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紅的燈籠難忘的情散文

散文2.95W

傍晚,我帶着五歲的女兒在縣城的街道散步,時值春節剛過,大街上熙熙攘攘、人頭攢動,人們還沉浸於節日的快樂和歡愉之中。

紅的燈籠難忘的情散文

“爸爸,快看,燈籠,火紅的燈籠!”

隨着女兒歡快的聲音,我這才注意到街道兩旁的行道樹上,不知何時全都掛上了裝有彩燈的紅燈籠,在這夜幕降臨時刻,熠熠生輝,顯得那麼好看。

“呵,是燈籠,好美的燈籠!”我喃喃自語道。

“爸爸,我要買燈籠!我要買燈籠!”女兒抱住我的腿嬌嗔地喊道。

我俯下身子,微笑着,在女兒粉紅的臉蛋上親了一口,帶着她向南大街走去,那裏有小商品市場,每年春節至元宵節,有許多小商小販扎堆在那裏賣燈籠。

繞過中心十字,南大街便到了。果不其然,此時的南大街早已變成了燈籠的海洋,兩旁的人行道上一家挨一家,全是銷售燈籠的攤點,每個攤點全部擺滿了五顏六色、琳琅滿目、各式各樣、造型各異的燈籠,煞是壯觀、好看。

“老闆,一個燈籠多錢?”在一個燈籠攤點前,我停下了腳步。

“三十到五十到一百不等,都是十二生肖和動物圖案,大小和功能不同則價格不同。你是給孩子買吧!要不就以孩子的屬相買個生肖的,或者買個猴子的,今年是猴年,猴子燈籠賣得最快,快賣瘋了!”老闆滔滔不絕地介紹道。

“咋沒過去糊的那種八角燈籠?”

“啊,大哥,沒想到你還挺懷舊的,八角燈籠早淘汰了,你以爲現在還是二三十年前,咱們小的時代。我對你說,三十元錢給孩子買一個,一年就過一個元宵節,圖個熱鬧,圖個氣氛嘛!”

老闆巧舌如簧,邊說邊按了一下燈籠按鈕,隨着一陣美妙的音樂響起,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猴子”在他的手中歡快地舞了起來。

“好美還可愛的小猴子燈籠呀!爸爸,我就要它,我就要小猴子燈籠。”女兒再次撒起嬌來。

我付了錢,帶着女兒向家中走去。“大哥,你好懷舊呀!”我回想起剛纔賣燈籠人的話語,同時看了看身邊活潑可愛的女兒,不覺想起自己的童年來,想起自己有關燈籠的童年往事來。

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事情,那時我正好五歲,也是女兒這般大小。兩孔舊窯洞、三間舊瓦房,那是我懵懂中對家的真實記憶。一個哥哥、兩個姐姐,那是我童年記憶中的玩伴。爲了生計,沒日沒夜在承包地裏辛苦勞作的,那是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這是我的家,一個廣闊田地中充滿着貧窮而又完整溫馨的家。

那時候,哥哥在縣城讀中學,兩個姐姐在村子裏的學校讀小學,懵懂的我呀每天就等待着父母儘早從地裏回家,哥哥、姐姐,儘快過星期天,放寒暑假,好陪我玩耍,教我認字,同時給我講述那麼多美妙動聽的`故事

天熱了,我穿那件被哥哥穿、大姐穿、二姐穿過的補滿補丁的久衫子,冬天來了,我穿由姐姐棉襖、棉褲改制的舊棉衣。春去夏來,秋去冬至,當院落中落滿一層皚皚白雪的時候,我掰着手指開始等待年了,開始等待點燈籠的時候了。

“哥哥、大姐、二姐,你們啥時候放寒假呀?”

“爸爸、媽媽,啥時候過“年”呀!啥時候可以點燈籠呀?”

“快了,快了,到時候一定給你做許多好吃的,一定給你買一個非常漂亮的八角燈籠,且買一把城裏孩子纔有的紅蠟燭。”

“可我總覺時間過得好慢好慢呀!”

終於有一天,哥哥揹回來好多好多書,不再去學校了,大姐拿來一個本子說:“姐放假了,可以給你教生字了!”二姐摟着我的脖子說:“小弟,姐姐給你講故事吧!”我知道,“年”快到了,點燈籠的日子快到了。

終於有一天,寂靜的小山村,斷斷續續的爆竹聲響徹了一夜,起牀的時候,媽媽從櫃子裏給我們姊妹四人,一人取出一雙不知何時納好的新布鞋,飯桌上也多了許多平時少有的好吃的。

爸爸說:“孩子們,今天咱們過年!”

我知道,點燈籠的日子爲期不遠了。

果然那天午飯後,大姐取來一張高方凳,上面再放了一張小方凳,讓二姐扶住,自己踩了上去,晃晃悠悠地取下了一個掛在窯洞高牆上的竹籃子,再從籃子取出一個落滿灰塵的舊搪瓷碗,一大碗顏色發黃的白色膏狀物呈現在我的眼前。

“姐,這是啥好東西?”我一臉狐疑,驚奇地問道。

“羊油,姐用它給你灌羊油蠟。”

“它能灌蠟?爸爸不是說給咱買小紅蠟嗎?”

“那東西太貴了,而且又不耐點,爸最多買一把,都留給你了,我們仨還是點這羊油蠟及耐點又經濟。”

“小弟,快來,哥哥給你扎燈籠!”院子裏,哥哥邊用鐮刀邊化竹篾邊叫我道。

我歡快的像個兔子一樣,轉身又向哥哥跑去。

第二天早,當我一大覺醒來時,二姐正拿着一大把灌好的羊油蠟喜滋滋地對我顯擺。

“姐,蠟灌畢了?”

“嗯。昨晚我和咱姐就灌畢了,現在正等你醒來分呢。”

“那你們咋不告訴我呢?我好想看羊油蠟是怎樣灌成的。”

“你昨晚早就睡着了,像個小豬娃,叫也叫不醒。”

“唉!”我遺憾地嘆氣道。

也就在那天中午,二姐慌慌張張地從外面邊往家跑邊高聲喊叫道:

“小弟,快,村裏賣燈籠的來了,快看走!”

“二姐,你把我帶上!”我急得幾乎要哭了出來,拔腿就向外跑去。

二姐牽着我的小手一路小跑着向村口趕去。

村口,一大堆大大小小的孩子在圍着個什麼,幾乎是水泄不通,孩子們的身後還站着好幾個大人。孩子們都一個擠一個仰望着,後面的那幾個大人,則踮起了腳,身子向前傾着,脖子升得老長。

“姐,我看不見賣燈籠的。”我又哭了。

“國強,來。騎三叔脖子上看。”人羣中一個熟悉的聲音說道,同時一雙鐵鉗一般的大手向我的腰子伸來。

猛然,我感覺自己一下像飛了起來,有些懼怕,同時又感覺說不出的快樂。我被三叔舉過了頭頂,穩穩當當地騎在了他的脖子上,兩腿搭在了他的胸前,雙手緊緊地摟住了他的脖子。我看見了兩個大竹筐。竹筐裏滿滿登登,全是五顏六色、各種圖案的八角燈籠,旁邊倚着一個扁擔,扁擔跟前站着一個慈眉善目的老爺爺,手裏攥着一大把紅蠟燭,正和藹可親地望着大家笑。

我笑了,歡快地笑了。那天,我比任何時候都高興,因爲我看見買燈籠的了。

此後,村裏便天天會來賣燈籠的。我也隨着二姐和村裏的許多孩子一起,眼巴巴地把賣燈籠的跟前跟後。每看到那家大人爲自家孩子買燈籠,買紅蠟燭了,我們便特別地歆羨,用手摸一下那紅色的蔑、白色的紙、多彩的圖案,再摸一下紅蠟燭那種滑膩膩的感覺,心裏便盪漾出一股說不出的快樂和滿足。

“爸爸,你啥時候給我買八角燈籠呀?”在跟隨買燈籠人轉了幾天後,一天,我終於按捺不住了,問道。

“再等幾天嗎?再等幾天燈籠就便宜了,到時咱再買。”

“在等幾天,再等幾天買燈籠人就回去了,不,我就要燈籠,買八角燈籠。”我哇哇大哭起來。

“寧可窮一年,也不窮一天。國強,走,媽領你買燈籠走。”這時媽從屋子走了出來,手裏攥了一元錢。我轉悲爲喜,馬上停止了哭聲。

媽媽牽着我的手向村口走去,後面依次跟着二姐、大姐、還有哥哥。

“媽,你快看,賣燈籠的在那裏!”老遠我看見了那個被我跟了幾天,慈眉善目的老爺爺。哥哥姐姐也都飛快地向老爺爺跑去,我掙脫了媽媽的手,也跟着他仨身後跑着,只恨自己腿短,跑不過他們。

“爺爺,我們賣燈籠。”哥哥第一個跑到老者面前,氣喘吁吁地說道。

“帶錢了嗎?”老者有些懷疑,問哥哥道。

“我媽帶了。”

媽媽老遠揚起一元錢。老爺爺笑了,哥哥、大姐、二姐、我,還有媽媽全笑了。

一個八角燈籠五毛,一把小紅蠟五毛。那天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八角燈籠,外加一把小紅蠟。我和哥哥、姐姐,左挑右選,我們說不出有多麼開心,心裏充滿着無比的喜悅和激動。

左盼右等中,天終於黑了下來,哥哥扶燈籠、大姐栽蠟,二姐點蠟,燈籠點亮了,火紅的燈籠點亮了,我們歡呼着,雀躍着,我的眼眶裏更是溢滿了淚水。

哥哥說:“讓我點一會。”

大姐說:“讓我點一會。”

二姐說:“我也想點。”

媽說:“從小到大依次輪,先讓國強點。”

我激動極了,心裏不覺砰砰亂跳。

大姐親手將燈籠遞到我的手裏。我提着燈籠慢慢走出了屋子,天已經盡黑了,映照之下,燈籠是這麼的紅,這麼的美。紅紅的燈籠,閃閃的紅光,我不自覺地笑了。

“國強,小心,看蠟點完了讓姐給你換蠟。”二姐在屋內叮嚀我道。

“嗯,我知道了。”我低下頭去看燈籠裏的小紅蠟。

就在我低頭看小紅蠟的那一剎那,腳底競踩在一個小光滑的石仔上面,身子向後一傾,重重地甩倒在地,燈籠同時也被甩出老遠。我“哇”的一聲大哭起來,爸爸、媽媽、哥哥、姐姐爭先恐後跑出了屋子。

“譁!”燈籠一下着了起來。我的哭聲更大了,哥哥哭了,大姐哭了,二姐也哭了,爸爸媽媽把我們姊妹四人擁在懷裏,眼角邊滾下無聲的淚水。

“哭啥呢,既然買下的燈籠燒掉了,咱們再沒錢買,那咱們就自己做燈籠,自己做下的燈籠不一定就不比買下的好。”稍過一會後,媽媽擦了擦潮紅的眼角說道。

“對,既然咱們買不起燈籠,那就自己做燈籠。”爸爸說道。

“對,咱們做燈籠!”哥哥也說道。

“小妹,小弟,別哭了,爸爸、媽媽給咱們做燈籠了!”大姐勸我和二姐道。

我和二姐轉悲爲喜。

說做就做,就在當晚爸爸、媽媽,連夜給我們做起了燈籠。其實哥哥和大姐在這之前已經做了兩個燈籠了。

就在爸爸媽媽做燈籠時,我競不知不覺,糊里糊塗睡着了。第二天,當我從睡夢中醒來時,自己的枕邊競放着一個小白兔圖案的八角燈籠,非常漂亮,非常可愛。我高興極了。這時二姐跑了進屋,她挑了一個小狗燈籠,大姐也進屋了,她挑了一個小猴燈籠,哥哥也來了,他挑了了一個小龍燈籠。爸爸媽媽也進屋了,微笑着,滿臉一股疲憊和倦容。原來爸爸媽媽晚上一夜沒睡覺,他們連夜爲我們姊妹四人做了四個圖案與我們屬相相匹配的八角燈籠。

從那晚起,天一擦黑,我們四人便各自點起自己的燈籠,高高興興在村子裏遊玩。再後來,每年過元宵節,我們全家都會聚在一起做燈籠,這傳統一直持續到我小學畢業。

時光如梭,轉眼近三十年過去了,此時我已人到中年,步入了而立之年,哥哥、大姐、二姐和我都已成家,也都有了各自的孩子和事業。雖然我們家已好多年再沒做燈籠了,但每逢元宵節時,每逢滿街燈籠紅紅亮時,我便不由會想起自己的童年,那個溫馨難忘的童年,同時也會想起許多與過年和燈籠相關的童年往事。

“爸爸,你想啥呢?咱都到家了”女兒清脆的聲音一下把我從往事的回憶中喚醒。此時我已到了自家樓底,樓底的大門頂,兩盞火紅的大燈籠在燈光的映照下,顯得那麼通紅,那麼好看。

歲月流金,往事如潮呀!

標籤:散文 燈籠 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