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太平湖散文隨筆

散文1.96W

這是一幅遼闊壯美的山水畫卷,這是一首意境悠遠的唐詩宋詞,這是一曲婉麗動人的天籟之音。它,就是青弋江上游的陳村水庫;它,就是皖南山區的太平湖。

太平湖散文隨筆

太平湖是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泊,地處青弋江上游的皖南山區。它是黃山腳下一顆璀璨的明珠,閃爍着璀璨奪目的光芒。它像一位風姿綽約的少女,溫柔地依偎在黃山腳下,被人們親切地譽爲“黃山情侶”;又如一塊碧綠溫潤的美玉,雍容地鑲嵌在皖南萬山叢林之中,被人們由衷地贊爲“江南翡翠”。

自從陳村水庫大壩1970年關閘蓄水之後,橫空出世的太平湖就以其溫柔嫺靜的氣質和卓爾不凡的風貌呈現在世人面前,令人歎爲觀止。詩人朔望是這樣讚歎太平湖的:“天池無此親切,太湖無此幽深,三峽無此青翠,灕江無此煙雲,富春無此高寒,西子無此胸襟,乾隆無此眼福,江南無此水程。”

太平湖的靈氣在於水。湖水清澈明淨,澄碧透明。岸邊淺處游魚細石,歷歷可見;湖面深處綠如翡翠,晶瑩剔透。山風吹拂,湖水泛起波紋,宛如一匹舞動的綠綢,泛着一片迷人的色澤。陰雨連綿之日,湖水漪漣,微波盪漾,山光暗淡,水色空濛,一切都籠罩在迷濛和夢幻之中;天高雲淡之際,豔陽高照,波光瀲灩,浮光耀金,靜影沉碧,滿湖的翠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風和日麗之時,湖面波平如鏡,兩岸青山倒映如墨,朵朵白雲沉入湖底,舟船宛若行駛在太虛幻境之中。

太平湖的風骨在於山。環繞太平湖的,皆是逶迤連綿的羣山。山有百態,姿態萬千。有的高大雄偉,有的小巧玲瓏,有的峻峭挺拔,有的圓潤飽滿。山有諸形,形形色色。有的宛如仰臥的仙女,有的恰似挺拔的新筍,有的好像盤坐的活佛,有的又如起伏的馬鞍。湖邊連綿起伏的羣山又蘊含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陵陽山是竇子明隱居煉丹得道昇天的仙山,大山是王道士施展法術普度衆生的靈山,遊山是左匡政起兵保家守土禦侮的屏山,衆家山是新石器遺址的歷史山,黃土嶺是恐龍蛋化石聚集的藏寶山,樵山是神仙洞府所在的風景山……。

太平湖的迷人在於霧。太平湖的霧自是與衆不同的,有着獨特的風味。濃淡相宜,虛實相間,這是太平湖霧的迷人所在。秋冬季節,湖面上水汽氤氳,似熱氣蒸騰的浴池一樣,散發着朦朧的意蘊。淡淡的霧靄漂浮在湖面上,如輕紗,似蟬翼,溫婉、飄逸、空靈,給人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春夏之時,乳白色的雲霧繚繞着連綿起伏的湖山,時而如白紗披拂,時而似雲絲盤旋,時而如嫦娥舞袖,時而似仙女出浴,讓人如癡如醉,如夢似幻。霧裏看湖,猶如水中望月,那是別樣的.情調,也是別樣的意境。

太平湖的魅力在於島。在太平湖黃荊景區湖面上,分佈着衆多的島嶼。大小島嶼錯落有致,宛如星辰一樣點綴在湖水中。有的像鱷魚戲水、有的像雙龍戲珠,有的像十八羅漢臥南海、有的像海豚闖龍宮……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給遊人留下無限的遐想。充滿山野情趣的猴鹿島,洋溢着神祕氣息的八卦島,蘊含着歷史文化的黃金島,都是遊人流連忘返的獨特景緻。

湖山好處即爲家,有山有水方爲佳境。山有水方顯靈氣,水有山才見風骨。山是畫屏,水是心鏡。半湖山色半湖水,半湖明月半湖天。水映着山,山含着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是太平湖水乳交融的境地,更是太平湖出神入化的境界。

太平湖寬處煙波浩渺,似太湖之坦蕩;窄處曲折迴旋,有灕江之秀美,險處峭壁幽深,如三峽之綺麗。廣陽景區天高湖闊,碧水蒼茫,遠山逶迤,翠崗連綿 ;黃荊景區風光秀麗,湖面澄澈碧綠,波光瀲灩;湖岸粉牆黛瓦,青松翠竹;湖中秀島錯落,星星點點;島上林木蔥蘢,鳥語花香。三門景區宛如天然畫屏,兩岸青山對峙,山勢險峻,湖水幽深,峯迴路轉,碧水瀠洄,有山重水複柳暗花明之意境。

太平湖流域樹木花草極爲豐富,稀有珍貴樹種隨處可見,自然植物蓊鬱茂盛。春天山花爛漫,夏日綠樹濃蔭,秋季色彩斑斕,冬天銀裝素裹。春夏泛舟湖上,山巒鬆蒼竹翠,湖水澄澈如鏡,滿目流綠滴翠,猶如翡翠世界,秋冬遊湖,丹楓秀竹,紅綠相間,高處白雲繚繞,低處五彩繽紛,宛如人間仙境。

晨曦中,水色空濛,遊艇畫舫常見;夕陽下,炊煙裊裊,漁歌槳聲時聞。藍天、白雲,遊艇、畫舫,碧水、青山,粉牆、黛瓦,構成一幅幅迷人的立體山水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