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廖家灣的散文

散文3.27W

廖家灣,它是被鑲嵌在後柳水鄉一個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上。它的興建與發展,不僅成爲後柳水鄉旅遊景區一條靚麗的風景線,而且又給古老的漢江流域注入了新的內涵。

廖家灣的散文

廖家灣移民小區隨着後柳水鄉旅遊事業不但發展的良好勢頭,當地黨委政府爲提升豐富多彩的旅遊文化建設特色,在廖家灣移民小區規劃並發展了根雕奇石孵化基地,吸引了不少對根雕奇石愛好者前來入駐。不久,當地政府成功舉辦了具有影響力的兩屆根雕奇石博覽會。

兩次根雕奇石博覽會的成功舉辦,不僅豐富了當地羣衆文化生活,而且也讓來到後柳水鄉旅遊觀光的遊客們在面對根雕奇石藝術作品形象的同時,感受到了優秀的根雕奇石傳統文化的博大與燦爛、閃光與奪目的一幅幅美麗畫卷。

每當一個個遊客在觀賞完了後柳水鄉神韻之美后,就帶着一臉的喜悅、一身的風光,漫步在後柳水鄉古老的街道巷口,品嚐着地方特色小吃,接着邁着方步緩緩地進入到了廖家灣移民小區。

廖家灣移民小區一派新氣象,這裏拔地而起一排排樓房之間有整潔寬闊的街道。在街道的兩邊有一棵棵整齊劃一的樹木,在樹木之間,會看到一個或者連續幾個栩栩如生的外露奇石和根雕,高高地橫躺在那兒,像壯牛,又像綿羊,有時也像山峯和一條河流。遊客們看到這些自然之美、神奇之美,他們手裏的攝像機就出現了,視頻畫面也出現了。

最讓遊客們好奇的還是在一排排樓房下敞開的房間內擺滿了根雕奇石和那些豐富多彩的字畫。這些光彩奪目的藝術形象栩栩生輝,大大吸引了遊客們的眼球。

當遊客們閒庭信步似地步入一個又一個房間時,在相同的每一個房間裏都有不同的根雕藝術作品展現着,都有不同的奇石出現着,也有不同的字畫作品內容掛在房間的牆壁上,無時不在滋潤着每一位觀賞者的心靈。

天然出雕飾。奇石的天然之美,也被一個個遊客在廖家灣一排排樓房下房間裏觀賞着,奇石擺放在房間裏,體現了大自然鬼斧神工之震撼。這裏有漢江石,有大山裏的石頭,也有遠在千里之外的石頭等。彙集在這一排排樓房房間裏,其中還有不少的石頭曾經獲得過大獎。單從一些石頭模糊的皺褶裏和一些清晰的石頭溝壑裏,可以看到透過人爲加工,主題色彩鮮明了,更加形象化生動化了。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奇石文化的底蘊也涵蓋了中華民族人文之美和自然之美哉!

那些巧奪天工、自然神奇、琳琅滿目的神祕根雕,令人震撼和遐想。總覺得那些粗壯的根系,無論從那種角度觀賞,彎彎曲曲有規律地相互纏繞着排列着。凡是根系纏繞的地方,透過人爲的藝術加工,它們可以在藝術家手中演變爲各種各樣的人物畫像和動物畫像;凡是排列在高大根系上,有的不僅加工有人間住房,還有人民參加勞動的.生活場景;有的不僅加工有偉人像,而且鐫刻有偉人生平功績;有的不僅加工有花鳥野草,還有蟹蝦龜鱉等等。無論是什麼樣的根雕藝術作品,在藝術家手中怎樣去變化,但根系的成長與它們原始的模樣,都是無法改變它們內在生長規律的。

根深纔有葉茂,葉茂才能真正體現根莖的強壯與偉岸。難怪根雕藝術家們要託付着根系的精華與燦爛,來昇華了人們的思想境界。難怪那些步入廖家灣的遊客們在觀賞根雕奇石的同時不斷地要攝像,還要不停地邀請管理根雕奇石的服務人員一起攝影留念。

當前往廖家灣的遊客們觀賞完根雕奇石之後,熱鬧非凡的廖家灣廣場響起了輕快嘹亮的歌舞聲。在一陣陣舞曲和歌舞的伴奏下,有男女老少搖擺着身軀跳舞的,有在廣場上體育場地打籃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的,有人在健身器材上一邊鍛鍊着身體,一邊洋溢着“我運動我美麗”的音容笑容……

廖家灣廣場的那種歌聲,它不僅代表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憧憬,而且傳播出來的那一曲曲歌舞聲,也吸引了不少前來觀看的遠方遊客。遊客們被眼前的熱辣場面深深感染了,不到一會兒工夫就融入到跳舞者的隊伍之中,他們很快就參入其中也開始跳舞了,他們從當地人舞者交談中瞭解到:在廖家灣廣場上參加喜歡打籃球的、熱愛跳舞的運動人羣等,他們都是從高山移民搬遷到廖家灣的農民,如今和城裏人一樣都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當一個個遊客從後柳水鄉離開之後,留給他們的共同感受,帶走的不僅僅是表面上的一種鏡頭和視頻,也許在他們的心底留住的是中華民族一種文化尋根之夢和變遷之夢,在中國大地上得以實現了。正如古老的漢江流域那樣,千百年來它不僅造就了後柳水鄉的神韻之美,而且不管春夏秋冬每時每刻都在仰視着、滋潤着、見證着後柳水鄉的山山水水和人民幸福生活的變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