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有關端午節的散文

散文3.36W

端午節到了,香格里拉的街頭漸漸熱鬧起來。在姍姍來遲的春的氣息裏,一年一度的香格里拉賽馬節吸引着香格里拉以及周邊的賽馬愛好者,紛紛到賽馬場觀戰。而我卻故意躲開了那熱鬧的賽馬場,靜靜的在住處收拾一下房間。也許是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緣故吧,聞着糉香,不免想起兒時端午節的情形,似乎看到了奶奶在包着糉子的情景……

有關端午節的散文

家裏只有奶奶會包糉子,每年端午節的糉子都是奶奶親手包的。家鄉是沒有糉葉的,糉葉都是往常從集市買回糉子給我吃,我吃完糉子,細心的奶奶總會把糉葉收起來洗乾淨,晾乾,裝在塑料袋裏收好。到端午節的時候,用水煮一下就可以用了。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奶奶淘好米,準備好糉葉,小心翼翼的包着糉子,還會把每一個糉子裏放一顆棗子,一直忙碌到後半夜。第二天早早的起牀,把包好的糉子放到鍋裏煮,等我起牀的時候就有香甜可口的糉子吃了。有些小夥伴家裏是沒有人會包糉子的.,他們吃的糉子都是從集市上買回來的,而我能吃到奶奶親手包的糉子,別提多自豪了,以致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很幸福……

按照老家的風俗,端午節不僅要吃糉子,還要上山採艾葉。母親是不會包糉子的,但會於端午節早上採艾葉。把艾葉點燃,在家裏四處薰一下,據說可以驅邪。如果採來的艾葉多的話,也可以連枝帶葉編成一條艾葉繩,掛在牆上,既可驅邪,又可在夏夜納涼的時候點燃驅蚊蟲。家裏有小孩子的話,還要做一個裝有艾葉的荷包,聽奶奶說是可以驅邪避鬼,保佑小孩健康成長。小時候我的荷包都是母親一針一線做的,還裝上母親親手採來的艾葉。母親的手很巧,每年做的荷包的形狀和圖案都不同。聽母親說,她給我做第一個荷包的時候我才幾個月大。因爲我屬虎,所以第一個荷包的形狀是虎頭形的,還繡着一個“王”字,戴在我的左手上。後來我漸漸長大,荷包都戴在了勃頸上,伴隨着我一年又一年。此外,母親還做了柳葉形的荷包,寓意着我茁壯成長;包穀形的荷包,時刻提醒我愛惜糧食;蓮花形的荷包,希望我能品格如蓮……每年端午節一個荷包,從來沒有間斷過,直到我上了小學爲止。現在,那些蘊含着母親殷切的希望和吉象的寓意的艾葉荷包,都被我珍藏在一個乾淨的盒子裏,珍藏着母親的這份關愛,直到永遠……

現在,奶奶已經九十多歲了,早已經不再親手做糉子了。自我遠離家鄉之後,恐怕母親也不再做艾葉荷包了吧。那寄託着奶奶和母親的濃濃愛意的糉子和艾葉荷包,卻一直保留在我記憶的深處。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清晰。尤其到了端午節,更是會不由自主的想起千里之外的奶奶和母親。

又是一年端午節,又是一年糉香飄,遠方的奶奶、母親,你們還好嗎?

標籤:端午節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