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龍泉古剎,雪晨點悟散文

散文2.29W

深冬。北京夜間突降大雪。清晨,雪霽,西北風呼嘯。北京西山腳下,鳳凰嶺公園石雕大門巍然壯觀,像一位慈眉善目的長者佇立於斯,淡定自如地望着緩緩升起的晨陽。

龍泉古剎,雪晨點悟散文

入門,行緩坡遊道。見一些人寒風中掃雪,那是景區內龍泉寺的義工爲遊人清道,一段顯露石板地的遊道在茫茫雪山下延伸,像是書寫着助人爲樂的詩篇。

想着、走着,我眼前出現了那座始建於遼、歷經千年風霜雪雨的龍泉寺,這座古剎,雖然幾經衰敗、幾番零落,卻因古往今來不斷涌現善人善舉,才永葆聲名遠播、香火旺盛。

追想以往,見到過數座龍泉寺,或在山西五臺山;或在內蒙古喀喇沁……我幾乎每到一處龍泉寺,都撰寫一篇遊記散文。看來,我與“龍泉”二字結緣較深。

與其他寺院不同的是,未來佛端坐的山門之側,供奉着一位道教隱士“魏老爺”。殿內的魏公神像慈眉善目、栩栩如生,案前有鮮果、香油等供奉。我國名山很多,但“佛道殿閣並列”不多見。經一番尋訪,方知這位“來無影、去無蹤”的世外高隱,多行善舉而未留遺蹟,被人稱頌而未入史書,生卒年代不詳,甚至連名字也沒留下。然而,京西蘇家坨鎮的村民,至今仍有人在家中供奉着他的神像,不斷地向子女敘述版本不同但情節相似的“魏老爺傳說”。

我向來認爲,所謂歷史正傳未必情節精準,民間傳說未必空穴來風。當地老人對“魏老爺”的講述大致如此:“魏老爺”,河北廊坊人,自幼喜好醫術。曾在夢中拜道人魏伯陽爲徒。一年,爲尋覓師傅蹤跡,他一路行醫,來到京西雄獅峯下。白天挖藥行醫、濟困扶危,晚間在山洞打坐練氣。行善不求回報、施捨不留姓名。一年的農曆九月初七日,魏公功德圓滿,羽化而去,只留下肉身。而後,一座安放魏老爺肉身的靈塔與“魏老爺練功洞”便出現在龍泉寺旁。清嘉慶年間重修龍泉寺時,對靈塔和“魏老爺殿”再次修葺。鄉民們爲表達對他的敬仰、懷念,自古至今,每在“魏老爺成道之日”,便紛紛到此進香拜謁。

靈塔前有一雙碩大的石鞋。當地鄉民說,他們的祖上爲感念“魏老爺”遍山採藥、無償救死扶傷的功德,曾把親手縫製的一雙雙布鞋送到供奉的香案前。一段時間後,鞋底有磨破的現象。大家認定是“魏老爺”又去爲鄉民採藥了。於是,各村踊躍捐資,用青石雕琢了一雙堅實耐磨的大型石鞋。眼下,石鞋尚在,仙師無蹤。留下敬仰的`話題與悠久的感念。

走過龍泉寺山門,迎面有一條清流潺潺的澗溝。東流永無折返、無所羈絆,似乎無情;但清流寒冬不凝、滋養萬物,實則有情。澗溝之上,雕飾漫漶,但不失精美工藝特徵的金龍橋,又讓我想到一段史事。

遼代應歷初年的一天,在這條澗溝之畔,龍泉寺第一代住持——繼升和尚在佇立深思。他看到澗深水急,往來的僧人和信衆過往不便,於是飄然入市、四處化緣,寒來暑往,歷經千日,集來善款,構建這座寬5.12米、長26.5米,以本地花崗岩爲主體的石橋。這樣規模的獨孔石橋在北京極爲罕見。此事尋根溯源似有依據:古寺之北約百步,至今尚存一座“覆鉢式”和尚石塔,塔身雕有寶瓶、仰月,傳爲“繼升和尚塔”。我看到,距石橋不遠處,數株千年銀杏樹在寒風中搖曳。金黃色葉子隨風飄舞,像一頁頁訴說滄桑之變的史書。

千年之後,又有一位高僧大德——學誠法師由遠而近,走入龍泉古剎。當他看到千年古寺的建築結構與內部環境已然破舊不堪,便發下誓願,讓千年古剎重現輝煌。日後,學誠法師便帶着弟子募化資金,親臨施工現場勞作,以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不僅讓這座古寺煥發新顏,而且建築規模大幅擴展。那天,龍泉寺被“重新載入”之日,法師端坐講經臺解析大法,任眼前的黃葉隨風旋舞,任直立的經幡不停動盪,法師講到精妙處,風聲、水聲、誦唸聲融爲一體,如展現一篇生命禮讚。

漫步之中,我環視今日龍泉寺,已是曲徑幽深、殿閣巍峨,重現輝煌。那是近年學誠法師與弟子們艱辛勞作、飽經磨難,衆志成城的結果。而今,古剎與時俱進,“博文”連集出版、時尚科技融入,讓香火與梵音多了一層意義。我在與龍泉寺監院品茶閒敘時,聽到這樣一段公案:近年,一個冬晨,龍泉寺仁愛基金會義工們在北京西站向路人“奉粥”。一位怒氣衝衝來京上訪者,接過熱騰騰的八寶粥,聽到溫馨的祝福,忽然淚水涌出、怨恨消退。他表示,北京人古道熱腸,待人真誠,自己的事,回家鄉妥善解決,不給北京添麻煩了!在龍泉寺辦公區,很多知識層次較高的年輕人在電腦前忙碌,著書立說,爲弘揚善念、營造和諧大環境而無償勞作。龍泉寺方丈——身爲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的學誠法師儘管不常在,但信衆們向善之念常在,慈愛之舉常在。由此,龍泉古剎,不僅點亮了一方的香火,也凸顯了一份社會責任感。

西方三聖端坐的大雄寶殿前,青煙縷縷、梵音聲聲,請香隨意,氣氛祥和。兩座側殿,分別爲大悲觀世音菩薩和大願地藏王菩薩。殿閣旁,檜柏森森,北風襲入蒼勁枝杈深處,低沉的吟嘯時而傳出,像詮釋一個看似平常、實則難解的道理。我迎風駐足,似有感悟:無論哪座古剎,都是“僧不在多,貴在純真,寺不在大,貴在圓融。”

我邊走邊想:無論多堅固的建築,遲早也會有結構鬆散甚至垮塌之時,就像健碩的漢子終有血肉枯槁之日一樣。然而,只要具備和善之心、包容之念,便如雨雪中松竹一樣永葆鮮碧。然而,在充滿百般誘惑力的塵世間,真正能“放下”,真正能“自覺”,又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