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老蕪湖的聲音散文

散文1.86W

燈船戲罷平安戲,豪竹哀絲處處催。

老蕪湖的聲音散文

忙殺花間驚蛺蝶,一年強半繞歌臺。

上元龍燈,端午競渡,罷則演劇,至秋又跨街爲戲,以報秋社,謂之平安戲。

一座城市總是離不了一種鄉音俚曲。蕪湖流傳廣泛的當屬黃梅與廬劇,但說到底不是原創。

蕪湖民俗文化從城隍廟開始,悠久而豐富,但個性不是很彰顯,特色也不卓著。然而並不等於說蕪湖人缺少自己的東西。蕪湖人其實有自己的原創。比如黃鉞在《於湖竹枝詞》說到的平安戲。它就是蕪湖人的原創、蕪湖智造。

梨簧戲,舊名泥簧,源於清嘉慶年間(1796),流傳於蕪湖、當塗、含山周邊地區。每年上元、端午、中元盛大演出,祈神祝福,故又稱平安戲。梨簧最初的表演形式爲盲人坐唱。道光10年(1830)許,蕪湖東門外伍先生與奚仁潛師徒,組成了第一個職業性的梨簧戲班子。黃鉞告老寓蕪寫《於湖竹枝詞》,把平安戲定名爲梨簧戲。其時,外來徽斑和蘇州評彈登陸蕪湖,爲了以本土化爭取票友,梨簧戲索性改爲泥簧戲或稱籬簧,迎合蕪湖民間欣賞趣味。

泥簧戲土生土長,由蕪湖語言、音調和民間音樂發展而成,汲取二簧、柳子腔和崑曲等劇種唱腔和音律,形成獨特的具有濃郁的江南風味的板腔體。

蕪湖梨簧戲的唱詞帶有典型的蕪湖地方特色,蕪湖方言直接影響着蕪湖梨簧戲旋律曲調和行腔產生的變化。《太平府志》方言條:“語輕清不如省會,而亦明白易曉”,“明白易曉”指的就是梨簧戲的唱詞。劇中人的韻白與演唱使用的語言,都是純粹的蕪湖方言,通俗易懂。蕪湖地處皖南,古屬吳越之地,在六朝之前屬於吳語區,因爲北方人的遷徒和政治上的影響,受北方官話的'影響很大,特別是清同治期間的大量北方移民,使這一地區成爲江淮官話區。蕪湖一帶屬吳語區,與普通話相近,所以梨簧戲在江浙一帶也受歡迎。在演出傳統題材的劇目時,則採用接近京劇韻白的吐字,增加了語言的節奏感和韻律感,演現代戲,保留蕪湖方言,促使蕪湖梨簧戲獨具一格。

蕪湖梨簧戲的雜曲小調的唱腔多吸收了蕪湖當地及周邊地區的民間歌謠發展而成,音樂旋律吸收了蕪湖民間的搖籃曲、哭腔、賣白蘭花調、舊私熟的詠詩誦書音調及蕪湖民歌等,蕪湖梨簧戲積澱着蕪湖本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所以帶有濃厚的地域文化價值。鼎盛時期,有張季瀛、王振林、胡家壽、金立興,稱爲“泥簧四狀元”。羣英輩出,形成不同流派,劇目多達三百餘個。解放前,梨簧戲衰落爲賣唱曲藝。

解放後,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文藝方針指導下,挖掘、整理《安安送米》《回頭橋》《三戲牡丹》《合鉢》《祭塔》《竇老送子》《陳琳抱盒》《鬧院》《逼休》《扇墳》等傳統劇目。1959年招收少年學員培訓,成立蕪湖市梨簧戲劇團,演出過《白蛇傳》、《秦香蓮》、《二度梅》、《三請樊梨花》、《尹榮歸》等傳統劇目和一些現代戲。觀賞過梨簧戲的領導人有董必武、郭沫若、陳毅、萬里和越南胡志明主席。2006年被評爲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7年10月,由市文化委員會組織編輯的《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梨簧戲》和《梨簧戲音像精粹》出版發行,對梨簧戲的流變過程、演唱特性、表現形式、核心技藝、藝術價值和傳承實踐情況進行了全面、真實、系統的記錄,而精心收集的大部分上世紀80年代的梨簧戲演出實況的音像片段,無疑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明末清初,市場繁榮,十里長街,人聲鼎沸,如果是一個春雨菲菲的時節,有位佳人打着一把雨傘走過,漸行漸遠,而隱約裏有梨簧戲的腔調,若有若無地飄來,真的可以勾魂……

能回得去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