶奶端來一碗茶湯。茶湯?我第一回聽到這個名稱,覺得十分奇怪。嚐了幾口,味道真美,一口氣喝完,出了一身汗,感冒便好了。便問奶奶:“茶湯是怎麼做的?奶奶說:“用開水沏的。"我又問:“茶湯是什麼面做的?”奶奶說:“咱家用的`是白麪要是黍子面更好吃了。”

問了這兩句,我算是對茶湯有了初步認識,但那時仍不明白,這名字起得也覺得怪怪的,既沒有茶,又不是湯,怎麼硬叫成茶湯了。長大進縣城當上中學教師,才慢慢悟出其中的奧妙來:這“茶”字是說它的製作方法同沏茶相似,這“湯”字,是說它的樣子稀溜溜的,和麪湯一樣,用碗盛着喝。茶湯二字合起來,用一句彆扭的句子表述起來便應是:像沏茶一樣製成的,像面兒湯一樣用碗盛來入口一種小吃便是茶湯。句子是彆扭些,但也許止是對茶湯的準確解釋吧!

70年代初,我在通州小城讀書,星期天,和幾名同學在通州城內閒逛,心中總想到一個能買到茶湯的地方。可惜我們踏遍了通州小城,居然沒找到一處賣茶湯的商家。放暑假時,我和一位姓孟的同學騎車20公里,到北京來尋茶湯,終於在東城區南小街一家坐兩朝東的小飯店裏嚐到了茶湯的美味。小飯店一間門面,中間用櫃檯隔開,我外面的半間房,裏邊放着一張小桌,只能坐兩個人。看來是專營茶湯的小館子,連飯桌也沒有。櫃檯上放着幾大盤湯麪,櫃檯後一把大銅壺咕嘟哪地冒着熱氣。我和那位同學這一回大飽眼福,兩人共喝了整整六碗,把賣茶湯的老人逗得直樂。那時的茶湯一毛錢一碗,老人收了我倆五角錢,送到門外向我們揚了揚手,說了聲再見。之後,我們再也沒去,也許如今這位老人成了通州小吃節上的茶湯專家了吧!

十幾年前,我和家裏人摸索着自制過好多回茶湯麪。開始聽別人介紹茶湯麪又叫油茶麪,也叫油炒麪,先得把面用幹鍋炒熟。我親自掌勺,頭回炒煳了,二回面不太熟,三回便成功了,以後又在面里加上瓜子仁、核桃仁、糖、青紅絲一類的佐料。當時我們全家共同努力,讓我們的茶湯趕上了飯店水平,將來也開個茶湯小店,讓一方百姓都品嚐到此等美味。

十幾年前,通州城內,接連開了幾屆小吃節。每次小吃節上的茶湯都使我情有獨鍾,既大開了眼界,又大飽了口福,喝了各地名師料理的茶湯,我家自制的茶湯便大爲遜色了,不值得一提了,於是開個茶湯店的想法,也就自然溜之乎也。不過,我想呼籲京城內的餐飲業老闆們,應該添上茶湯早餐這道美味。要知道老百姓裏有多少盼着天天能喝上幾口呢!

標籤:美味 散文 茶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