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昆明同窗歸故里的散文

散文3.37W

今年八月十六號,從微信羣中獲悉同窗謝汝娥從昆明回到了家鄉新化縣,心中欣喜若狂,雖然在微信中已有聯繫,但分別五十年未見面了,心裏還是激動不已。馬上在微信中與汝娥同學約好週六(八月十八日)在家鄉新化相聚。

昆明同窗歸故里的散文

週六早上七點半,從婁底乘坐火車,於上午九點到達新化火車站。汝娥同學在車站接我,久別重逢,百感交集,我們相互擁抱,互訴衷腸,手拉着手在新化車站留下了合影,做爲紀念。

然後去了汝娥居住的大姐家,看望了病重中的大姐。姐妹情深,讓我感動!

隨繼聯繫了家鄉新化的長龍同學和康欽平同學,在新化鉢老頭店共進午餐,一起敘說同窗事,家鄉情。我們陪同汝娥同學共賞家鄉資江風光帶,資江大橋雄偉的屹立在資江上,在資江邊上,樓臺亭閣,花草飄香,楊柳飄曳,柳色清新,我們情不自禁的唱起了兒時學校教的歌曲:“要是有人來問我,這是什麼地方,我就驕傲的告訴她,這是我的家鄉”。康清平同學也唱起了地方特色的山歌,天然,渾厚,歌聲嘹亮。抒發着我們對家鄉的熱愛,同學情在我們心中泛起漣漪,每一張笑臉,每一個動作,都是那麼純真,友愛,熱情。

我們在資江風光帶上選景留影,舞蹁躚。我們陶醉在這五十年後才相聚的幸福之中。

康清平同學邀請我們第二天去他(農莊)曹家坪做客,並在微信羣中邀請了全體同窗們。

不知不覺,已近晚餐時間,長龍同學邀請大家去她家共進晚餐,我們欣然應允前往。我是第一次到長龍家,家中寬敞明亮,整潔舒適,我們邊休息,邊聊着我們各自的工作和生活的情景,互相瞭解一下現有狀況。

晚上,康清平同學在微信羣再次邀請同窗們,但因同學們都很忙,有的要帶孫子,有的要照顧老母親,有的身在外地,情況特殊離不開。

楊理忠同學晚上剛從北京回來,看到微信後,馬上和我們取得聯繫,決定第二天早上從婁底市趕過來。還有劉佳賓同學也忙裏偷閒,決定第二天早上從長沙專程請人開車趕過來。與五十年未見面的汝娥同窗相聚。這深深的同窗情,讓人感動!

理忠同學從婁底市開車,早早的到了新化縣城與我們相聚。然後一起去康清平同學的“農莊”,不一會兒趕到了康清平家,只見一幢別墅掩映在花香翠綠之中,門口的大草坪引人注目,草坪上的石桌石椅格外漂亮。屋前屋後綠樹成蔭,真是一派田園好風光。

劉佳賓同學也從長沙不辭辛勞趕了過來,參加了我們的聚會。

楊理忠同學在婁底市是民樂團的小提琴手,技藝高超,這次他帶來了小提琴和音響,這可把同學們樂壞了,因汝娥同學和長龍同學都酷愛唱歌,在老年大學聲樂班都培訓過,有很好的`功底,佳賓同學唱的也不錯。於是,在綠色的草坪上,在綠樹旁,理忠同學拉起了悠揚的琴聲,汝娥與長龍同學

即興引吭高歌,汝娥的美聲女高音,妙不可言,在氣勢上修飾的非常漂亮。長龍同學民族唱法清脆,甜美,音高,悅耳動聽,引人入勝。還有佳賓同學和汝娥同學的男女聲合唱,我們集體大合唱,爲這次聚會也增添了不少色彩。哦,還有我的重在參與,也享受一下小提琴的配樂樂趣。

琴聲,歌聲,在農莊上空飛揚。幸福洋溢在我們每個人的臉上,記錄下了同學們五十年後重逢相聚的喜悅心情。同學們唱了一首又一首,琴聲,歌聲,匯成了音樂的海洋;匯成了友情的篇章。這份同窗情是那樣的熱烈;是那樣的真摯;是那樣的純樸,是那樣的感人!

我們擁抱,我們牽手,我們乾杯,我們拍照,我們留下了永恆的回憶。

我們告別了康清平同學,返回到縣城,長龍同學盛情邀請我們共進晚餐,在和平飯店特點了家鄉菜,陪同汝娥同學品嚐。

金秋送爽,瓜果飄香。讓我們期待來年的相聚。再見了!從昆明遠道而來的汝娥同學。再見了!親愛的同學們!

歲月在時光的心中留下了刻骨的痕,淺淺地相聚,靜靜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