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寫在奈曼西部散文鑑賞

散文2.76W

金秋時節,走進以怪柳和麥飯石文明的奈曼西部,發現這塊土地上仍有許多鮮爲人知的文明古蹟,如畫山河。“十個全覆蓋”與古老文明相互碰撞,交相輝映,使這塊土地越發顯得魅力十足,光芒四射,光彩照人了。行走其間,無不讓人歡欣鼓舞,深深陶醉於奈曼西部,科爾沁草原上一道濃墨重彩的畫廊之中的快感,採擷其中幾片以饗讀者。

寫在奈曼西部散文鑑賞

土城子

一方夯土牆,你將燕國圍在裏面,三千年沒有走出去,使我有幸隔着時間、空間的界限走進你—燕國,聽見燕國人談笑聲,車水馬龍聲,還有整座城市的躁動聲了。那是來自三千年前的聲音呢,讓我聽着心裏癢癢的,有一種說不出穿越的痛快。

誰能想到啊,一座土圍牆竟走過了三千年!三千年不塌,三千年不垮,三千年不倒,三千年仍然矗立在原來的地方一動不動。

三千年啊,三千年經歷了多少風雨剝蝕,三千年曾讓多少生命消隱,而土城子還依然矗立着。儘管城牆早已經沒有了當初的威嚴,高拔與雄偉,也沒有當初的樣子,只剩下一道土愣子,上面長滿了枯草,經風一吹,發出嚶嚶嗡嗡的聲音。那原本威風八面的南北城門和那孤高獨傲的城門樓,以及森嚴壁壘,大門緊閉,讓人發憷、發呆、發傻的威武也早已經不見蹤影,全沒有了原來的樣子,剩下的只是一道豁口,留下城裏人走散的茫然久久於懷,讓人不覺感嘆三千年歲月匆匆,感慨三千年生命的脆弱,那老城的土城牆還沒有消失,那些城裏的人們卻不知去到何方了。

走在土城牆上,我聽着牤牛河的流水聲,感嘆着光陰。看着周邊的村子,細數着村名,追問南來北往的人們,哪個可曾是來自燕國的子孫,他(她)們是什麼樣,有何特徵,她們可曾有自己遠祖的資訊麼,家裏可有傳自燕國的寶貝?。

然而,轉瞬又想,眼前老祖宗留下的土城子城牆不就足夠了嗎。也許我們不曾感覺,可是我們此時踩在燕國的土地上,已與燕國人一道漫步在城中,麼肩接從,甚至感覺到彼此的鼻息,除此以外我們還要別的什麼呢?。

沙日浩來村的一座老碾坊

推開房門時,彷彿開啟時光隧道,我看到石碾還在吱吱扭扭的轉動,那拉碾子的毛驢還在轉,扎着綠方頭巾女人正在磨米磨面。恍惚間,我看到千萬村莊的碾房,千千萬萬女人們在碾米碾面的浩大場面,我也看到了自己的母親,和母親那個時代,我有些心疼。

沙日浩來村的一座碾坊啊,你是小村一部凝縮的`歷史,你爲小村人留下了一段久遠的歲月,讓我得以徜徉在歷史長河中,感嘆歲月的匆匆,感嘆人生的短暫,更讓我發狠,發奮,“堅信人生三百年,會當擊水三千尺”。

沙日浩來村一座老碾坊,一臺老石碾啊。從你每一次轉動裏讓我看到昨天正在眼前展開,如詩如畫,從中找尋到曾經熟悉的音容笑貌,和我們走過的人生,我的心又一次被震撼了。

嘎拉森營子祭祀大榆樹儀式

嘎拉森人跪伏在大榆樹下三拜九叩,從那虔誠的背影裏我看到祖先的影子。一萬年的人生,一萬年不曾改變的人心,皆是祈福風調雨順,子嗣康安!。

祭上頭羊,祭上最好的禮品。這是嘎拉森人千年的傳承,千古不變,表現就是一個字“誠”,是對未知世界“神靈”,依我看其實更像是對自己心中寄予的理想的恭敬,只不過是假借了另外一種形式,或託物,促使自己心靈永不搖擺,一直堅持信仰到底。

嘎拉森營子的祭火啊,如今在我眼前已經漸離漸遠,可那火焰的溫度依然烘烤着我的內心,讓我從夢裏幾次三番的醒來,朝着小村的方向張望,並期待着這個有期待的村子一定會迎來豐收的年景。

友愛村的老土房

“友愛人稱自己老土房爲民俗館,依我看它是掛在“十個全覆蓋”畫廊裏的老擺設,是收藏家掏的無價之寶“。

老土屋,堆集在友愛村的後院裏,修整一新,儼然是乾淨素樸的老人在那裏休歇着,

對着前院紅火火的磚瓦屋,慈眉善目一臉的笑模樣。

老土屋是笑着看小村實現“十個全覆蓋”,看那一條條板油路是如何鋪進村,看那亮麗的廣場上村民們是怎樣變着花樣跳廣場舞的。你看老土屋也想跳了,那屋沿下細眯的小眼睛緊盯不放,目不轉睛了。

村民說:老土屋是村支書把他們留在那裏的,村支書是她的兒子,他要孝敬她一輩子。

來過小村的人都誇,老土屋留得好,它是人類走出洞穴,在地面第一次建起的家啊,它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創造,是建築史上一次最偉大的革命,留下老土屋就留下一份記憶、留下了根。

牤牛河

山高的黃土樑都給你流成溝,曲裏拐彎的樑上走,去你要去的地方,站在你的岸畔,聽你的水聲、濤聲,讀出了你的寧勁,你的牛勁。

牤牛河,百折不撓的河,牛氣沖天的河哦。

你是爲這方土地纔來的河,該叫你一聲天河了。披肝瀝膽,我又該稱你是奈曼西部的血脈河了。有你吹古拉朽,萬劫不悔,披荊斬棘,把水輸送到每一處需要的地方,纔有老土城的生命,有這片鐵打一樣黃黏土地煥發勃勃生機,有了綠色,有了花鳥蟲魚,有了遍地蔥蘢茂盛,纔有了這方水土上父老鄉親美好富足的生活。

牤牛河,你又是如此這般的含蓄。我曾沿村逐路找尋你的影子,可你卻總拒我於遲尺之間,不肯露面,猶如害羞的少女,躲躲藏藏,一會閃躲在山樑,一會閃躲於溝谷,只有攝人魂魄的細語跳過大川飛過山樑,於耳邊縈繞,讓我心裏酥酥的,愈發急着想看你的廬山真面目了。

牤牛河,百姓最感恩的河哦。誇獎你披星戴月,不辭辛勞的奉獻精神,驕傲於你與奈曼西部人不離不棄,而我讚美你的依然還是牤牛的韌性,爲了奈曼西部滿山綠色,你遇山開山,遇嶺開嶺,於是讓我看到了七溝八樑,我看到了溝中的燦燦流水,看到了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也看到了啊,奈曼西部人的希望。

牤牛河,奈曼最牛的一條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