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平遙古城散文

散文2.72W

2007年11月16日早晨,細雨濛濛。原以爲南方的天氣是風和日麗,儘量少帶些衣服,以免行程中是個累贅!結果正遇寒流侵擾,氣溫驟然下降,陣陣刺骨的寒風,侵襲着周身,使人被迫緊縮雙臂護衛着凍僵的身軀。我們沿着城牆根步行10分鐘左右,一座壯美的古城,展現在我們面前。

平遙古城散文

平遙古城是我國現存最完好的明清縣城。平遙古城一年一度的國際攝影節,是攝影愛好者所神往的“朝拜聖地”,攝影節,透過媒體、圖片的宣傳效應,使平遙古城聞名於世。我也是透過攝影作品,認識平遙古城的,令我驚訝不已的是:平遙古城歷經了8年抗日戰爭、3年的解放戰爭、10年的'文革動亂,竟然能夠倖存下來,真是堪稱奇蹟了。

今日有緣目睹古城風采,觸摸那精湛的石雕、磚雕和木雕,親近於中國古代文明璀璨的歷史文化,瞭解曾顯赫一時的金融中心,仰望那段輝煌的歷史成就,心中溢滿着激動和崇敬。

1.  平遙古城牆

壯麗、雄偉的平遙古城,歷經歷史的滄桑歲月,風姿依然,屹立在晉中平原上。平遙古城始建於公元前782年,城牆爲夯土築成。公元1370年在舊城牆的基礎上,外部加築磚石砌成了現今的城牆。

平遙古城牆的周長6163米,牆高12米,是山西現存歷史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城牆,城牆上以磚石鋪路,上面可以並行兩輛馬車,牆頂有望孔、射孔和火炮等禦敵防務設施。

3月5日、平遙古城牆的西門處發生夯土層坍塌事件,古城牆發生坍塌事件以後,查出古城牆仍有多處隱患,這讓人甚感遺憾、憂慮和震驚,平遙古城是中國目前唯一儲存下來的、明清時代的縣城原型,是中國傳世之瑰寶,是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的搖錢樹。2006年平遙預計發展目標:接待遊客80萬,門票收入6500萬元,旅遊相關產業綜合收入6億元,試問地方政府,有何道理不去倍加珍愛古城呢?

樂山市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市區建築物不能超過大佛的高度,其一是當地人們對大佛的崇敬,其二大佛的旅遊效應,拉動了樂山市的經濟發展,造福一方百姓,因此,百姓敬仰和關愛大佛已蔚然成風,知恩圖報已形成了自然。

歷史文化遺產資源的永續利用,應該保護在前,利用在後,要科學開發,合理利用,否則是“城牆失火,殃及魚池,”是對歷史的犯罪!

2、  平遙街道佈局

登上城牆俯瞰平遙古城的街道,街道規劃軸線分明、左右對稱、佈局合理、功能齊全、井井有條。在封閉的城池裏有四條大街、八條小街、七十二條小巷及四合院3797個,現今儲存完好的四合院有400餘處,清一色的青磚灰瓦。當你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道和巷弄間,令人遐想翩翩,彷彿依稀領略到了明清時代城區的繁華景象。

據當地導遊講:N年前,當地政府曾經籌劃,將古城居民遷出城區……。結果是雷聲大,雨點小,至今仍杳無音信!

3、  平遙縣衙

我們坐在電瓶車上,穿梭於巷弄之間,第一站便是古城中保持完整的縣衙,縣衙坐北朝南,正應了那句俗話:“自古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

衙門的楹聯刻着:

上聯:“莫尋仇  莫負氣  莫聽教唆到此地  費心  費力  費錢  就勝人終累己,”

下聯:“要酌理  要揆情  要度時世做這官  不勤  不清  不慎  易造孽難欺天。”

大堂之上懸掛着:“親民堂”三個大字,楹聯上寫到:

上聯:“吃百姓之飯  穿百姓之衣  莫道百姓可欺  自己也是百姓,”

下聯:“得一官不榮  失一官不辱  勿說一官無用  地方全靠一官。”

縣衙每日定時安排升堂辦案表演,古語問案,現代詞和削皮話應答,令圍觀遊客捧腹大笑。當遊覽完縣衙的時候,在大街上巧遇縣官“老爺”,只見“老爺”一身正氣,神情自若地邁着八字戲布,一步三顛的、在我們身邊走過,看來“老爺”真的坐下職業病了,“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人非聖賢,誰能修煉到榮辱不驚的境界呢?大家目送着“老爺”的背影,不知誰情不自禁地喊了一聲“老爺:我有冤啊”,“老爺”置之不理,依然有節奏地慢步晃悠着。縣衙裏有何種鬼魂附體,將一個原本憨態、淳樸的鄉下人,弄成這副德性!

4、  平遙日升昌票號

曾經聞名遐邇的日升昌票號,是中國金融業的雛形。日升昌票號坐落在平遙古城繁華的西大街上(郭家巷17號),日升昌票號,創立於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曾經操縱和控制了中國的近代金融業。平遙古城在票號興盛的100多年中,對中國近代經濟發展產生過積極的深遠影響,是中國金融發展史上匯兌的里程碑,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走進日升昌票號,那青牆灰瓦和栩栩如生的木雕;承載着百年的歷史,承載着一代豪傑的喜怒哀樂,承載着日升昌票號的興衰和歷史變遷。票號的管理制度、用人制度、誠信體系、對中國金融業的建立和發展有着不可磨滅的貢獻。

標籤:平遙 古城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