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描寫奶奶的情感散文

散文2.88W

“小——貓,小—狗,老—雁鵝”賣麪食的推着三輪車一路吆喝,聲聲震顫着我的心。清明快到了,我對奶奶的思念也更強烈了。

描寫奶奶的情感散文

白皙的長臉,滿是溝壑;深陷的雙眼,渾濁剛毅;滿頭的銀絲被攏到腦後,綰成一個小發髻被一枚銀簪插住;高大的身軀,佝僂着背;長長的粗布大褂快要蓋住膝部,褲腳緊緊扎住,拄着根木棍,挪動着小腳;這就是我的奶奶。奶奶一生沒曾照過相片,但她的音容笑貌一直深深地烙在我的記憶中。

奶奶是1995年冬天去世的,享年96歲。

那年學校放寒假之後,我立刻趕回家,可是奶奶已經神智模糊,她已不認識我了--她最疼愛的小孫女!聽媽媽說奶奶這個月特別想念我,嘴裏不停的唸叨我,後來就日夜呼喚我:"俺老孫女呀,你咋不回來啊!"她喊着喊着就泣涕交零。母親安慰她說:“快放假了,快回來啦!你別喊了,孩子在外好好的`,你不能亂哭的。”奶奶會立刻停止叫喊,用寬大的衣襟擦拭着雙眼,開始責怪學校,責怪老師。

那段時間奶奶還能吃東西,但是大小便失禁,夜間常喊身體痛,母親每夜都去看幾次。但是,我們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你們快來呀!俺媽老了!”媽媽的哭聲撕裂了晨曦的寧靜。外面漆黑一片,我感到我的心正墜向深淵,那種恐懼感讓我至今難忘。

奶奶真的就這樣離開我了嗎?

那寬大的粗布上衣浸染了奶奶特有的體味,多麼溫暖、親切呀。夏天裏她總是在衣襟上繫着一方家織布,白天可以爲我捏鼻涕,晚上爲我攆蚊子。漫長的夏夜,因爲有奶奶相伴,我感覺過得特別快。她說她叔叔都是留着長辮子,她說解放軍怎樣打惡霸……奶奶的故事總也說不完,而我最大遺憾就是那時記住的東西太少。

我曾在她的鍋竈間發現許多竹筒,裏面裝着一卷一卷的寫有字的紙,那紙晶亮透明,還留有竹木屑的痕跡。奶奶不識字,她說這是爺爺留下的東西。現在想來那應是清朝前後的手抄本了,可惜都遺失了。

奶奶身體好,八十多歲時還帶領我們去拾草,鏟田埂上的草根,曬乾後敲打去泥巴,打成捆,挑回家留在冬天裏用。春天挖薺菜,夏天拾地皮。奶奶柱着柺杖,挎着籮筐,帶着我們走出村莊。我們這些孩子像風一樣在田埂上撒歡,奶奶趕不上時,會雙手抱着柺杖,眯着眼睛,微笑着發出一聲長嘆。

奶奶從不吃肥肉,也從不吃藥。有一次生病了,請來醫生後,她拒絕服藥。衆人好勸歹勸,她終於接過了裝有藥汁的碗,卻把熬好的藥潑到了柴草上。我想這可能是她能長壽的原因之一。

奶奶性格剛強,自己的事情總是自己做。九十多歲時還自己洗衣服,我們執意要幫助她時,她要麼百般推辭,要麼千恩萬謝,說些自己不如早死的話來責怪自己。奶奶一生共生了九個孩子,可餵養成人的只有五個,其他的都因疾病和災荒而夭折。這對於青年守寡的奶奶來說是多麼巨大的痛苦啊!聽母親說奶奶曾趁生孩子的空閒給爺爺燒開水(他在割莊稼),孩子生下來了,水也燒開了。奶奶在頭上包塊布,就送開水,割麥子去了。這個辛酸的故事讓我非常震撼,想想爸爸連自己的生日都不知道也就不足爲奇了。

在那個靠勞力生存的年代,重男輕女是極其正常的現象。聽奶奶說那時候產婦生下的若是女孩不是拋屍荒野,就是溺死、捂死。奶奶的五個孩子中只有一個女孩,我不知道奶奶是否也有過女兒被扼殺的心痛經歷。姑姑的婆家較遠,每年只來一兩次,每次回孃家都會帶來許多好吃的。每次姑姑走後,奶奶就將好吃的都分給她的子孫們,每次我得到的最多。在那個溫飽的年代裏,既好吃,又有神祕感的東西就是“老雁鵝的窩”了。按習俗小孩子是不能吃長輩的“雁鵝”的,每次拿到分來的“鵝蛋”我都齜着牙,一點點地咬下,生怕吃快了不能給自己帶來好運。奶奶看我吃相時笑得最開心,還不忘叮囑我以後要多聽她的話。

可是我老不長記性,總是“忘記”大人交代的家務活。奶奶就一遍一遍地催促,我就嫌她煩人,就要火她,甚至暗地裏罵她。有時爸爸回來後她就告我的狀,我更是氣她,甚至專門跟她做對。奶奶有時就傷心地哭,罵她自己。我就傻傻地立在一旁看,然後就忙着去幹活。那時我應該有十來歲了,那段時間,我最讓奶奶傷心。現在想來也是最讓我悔恨的一段記憶了。

上師範後,我就遠離了家,遠離了年邁的奶奶。每次省了點零用錢就想買點東西給奶奶嚐嚐。最想買的是柿餅子,可要五塊多錢一斤,我買不起。只能買五角一份的小糕點,還得選了又選,直到手心裏的角票都汗溼。奶奶拿到我的禮物後,就會笑眯了眼,責怪我不該浪費。

當年求學的路程只有七十多裏,卻是那麼的悠長,只因那頭有奶奶在日思夜念!如今,想您,夢您就在眼前,可我們卻相隔陰陽兩個世間。

三月的春風,喚醒了大地,吹綠了您的墳頭。奶奶,這一抔黃土,一沓紙灰怎能傳遞我的無盡哀思?奶奶,我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