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去孩母寺的經典散文

散文1.21W

去河西,又看到了那條蜿蜒進孩母山的柏油馬路。有幾位香客,正走在進山的路上。

去孩母寺的經典散文

還是去年夏天的時候,受邀參加西北最大化工企業金化集團第二次文代會後,在返回途中,看到有一條不太寬闊但卻很新的柏油馬路,從河雅公路“旁逸斜出”,穿過荒涼的戈壁灘,蜿蜒進入褐色的孩母山深處,不禁詫異:在來戈壁小城二十年的記憶中,那裏原本是沒有路的,怎麼就突然有了一條路呢?心裏一動,不知怎麼的就斷定,那路的盡頭肯定是史書中記載的孩母寺!肯定是當地政府爲了發掘傳統文化旅遊資源,才投資修建的公路。於是車頭一轉,上了那條直奔孩母山深處的小路……

雖然大地荒涼,綿延無盡的褐色戈壁能刺傷你的眼睛,但是天很藍,朵朵白雲就像漂浮在大海上的帆船,讓你浮想聯翩,思接千載。據說在孩母山半腰有一天然石窟,洞頂有水珠不時下滴,在地上形成甘泉,一年四季不涸不溢,且叮咚悅耳之聲不斷,有如天籟一般,使石窟更顯幽靜與清寂。當地人視之爲神泉,是孩母山神的乳汁羽化而來。千多年前的一位方外之人,發現並看中了這個地方是一個非常好的修行之地,於是將一尊石佛供奉其中,而在外面修建了寺院,“孩母寺”由此而得名。

把一座山命名爲“孩母山”,肯定有它的傳說故事,而把一座寺廟命名爲“孩母寺”,卻只是因爲它所處的位置。但人的思維是無限廣闊的,名寺古意,“孩母”即是孩子的母親,因此有人就將那供奉了石佛的天然石窟稱爲“孩母洞”,成了缺少兒女之人企求佛賜兒女的好去處。

孩母寺,應該是座絲綢之路上的古寺名剎,從唐代始建,一直到清代還在不斷地擴建着,可謂歷史悠久。曾有許多活佛、高僧在其持戒修行,也有許多社會賢達紳士、大德善士護持道場。常住僧尼三十多人,佛事頻繁,香火一度很旺。然而,世事難料,滄海桑田,千年古剎多經劫難,最終毀於一旦,想來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爲因素。時光到了公元1992年,天道輪迴,盛世太平,弘揚佛法的人越來越多,於是在一位大法師的倡導下,又一次開始了重建,歷經十幾個春秋,現在已大部分恢復了當時的原貌。

我們到達的時候,看到重建工作還在繼續進行,而且根據歷史經驗,可能要永遠繼續下去的。因爲,只要天下繼續如此太平,人們敬神禮佛的心是永遠不會止息的,精神上的需求也是永遠不會停止的。所謂生命不息,修持不止,七級佛陀,永無至境!山前堆積着建築材料,幾位年歲不再年輕,衣着和我們這些凡俗人一樣的佛門弟子,坐在山門前屋檐下的陰涼裏搗泥和土,幾位泥塑工站在高高的腳手架上一點一點地塑着佛像,麥草當骨,紅泥做肉,“佛”已是初呈莊嚴法相。看我們幾個進來,塑像人只是漫不經心地掃了一眼,表情極是平淡,繼續認真地做着手裏的活計。於是便想,也許只有他們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佛吧。

石階懸高且陡峭,得認真去走。殿後山體更是望之讓人眩目,雖不高卻嵯峨險峻,幾無攀登之可能。幾棵筆直的白楊,在殿側一隅,靜靜地凝視着高曠的天空和眼前戈壁的蒼涼。想起敦煌莫高窟,也是在一片荒漠戈壁及三危山的包圍之中,因此,心裏總是想,“佛”將自己藏在荒山深處,肯定有深意存焉。固然,修佛需靜,也許修持之人尋找的就是靜罷,不管是精神意義,還是世俗意義,遠離滾滾紅塵,離開喧囂的人世間。深山古寺,鳥靜林密,白雲蒼狗,清心寡慾,才能向精神的縱深行進。然而,追求香火的`熾盛,又與人間煙火有了千絲萬縷的關聯。也許,讓香客經過長途跋涉而最終到達,也是顯其虔誠禮佛的一種方式吧。

佛啊,再怎麼拈花微笑,也離不了與人世的那份緣!

讀完幾個大殿,卻始終沒有讀到那個具有神祕色彩的“孩母洞”,心下正自疑惑,卻見其他人都已經陸續下山了。茫然四顧,卻見在更高的地方,緊依山崖,有一座不怎麼起眼的小亭子,一條用窄窄石塊砌成的更爲陡峭的臺階,從大殿後面通向那裏。是了,那纔是孩母洞!俯高臨下,頗具規模的孩母寺,就是因它才建的啊!於是,心裏一個激動,獨自拾級而上,進到亭子裏,果然!

洞壁光潔,兩邊對應着些不大的佛龕,供奉着大小不等的現代瓷質佛像。沿着斜坡向上走去,就看到了那尊傳說中的佛像,但看不出有什麼奇特之處,真跡怕是早就被埋沒在歷史的煙塵中了。洞頂當然是原始模樣,但已聽不到滴水之聲,也未看到那甘泉,想是因地質變化早就乾涸了,也或者被一種什麼神祕力量帶走了吧。

出得洞來,有些失望,神祕已不復存在,遠古的氣息已隨風飄散。純淨的藍天之上,悠悠白雲如棉如絮,似乎嘲弄着我的執著。真的應該存有一份缺憾的美麗留在心裏,就像早已下山的人,他們又怎麼知道真相,但心裏卻總有那份神祕!

現在,看着那些在初春的凜冽裏走向孩母寺的人,不知道他們將尋找到怎樣的精神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