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溫馨之家散文

散文3.13W

我和妻結婚後,生下兩個女兒,這樣就有了一個小家庭。

溫馨之家散文

小家庭經歷了十多年的風雨,總算是風平浪靜。面對生活上的困難,我們都能共同忍受,女兒乖巧,是我們的掌上明珠。

在大女兒只有三、四歲的時候,那年小女兒已有二、三歲了。由於她怕陌生人,當別人抱她時,總愛哭。

在栽早稻秧時,妻子在孃家幫忙,我在村裏小學教書。紅色木製搖籃放在我的寢室裏。上課了,大女兒坐在旁邊很聽話地搖着比自己小一歲的妹妹。時間一長,小女兒在搖籃裏沒有了睡意,她想從裏面出來看看書聲琅琅的校園,於是顯得不安而大哭,大女兒來到教室叫我去。我只好一手抱着小女兒,一手拿着課本講課。

這年冬天,妻子在孃家照看小女兒,大女兒隨我在學校裏玩。由於我們白手建家,女兒們穿的衣服幾乎都是揀人家舊的或是改做的,因爲妻子學過縫紉手藝。由於是舊衣服,不暖和,兩個女兒都穿得較多,如果她們一不小心跌倒在地就很難爬起來。大女兒頭戴一頂有帽沿棉製的紅色帽子,上衣外套是改做的草綠色拉鍊服,棉襖顯得太長,妻子說可以多穿幾年,只好用索線將捲起的後襬系在背後,穿的.褲子是醬紅色的,腳上穿着一雙她爺爺買的黃皮鞋。當我上課時,她總是躲在教室牆後或歪着頭從門邊看着上課的學生們,她有時站累了就會張開雙手喊:“爸爸,抱起!”。她可愛的樣子,我會馬上將她抱起,她此時就會露出幸福、甜美的笑容。

當我們在農田裏勞作時,就會看見大女兒引着小女兒在溝埂上向我們跑來,光着腳,在田裏踩水窩窩,有時不小心而跌坐在地,衣服泥濘一片。惹得我們真想發怒,但一看見她們可愛的樣子,怒氣全消。

在大女兒上學前班時,我在她的作業本上畫了一倏“騰飛的龍”後,她拿給其它同學看時的那個自豪的神情就不用說了。

小女兒幾乎是吃米糊長大的,裏面放有白糖和雞蛋。她每次吮吸得滿臉汗珠,吃完不哭不鬧,能安靜睡覺,身體也長得胖胖的。可能由於缺少吃奶的緣故,有時不能入睡,只要在她嘴裏放上奶瓶蓋,她也會這樣吸一會而安靜地睡去。

女兒們讀四、五年級時,只要我們在農田裏很忙,她們會自己炒飯吃,並且也幫我們做飯。無論做得是糊了還是夾生飯,我們吃着時感覺都是香甜的,因爲這是她們的勞動成果。

每當夜裏,一家人在房間說說唱唱或看書講故事或一起看電視,一種和諧溫馨的氣氛充滿着整個小家庭。

對待女兒是這樣,我和妻子之間也是和睦相處,家庭瑣事一同去做。我在學校,一放學我就匆忙回家,妻子也在家裏注目盼我歸來,早分離,晚相聚。一天又一天,家中樂融融。

2002年,我下崗了,這完全在妻子的意料之中。我們也並沒有因此而失意,我也不能和女兒們一起在校上課了,每當放學的時候,我會在家門口等待放學歸來的女兒們:小女兒穿着草綠色的衣服,揹着書包,手提黑色膠袋,裏面裝着飯盒。星期五念中學的大女兒騎着自行車,穿着粉紅色的外套,在門前溝渠對面匆忙奔向家來,鍋裏冒着熱氣的飯菜正等待着她們的歸來。

直到這年的11月底,我到中學看了大女兒,給了飯票和十元錢,我最後叮囑她幾件事並說明天就要外出打工了,當時一種分離留戀的情懷令我語言哽塞,眼淚幾乎要掉下來。我想,女兒內心也是難過的,但表現很輕鬆。

回到家,晚上,我們把寫有分別的言辭和記事本交給小女兒,她也很懂事地點點頭,讓我們遠行。

第二天,我們向體弱的父母作了交待,他們爲我們準備好煮熟的蛋和雞,幫着我們提行李,送我們第一次遠行、上路。母親的眼中似乎還噙着淚水,說了一句:不要牽掛家裏,孩子我們會照顧好的。

這樣,女兒可愛的形象永遠定格在我腦海中,記憶的內心深處。揮手告別熟悉的故鄉與親人,來到南國他鄉已多年,我與親人天各一方,溫馨的家庭少了浪漫的情調。只有日日盼,夜夜望,等待相聚團圓的美好的一天。

如今,我和妻子在異地相依爲命,命運之索把我們連在一起,女兒是我們的希望,我們是女兒的盼望。只有各自平安、團聚,讓家庭的溫馨歸於從前,纔是我內心深處的祝福祈禱!

願溫馨之家永遠溫馨,浪漫,永駐!

標籤:散文 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