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獨留青冢向黃昏散文

散文3.07W

兩千多年的歲月淡化了多少曾經的記憶。歷史的天空還有多少閃爍的明星?當我走進垓下古戰場,耳邊彷彿又聞四面楚歌,眼前好像又是鐵馬金戈。楚漢戰爭造就了千年的悲愴往事,霸王別姬爲我們留下了一段悽美的傳奇。

獨留青冢向黃昏散文

霸王別姬的垓下究竟在哪裏?《史記》和《漢書》裏都沒有明確的記載。只有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地圖集》(上集)第27頁“楚漢戰爭圖”裏明確標出了“垓下”在靈璧東南,東經117.38,北緯33.21的位置。也就是安徽省靈璧縣城東十五華里之處。這裏有個鄉叫虞姬鄉,這裏有個學校叫虞姬中學,這裏有個村子叫霸離。虞姬的墓就在這裏。項羽和虞姬就是在這裏演出了那場驚心動魄的生別死離。

項羽喜歡美女和駿馬。司馬遷在《項羽本紀》裏寫的很簡單:“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所以虞姬是美女。她跟着項羽在楚漢風雲際會時征戰相隨,在羣雄逐鹿中紅袖相伴,爲殘酷的戰爭歲月平添了一道亮麗的色彩。虞姬能歌善舞,風情萬種,虞姬剛烈忠貞,可惜了這樣的美人跟了項羽。項羽是英雄嗎?他率八千子弟舉義軍、敗秦嘉、燒紀信、戰鉅鹿、滅暴秦,歷時八年,身經七十餘戰,勇武過人,所向披靡,功勞蓋世,名垂青史。可是,他又是那樣的殘暴、自負、虛僞、多疑、愚蠢,以致犯下了坑降卒、燒宮殿、殺子嬰、戮義帝、放范增等一系列重大錯誤,使他失掉了人才、失掉了民心,也失掉了美人、失掉了江山。他的殘暴、他的婦人之仁、他的剛愎自用、他的不識人才、他的目光短淺、他的貽誤戰機,註定了他只是歷史上一個匆匆的過客。當他陷入了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的時候,高歌的只是“虞姬虞姬奈如何”;當剛烈的虞姬迴應“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而拔劍自刎後,他也不過是帶着虞姬的頭顱多逃了幾十裏後自刎在烏江邊。項羽是贏不起也輸不起,既然不肯過江東,何不與美人同生共死?!

清風拂過了千百年,虞姬在這裏就這樣靜靜地躺着。從虞姬墓正門進去,能看見一個巨大的墳塋。花木小草環繞着墳塋,虞美人花在微風中彷彿也在搖曳滴血。黑黑的墓碑上銘刻着長聯:“虞兮奈何,自古紅顏多薄命;姬耶安在,獨留青冢向黃昏”。墓園的展室裏,還有一尊塑像。這是霸王項羽在虞姬自刎後剎那間的一個時間凝固:當英武偉岸的項羽跪地捧起自刎的虞姬時,他那雙瞳的目光裏好像充滿了絕望和悲憤;而嬌柔剛烈的虞姬則閉上了長長睫毛的眼睛,很平靜很平靜的躺着,身邊遺下的是那把被歷史定了格的帶血的`龍泉寶劍。

然而,我總覺得虞姬還活着。黃昏的夕陽每天都擁吻着她不死的靈魂,無垠的夜空每天都撫慰着她不閉的眼睛。虞姬就像一顆閃亮的流星,穿透了時間和空間的重重帷幕,在歷史的文化記憶長河裏永遠的閃爍着。無論是在舞臺藝術裏,還是在民間傳說中,她都活着。她活在與藝術家的血脈相通裏;她活在人們對紅顏命薄的反思裏;她活在曇花一現的絢爛裏;她活在生與死的剛烈裏;她活在幾千年來被歷史定格的各色各樣悽美的傳說裏。千百年來,又有哪一個歷史上薄命的紅顏最終成爲我們精神生活空間裏一顆永遠的恆星呢?