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跨越情感的柵欄散文

散文6.47K

監獄與柵欄,是可以阻擋人身自由的,可再堅固與高大的監獄、柵欄,也阻擋不了心靈的自由。面對同樣的遭遇,以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以什麼樣的感知去體悟?所產生的結局,是有所不同的。快樂豁達的心態,即便鐵門重重,也關不住自由的心靈.嗔恨狹隘的心靈,即便天地馳騁,也感覺不出自由的'空間。出獄後爲什麼還照樣被敵人監禁着?因爲心中還念念不忘過去的傷痛,那種恨使人久久不能停息,身體雖獲自由,心靈依舊被困“監牢”,不得解脫。生活中的磨難,是我們心靈的監牢。如何開啟“牢籠”?只在轉念之間,想想人的一生,不就是在不斷的磨難中磨礪自己,從不斷的磨礪中體現出人性中的光輝嗎?假如真有一帆風順的人生,那是很難有機會去審視自己心靈的,更難有機會去品嚐戰勝自己的快樂,在平庸中,無所得、無所悟,便無所事、無所爲。被打入冷宮是不幸的,但那道柵欄阻擋只是人身是自由,同時,也阻擋了宮廷的險惡與悲涼。

跨越情感的柵欄散文

榮華的背後,是多少無奈的淚水;

富貴的背後,是多少清宮冷月;

阿諛的背後,是多少口蜜腹劍;

奉承的背後,是多少羈絆枷鎖。

正是一道柵欄,闢出一塊難得的自由天地,在這方天地裏,找到了“自我”。生活中被冷遇的時候,實在是太多太多,從幼兒園到步入社會,我們無法每時每刻都是“焦點”人物,當我們被遺忘、被冷落、被貶低、被看輕是時候,我們怎樣去跨越心中的“柵欄”?

其實,“冷遇”就如同遊子歸家一樣,可以獲得片刻的歇息,得到心靈的漿養,回顧一下過去的漂泊苦鬥,總結一下過去的得失利弊,權衡一下“到底是爲了什麼”?心靈只有安於“家”裏,纔會好好反省自己,從反省中不斷感悟人生的真諦,我們也許失掉些許的利益,可我們卻得到了心靈的淨化。在冷宮中掙扎是徒勞的,不會打動人心;在冷遇中嘆息是無益的,不會改變境遇。只有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消極的環境,纔會獲得心靈的解脫,解脫後的心靈,纔可以自由自在,不但可以超越眼前的“樊籠”,更能超越的是自我。我亦凡夫,有個形象的比喻

人生似月亮,烏雲總要去設法遮擋;反省似清風,可以吹散烏雲,重現月光。執着恨,就被恨所累;執着柵欄,就被被柵欄禁閉。何妨“放下”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