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拜謁南海觀音散文

散文8.57K

8月中旬,雖已入秋,然豔陽當空,烈日炎炎。在祈盼面前,我默唸來路的詞條,走在迷途的路上,向普陀山峯拜謁而行,心靈就此安放。

拜謁南海觀音散文

經過春夏的洗禮,佛光的沐浴,普陀的山,綠油發亮,站在山巔,俯視湛藍的大海,尤如佛光的照射,開闊了我的視野。我緊閉雙目,雙手緊合,一段經文就流過我的身體,那些過往塵埃,恍如隔世。

普陀山南海觀音,慈顏目秀,微笑滿面,佇立在雙峯山南端的觀音跳山崗上。立像臺座三層,總高33米,佛像頂現彌陀,右手託法輪,左手施無畏印,妙狀而慈祥。據說,這樣的刻畫是爲了體現觀音菩薩“慧眼視衆生,弘誓深如海”之法身。

我久久地仰視那高高大大的觀音佛像,只見觀音菩薩在耀眼的陽光下,閃着金色的光芒。迎着這佛光,我隨衆生一起膜拜。在焚香爐前,我不再用苦澀的詩行,重現前世的苦痛。我的骨骼隱隱作痛,欲進化一場詩化的涅槃,嚥下脫胎換骨的疼。燭香嫋嫋,聽那清脆的梵音。一步一步邁向觀音,我的腳踩着風,登至山頂,虔誠地向觀音跪拜。此時,我感覺自己太輕盈了,我的重量與我體內的愛與恨,此刻都伴隨着清風而去……

說起普陀觀音,還有一段很靈異的傳說。據方丈回憶,那一天,準備進行南海觀音銅像開光。之前幾天一直颳風下雨,如果照這樣的天氣,客人無法如期到來,法會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就在所有人都感到一籌莫展的時候,原本厚重的烏雲竟然在一夜之間悄然退去。當天凌晨三點半,戒忍大師特意起身上殿察看天氣,發現天上星光朗朗,他不禁鬆了一口氣,看來天公作美,開光應該沒有問題。

沒有想到,開光之前,鋪天蓋地的烏雲再度席捲天空,一場傾盆大雨似乎已不可避免。戒忍大師當即通知衆僧準備雨衣4000件,以備法會使用。本來預定8點鐘進行的開光法會,因故延遲了15分鐘。 8點15分,當戒忍大師宣佈:“南海觀音聖像開光法會正式開始!”話音剛落,彷彿有一雙無形的巨手在這一瞬間撥開了烏雲,一束陽光透過雲層直射下來!見此奇異天象,在場的人們紛紛跪倒,虔誠地頂禮膜拜。戒忍大師擡起頭來,望向空中,彷彿看到雲中露出了觀音菩薩像,正在空中俯視着法會上的衆人。

天象奇觀,出現的如此巧合,就像人工控制的一樣。或許正是這種自古至今衆口相傳的各種靈異傳說,給普陀山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也正如此,現在的普陀山每天總是香火鼎盛。

《華嚴經》第六十八捲上說:“...於此南方有山,名普陀洛珈山,彼有菩薩觀自在(觀世音)。”“海上有山多聖賢,衆寶所成極清淨。善財童子,漸次達行,至於彼山,處處求賢此菩薩。...巖谷之中,泉流縈映,樹木蓊鬱,香草柔軟,觀自在菩薩鬱金剛石上結痂蛈坐,無量菩薩皆坐寶石,恭敬圍繞,而爲宣說大慈悲法。”這段佛經記錄的是有名的善財童子在普陀洛珈山參拜觀世音菩薩的情景,是普陀山爲觀世音道場的佛經依據。秦始皇曾駕臨寧波,遠望舟山,雲裏霧裏,疑是仙山蓬萊。所以,認定普陀山是觀世音的道場。

據傳,唐懿宗鹹通四年,日僧慧鍔和尚從中國五臺山迎觀音菩薩像帶回國,途經南海時船觸礁受阻。慧鍔和尚想,這是觀音菩薩不願去日本吧!便把觀音像供奉在了普陀山上潮音洞裏,建“不肯去觀音院”,從而使普陀山名正言順成了觀世音的處所。唐初以前,日本人來中國一般是走北線,即過黃海,在山東蓬萊登岸。唐朝中葉由於新羅(朝鮮)的阻礙,只好改道南線,經沖繩,越東海,由普陀山到寧波上岸。從那以後,日本僧侶拜觀音必登普陀山。

元《普陀洛珈山傳》記載,宋朝元豐年間,朝廷曾派遣使臣出使三韓,當使船走到普陀山附近海面的時候,突然狂風大作,非常危險。大家想到普陀山上有觀音菩薩,便連忙朝着普陀山祭拜,不一會兒,海上隨之風平浪靜。使臣回國以後,向皇帝宋神宗報告此事。宋神宗龍顏大悅,下諭旨,賜建“寶陀觀音寺”,指定普陀山專供觀音菩薩。皇帝的諭旨,是普陀山成爲了法定的觀音菩薩的道場。

“南海觀世音,莊嚴手揮塵。悠忽妙色相,救苦度衆生。(宋.史彌遠《觀音像》)”在中國,觀音菩薩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於今,我借這寬敞湛藍的海水,穿過觀音的'呼吸,流經觀音的寂靜,向着觀音說出我的過往、得失,還有那罪責,然後飲盡所有的淚水,默唸,默唸,再默唸……

我彷彿聽見觀音在說,笑看花開是一種好心情,靜賞花落是一種好境界。人生無盡的悲歡離合,不過是不同的心路,不同的歷練,在落花的那一剎那,從心底涌出千差萬別的感受。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淨的蓮花。沉靜的眼,平和的心。 除此世上還有什麼更可貴。

放眼身後,放生池裏靜靜流淌的水流,蓮花朵朵,那可是每一個生靈的幸運?我撣落塵風,拈幾絲福報,攜虔誠隨衆朝拜。吟誦着這樣的詩句:

水光瀲灩南海靜,

林深鬆翠金身明。

觀音菩薩慈顏秀,

善心惠根普衆生。

此刻,風平浪靜,海面如一個溫婉的女子,展現眼前。微風拂面,讓人沉醉。我感覺,觀音就是位守護女神;大海是生命的母體;海水是生命的洗禮玉液;而面向大海,沐浴海風,感受滾滾紅塵間千種風情乃人生一大樂事。

可能因爲有了這觀音,海,才真的是海,如同家鄉大別山那片蒼茫的土地一樣,凝聚着一種無法言說的神祕生命力,給人一種超越自然的深刻。海水那麼藍,使人感到翡翠的顏色太淺,藍寶石的顏色又太深,縱是名師高手,也難以描摹。

幾天來,我從黃海,來到東海,看着大海,拜着這南海觀音,我的心胸似乎也變得開闊了。在這種境界裏,使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海水漲潮了,海水中的波浪一個連着一個向岸邊涌來,有的升上來,像一座座滾滾動的小山;有的撞了海邊的礁石上,濺起好幾米高的浪花,發出“譁......譁......”的美妙聲音!就如同那妙法蓮音,久久在我耳邊回想,護佑着我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