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描寫公公的抒情散文

散文2.01W

不知朋友可否有同感,人在紅塵中的緣分是有長有短的。聚散無意,誰也把握不了幾分,剎那的緣去,瞬時的緣滅,讓人眉間心上無計可迴避。

描寫公公的抒情散文

也許,你心中始終有個結在那裏,結着一份疼痛,以至於讓你無法呼吸。你的心一直不曾走遠,你的腳一步不曾挪過,懷念曾經的歲月,戀着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背影。然而等來等去,卻等成了寂寞。心更加的空,典當的日子也越來越沉重,揹負的債也越來越不能讓你輕鬆。

是啊,我們都曾無數次地感嘆,時光如果能倒流多好。彌補曾經的虧欠,不讓生命中留有太多的遺憾。;沒有驚濤駭浪,只有淡淡相依。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平平安安。這也許是到了一定年歲的人的共悟吧,平和淡定,悉數流年。

然而生活中,幾乎沒有假如,我們面對的,都是活生生,甚至血淋淋的現實,容不下你我多想,而我們也只能是無條件地接受,心甘情願也罷,無可奈何也罷。

人一生想追求的,都是美好的想象,然而追求與現實,往往是很難交匯,人生有太多的不完美,太多的不確定。我們應該以何種的姿態走在紅塵陌上,怎樣才能捱過這不長不短的一世,恐怕許多人傾此一生也未必找到答案。

也許,人的追求不同,人生的價值觀也就不同。有的追求的是轟轟烈烈,名留史冊。有的只是追求波瀾不驚,求個善終。不管過程如何,當光陰慢慢地把我們拖老的時候,我們纔會恍然徹悟,曾經的一晌貪歡,半世繁華,也不過是夢一場,我們最終還是兩手空空,帶不走半點塵世的塵埃。

我一直相信,既然你我能來到世上,就一定有來的理由,也必然會有你我存在的空間。在這不大的空間裏,也許不需要太多的水彩,不需要我們去刻意刻劃紋路,只需簡單幾筆就可以。這樣單純的生活,也是一種姿態,一種活着的方式。

說來說去,人啊,都會塵歸塵,土歸土,揮霍今生也罷,清淡此生也好,只要我們能說,我來過,無憾了,這就是幸福。

我們都懂得,流光匆促,它從不遷就任何人。從紅顏到白髮,從滄海到桑田,多少擁有的都漸行漸遠。剎那的芳華也是來如雨,去如風。多少的得失,多少的彷徨,總是行雲流水,風波迭起。世事難料,難遂人願。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此時正至三月,海島今年的春天也似乎來得比往年晚,一早一晚也能讓人感受到一絲絲的涼意。

每年的這個時候,一種思念似乎凝結在了這時光深處,心裏總會生出一種輕嘆的感慨,春天依舊有葉子在飄零,該是哪一種葉子又在飄落,哪一種生命在消逝呢?

這幾日愛人出差去了內地,兒子住宿在校,八小時之外的時間完完全全由我來享用,這難得的偷閒真的是讓我如此珍惜,在繁華中守着的這點靜默,倒也能讓我從容淡定地享受綿密人間的那點素心的淨雅。

晚飯過後,沿着華燈初上的街道,漫步在海邊,踩碎那麼多光影,踩碎那麼多的記憶,海風吹來,椰樹棷影揺曳不定,再往前走,依舊是這熟悉的風景,熟悉的濤聲,索性坐在海邊的臺階上,放眼那目不及的遠處,不覺一陣悸然:好遠啊,我的故鄉。一些模糊又清晰的片段又浮現在我的.腦海,一種淡淡的思念,不因季節的轉換而減退絲毫。相反,一份痛,橫戳在我的心靈。無須再看那千帆點點,無須再看那驚濤拍岸,我知道,我必走進追憶裏。

那年的這個時候,公公重病纏身,後確診爲肺癌晚期,醫生說最多還有兩個多月的壽限,哥嫂們打電話來希望我們能回去和公公相偎些時日。我們安頓好孩子後即刻起程。走在故鄉那彎彎曲曲的小路上,我們感受到了初春的寒涼,邁進家門,公公躺在堂屋旁邊的一張牀上,皺紋滿臉,白髮滿頭,病魔折磨得他骨瘦如柴,看到我們,他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而我臉上已掛滿了淚水,他吃力地想坐起來被我擺手制止,看着公公那蒼白而又慈祥面容,我的心一陣痛楚。

我們在家的那段日子,公公的病情也日益加重,吃的東西也越來越少,那一天,他把愛人和我叫到牀前,氣喘噓噓地地說:“你母親的墳上我已栽了半坡的松柏,將來我走後,千萬別動那些柏樹,它們已陪你母親好多年了。當我和愛人來到那山崗上,看到那半坡蒼翠的松柏時,不僅流下了眼淚,那是公公對婆婆的一番情誼啊,婆婆走得早,她一輩子省吃儉用,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操勞一生,也苦了一生,公公也只有用這樣的方式來彌補對婆婆的虧欠,以旌其風雨人生,日月襟懷,他是用這種樸素來表達着一種樸素的愛。

如今的農村,人死後是要求火化的,可公公最怕的就是這個,做爲兒女的我們,是無論如何也要滿足老人的要求的。擁軍優屬,在這個有五個軍人的家庭,政策也是給於照顧的,幾番奔走也就遂了公公的願。公公說:“不講排場,一切從簡,只要不讓火化,咱們也要配合政府的工作,千萬不要張揚。”面對這如此明事理的老人,我們唯有點頭聽從。

幾天後,公公又對我和愛人說:“你們回來有些時日了,部隊又忙,你們還是回去吧,一時半會兒我還死不了。即使是死了,你們也不用再回來了,能見上一面就行了”。公公啊,我們能說什麼呢,特殊的工作性質已註定我們不能在家久留,單位真的有太多的事情等着我們去做。我們把棺材備好,一切佈置妥當後回到了海島。心卻一直放不下家中的公公,可我們別無選擇,是軍人就要服從命令。一個月後,接到了家人的電話,公公走了,走的很安祥,沒有受罪。這也是他老人家積來的福呀。我們對公公的離世已不意外,可我們必須趕回去,婆婆走的時候我們不在場,未能送終,這次無論如何都要送公公一程。當我們飛回去時,公公安祥地躺在那裏,就象是睡着了一樣,多麼慈祥的一位老人啊,他一生養了八個兒女,在那個艱苦的年代,卻沒有讓一個兒女學業荒廢。他的教育理念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也就是他的棍棒,打出了方圓幾十裏的好口碑,打出了兩個教師,四個軍人。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老人就這樣永遠離開了我們,怎能不讓人淚流滿面,我跪在公公的牀前拜了三拜,表達着一份痛,同時也表達着一份感激。

出殯的那一天,天很冷,猶如我們的心情。我們走在送行的人羣中,走進那片山崗,走進那片松柏林,走進二老的墳地。當棺材落入土坑的那一刻,我的愛人,這個一向堅強的軍人,卻在二老的墳前長跪不起,那讓人肝腸寸斷的哭訴讓在場的人無不落淚,他向棺材上撒着黃土:“二老啊,兒子欠你們的,今生是還不上了,當初被父親打到部隊穿上這身軍裝時,就只能一心盡忠了,如果來世還做您們的兒子,我不再當軍人,一心一意扮好兒子的角色,在您二老面前好好儘儘孝,我情願守着幾畝薄田,守着您們二老啊。”添墳的那一刻,別人用鏟子,可我的愛人就是跪在地上用一雙手一捧一捧給二老添着黃土。那一刻,我的心都碎了,當你選擇了軍人這個職業的時候,已註定要愧欠親人太多的情和愛啊。後來要立碑時,愛人寫下了:風雨人生,大海襟懷,音容宛在,恩德不老的碑文。

這時,我的手機響起,把我從回憶中拉回,是出差在外的愛人打來的,他說要利用出差的間隙回去看看公公婆婆。是啊,真該回去看看二老了,也該往他們的墳頭上添把土了。

從海邊走回家中,靜下來獨對燈火,任思緒飄零,把全部身心都凝於某個點上,在傷感之中延續一個曾經的遺憾,死者長已矣,生者常嘆息啊。我在沉默中拿起筆,寫下這篇文章,也算是對公公表達一份哀思!

我又想起愛人曾在公公婆婆墳前哭訴的話來,最後就把這段話寫下來,以此來減少一些我們內心對二老的虧欠!“二老啊,兒子欠你們的,今生是還不上了,當初被父親打到部隊穿上這身軍裝時,就只能一心盡忠了,如果來世還做您們的兒子,我不再當軍人,一心一意扮好兒子的角色,在您二老面前好好儘儘孝,我情願守着幾畝薄田,守着您們二老啊”。

願天堂裏的他們一切安好,願他二老與青山蒼柏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