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荊風楚韻楚鄉行散文欣賞

散文2.41W

提起武漢,大多數人的腦海裏第一個會閃現出黃鶴樓。因爲唐代詩人崔顥的一首千古絕唱--《黃鶴樓》,至今依然使黃鶴樓聲名遠播。

荊風楚韻楚鄉行散文欣賞

炎炎夏日的武漢,一定會是酷熱難耐,但江城無與倫比的美麗還是抵禦了暑熱讓人欣然前往。

剛剛走出機場大廳,一股熱浪便撲面襲來,瞬時間大汗淋漓,火爐的高溫果然名不虛傳!直到坐上空調旅遊車燥熱才漸漸消去。行駛在飛架兩岸的武漢長江大橋時,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窗外。只見寬闊的江面上百舸爭流,千帆競發。江對岸一座層層飛檐,展翅欲飛的建築闖進視野。它巍峨聳立在蛇山之巔,那就是享有“天下絕景”之稱,與湖南嶽陽樓、山東蓬萊閣、江西滕王閣並稱爲“中國四大名樓”的黃鶴樓了。

這七月的天氣就像娃娃的臉一樣瞬息萬變,剛剛還是晴空萬里,轉眼間一場濛濛細雨漫天飄灑,讓即將登樓望遠的我們喜不自禁。坐上電瓶車很快來到了黃鶴樓下,仰頭望去,只見分爲五層的大小屋頂交錯重疊,翹角飛舉,彷彿是展翅欲飛的鶴翼,鑲有“黃鶴樓”三個鎏金大字的匾額高高懸掛在樓頂的上方。再近前觀看發現這樓層內外均繪有以仙鶴爲主體,以雲紋、花草、龍鳳爲陪襯的圖案,看上去鮮豔無比。

踏進第一層的大廳,正面牆壁一幅表現“白雲黃鶴”爲主題的巨大陶瓷壁畫就吸引了遊人的目光。兩旁立柱上懸掛着長達7米的楹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淨古今愁。二至五層的大廳內分別體現出不同的主題,在佈局、裝飾、陳列上都各有特色。第二層的大廳裏,自唐朝至今各個朝代修建黃鶴樓的微縮模型,靜靜地立在那裏,任遊人在那裏駐足遐想。黃鶴樓的形制自創建以來,各朝皆不相同,但都顯得高古雄渾,極富個性。原來這黃鶴樓不是修復,而是重建。經歷了歷史的變遷,仍然保留了古樓的某些特色。1985年落成的黃鶴樓比舊樓更壯觀,從樓的縱向看各層排檐與樓名直接有關,形如黃鶴,展翅欲飛。整座樓的雄渾之中又不失精巧,富於變化的韻味和美感。

黃鶴樓由三國時期孫權最早修築,爲軍事瞭望而用。到唐朝時,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爲著名的名勝景點,歷代文人墨客在這裏吟詩作賦,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更有大詩人李白在黃鶴樓爲孟浩然送別並創作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因此黃鶴樓是古典與現代熔鑄、詩化與美意構築的精品。

走出五層大廳的外走廊,遠眺這浩渺長江,極目楚天舒。四個月前自己曾經登上九江界內的潯陽樓,不同的季節兩次來到長江岸邊,怎會不讓自己心生感慨?萬里長江孕育了偉大的中華民族,孕育了長江兩岸悠久而燦爛的歷史文明,站在這高高的樓閣之上,彷彿自己已經化作萬里長江中的一滴水,融入到它寬廣的懷抱之中。再看那霏霏細雨之中,大江兩岸的景色,歷歷在望,令人心曠神怡。這黃鶴樓瀕臨萬里長江,雄踞蛇山之巔,挺拔獨秀,輝煌瑰麗,理所當然地成爲名傳四海的遊覽勝地。

離開黃鶴樓,我們驅車前往最大的楚文化遊覽中心——東湖風景區。

電瓶車沿着湖邊的甬道慢慢行駛,這裏水域浩瀚,湖岸曲折,林木蔥鬱,湖水鏡映,山體如屏,山色如畫。行進其中,陣陣荷風迎面拂來,這裏的一切顯得如此幽靜。向北越過荷風橋,迎面便是紀念楚國詩人屈原的“行吟閣”。相當於二三層樓高的行吟閣,古風樸樸,令人肅敬思古。

繞湖緩行一週,發現這裏楚風濃郁,楚韻精妙,行吟閣名播遐邇,離騷碑譽爲“三絕”,楚天台氣勢磅礴,楚才園名人薈萃,楚市、屈原塑像、屈原紀念館,內涵豐富,美名遠揚,文化底蘊厚重深遠。把全部身心交給這裏,讓心透過這眼前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與博大精深的楚文化融匯在一起,耳畔好像聽到屈原在深情吟誦:“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而與東湖相隔不遠的湖北省博物館則是更全面地瞭解楚文化的最好所在。

走進綠蔭掩映下的館區,只見綜合陳列館、楚文化館、臨時展覽館等三座仿古建築三足鼎立,構成一個碩大無比的“品”字。整個建築風格突出了楚國多層寬屋檐、大坡式屋頂等楚式建築特點,建築外牆爲淺灰色花崗石裝飾,屋面採用深藍灰色琉璃瓦鋪裝。

來到陳列於楚文化館內的《楚文化展》。展覽分爲八個部分,集中地展出了湖北地區出土的楚文物精華,全面展示了楚文化的輝煌。楚國立國八百年,楚文化作爲先秦時期的一個區域文化,獨具一格、自成一體、博大精深,是構成先秦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着人羣緩緩地移動,發現一個展櫃前聚攏了衆多的遊人,走近方知展櫃內正是鎮館之寶之一的越王勾踐劍。一把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的古劍,肉眼看上去居然毫無鏽蝕,在燈光下閃爍着炫目的青光,寒氣逼人!

這把1965年出土的“越王劍”出土時完好如新,鋒刃銳利。全劍長55.7釐米,柄長8.4釐米,劍寬4.6釐米。劍身上裝飾着菱形花紋,劍格(劍柄與劍刃相接處)兩面用藍色琉璃鑲嵌着精美的花紋。中間靠近劍格外,鐫有八個錯金鳥篆體銘文“越王鳩潛(一說鳩淺,是勾踐的通假),自乍(作)用劍”。專家透過對這八個鳥篆銘文的解讀,證明劍主人鳩淺就是“臥薪嚐膽”終於滅吳的越王勾踐,考古學家稱此劍爲“勾踐劍”。無論就勾踐劍的外形研製,還是質料搭配,這口劍都無疑是中國青銅短兵器中罕見的珍品。怪不得它是中國收藏的第一號名劍,享有“天下第一劍”的美譽。選擇不同的角度仔細地觀賞着這把寶劍,我們的先人早在兩千年前就鑄造出如此精美絕倫且至今毫無鏽蝕的寶劍,不得不驚歎連連了。能親眼一睹寶劍真容,也算是此行的一大幸事。

來到省博還有一處必去的地方,那就是另一個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它是我國迄今發現數量最多、儲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鐘。

這套曾侯乙編鐘爲戰國早期文物,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尤爲可貴的是,鐘體和附件上,還篆刻有二千八百多字的錯金銘文,記載了先秦時期的樂學理論以及曾和周、楚、齊等諸侯國的律名和階名的相互對應關係,這一重大發現,摒棄了所謂“中國的七聲音階是從歐洲傳來”的說法。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爲“稀世珍寶”。

1978年8月1日,這套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編鐘,重新向世人發出了它那浪漫的千古絕響。編鐘演奏以《東方紅》爲開篇,接着是古曲《楚殤》、外國名曲《一路平安》、民族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最後以《國際歌》的樂曲爲落幕。迄今爲止這套編鐘僅僅奏響過三次。好想親耳聆聽一次它發出的美妙聲音。

意猶未盡的我們隨着人羣來到位於一樓的古樂演奏廳,坐在安靜的大廳裏,屏息靜氣地觀賞一場現場表演的古樂名曲。當如天籟般奏出的音樂好似自遠古傳來時,加之眼前扮成古裝的`奏者,那一刻讓你彷彿穿越時空的隧道回到千年之前。正是 一部離騷引得千古名流慷慨萬端,一曲九歌催得天下才子蕩氣迴腸!

演奏完畢走出演奏廳時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驚奇和興奮。興致盎然的我們臨時決定再去遊覽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出土過西漢古屍和越王勾踐劍等大量珍貴文物的荊州古城。

行至荊州地界,遠遠地就望見了蜿蜒的城牆和那座飛檐翹角的灰色城樓。不知這處在現代文明包圍之下的古城是怎樣的別具風情?

荊州,又名江陵,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佈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荊州地處長江中游、江漢幹原腹地,是產生可與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的發祥地。李白在《早發白帝城》中所描寫的江陵即爲荊州。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在城北五公里處的紀南城建都長達411年,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荊州的古老底蘊,更可上溯到綿延久遠的史前時期。距今5、6萬年前的雞公山舊石器時代遺址就在古城東北4公里處;古城附近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多達20餘處。無可置疑的史蹟雄辯地告訴人們,荊州這塊古老的熱土有着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

荊州又是三國文化誕生和繁衍的歷史勝地。三國時代,這裏曾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一百二十回的《三國演義》,就有七十二回的內容涉及荊州。“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

荊州古城積澱了豐厚的歷史文化。荊州城內及其城周附近,有着衆多的古蹟名勝。大禹治水的息壤,雄楚立國的故都,三國紛爭的遺蹟,歷代名人的勝蹤,似繁星點點,數不勝數,而荊州古城牆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最有分量的古蹟之一。現在聳立在人們眼前的雄偉磚城,爲明清兩代所修造。磚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堅固,是我國府城中儲存最爲完好的古城垣。牆體用特製青磚砌成,堅固牢靠。有的青磚還燒製有文字,記載了操辦城磚的官府、官員和時間,頗具歷史價值。文字磚是荊州古城牆修建史不可多得的檔案實證,同時也是人們遊覽古城賞析研究的又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沿着古城牆外的甬道,一路走來,那坑坑窪窪、凸凹不平的牆面,都讓你咀嚼到歷史的深情;那一磚一瓦的縫隙裏都鑲嵌着荊楚大地古老而燦爛的文明;那腳下每一道歷史的轍痕,都記載着一個動人的傳說;那甕城內在牆角處嬉戲的孩童,那古樹下搖着蒲扇乘涼的老人,那城牆內倒映在湖光山色中的青磚灰瓦,都好像讓你領略到古城的萬千神韻。登臨其上,居高臨下,遠眺古城內外,古老與現代文明完美結合在一起的古城,讓人發思古之悠悠。

荊州城古老且歷經滄桑,如今古城得到了人民的厚愛。城牆上行人,內環道上驅車,外環道跑馬,護城河上盪舟。古老的荊州城正煥發出新的青春和更加迷人的風采。

這荊楚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會讓你在這裏不由自主地被它懾服,或信步,或凝神,或思索,讓你用心細細地憑弔、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